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成配方,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成配方,功效与作用
【组成】麻黄6g(2两,去节)、连翘6g、杏仁9g(40个,去皮尖)、赤小豆15g、大枣12枚
(擘)、生梓白皮9g(可用桑白皮代)、生姜6g(2两,切)、甘草6g(2两,炙)。
【用法】先煎麻黄,去上沫,再入其它药物同煎2次,分服。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使用标准】
1.身热恶寒无汗,体疼,身目俱黄,肤痒,小便不利,苔薄黄腻,脉浮数。
2.疥疮在未治愈以前,突然疮枯内敛,发热无汗、咳喘,身面浮肿,小便不利,烦犹不安,甚则神志不清,脉弦硬而数者。
上述2条,但见其中1条,即可使用。
【按语】
1.本方治疮毒内攻,浮肿喘满症有卓效。
历代方书中治疗这一类病证多选用连翘、赤小豆,如无喘满浮肿等症,麻黄亦可不用。
2.本方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初期兼有表证者,或黄疸轻症。
若表邪已解,但湿热内蕴者,则非本方所宜。
又,本方清热利湿作用较弱,对于湿热较甚的黄疸应选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之类,所以临床需注意此三方的鉴别。
尤在泾云:“茵陈蒿汤是下热之剂,栀子柏皮汤是清热之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是散热之剂。
”可谓得其要领。
——本文摘自《经方使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