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提升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艺术类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
面对当前多元化社会背景,辅导员工作越发显得重要,直接影响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新时期加强艺术类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辅导员工作质量是当前艺术类高校育人工作的迫切要求。
标签:艺术类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发展
思政辅导员是艺术类高校中的基层管理人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和学生来往最为密切,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着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针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研究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结合目前艺术类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现状,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对辅导员的工作质量产生了很大的障碍。
本文从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出发,对如何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进行了探讨。
一、艺术类高校思政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1.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辅导员的主要职责。
在当今价值观多元的环境下,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被各种政治思潮所影响,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切实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进步。
2.高校辅导员工作具有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四种职能,其工作内容纷繁复杂,既有许多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也有许多专业性的工作,特别是随着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实践的不断推进,其专业化的特性越来越凸显。
而专业性的工作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经过专业的系统培养和长期训练。
艺术类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核心不仅仅是日常事务性工作所体现的通用能力,更需要隐含在工作实践中的专业性知识和关键技能。
二、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的根源分析
尽管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他们的工作现状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还存在许多问题,成为制约辅导员工作开展的瓶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学历职称偏低,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在艺术类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大部分都是从高校各专业毕业来校或直接留校的学生,既没有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也没有担任辅导员的实践工作经验,要想胜任此项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
艺术类高校辅导员专业可谓五花八门,与其所管理学生的
专業相差很大,知识结构也不甚合理。
其次,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短期性。
目前,艺术类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很大,缺乏稳定性,导致许多高职学院学生工作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不高。
在许多艺术类高校,多数辅导员一两年后就忙着考研、考公务员或转岗。
为维持正常工作,学校又不得不重新选聘新辅导员来充实这支重要的队伍。
再次,艺术类高校辅导员职务晋升空间狭窄。
目前艺术类高校教职工的职务晋升途径主要是专业技术职称和行政职务,但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有着十分严格的硬指标,使得长期从事学生具体事务的辅导员望而却步。
辅导员职务、职称评定办法的欠缺,使辅导员的职务晋升问题一直没能很好解决。
三、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提升措施研究
(一)明确艺术类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和岗位职责,提升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高校学生学习过程中,思政教育的开展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正因如此,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转变辅导教育理念,开展辅导工作。
一方面思政工作可以是学生确立为正确的学习目标,转变学生拜金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认识,确立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正确思想观,提高其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理论教育辅导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在理论教育中提高思政水平。
(二)加大辅导员培训,提升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高校辅导员工作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就业指导、成长成才规划等方面内容。
加强辅导员培训工作,是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应将辅导员个人发展目标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统一起来,对于出现职业倦怠的专职辅导员应给以及时的指导、培训和帮助,结合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促使辅导员尽快走出困境。
推动辅导员多元化发展,既可以为有专业背景又有学术造诣的辅导员转入教学、科研岗位创造条件,又可以为既有政策水平又有管理能力的优秀辅导员列为党政后备干部等。
只有加强培训,增强职业知识,及时更新知识才能更好的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艺术类高校应强化考核管理,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
将辅导员的考核结果与辅导员的晋升和职称评定挂钩,促进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高等学校应允许工作三年以上的专职辅导员转到其他工作岗位;也可以吸纳一批愿意从事辅导员岗位的专业教师加入专职辅导员队伍。
对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老师,学校应考虑他们的职称评定和职业化发展问题,在政策上要向他们倾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
[2]谢俊荣等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其自我效能感培养【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33-13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4]马福运高校”双肩挑”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及构想[J]思想教育研究,2010 (4):78-81
[5]徐惠红等辅导员绩效考评体系的影响因素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