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单元测试题:第五章 海洋开发-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海洋开发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国家依赖海水淡化来获得淡水资源的是
A.法国 B.美国 C.印度尼西亚 D.沙特阿拉伯
1.答案:D 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贫乏,但石油资源丰富,人均收入高,主要依赖海水淡化来获取水资源。
2.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且开发难度较大、未被广泛采用的是
A.太阳能 B.煤 C.风能 D.海洋能
2.答案:D 海洋能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因密度小、开发难度较大,未被广泛采用。
太阳能、风能开发难度较小,已被广泛采用。
煤是非可再生能源。
3.关于波浪能及其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波浪能分布广泛,便于大规模开发
B.波浪能的分布尤以热带海区较为集中
C.波浪能发电装置将波浪能转化为热能,后转化为电能
D.波浪能发电的困难是造价高,发电成本高
3.答案:D 波浪能分布分散,不便于集中大规模开发。
波浪能主要集中在南北纬40°~60°的西风带地区。
波浪能发电装置是先将波浪能转化为机械能,后转化为电能。
4.下列盐场与所在省区连线正确的是
A.莺歌海盐场——台湾省 B.布袋盐场——福建省
C.莱州湾盐场——山东省 D.淮北盐场——浙江省
4.答案:C 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省,布袋盐场位于台湾省,淮北盐场位于江苏省。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
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此完成5~6题。
5.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主要原因是
①阳光集中,植物光合作用强②浮游生物分布均匀③临海国家对海洋水产品需求量大④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6.2007年6月,中国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可燃冰”,从而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
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
开发利用“可
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减少核废料的污染②无CO2排放,减轻“温室效应”③可取代一些水电,改善大气质量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5.答案:C
6.答案:D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其主要成分是CH4·H2O。
天然气水合物多是白色或浅灰色晶体,外貌类似冰雪,可以像酒精块一样被点燃,故也有人叫它“可燃冰”。
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密切相关,是埋于海底地层的大量有机质分解形成石油和天然气时,其中的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形成的一种类似冰的透明结晶。
1立方米可燃冰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全球可燃冰总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气总和的2~3倍。
我国南海海底已发现可燃冰带,估计能量总量相当于我国石油总量的一半。
而对东海的调查也得出可燃冰蕴藏量可观的结论。
这为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其燃烧有CO2排放,水电是清洁的能源。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
在当今全球粮食、能源、资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海洋资源和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
据此完成7~8题。
7.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海底金属矿产资源是
A.锰结核 B.石油 C.煤炭 D.黄金
8.关于海洋渔业的正确叙述是
A.渔业资源广泛分布在深海海盆 B.海上捕捞不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C.世界主要渔业国家都分布在热带地区 D.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7.答案:A 题干所给为金属矿产,可排除B、C两项,海底最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锰结核。
8.答案:D 大陆架海域水浅,阳光充足,鱼类多;过度捕捞会破坏海洋生态;温带地区季节变化大,寒暖流交汇,世界主要渔场集中分布在温带海区;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海洋水域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加速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假如开发过度,将会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枯竭。
据此完成9~11题。
9.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A.藻类 B.虾类 C.鱼类 D.哺乳类
10.要使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对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来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C.植物与动物的数量相等 D.生物种类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11.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③控制渔网网眼大小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答案:A 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藻类,藻类处在海洋食物链的底端。
10.答案:C 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生物种类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11.答案:D 全面禁止捕捞不现实,也不可能。
12.关于海洋能源的正确叙述是
A.海洋能源主要是指海底石油、煤和天然气等 B.属可再生能源,无污染
C.能量密度大,开发利用较方便 D.开发工程投资小,效益高
12.答案:B 海洋能源资源主要是指海水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它们是可再生能源,而且没有污染,但能量密度小,要开发利用它们,必须采用特殊的能量转换装置。
现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工程投资较大,效益也不高。
海底石油、煤、天然气等是海底矿产资源。
13.海洋空间利用的传统方式是
A.交通运输、围海造陆 B.通信、文化娱乐
C.储藏、电力输送 D.潮汐发电、储藏
13.答案:A 海洋空间利用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
传统的利用方式是交通运输和围海造陆,目前已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
14.下列海域是我国海洋生产力最高的是
A.南海 B.东海 C.渤海 D.黄海
14.答案:B 我国东海海洋生产力最高。
15.目前,海洋动力资源开发不广泛的原因是
A.蕴藏能量比较有限,开发价值不大 B.有污染,大规模开发会带来比较多的环境污染问题
C.能量密度比较小,需要比较大的投入 D.能量分布在远海,难以开发
15.答案:C 海洋动力资源蕴藏量大、清洁。
16.有关“围海造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造陆是沿海地区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
B.围海造陆不会影响海岸生态系统
C.围海造陆是近几年开始利用海洋空间的唯一形式
D.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国土是围海造陆得来的
16.答案:A 围海造陆会影响海岸生态系统。
读“北美大陆周边海域图”,完成17~18题。
17.将图中各海区位置的代表数码按海水盐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18.图中②处东南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不是因为该地
A.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B.常年有海底上升流
C.位于大陆架浅海 D.入海河流带入营养盐类
17.答案:D 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受暖流影响,盐度较高;受寒流影响,盐度较低。
图中①②位于高纬度海区,③④位于副热带海区,因此①②两点盐度小于③④两点。
从洋流来看,①④点受暖流影响,②③点受寒流影响。
18.答案:B ②处并没有上升流的分布。
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区域海陆轮廓及垂直剖面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示海域盐度最低的是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20.图中e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不是因为该地
A.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B.有海底上升流
C.处于大陆架浅海 D.入海河流带入营养盐类
19.答案:C 在外海和大洋,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与降水量。
在近岸地区,盐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水的注入量。
图中c地区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处,而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因此该处盐度最低。
而其他各点距离河口地区较远。
20.答案:B e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一是位于大陆架地区,海水浅,阳光充足;二是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三是该海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鱼类饵料丰富。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1.(1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________是海水中蕴藏量最大的化学资源,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我国是世界上海盐产量最大的国家,海盐主要产区分布在________以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著名的大盐场。
长江口以南的南方盐区,以海南省________盐场和台湾省________盐场最为著名。
(3)何为海水综合开发?实施海水综合开发有哪些优点?
