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取消官员公车改乘轿子的提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会期间,各界人士纷纷为国计民生大事建言献策,为两会代表的提案提供素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一传统美德更加被传扬、发挥。

在所有的意见中,我对于呼声比较高的“取消官员公车改乘轿子”的意见,特别赞同。

希望两
会委员、代表能作为提案上交有关部门。

目前,我国的公车数量极其庞大,且越来越多,正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究其弊端,有以下几点:
第一,公车过多会成为交通方面的“公害”。

比如,有的部位机关,凡厅局级以上干部,每人
均配备至少一辆带专职司机的公车,处级干部每人配备公车一辆(自己驾驶),科级及以下干
部虽然不是每人都有公车,但是要有一大批机动公车供他们使用,毕竟他们才是经常出去办具
体事的人。

这样算,公车在一个部委机关就不是小数,而下面的省、市、县、乡镇等,公车现
象也是如此,那数目就可观啦。

现在国家经济情况比较好,买车很方便,也就是动动嘴的事。

由此,在道路拥堵的地方,总会有公车的身影。

其次,公车成为身份的象征,不利于官民关系。

本来国家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当与人民保
持基本的生活一致,有了豪华车,两点一线,人民想找干部聊聊天,总不能跟汽车赛跑吧。


务越高,公车越豪华,人民跟豪华车赛跑,更跑不过。

第三,不利于环境。

这一点大家都有认识,就不展开说了。

所以,当有人提出取消官员公车改乘轿子的想法,我眼前为之一亮。

好主意,好主意啊!
如果取消公车,或者像有些国家一样,只保留不多的公车迎送外国元首用,那么情况就与以
往大不一样了。

首先,路上的车会少小一半,堵车现象迎刃而解。

交通事故一下子就降下去了。

即使两顶轿
子追尾、侧撞,也不会有什么伤害,因为轿子行进速度慢啊。

其次,官员坐在轿子里,可以近距离体察民情,原来不能进的小胡同也能进了,老百姓要是
想拦轿鸣冤也方便了。

如果像李刚都坐轿子了,李刚的儿子也不好开飞车撞人玩吧。

第三,利于干群关系。

按部级坐八抬大轿、局级坐四抬大轿、处级及以下坐两台大轿,从上
到下,全国范围需要多少轿夫呢?那是一个足以解决目前就业难问题的大好事啊。

尽管八抬、
四抬、两台等有封建等级的残余印象,不过想想里面坐的是人民公仆,轿夫们基于对公仆的热爱,也不会有怨言的。

再有,为体现平等原则,坐轿子的要能上能下,今天坐轿子,明天可以
当轿夫;或者,处级可以自愿给厅局级领导抬轿子,科级可以自愿给处级以上领导抬轿子,厅
局级及以上领导偶尔可以给退休的老领导抬轿子,老领导已经是与普通轿夫平等的老百姓了,
平时再给孙子抬轿子,这么一循环,大家就平等了。

第四,有利于环境保护。

因为车少了,污染就少了。

到那时,我们的天更蓝了,山更青了,
水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抬轿子的人们在这么好的环境下抬轿运动,身体绝对是倍儿棒倍儿棒,吃嘛嘛香。

当然,为了有利于取消公车改乘轿子方案的实施,还要有配套措施。

这些我也想到了:
第一,发展公交事业。

许多人不坐公车了,或许去坐公交车,这一点必须考虑。

第二,加强道路改建,开辟轿子专有道路的建设。

在道路上最好把最内侧车道改为轿子专用道,与外侧的公交道、自行车道分开,交相辉映。

在北京,从首都机场到市中心要建立轿子专
行线,提倡外国人到中国来访问养成坐轿子的习惯。

几十里轿子专行线,壮观的轿流,肯定让
那些老外对中华文明有一个直观深刻的认识。

第三,发展坐轿子的配套措施。

比如,茶摊、饭馆、树荫休息站、轿子维修站,等等,这也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坐轿子的近距离接近这些为轿子服务的人,就相
当于主动接触民情了。

第四,研究轿子文化。

提出“坐轿子光荣,抬轿子更光荣”的口号,挖掘“抬轿子”的学问,编成新版抬轿子三字经、弟子规。

并把这种文化推广到国外。

最好让联合国机构也实行坐轿子的好风气。

综上所述,取消官员公车改乘轿子,利处极大。

建议有识代表隆重推出提案,供大会审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