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9九上·沭阳开学考) 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C . 物质有发光和放热现象产生就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D . 不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 (2分)(2016·云南)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 铝
B . 铁
C . 氧
D . 硅
3. (2分) (2017九上·普陀期中) 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食醋
B . 胆矾
C . 石灰乳
D . 石油
4. (2分) (2020九上·九龙坡期末)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A . 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B . 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
C .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D . 通过煮沸可以降低井水的硬度
5. (2分)(2013·扬州)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点燃酒精灯
B . 称量2.50gNaCl固体
C . 滴加液体
D . 给液体加热
6. (2分) (2020九上·苏州期末) 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 冰水混合物
B . 白醋
C . 医用酒精
D . 生理盐水
7. (2分)(2017·颍州模拟) 儿童缺锌影响生长发育,如图是锌元素有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锌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
B . 锌的原子序数为30
C . 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41g
D . 锌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锌离子
8. (2分)(2018·合肥模拟) CaC6是纯钙晶体与石墨发生化学反应所得到的石墨烯插层复合材料,由单层碳原子石墨烯和单层原子钙交替复合而成,具有超导性能。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CaC6是由分子构成的
B . 构成CaC6的粒子停止运动
C . CaC6是纯净物
D . CaC6中原子间没有间隔
9. (2分) (2019九上·港闸月考) 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

下面是小明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A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B鉴别
①铁粉可同时与氧气、水反应,可做双吸剂
②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①用紫色石蕊溶液区分CO和
②燃烧并检验产物区分和
A . A
B . B
C . C
D . D
10. (2分)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为()
A . 2:1:2
B . 24:32:40
C . 48:32:80
D . 24:32:80
11. (2分)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 铜片与铝片﹣看颜色
B . 羊毛绒和棉线﹣用灼烧
C . 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木条
D . 硫酸铵与氯化钾﹣加熟石灰
12. (2分) (2017九上·港闸月考) 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将该气体点燃后,罩上干而冷的烧杯,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组成不可能的是()
A . H2、CH4
B . H2、CO
C . H2、CH4、CO
D . CO
二、多选题 (共3题;共9分)
13. (3分)下列叙述中,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 .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它来制铅笔芯
B .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助燃烧,可用于灭火
C . 一氧化碳能燃烧,所以可作燃料
D . 活性炭疏松多孔,因此可用于冶炼金属
14. (3分)(2014·泰州) 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15. (3分)已知化学反应2A+B=C+D,7克的A与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克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0
B . 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C . 14克A参加反应可生成
D 22克
D . A、B、C、D中C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三、填空题 (共1题;共6分)
16. (6分) (2017九下·盐都开学考) 根据要求填空
(1)请按要求从下列物质中a,CO b,金刚石 c,CH4 d,N2 e,O2 f,石墨 g,Si h,O,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字母序号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
③可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___;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2)用化学符号表示:①3个氟原子________;②2个铁离子________
四、简答题 (共3题;共12分)
17. (4分) (2019九上·宁津月考)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
(1)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型杀菌剂,常用于自来水厂消毒,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若水有异味,可加入________来除去,用肥皂清洗衣物时,若水中只产生少许泡沫并出现浮渣,则可判断所用的水是________;生活中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不应该提倡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 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 . 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 . 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 . 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
18. (3分) (2017
九上·石景山期末) 小明外出参观,午餐为自热米饭和易拉罐装饮料。

(1)自热米饭中的加热剂是分开包装的生石灰和水,使用时拉开塑料胶条,就会发生反应,放出热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垃圾要进行分类,饮用后的易拉罐属于________(填序号)。

19. (5分)(2018·徐汇模拟) 氯化钠和硫酸镁的溶解度曲线与若干温度下的溶解度表如下:
温度/℃203040608090100
溶解度
(g/100gH2O)NaCl36.036.336.637.338.439.039.8 MgSO433.738.944.554.655.852.950.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8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________,溶解度曲线甲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a点对应的温度t1范围是________。

(2)t2℃时有含有较多NaCl 的MgSO4溶液,为了得到纯净的MgSO4,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_
(3)40℃时把20g NaCl放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精确到0.1%),要使t3℃饱和的MgSO4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2题;共11分)
20. (3分) (2018九上·文登期末)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
元素之义
人们很早就意识到,所有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

古希腊学者提出复杂的物质世界是由“水、木、火和空气”四种基本成分组成的。

I.空气是元素吗?
(1)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将磷放在密闭钟罩内的水面上方燃烧(如下图所示),产生白烟(成分为五氧化二磷),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钟罩内水面大约上升________,被消耗的气体是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能否用碳代替磷进行实验,为什么?________,舍勒接着把一支燃着的蜡烛放进剩余的空气里,蜡烛立即熄灭了。