21.(1)海盐NaCl
(2)长江口东北盐场长芦盐场莱州湾盐场
淮北盐场莺歌海布袋
(3)在处理一次海水时,提取多种元素或实现其多种用途。
有利于海水资源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22.(10分)读“海洋开发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把图上有关内容的数码代号填入下面表内:
代号资源及其开发在示意图上的具体反映
A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⑤⑩⑪⑫
B 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③⑨
C 海洋化学资源及其开发①
D 海洋能源资源及其开发
E 海洋空间资源及其开发④⑥⑦⑧
(2)开发,而避免片面开发。
(3)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海水的运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B.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的形式是利用人力或风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
C.目前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工业规模的是深海锰结核
D.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的根本途径
(4)分析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
22.答案:(1)由上而下依次为⑯⑭⑮②⑬
(2)多样综合
(3)CD
(4)盲目滥捕,占据海洋空间的事件,某些水利工程,海洋污染等对海洋生物资源构成严重威胁。
加强海洋渔业环境保护,尽量预防和消除海洋污染;合理捕捞等。
解析:注意分析海洋资源的类型。
海洋资源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能源和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资源多样,在开发中要注意进行综合开发。
2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海洋潮汐能富集岸段及著名潮汐电站的分布。
材料二:世界著名潮汐电站比较表。
地点平均潮差
(m) 库区面积
(km2) 装机容量
(万千瓦) 年发电量
(百万千瓦·时) 投入运行时间
朗斯8.0 17 24 540 1966年
安娜波利斯 6.4 6 1.78 30 1984年
江厦 5.1 2 0.32 11 1980年
基斯洛湾 2.4 2 0.04 1968年
(1)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种海洋能中,潮汐能相对密度________,离海岸较________且周期性强,目前最具开发利用的可能性。
(3)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电站在朗斯,属于法国;该国的电力构成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电,该国重视新能源开发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4)从表中可以看出,朗斯潮汐电站成为世界最大潮汐电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朗斯潮汐发电站建立的区位优势是
A.朗斯河口处,水位浅、潮差大 B.圣马洛湾开阔水深
C.密西西比河河口处,河流水量大 D.位于多佛尔海峡窄浅处
23.答案:(1)潮差大、封闭性好的海湾、峡湾及河口处
(2)较大近
(3)核常规能源缺乏;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新能源清洁、可再生,前景广阔。
(4)潮差大;库容大。
(5)A
解析:从图中可知,世界上适合建造大型潮汐电站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潮差大、封闭性好的海湾、峡湾及河口处。
24.(16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表示的含义:①为________,②为________,③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表示大陆架的区域是________,表示大陆坡的是________,表示大洋底部的是________。
字母H代表的水深一般不超过________米。
(3)海底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分布在字母表示的A、B、D三处的矿产资源是A:
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
(4)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沿海________海域(填写字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海域只占海洋面积的7%,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
(5)目前,地质学家通常利用________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通过________来估计矿藏类型与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6)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除上述提到的两种外,还有________等。
24.答案:(1)泥沙(营养物质) 浮游生物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
(2)B C D 200
(3)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石油、天然气和煤、硫、磷等锰结核
(4)B 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多,为鱼类提供了大量饵料
(5)地震波海上钻井
(6)海洋能源
解析: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海底部分,它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
这里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植物繁盛,这些浮游植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海洋中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居多。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底部海水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寒暖流交汇的地方,往往能形成大渔场。
世界主要的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
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海洋矿产资源中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地区,锰结核主要分布于海盆中。
25.(4分)全球水告急!世纪之交的多种传媒,整天谈论缺水问题。
的确,在人类面临的资源危机中,除能源危机外,最让人担忧的是淡水危机。
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淡水缺乏如此急迫,向海洋夺取淡水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某中学一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的方案,请说明设计的原理。
(2)海水淡化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25.答案:(1)玻璃对太阳辐射来说是透明的,但它对海面具有保温作用,海水受热蒸发上升,遇到玻璃冷却凝结的水滴增大后,在重力作用下降落到水槽内形成淡水。
(2)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海水淡化可以解决人类现在和将来面临的淡水危机,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开放性较强的题目,不仅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水的相变,也考查有关水资源的问题。
第(1)题,认真读图,通过读图描述过程。
第(2)题,答案比较灵活,但一定要围绕着水资源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