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
A. 教师单向传授知识。
B. 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问题展开学习。
C. 严格按照教材顺序教学。
D. 只注重理论学习。
解析:B。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重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围绕问题去探索、学习知识,而不是教师单向传授,也不是严格按教材顺序或只重理论。
2. 在问题导向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应该()
A. 非常简单,学生轻易能回答。
B. 难度极高,超出学生能力范围。
C. 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
D. 随意设置,没有特定要求。
解析:C。
问题应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启发性,太简单无法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太难会让学生无从下手,且问题设置需要有一定依据,不能随意。
3. 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的角色是()
A. 主导讨论,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B. 旁观者,完全不参与。
C. 引导者,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D. 只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结果。
解析:C。
教师在小组讨论环节是引导者,要适时引导学生思考方向,给予启发,但不是主导直接给答案,也不是完全不参与或只记录结果。
4. 以下哪种教学资源最适合问题导向教学法()
A. 只有教材。
B. 教材、网络资源、实践案例等多种资源。
C. 不需要教学资源。
D. 仅有教师的讲义。
解析:B。
多种教学资源如教材、网络资源、实践案例等能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仅靠教材或教师讲义太局限,教学不可能不需要资源。
5. 问题导向教学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A. 没有要求。
B. 要求较低。
C. 要求较高。
D. 只要求能听老师讲就行。
解析:C。
因为学生需要围绕问题自主探索知识,所以对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不是没有要求或要求低,也不是只听老师讲就行。
6. 在问题导向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依据是()
A. 学生记忆知识的多少。
B.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过程表现。
C. 学生考试成绩。
D. 学生上课出勤情况。
解析:B。
这种教学方法重点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而非单纯记忆知识量、考试成绩或出勤情况。
7. 问题导向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A. 批判性思维。
B. 死记硬背能力。
C. 依赖教师的习惯。
D. 只注重答案的思维。
解析:A。
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和分析,学生能培养批判性思维,而不是死记硬背、依赖教师或只注重答案。
8. 教师在设计问题导向教学时,第一步应该()
A. 直接设置问题。
B. 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
C. 安排小组讨论。
D. 准备教学资源。
解析:B。
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是设计问题导向教学的第一步,只有这样才能设置出合适的问题,之后才是安排讨论和准备资源等。
9. 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哪个学科领域都适用,这体现了它的()
A. 通用性。
B. 局限性。
C. 单一性。
D. 复杂性。
解析:A。
能在各学科领域适用体现了通用性,不是局限性、单一性或复杂性。
10. 在问题导向教学法中,学生发现新问题时,教师应该()
A. 制止学生,按原计划教学。
B. 鼓励学生深入探究新问题。
C. 不理会学生。
D. 让其他学生嘲笑提出新问题的学生。
解析:B。
教师应鼓励学生深入探究新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不是制止、不理会或让学生被嘲笑。
11. 以下关于问题导向教学法中问题的表述,错误的是()
A. 问题应该与生活实际有联系。
B. 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
C. 问题只能是封闭式的。
D. 问题应引导学生思考学科核心知识。
解析:C。
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也可以与生活实际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核心知识,并非只能是封闭式的。
12. 问题导向教学法的课堂氛围通常是()
A. 沉闷的,只有教师讲话。
B. 活跃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C. 混乱的,没有秩序。
D. 紧张的,学生害怕回答问题。
解析:B。
因为学生积极围绕问题参与讨论等活动,所以课堂氛围通常是活跃的,不是沉闷、混乱或紧张的。
13. 在问题导向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主要目的是()
A. 互相抄袭答案。
B. 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知识和观点。
C. 比谁的答案更好。
D. 打发时间。
解析:B。
学生合作是为了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知识和观点,而不是抄袭、攀比或打发时间。
14. 问题导向教学法中,教师如何判断问题是否有效()
A. 看学生是否能快速回答。
B. 看问题是否符合教学大纲。
C. 看是否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
D. 看问题字数多少。
解析:C。
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才是有效的,不是看回答速度、是否符合大纲(这是基本要求但不是判断有效性的关键)或字数多少。
15.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问题导向教学法更注重()
A. 知识的传授顺序。
B.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
C. 教师的权威性。
D. 教材内容的完整性。
解析:B。
问题导向教学法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体验,传统教学更注重知识传授顺序、教师权威和教材内容完整性。
16. 在问题导向教学法的总结阶段,教师应该()
A. 只总结正确答案。
B. 总结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强调知识的整合。
C. 不进行总结。
D. 只批评学生的错误。
解析:B。
总结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强调知识整合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而不是只给正确答案、不总结或只批评错误。
17. 问题导向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包括()
A. 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
B. 引导学生思考的能力。
C. 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
D. 以上都是。
解析:D。
教师需要能提出有价值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应对突发问题等多种能力才能有效实施问题导向教学法。
18. 如果在问题导向教学中,学生对问题不感兴趣,教师应该()
A. 强制学生参与。
B. 更换问题或者调整问题呈现方式。
C. 放弃问题导向教学。
D. 批评学生。
解析:B。
更换问题或调整呈现方式可能会提高学生的兴趣,强制、放弃教学或批评学生都不是合适的做法。
19. 问题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评估应该()
A. 只在教学结束后进行。
B. 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C. 不需要评估。
D. 只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
解析:B。
教学效果评估应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这样能及时调整教学,而不是只在结束后评估或不评估,也不是只评估成绩。
20. 以下哪项不是问题导向教学法的优点()
A.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B.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C. 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D. 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
解析:C。
问题导向教学法能提高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促进知识整合,不会加重学习负担。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解析:
- 分析教学目标和学情:了解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点等,这是基础。
- 设置问题: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设置具有一定挑战性、启发性且与学科知识和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可以是开放性或封闭式问题。
- 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学习:可以是小组讨论、个人探究等形式,让学生利用教材、网络资源等多种资源去探索问题的答案。
- 教师引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给予启发,解答疑惑,但不主导学生的思考过程。
- 总结评价:总结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强调知识的整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评价依据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表现等。
2. 阐述问题导向教学法中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解析:
- 提问引导:教师通过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小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大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当问题是关于某种自然现象的成因时,教师可以问一些相关的前置知识问题。
- 资源推荐:向学生推荐合适的教学资源,如相关的书籍、网站、实验案例等,帮助学生拓宽思路,获取更多解决问题的信息。
- 思路点拨:当学生陷入思维误区或者思考方向偏离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并点拨正确的思考方向,比如在数学解题中,学生用错方法时,教师提示正确的数学原理应用方向。
- 鼓励合作:鼓励学生之间合作解决问题,在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观点、分享知识,教师可以参与到小组讨论中给予及时的指导。
- 过程监控: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监控学生的进展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引导策略,例如如果学生进展缓慢,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线索或者简化问题的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