舍勒把不能支持蜡烛燃烧的空气称为“无效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上述实验证明空气是可分的,因此,
空气不是元素。

(2) II.水是元素吗? 【实验探究】
1781年,英国科学卡文迪什通过实验发现,将氢气和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点燃后能生成水,写出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水通电时能分解。

上述两个实验说明,水不是组成物质的元素。

①下图为电解水实验,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___放在玻璃管a 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
观察现象。

________
玻璃管a 上方收集的气体为 ________(写化学式),不是水蒸气 ________ 放在玻璃管b
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________
玻璃管b 上方收集的气体为
________(写化学式),不是水蒸气
②实验表明,水通电后发生了化学变化,请从微观的角度描述该化学变化________,由此可见,化学变化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

老师指出,该微粒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小组同学通过填写物质的构成及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关系图,理解了老师的说法。

请将下图填写完整。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 III.木和火是元素吗?
“木”(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木煤气(主要成分为CO、H2、CH4)、木焦油、木炭等,这种生产方式化工生产中称为干馏,由此判断“木”________(填“是”或“不是”)元素。

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干馏与蒸馏的区别是________。

“火”不属于物质,因此,“火”不是元素。

(4) IV.元素的概念及其应用
课本上元素的概念是:“把……的原子归为一类,每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其中“一类原子”包括________。

A.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的所有原子
B.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的所有原子
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所有原子
(5)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重水(D2O)分子中的重氢原子(符号“D”)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氢原子和重氢原子是否都是氢元素的原子,为什么?________。

从宏观的角度看,重水是由________(填名称)组成的。

(6)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下图为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元素密码—元素周期表
(7)①自元素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已发现元素的排列规律,1869年,俄国化学家________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排列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成为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有力工具。

下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空白部分被墨水沾黑,图2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②结合图2分析镁原子不显电子的原因________。

③图1中空白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若用R表示该元素,则R与氯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1. (8分) (2018九上·鞍山期末) 硅钢可用于制造变压器的铁芯。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分析硅钢(主要含有Fe、C、Si)的成分,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流程(有些反应的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

查阅资料发现:常温下单质硅(Si)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Si+2NaOH+H2O=Na2SiO3+2H2↑)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成分为________,滤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为________;
(2)写出步骤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步骤⑤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尝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六、推断题 (共1题;共4分)
22. (4分)(2018·泉州模拟)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

A和 D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E是应用广泛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俗称________,物质B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

(2)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 C在生产上的用途有________(写一种)。

七、实验题 (共1题;共3分)
23. (3分) (2015八上·哈尔滨期中)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收集
到所需的氧气后停止加热,老师鼓励他们对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于是小组成员对其成分进行如下猜想:甲同学认为是:锰酸钾、二氧化锰
乙同学认为是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________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2)丙同学为了得出正确结论,做了如下实验;取适量的剩余固体加入到试管中继续加热,然后用________检验,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于是丙同学确定了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请你推断出正确的结论:试管中剩余固体为________.
八、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4分)
24. (4分)(2017·夷陵模拟) 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这两种无色溶液?
【实验方案】小琪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C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 D组实验中变浑浊的原溶液是________.
(4)【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小琪同学将A、B、C、D四组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对该溶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除水、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Ⅰ.________
Ⅱ.NaCl、CaCl2、HCl
Ⅲ.NaCl、CaCl2、NaOH
【反思与拓展】①上述猜想与假设中只有一个不成立,它是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
②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不能完成该实验
________(填字母)
a.pH试纸 b.硝酸银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铜 e.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九、计算题 (共2题;共13分)
25. (3分) (2018九上·柳州期末) 莽草酸(化学式:C7H10O5)是制取抗“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

请回答:
(1)莽草酸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 174g莽草酸含氢元素质量为________g。

26. (10分)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含量(其他成分可忽略),将一定量的该样品溶解在100g水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反应中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当反应恰好完成时过滤,测得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6%。

试计算该样品中:
(1)氯化钠的质量;
(2)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多选题 (共3题;共9分)
13-1、
14-1、
15-1、
三、填空题 (共1题;共6分)
16-1、
16-2、
四、简答题 (共3题;共12分)
17-1、
17-2、
17-3、
18-1、
18-2、
19-1、
19-2、
19-3、
五、综合题 (共2题;共11分)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1-1、
21-2、
21-3、
六、推断题 (共1题;共4分)
22-1、
22-2、
22-3、
七、实验题 (共1题;共3分)
23-1、
23-2、
八、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4分)
24-1、
24-2、
24-3、
24-4、
九、计算题 (共2题;共13分) 25-1、
25-2、
2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