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洪涝灾害防治(教学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3.涿州7月29日8时至8月1日11时,河北涿州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 全市平均降水量355.1毫米,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降水量超过350mm ,说明短时降水量大,河流补给多,河流短时流量大,属于河流水文 方面,②正确;如图示涿州有众多支流汇入,短时间内集水速度快, 属于水系方面,④正确;降水强度和排水设施不属于水文水系方面, ①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故选D。
2023年7月29日8时至8月1日11时,河北涿州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355.1 毫米,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图为白洋淀流域水系及部分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4小题。
3.有关涿州此次严重洪涝的自然原因, 从水文水系角度表述正确的是( )
①短时降水强度大 ②短时流量大 ③市政排水设施落后 ④集水速度快
②抢救溺水人员要注意科学地控水和进 行人工呼吸。
课后练习
读我国洪涝多发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我国洪涝多发区的共同特点是( )
A.雨季漫长 B.地势低平 C.河网密布 D.植被稀疏
1.读图可知,我国多洪涝分布区主要有渤海西岸沿海地区、淮河流域、 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渤海西岸沿海地位于北方地区,雨 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因此雨季漫长不是我国多洪涝分布区的 共同特点 , A错误 ; 我国多洪涝分布区一般位于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 一般只有地势低平地区才可能被洪水淹没或地表水积水成涝,因此地 势低平是我国多洪涝分布区的共同特点 , B正确 ; 渤海西岸沿海地区 位于半湿润地区 , 河网并不密布,因此河网密布不是我国多洪涝分布 区的共同特点 , C错误 ;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般植被比较密集 , 因此 植被稀疏不是我国多洪涝分布区的共同特点,D错误。故选B。
课堂小结
2023年7月29日8时至8月1日11时,河北涿州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355.1 毫米,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图为白洋淀流域水系及部分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4小题。
4.此次洪涝对白洋淀及周边的影响是 ()
A.增大白洋淀的流域面积 B.增大白洋淀的蓄洪能力 C.淀区周边地面沉降减弱 D.淀区芦苇分布面积减小
洪涝灾害的概念及成因
2.成因
因素
影响
降水强度
流域 地面坡度
状况 土壤含水率
自然
植被覆盖率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 地面坡度大 土壤含水率高 植被覆盖率低
汇水速度加 快,易形成 洪水
原因
水系 状况
支流多少 河道曲直 河谷坡度 入海口宽窄
特别是扇形水系 河道弯曲
地势低洼、纵向坡度小 入海口狭窄
排水速度减 慢,容易形 成洪水
4.流域面积是指流域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洪涝改变不了分水(线) 岭的位置,不能增大流域面积,A错误;白洋淀的蓄洪能力较为稳定 ,不会因为洪涝而增大蓄洪能力,B错误;洪涝导致地表水增多,地 表水下渗增多,一定程度上回补了地下水,淀区周边地面沉降减弱, C正确;水域面积扩大有利于芦苇生长面积扩大,D错误。故选C。
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2.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1)工程措施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 洪区(或滞洪区、蓄洪区),完善排 涝设施等。
(2)非工程措施 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 警机制、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 行防洪保险等。
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3.自救措施
(1)室外积水漫进屋 内,应及时切断电源,
洪涝灾害的概念及成因
2.成因
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
人为 破坏植被 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
原因
诱发或加剧洪水
围湖造田
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
02 我国的洪涝灾 害
我国的洪涝灾害
1.分布
特点:东部多,西部少; 沿海多,内陆少;平原 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受涝风气灾区候害降和主水(山坡地要量多脉和形分季是的南因布节西迎坡素在变坡风)的东化和坡多影部大北(,响季,坡多背,风且)是风我区降少东坡国(水。洪季集 中,易发洪涝灾害)各大江河的中 下游平原地区,此外,广大山区也 常受洪水侵袭。Biblioteka 我国的洪涝灾害2.类型
暴雨洪灾 (1)时空分布 时间:4——9月;空间:东部季风区各 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2)成因 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 水不畅;人类活动不合理使植被和湖泊 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 (3)影响 范围广,时间长,危害大。
我国的洪涝灾害
2.类型
融雪洪灾 (1)时空分布 时间:4——5月;空间: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 (2)成因 随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洪水。 (3)影响 对农业影响较大。
防止触电伤人。
(3)向山坡、高地、避洪台等就 近迅速转移,或者爬上屋顶、楼 房高层、大树等高的地方暂避。
(5)即使会游泳,也要尽量避免下水, 以免碰到暗流和漩涡。
(6)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高压线 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墙屋子的屋顶 上面。
(2)地处低洼地带的居民要准 备沙袋等物品,或砌防水门槛, 设置挡水土坝,以防止洪水进屋。
我国的洪涝灾害
2.类型
冰凌洪灾 (1)时空分布 时间:初冬和初春;空间:河流从较低 流向较高纬的河段,如黄河上游的宁夏、 内蒙古河段和下游河口地区及松花江部 分河段。 (2)成因 初冬较高纬河段先冰冻,初春较低纬河 段先解冻,导致上游(较低纬)河水越 过下游(较高纬)冰面,溢出两岸,形 成洪水。 (3)影响 对交通、农业影响较大。
我国的洪涝灾害
2.类型
雨涝灾害 (1)时空分布 时间:雨季;空间:主要是110°E以东、 20°N——45°N的地区。 (2)成因 东部平原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3)影响 对城市影响较大。
03 洪涝灾害的防 御措施
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1.加强监测
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防御 洪涝灾害。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可以减轻洪涝灾 害造成的损失。
读我国洪涝多发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2小题。
2.图示洪涝多发区发生洪涝的时段不同,最主 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雨季差异 D.气温差异
2.我国多洪涝分布区都为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的降雨往往是洪涝多 发的主要原因,而我国各地雨季的长短、早晚不同,导致图示多洪涝区发生洪涝 的时段不同,而雨季的长短、早晚差异主要是我国锋面雨带推移的结果,因此图 示多洪涝区发生洪涝的时段不同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锋面位置 ,C正确;我国 锋面雨带南北推移,与纬度位置有一定的关系,我国锋面雨带往往是呈东北—西 南走向,与纬线不完全平行,因此纬度位置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A错误;图 中显示,图示多洪涝区大多位于沿海地区,因此发生洪涝的时段不同与距海远近 关系不大 , B错误 ; 台风频次对东南沿海地区发生洪涝的时段有较大影响 , 但对 北方地区影响不大,因此台风频次不是图示多洪涝区发生洪涝的时段不同的最主 要的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C。
(4)如水位继续上涨,暂避的 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救 生器材逃生,或迅速找一些门板 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子逃生。
(7)当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 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 迅速远避,防止触电。
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4.互救措施
①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 救助常见方式有抛救生圈、救生衣等, 或划船、游泳去救人。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4.1.2 洪涝灾害防治
运用资料,说明洪涝灾害的成因。
1 运用资料,说明洪涝灾害的类型及区别。(综合思维) 2 运用资料,说明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及过程。(区域认知) 3 运用资料,分析防御洪涝灾害的措施。(人地协调观)
01 洪涝灾害的概 念及成因
洪涝灾害的概念及成因
1.概念
(1)洪水灾害: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 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2)雨涝灾害:由于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积水、淹没的现象。 (3)关系:两者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通常称为洪涝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