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新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7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沪科新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72
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泣(chuò)样(mú)狡(xiá)(piāo hàn)
B. 杂(róng)红(yīn)老(yù)(tìtǎng)
C. 咀(jué)河(bàng)年(jī)(zhě zhòu)
D. 杀(nüè)制(páo)见(piē)(gōng chóu)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每当我走进杏花春雨中,看杨柳轻歌曼舞,听黄鹂枝头鸣啭时,总感觉走进了大自然的水墨画.
B. 因为整个南运河流经区域都面临地下水超采现象,因此不仅引起地面沉降,也让南运河河道的过水功能大幅减退.
C. 六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
D. 作家离不开火热的生活,离不开对社会的洞见和对生活的冷峻思考,这些都是课堂无法给予的.
3、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随着主汛期的到来,局地突发性暴雨洪水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排除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
②入汛以来,虽然没有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但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多。
③在全球气候异常的背景下,辽宁省今年天气气候也很复杂。
A. “暴雨”是名词,“排除”是动词,“平均降水量”和“气候异常”都是偏正短语。
B. “辽宁省今年天气气候也很复杂。
”这句话中“辽宁省”在句中作主语。
C. 根据文意“排除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是一个病句,应该在前面加上“不”。
D. 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①。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明火执仗仗义执言因材施教别出新栽
B. 似水流年流连忘返嘘寒问暖虚席以待
C. 批隙导窍披阅群书大器晚成气宇轩昂
D. 慷慨陈词陈陈相因退避三舍蜕化变质
5、
下列句式与“祭以尉首”相同的一项是()
A.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 受地于先王
C. 士卒多为用者
D. 秦王怫然怒
6、
对下列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此两句以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二十三年的遭遇令他无限失落与惆怅,也因此感到无限的悲伤.
C.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愁云”一句既是写景,又是写情,由写愁云的惨淡引出下面的送别场景.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是那个苦难年代的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7、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不过;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来指引着自己的抱负和辨别是非。
②对我来说;以舒适和享乐为目标的生活从来没有吸引力。
③以这些目标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套伦理观点只能满足一群牲畜的需要。
④始终在我面前闪耀着光芒;并且让我充满活着的喜悦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理。
⑤从客观的角度,没完没了地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存在,或者是生命有什么意义,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A. ⑤①④②③
B. ①②④③⑤
C. ⑤②①③④
D. ①③⑤②④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蔗,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B. 学校狠抓后勤管理,防止学生校园食品中毒事件不再发生.
C. 云南各地政府积极制定抗旱措施,调查旱灾情况.
D.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关注生活质量.
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A. 广袤无垠油光可签樯倾楫摧文绉绉
B. 悄怆幽邃合辙押韵一视同仁迁徒
C. 藏污纳垢苍海桑田囊萤映雪馈赠
D. 五彩斑斓龙吟凤哕郁郁寡欢宫阙
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
10、名著阅读。
请你从以下“备选名著”中选择两部;仿照示例,完成书签.(句式大致相仿即可)
备选名著:《繁星.春水》《水浒》《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
示例: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奏响生命乐章.--《名人传》
(1)____
(2)____.
1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她qiáo cuì____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cōng lóng____;幽雅。
(3)那里装的是什么xiān lù qióng jiāng____?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4)外地来的客人吃这道菜吃得jīn jīn yǒu wèi____。
12、
按要求修改下面的文段。
①古淮河•西游记文化旅游园区于2015年获得江苏省休闲旅游类最佳项目的称号。
②目前,园区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园区独特文化,真可谓是处心积虑。
③上级政府也积极鼓动园区推进国家5A级景区的建设。
(1)第①句标点使用不当,修改意见:____________。
(2)第②句成语使用不当,将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
(3)第③句中词语使用不当,修改意见:____________。
13、石头王国--石头寨。
①石头寨是贵州的一个布依族村寨;南距黄果树大瀑布约6公里.传说是600年前有一姓伍的布依人到此定居逐步繁衍而成寨的.这里整寨不见一砖一瓦,房屋用石块砌墙,以片石为瓦,院落的墙垣;寨中的通道、村前的小桥、梯田的堡坎也都用石头修筑,家中的用具,如碓、磨、钵、槽、缸,全是用石头做成.到了这里仿佛进入“石头王国”.
