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7《双人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人旁》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取自湘教版书法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双人旁。
双人旁是一种常见的以竖画为主的左偏旁,它由两个短撇和一个垂露竖组成,外形窄长。
本课以双人旁为学习内容,主要有‘ “认识部首”“范字赏析与练习” “对比与欣赏” 三部分。
教材图文结合,对部首进行了详细的示意和阐述,并辅以形象贴切的图片和对话,以突显部首书写的要领。
教材选取“得”和“德”左为范字来实践部首的学习,突显双人旁范字“左窄右宽”的特点,使学生领略“字形方正”结构之美。
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细心模仿、悉心领悟,以顺利掌握书写技能,发展审美能力。
教材围绕双人旁的组成笔画、各笔画的形态特点、各笔画的写法到各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了简洁的文字描述。
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双人旁外形窄长,笔画撇短竖宜长。
两撇起笔平齐,收笔不齐;两撇皆直,上短下长;竖画居撇中,或直或曲。
教学时,从外形特点到笔画特点,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图片,进行适当标注,如“两撇起笔平齐” “竖画居撇中”等,使抽象的叙述变得形象、直观。
在双人旁中,上撇粗短,下撇细长,即使同是垂露竖还有弯直的不同,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书法学习,大部分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但习惯的培养还需贯穿教学始终,由于四年级学生心理尚不成熟,大部分学生的书写能力不强,个别学生的书写耐心有限,审美品味有待提升。
教学策略
(1) 通过欣赏评价、讨论交流、作业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生动活泼的书法教学。
(3) 示范和尝试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 技能和习惯双修。
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态度。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要通过初步感知——发现特点——进一步探究——总结规律——艺术实
践——展示评价等教学环节来让学生体会学书法该如何学与如何写。
教学中我首先通过文字的背景故事,让学生感受汉字背后的深厚底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中感受笔画的位置关系,并通过微课直观讲解手法与笔法,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在展示评价环节我还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平台进行了作品展评。
使用这些技术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为课堂节约了时间,很直观的解决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使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效。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部首双人旁的形态特点,学会“窄长”的书写技巧。
2. 引导学生欣赏范字“得”和“德” ,认识左右部分的宽窄、长短特点,感悟“字形方正”的书写风格。
3. 引导学生观察一组同方向笔画的间距,领略书法的均匀之美。
4. 拓宽学生的书写视野,发展学生会赏析、会审美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
学生感悟“双人旁”在运用中的变化之美。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工具:笔墨纸砚、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吧,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汉字的故事,听一听猜一猜故事中讲的是什么汉字。
)
1、看图片听故事,猜“行”字秋天到了,农民们收获了许多粮食,有的肩挑、
有的背扛,等把这些粮食全部搬运回来,个个全部累得满头大汗, 心想如果能有一样东西能代替人来搬运该有多好啊! 于是部落首领召集天下能人智士想办法,于是天下第一
辆“车”出现了,大家非常高兴,来到门口试车,可是,没离开多远,车就翻了,车上
的物品散落一地,这是怎么回事呢?部落里一个特别聪明的人跑来跟首领报告,这车不适合用在一般的小道,平整的大路才能看到它强大的力量。
首领马上召集年轻人,整
地、夯土、平整石片通往四方的大道终于完工了。
部落里的作物,陶器大量输往外地为
部落赚进大笔财富。
外地的货物也顺利进入部落,智者看大路带来了这么蓬勃的气象,
心有所惑,记下了这个字,聪明如你,你知道智者记下的是什么字吗?(指导学生写在
手心猜字)(行)。
(生猜测)问:古人造字喜欢用图形联想的方式,你知道智者记下的是什么字?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让我们来一起看看你们的想法和古人一样
吗?
预设:①猜对。
这位同学真不简单,看来平时很爱研究汉字。
是的,这个字就是“行”。
“行”在最初的字形就是一个十字路口,本义是“路” (hang)后来引申为“行走”(xing )
②没猜出。
(出示图片,边看边说。
)这个字最早的本意是“路”表示道路,后来多用于行走,楷化后变为“行” 。
(播放行字演变动画)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不可以大胆的假设,双人旁的汉字大部分与道路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入第7 课双人旁的学习)出示课题:双人旁
二、新授“双人旁”
播放动画
(过渡语:刚才刚才我们只是做了个大胆的假设,双人旁的汉字是否真的与道路有关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小动画,让我们来看看今天将要书写的汉字背后是否蕴含着与
道路有关的秘密吧!)
