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3~6岁儿童口腔不良习惯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陵市3~6岁儿童口腔不良习惯调查分析
陈尚徽;高红琼;张娜;方红英;陈京栋;汤银霞
【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rate of oral bad habits in children of 3 ~ 6 years old. Methods With cluster sampling method,3243 urbanpre school children aged 3 ~ 6 years were randomly chosen asstudy objects,and using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their oral bad habit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a survey of the parents. Results 2147 of 3243 urban childrenaged 3 ~ 6 years had oral bad habits,with incidence rate 66.
2% ;andamong them,121 children had 3 or more oral bad habits,with incidence rate 3. 73%. In each item, the bruxism children added up to 872 cases,accounting for 26. 88% ;secondly,childrenbiting nails,pencil and so on reached 814 cases,ac-counting for 25. 10%. Conclusion Most children of 3 ~ 6 years old in the city of Tongling have oral bad habits,and with the growth of age, the incidence of oral bad habits also increas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educa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children health care to help children develop good oral habits.%目的:了解铜陵市3~6岁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发生情况。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铜陵市城区3243名
3~6岁在园儿童,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口腔不良习惯的调查。

结果3243名3~6岁儿童中,有口腔不良习惯的儿童2147人,发生率66.2%;具有3项或3项以上口腔不良习惯121人,发生率3.73%。

在各个分项中,以夜间磨牙的儿童872人最多,占26.88%;其次咬物(指甲、铅笔等)的儿童814人,占25.10%。

结论铜陵市3~6岁儿童多数有口腔不良习惯,且随
着年龄的增长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率增高。

应加强儿童卫生健康教育及干预,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

【期刊名称】《安徽医学》
【年(卷),期】2016(037)002
【总页数】2页(P155-156)
【关键词】口腔;不良习惯;调查;儿童
【作者】陈尚徽;高红琼;张娜;方红英;陈京栋;汤银霞
【作者单位】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妇
幼保健院儿保科;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
妇幼保健院儿保科
【正文语种】中文
口腔不良习惯是由于口颌系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异常压力,破坏了正常的肌力、力平衡、协调,使可塑性较强的牙、牙槽骨及颌骨发育异常。

口腔不良习惯持续时间越长,错牙合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越大[1],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是造成儿童
口腔疾病的重要因素,对儿童的心身健康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为了解铜
陵市 3~6岁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发生情况,笔者对本市城区22所幼儿园 3 243
名3~6岁儿童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调查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依据铜陵地区地域分布和托幼机构编制特点,将城区22所幼儿园3 243名3~6岁在园儿童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通过近几年的铜陵市城区集居儿童体检资料,查阅相关资料,结
合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一般人口学特征,口腔不良习惯类型。

对可能影响儿童牙、颌、面生长发育的8 种口腔不良习惯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吮指(吮拇、吮食指)、咬物习惯(咬衣物、咬笔和啃指甲)、唇习惯(咬上唇、咬下唇及吮唇颊习惯)、舌习惯( 吐舌、伸舌和舔牙习惯)、异常吞咽习惯、口呼吸习惯、夜磨牙习惯和偏侧咀嚼习惯等[1]。

问卷由儿童带回且由家长填写。

1.3 质量控制在全面调查前,以铜陵市一家公办幼儿园作为预调查单位,再将
预调查反馈的情况对调查表修改补充。

调查前1周,对各幼儿园保健医师进行统
一培训,并由其发放问卷,儿童带回由家长填写,第二天统一收回并对问卷质量进行检查。

如问卷有漏题及时返回请家长补充,以确保问卷质量及数量。

本次共发放问卷3 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 243份,合格率95.4%。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两(多)样本率(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3~6岁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发生情况在调查的3 243名3~6岁儿童中,有口腔不良习惯的儿童2 147人,发生率66.2%,其中男童1 094(66.0%),女童1 053(66.4%),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3项或3项以上口腔不良
习惯121人,发生率3.73%。

在各个分项中,以夜间磨牙的儿童872人最多,占26.88%;其次咬物(指甲、铅笔等)的儿童814人,占25.10%。

详见表1。

2.2 不同年龄的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率3~4岁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率
63.32%(442/698),4~5岁儿童为64.60%(834/1291),5~6岁儿童为
68.64%(683/995),6岁以上儿童为72.59%(188/259)。

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不
良习惯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2,P=0.01)。

2.3 不同年龄段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发生情况夜间磨牙、偏侧咀嚼随着年龄增长
发生率增加,吸吮指年龄增长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乳牙及牙颌发育的关键时期,吮吸指,咬唇、咬物、异常舌习惯等口腔不良习惯对龋齿、错颌畸形、颌面发育异常等口腔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口腔不良习惯不但可引起儿童的口腔疾病,引发面部发育畸形,而且还会引起儿童出现各种心理问题[3]。

本次研究中,铜陵市城区3~6岁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发生情况较为普遍,与国内相关文献 [2-4]报道一致。

本资料显示,6岁儿童口腔
不良习惯显著高于3岁及4、5岁。

这一方面是由于3岁儿童还处于乳牙期,而5、6岁儿童龋齿的患病率高,又开始进入替牙期,可能出现牙龈不适,导致口腔不良习惯增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儿童的社会发展中同伴之间的相互模仿[5],5、6岁时,儿童的社会发展方面较3岁时有了很大的发展,很容易模仿同伴,也是这时期儿
童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率增高的原因。

在口腔不良习惯的项目中[1],吸吮指多发生在2~3岁,6岁自然消失;不良舌习惯主要发生在替牙期;不良唇习惯多见于6~15岁;偏侧咀嚼多见于严重龋病,
是由于6岁儿童多处于替牙期,与5、6岁儿童龋齿的患病率高有关。

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6岁儿童吮吸指的发生率低于3岁儿童,不良舌习惯、唇习惯、偏侧咀嚼的发生率5、6岁儿童高于3岁儿童。

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让家长了解口腔不良习惯的危害性,及早发现并正确教导孩子,帮助孩子改变口腔不良习惯。

另一方面,教导5~6孩子正确认识对待新牙,顺利度过替牙期,让孩子们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1] 傅民魁.口腔正畸学专科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49.
[2] 陈利民,张美兰,宫尚红.1214名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心理状态的调
查[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1,26(31):4894-4895.
[3] 余娟,陈利民.兰州市3岁-6岁儿童口腔不良习惯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0,23(4):21-23.
[4] 张小平,王建红,赵玉鸣.家长对儿童口腔不良习惯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的调
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4):4127-4128.
[5] 刘湘云,陈荣华,赵正言.儿童保健学[M].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5-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