美国总统尼克松之死的真实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总统尼克松之死的真实原因
据有关历史记载,尼克松是在1994年4月18日的傍晚得了中风,当即被送到医院里,那个时候的尼克松已经陷入了昏迷,才过了4天,这位曾经在美国政坛搅得一手风云的人
物便去世了,享年81岁。
尼克松早年毕业于杜克大学法学院,以律师的身份初出茅庐,在加入了共和党之后去
服了兵役,服兵役回来便步入政界,开始他的政坛生涯。
1968年尼克松成功当选为美国第37任总统,在任期间他做出了一系列甚得时事和人心的政绩,因此很受美国民众欢迎,假如没有“水门事件”的话,他会一直这么受欢迎下去。
“水门事件”是尼克松一生的污点,也是后人唾弃这位美国前总统的理由。
在即将进
行下届总统选举的关键时刻,他利用职务之便派了五名手下进入水门大楼,在民主党的会
议室进行窃听器的安装,但被当场抓获。
尽管尼克松对此事一直不予承认并且直到1974
年他还在利用自己的职位进行负隅顽抗,法院还是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弹劾,
尼克松不得已只能在1974年8月8日辞职谢罪。
晚年的尼克松是和小他56岁的女友兼助手莫妮卡一起度过的。
尼克松在辞职之后便
再没有涉及过政坛事务,他开始写书,写自己的传记,写对国内外政事和外交形式的看法。
在忍受每年6月17日的诘问水门事件纪念日之后都要用一遍他真诚的悔恨来面对世人,
也终于有人对其重拾了信任,以至于有人会问“尼克松怎么死的”这样的问题。
毛主席会见尼克松的时间是1972年2月21日,那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那也是十
分普通的一天。
这是中美第一次建交,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会晤,意味着中国终于被摆到了世界舞台的台面上,并且得到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美国的
认可。
中国方对这次毛主席会见尼克松的接待方针是四个字“不卑不亢”,中国的领导人们
也是抓住了这四个字的精髓,在初次会面及之后的毛主席住宅谈话,中国方都是掌握了主
动权的,无论是闲谈聊天还是谈论国家大事,周恩来与毛泽东等领导人的风趣幽默及机智
问答让其在交谈的气势上丝毫不落下风。
在这次访谈过程中,中美两方共同发布了联合公报,就一些两国已经达成统一和仍然
存在分歧的问题及事务做一次公开的汇报,美国方面也承认了“一个中国”原则,认同台
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尼克松也答应会在之后逐步地撤出布置
在台湾的军事力量。
直到2月27日,中美双方的高级领导人之间的第一次会晤算是圆满结束了,并且在
这一天双方签署了《联合公报》,是中国外交史上的第一次巨大成功。
中美建交之后,也
促进了中日关系的缓和,同年,毛主席接见了时任日本总理的田中角荣,并且双方效仿中
美建交,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
毛主席会见尼克松以及毛主席会见田中角荣,可以说是毛主席晚年对外交事业做出的
最大贡献之一,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
尼克松主义是由时任第37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在任职后第二年,也就是1969年对外
宣布的美国关于亚洲的新政策。
其实早在尼克松任职美国总统前一年,他就在名为《外交
季刊》的杂志上表达过了类似于后来“尼克松主义”的主张。
尼克松主义的内容是美国将不再承担自由国家的军事防御的职责,除非有某些核大国
对自由国家进行核威胁,在其他情况下,美国鼓励亚洲各盟友能够自主发展,美国方面答
应会逐渐脱手在各个国家内的事务。
从一方面来说美国将不再庇护,或者说插手亚洲国家
的事务,不再提供武器、物资等的供应,对刚结束战争正要开始发展经济的亚洲国家来说
不是一件好事,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国不再插手十分有利于各国的自主发展,也能保证
各国独立自主的主权。
其实尼克松主义的本质是美国无法再继续维持原有的霸权主义了,美国在战后世界上
的地位郑逐渐衰落。
尼克松主义原先是专门针对亚洲各国的外交政策,后来逐渐演变成对
待全世界的外交政策,是美国以“伙伴关系、谈判以及实力”为支柱的外交政策。
这个
“三大支柱”是尼克松在1970年提出来的新概念,但因为有部分借鉴了原先的“尼克松
主义”,其他官员也就习惯性地把这些内容也一同叫做了“尼克松主义”。
这个主义的提出不仅改善了中美关系、中越关系,还正确对待了和前苏联的战略关系,调整了美国之后的国际地位,即使在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倒台之后,“尼克松主义”
仍然是后几届政府制定外交政策的基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