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显然,作文与思想认识水平密切相关,因为“有意义的内容”须在正确思想指导下被发现、被认识。

因此,对教师来说,作文教学既要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开发他们的智能因素,又要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师不能“就作文教作文”,教师教学生作文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学生做怎样的人和怎样做人的过程。

一、把思想教育贯穿于作文全过程
小学作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把“作文”与“做人”割裂开,在积累——表达——修改这个作文的全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是在中间环节中进行思想教育,其他两个环节则只改技巧。

在积累阶段,只注意教给一些具体的观察方法,忽视了在指导观察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启蒙教育。

修改文章时,主要着眼于字词、修辞、描写、标点等,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却很少问津。

即使在指导表达环节中,也常有把思想教育与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割裂或对立起来的现象。

有的教师没有从整体上考虑本篇作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思想教育,应如何把这种教育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在总结时加上要热爱之类
词语。

也有些教师对思想性明显的作文有所重视,对游记、写状物的文章就忽视了思想教育,把作文与育人割裂开。

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注意克服这种倾向,把思想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和谐地统一起来,并贯之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

把思想教育贯之于作文全过程,首先要恰当地确立作文命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和教学任务需要,适当选择一些有利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命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其次是通过引导学生立意、选材、布局,从中进行思想教育。

一位教师让学生写自己尊敬的一个人,有位学生写自己的爸爸,他收集了有关爸爸的材料:爸爸最爱看粤剧,最讨厌电视上哪些摇头晃脑的演唱;爸爸很节俭,衣服不到穿破时总舍不得扔掉,爸爸一向反对家人上饭店吃饭,爸爸吃完晚饭后带子女去散步;夏天,家里没人,他总把电风扇关掉,自个儿在院子里乘凉……面对这么多的材料,学生有些茫然。

教师就帮助学生对这些材料归类排队,引导学生抓住最本质、最显著的特征——勤俭节约来写。

这样一个沙里淘金的过程,既是提炼中心的训练,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最后是要通过批改和评讲进行再教育。

学生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观察认识都有不同的角度和深度,一篇文章写得如何,除了取决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外,还取决于思想认识水平。

因此在批改和评讲中,要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求得对事物更全
面的认识。

二、作文训练要着重指导学生写自己的话
既然小学生作文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写出来,那么,他们说的应该是诚实的,自己的话,抒的应该是真实的,自己之情。

而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之情感,诱发他们写作文欲望,引导他们克服困难,提倡“求诚”。

叶圣陶先生用“立诚最为贵”来概括作文教学的“求诚”思想,在今天仍富有现实意义。

在作文指导课时,我们既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以及在写作时说真话,抒真情;又要训练学生正确思维与表达,使他们在学习构思、选材、修改等技巧过程中,克服虚伪、浮夸和惰性,以形成较为严谨的写作态度。

作文之理如此,做人之道亦然。

要培养学生成为正直诚实勤奋的人,就应要求他们在作文时踏实勤勉地写诚实真切的话,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锻造,最终达到“文如其人”之境地。

然而,当前的作文教学尚有未尽人意之处,部分学生写作时不善于选用真实丰富的材料,而是沉迷于走“捷径”找“窍门”,从别人文章里摘抄、套用。

他们说的是别人的话,抒的是别人的情。

于是乎,学生学会了移花接“木”对题入“座”之“技巧”。

因此,在作文教学时,务求使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作。

”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就是诚实的、有文化、有能力的。

三、以文陶情,启发诱导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小学生的思想也在变化,商品经济观念、市场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消费观念、利益观念无时不在撞击孩子幼小的心灵。

因此,他们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思想性的问题。

怎样处理这样的问题才恰当,是值是探索的。

有的教师仅是在评语上写“思想性不高”或“中心不明确”之类的话就算了,或理在评讲课上寥寥数语,忽视了具体的帮助。

这样简单化的处理,容易挫伤学生作文积极性,也不利于把正确的道德观念输入学生的脑子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