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学院思行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上海政法学院“思行杯”论文大赛格式要求
一、文章内容顺序依次为:
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请于脚注注明本人籍贯、学校、专业、年级等个人信息)、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如有必要可加至全文末尾。

二、题目及标题:
题目、正文一级标题与作者姓名居中书写。

“摘要”、“关键词”左对齐顶格书写。

一级标题居中,其他标题左对齐顶格书写。

中文题目用3号黑体加粗,英文题目为Times New Roman 字体12号。

作者用宋体五号。

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加粗,二级标题用小4号宋体加粗,二级标题括号应为中文状态下打出;三级标题为5号宋体加粗,其余款项格式与正文格式相同。

三、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和“关键词”为小4宋体加粗,“摘要”两字中间空两格,具体内容为5号楷体,具体内容5号字体,中文为楷体,西文为Times New Roman。

“Abstract”和“Key words”为10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字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两个空格隔开,关键词与摘要靠正文左边顶格书写。

四、正文:
5号字体,中文为宋体,西文为Times New Roman。

出现较大数字应使用分隔符,正文段落首行缩进两个中文字符。

全文应有页码,页码按阿拉伯数字在页脚居中连续编排,页码为小5号宋体。

页边距:上72磅,下72磅,左90磅,右90磅。

段落均采用1.5倍行距。

五、注释体例:
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置于引文结束的标点符号之后右上方,用“[ ]”形式。

注释字体小5号宋体,单倍行间距。

(一)中文注释
所注内容有:序号(朝代、国籍)作者:文献名,卷次,版次,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作者后用冒号,多个作者之间用顿号隔开,作品加书名号,注释各部分内容用逗号隔开。

例如:
(1)专著:[1] 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 年版,第156 页。

(2)论文:[2] 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法学研究》1989 年第2期。

(3)文集:[3] 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研究文集》第1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4)译著:[4] [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第69页。

(5)辞书:[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 页。

【注意】
(1)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

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

(2)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①,某某书,第×页”。

示例:
[1] 参见(德)英格博格·普珀:《法学思维小课堂》,蔡圣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第53 页。

[2] 参见前引[1],普珀书,第56 页
(3)引文出自同一资料数页的,注明“第x 页至第x 页”。

引文出自报刊的,不要“载”、“载于”字样。

例如: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 年3 月2 日。

(4)原则上不引用网上资料。

确有必要的,应注明详细网址,无需注明日期。

例如:上
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0)沪二中民一(民)终字第971 号民事判决书,载/a/20130313/597477.html
(5)引用古籍应在作者前注明其朝代。

例如:(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 卷。

(二)西文注释
(1)英文注释应注明:作者,文献名,卷次,版次,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作或者文章名使用斜体。

著作或文章名的首字母及实体词的首字母须大写。

作者姓名以“名
前姓后”的顺序书写,须在作者前注明其所属国家,在()内注明。

多个作者的,在最后
两位作者之间用“and”或“&”连接。

作者为三人以上,也可只注明第一作者,其后用“et al.”(意即and others)标注。

(2)著作或者文章名使用斜体。

著作或文章名的首字母及实体词的首字母须大写。

(3)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2],××书,第×页”或者“前引[2],××文,第×页”。

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上引某某书(文) ,第×页”。

(4)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quoted from”。

应尽量避免转引。

(5)页码用“p.”(单页)或“pp.”(多页)标注;段落用“para.”(单段)或“paras.”(多段)标注;卷次用“Vol.”标注;版次用“ed.”标注。

示例:
[1] F. H. Lawwon & B. S. Markesinis, Tortious Liability for Unintentional Harm
in Common Law and the Civil Law, Vol.Ⅰ,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p.106.
[2] (America)William L. Prosser, Handbook of the Law of Torts, 4th ed., St. Paul,Minn.: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pp.244-246.
[3] (America)Richard Wright, Causation in Tort Law, 73 Calif. L. Rev. 1735 (1985).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置于正文之后。

参考文献具体内容须标明序号。

“参考文献”四个字为4
号黑体加粗居中,具体内容为5号字体,中文为宋体,西文为Times New Roman。

序号左
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3]……。

参考文献内容为1.5倍行距,采
用悬垂缩进中文2个字符。

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英文格式的句号“.”结束。

示例:
1.专著类:[1] 卢宇蓉.加重构成犯罪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论文类:[1] 皮艺军.“虐童”浅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1).
3.译作类:[1] [意]切萨雷·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网址类:[1]/wenshu.html.2016年5月4日.
5.电子文献需标明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提名,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
[1]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
6.外文书名用斜体标注,出版信息(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不用括号扩注,除期
刊文章外不用标注页码;例如:
[1] Powell, Welter W. “The Health-Science Information Struggle: The Private
Information Industry versus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07 (15 July 1982), 201-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