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十二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市场管理
【发文字号】市政办发[2013]79号
【发布部门】晋中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11.08
【实施日期】2013.11.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市政办发〔2013〕79号)
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现将《晋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11月8日
晋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十二五”规划
食品药品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保障全市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13〕29号)和有关方针政策,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果
“十一五”期间,我市对食品药品监管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逐年加大,有力地促进了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基础设施、执法装备、检验设备的改善,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1.监管体系逐步健全。
一是技术支撑体系明显增强。
国家级、省级为市级配备了价值550万元的办公、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设备。
市药检所拥有检验仪器200余台件,检验检测能力从“十五”末的2007个品种覆盖到2010年底的5大类101个参数12356个品种,在全省市级药检所中名列第一。
建立完善了药械安全监测与评价体系,五年全市共监测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8362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480例。
二是农村药品“两网”(农村药品监管网络、供应网络建设)建设持续加强。
农村药品零售企业发展到423户,乡镇和千人以上的村药店覆盖率100%。
全市共聘任农村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1321名,药品监管网覆盖面达100%,农民用药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太谷、灵石、寿阳、左权、和顺等5个县成为全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
三是信息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实行药品电子监管,实现了特殊药品、基本药物的电子监管全覆盖,基本药物生产质量信息、产品流向可查可溯。
四是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有在职干部职工171人(其中市局45人,各县局126人),较“十五”末增加43人。
分层次、广覆盖、多形式开展综合知识、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轮训人数逾2000余人次,执法队伍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监管机制不断优化。
一是食品安全综合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
市县两级陆续组建了政府牵头,22个部门参加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统一权威、运转高效、各负其责、信息互通的组织协调和安全监管机制基本形成,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二是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
制定了食品药品安全各项工作制度,将食品安全纳入了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三是行政审批改革取得新突破。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的4项行政审批全部入驻市政务大厅窗口办理,所有审批事项均在规定时限予以办结,审批效能大大提升。
四是药品安全监管执法机制更加科学。
强化内部控制和监督,实行“行政许可受理、资料审查、现场审核、行政审批分离”,案件查处分离,药品抽样与检验分离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监督检查等执法行为,完善了案件协查机制和行政复议工作机制。
3.监管效果明显向好。
一是医药企业发展壮大,药品质量持续提高。
全面实施医药产业大规模、大品牌、大效益“三大战略”,重点建设山西医药工业园、太谷医药工业园和榆社医药工业园三大园区,积极帮扶山西安特、德元堂、广誉远国药、中远威药业、广生胶囊等一批龙头企业发展,胶体果胶铋胶囊、红花注射液、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葡立”、广生空心胶囊等产品享誉全国。
2010年全市药品生产企业产值达10亿元,比“十五”末翻一番。
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7万亩,年产量3435万吨,年产值突破1亿元。
全市13家药品生产企业全部通过GMP认证,24家药品批发企业、726家零售企业全部通过GSP认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药品评价性抽验总体合格率大幅提高,药品安全事件发生率逐年下降。
二是药品市场秩序有效规范。
“十一五”以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5715起,取缔无证经营518户,没收非法经营药械13592种批,标值221万元,上缴财政罚没款952.8万元。
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和供应网络不断延伸和完善,游医药贩明显减少,农民买药难、用药贵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三是食品安全治理成效显著。
食品生产经营重点环节、重点领域、
重点品种专项治理持续深入开展。
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严肃查处危害食品安全的违纪违法案件。
全市一般食物中毒事件逐年下降,未发生一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市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总体有序可控、稳步向好,但在公共安全体系中仍属薄弱环节,一些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一是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小作坊生产加工和流动摊贩市场秩序有待规范,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素质急需提高。
二是假劣药品生产销售花样不断翻新,非药品冒充药品、药物滥用、药品不良反应现象时有发生;药品非法广告治理亟待规范,农村药品安全隐患较大。
三是食品药品监管机制、体制还不甚完善,保健食品、化妆品、餐饮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经费短缺,制约监管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