1、“得”造字动画故事导入课(为双人旁的字与道路有关举例)
(过渡语:原来“得”字在造字时,古人想要表达在道路上捡到钱,表示得到,获得。
道路的形象后来简化为双人旁。
看来这个双人旁还真的跟道路有关。
在学习这个字
之前我们一起来探讨双人旁该如何写好吧。
2、学习“双人旁”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思考“双人旁”它是由哪几个笔画组成的,笔画之间存在的怎样的位置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引导观察可以从长短、位置、
曲直)
1)出示图片,引导观察的特点
撇:短撇、中长撇垂露竖。
两撇起笔纵向对齐,长撇短撇平
行。
运用白板笔画线引导观察)
黑板出示小结要点:
两撇头上下齐
长短撇平行靠
垂露竖中间顶
2)拼字游戏大赛(拼一拼、比一比)(有了这三点规律,双人旁好像也并不难嘛。
老师想考考大家。
举办了一个拼字大赛,请两位小选手上来比一比,看谁能把双人旁拼的更好)
小结要点:两撇起笔纵向对齐,长撇短撇平行,垂露竖撇中腰处起笔)希沃课件拼摆双人旁(有六个笔画供学生选择)(师问哪个同学摆的好,再次强调双人旁小结要点)
3、微课视频示范书写,并讲授手法与笔法
(师:说得好不如写的好。
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感受书写手法的秘密,老师录制了一段微课小视频,请同学认真观看。
-------------- 生观看视频)
(1)微课讲授手法:
(2)微课示范“双人旁” (笔法)微课视频书写要求和画面(左边双钩,右边示范书写),播放时单钩行笔路线图和书写示范同时进行并配以笔法示范口诀
①偏右逆锋起笔写短撇。
②在上撇起笔处,逆锋起笔写下撇。
③再在下撇中腰处,逆锋起笔写竖。
④竖画收笔回锋,形似垂露。
师小结:看完老师的示范,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尝试一下了,现在是你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请在自己纸张上书写双人旁,描一个写两个,写完一个与字帖对照,发
现不足再继续写一个。
)
4 / 6
4、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师口述书写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拿笔做到指实掌虚)
5、展评作业
(师生共同点评) 点评要点:①两撇起笔纵向对齐,一短一长。
②垂露竖从中撇中部起笔, 细长。
三、探究范字“得” (过渡语:同学们的双人旁掌握的真不错,各个都是小小颜真卿,双人旁 我们已经会写了,今天例字的左半边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我们解决了)
1、引导观察“得” (过渡语:我们都知道学习书法要讲究方法,还记得我们的书写四部曲 吗?)
课件出示学习书法的四部曲:读临比正
(运用这个学书四部曲我们一起来学习书本上的第一个例字。
请同学们读
读课本 P18 页的例字,观察思考如何写好“得”?写好“得”要注意什
讨论
2、生反馈,师总结学生说 预设:
结构:左窄右宽 笔画与空间关系: 得:①右部五横平行等距 白板:放大镜功能的运用 竖钩粗壮,弯曲偏右 (过渡:同学们总结的这么多书写要点,听的我手都痒痒的,很想写 些。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范字的书写。
)
3、教师现场直观示范书写“得” 。
么?)
(过渡语:老师的这个“得”字写的怎么样,(生鼓励)那老师自信的给自己点上一个赞,现在请同学拿出桌面上的纸,把“得”字写一写,看看谁的作品可以得到最多的赞。
)
4、生练习临帖,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书写时的节奏美。
(配乐书写)(书写要求: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总结他的书写经验,说要“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特别强调“神清、心静,姿势端正,态度认真” 。
)
5、师生互评,汇报评价结构:左窄右宽笔画与空间关系:①平行等距②竖钩粗
壮,弯曲偏右
6、优秀作业展评
四、对比与欣赏
1、出示唐楷四大书家书写的“德”字。
先对比观察双人旁,教师点拨:同是双人旁,“德”字的垂露竖直中带曲,因字而异,注意变化。
(过渡语:同样都是楷书“德” ,但是每个书家的字体风格都各不,所以要想写好颜真卿的楷书,一定要抓住颜体的宽博大气,圆润饱满的风格特点)同:双人旁通常都写得:“窄短”,左让右。
异:欧体、柳体、赵体中,双人旁都是低于右部,皆是垂露竖稍短;而颜体中则是双人旁与有毒高度接近,上下平起,力显方正。
五、作业
1、通过查找资料,分析“德”字的造字原理。
2、运用“读、临、比、正”四部曲的方法,书写“德”字一张。
板书双人旁长短撇平行靠左窄右宽平行等距两撇头上下齐垂露竖中间顶
左竖粗壮弯曲偏右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