②石头寨依山傍水,四周有秀丽挺拔的群山,寨前田连阡陌,寨后绿树成荫,寨边有宽阔的石头河,河水清澈见底,常见游鱼成群,互相追逐.河上有30多米长、5米宽的五孔石桥,弧形石拱与倒影连成一个个圆的洞门,____.竹林;果树相间的岸边;石屋村寨在阳光辉映下,如片片白云,散落在青山绿水间,形成一派独特的山村美景.
③石头寨的石屋布局;结构和造型极具特色.石屋沿着一座岩石嶙峋的山坡自上而下修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依山林立,布局井然有序.有的石屋房门朝向一致,一排排参差并列;有的组成一正两厢院落,一幢幢纵横交错;有的石屋是石砌围墙,由一石拱朝门进出的单独院落.村头寨边的竹林柳荫下,还安置了许多的石凳石椅.房屋不用一瓦一砖,用木料作屋架,屋架有7柱、9柱、11柱不等,无论是三间或是五间一幢,中间多作堂屋,下为实地地面,左右两边多作卧室,上铺地板,下为“地下室”关牲口,结构紧凑合理.在建房时,首先用石头砌好两个较高的屋基,一般在2米以上,然后将木柱房架立在上边.正因为屋基较高,家家都得砌石阶进门.房架立好后,就砌石墙四面封山,用薄石板盖房,有的用石料间隔,石柱支撑.这些房屋的墙,有
的用块石、垫石垒砌或浆砌,有的用锤针剔打平整的料石安砌,有的用乱石堆砌再用石灰或混凝生在墙面勾缝成虎皮墙.砌石接缝紧密,线条层次匀称,工艺精湛,房屋造型美观大方.
④由于附近多石山和水层页岩;提供了天然的石料资源,加上长期建筑实践中造就了大批的能工巧匠,石木建筑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就地取材盖成的这些石屋,不仅造价低廉,节约木材,不怕火灾,而且舒适耐用,冬暖夏凉,间隔性强.特别是不用烧砖瓦,节约土地;节约能源等优点,一直受到专家们的称赞.
(本文有删改)
(1)认真阅读本文后;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下面表格内A;B、C、D、E、F、G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内容.
(答案中不能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并非仿写本文中的句子)
句式:____很有特色.有的____;有的____;还有的____.真是____!这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4、根据提示填空.
《水浒传》中,王进因高俅迫害而夜走延安府,____(填人名)因高俅诬陷而发配沧州道,____(填人名)因高俅斥退而流落东京城.《西游记》中,孙悟空因____(填事件)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后又因____(填事件)再次被唐僧赶走.
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在独特的旅游景区中,注入文化元素,使得我区旅游魅力无限。
10月1日一大早,荷兰花海就人流涌动。
放眼望去,百合花海以森林绿色配上多个百合花色带,如弧形的彩带,展现了百合花的姹紫yān红。
淡淡的百合花香沁人心扉,令人心旷.神怡。
此外,riben笑脸、薰衣草、硫华菊、百日草、醉蝶花、龙翅海棠等花卉,也竟相开放,争姿斗艳,引得游客们流连忘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姹紫yān红____ 心旷.神怡____
(2)划线句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
____改成____,____改成____。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
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
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②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
“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
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
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③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
这也是不对的。
“不
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
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④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
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
否则,这种
..上升就失去了意义!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4段文字论证的论点。
(2)作者为证明这一论点;运用了哪两个事实?
①____
②____
(3)“这种
..上升就失去了意义!”这句话中“这种”是指____。
1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孙子的麦收。
王旭。
乌云从南面的天空急急地飞过来;眼看就到头顶上了,大老刘急忙抱起塑料布往麦场里跑,今天收的麦子,不能被雨水冲了。
电话响了。
谁的电话?真是添乱。
哦;是儿子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成了家,有了孩子。
“爷”
“哎是孙子哟。
”大老刘心里灌了蜜;劳累顿时全散了。
“我今天收麦了!”孙子高兴地喊。
大老刘一听,恁小的孩子能收麦?上哪收麦?城里有麦子?收麦是很累人的活计,时间紧,天热,活计重,活计脏,一个麦收等于两个秋收,人们说“一麦两秋”就是说收麦活重。
大太阳底下如火烤,麦秸上有一层厚厚的灰,手一动,灰便飞起来。
还有小蠓虫子围着头飞来飞去;直打脸,往鼻子嘴里钻。
“你--收麦?累不累?”“一点也不累。
好玩着呢!”
好玩?收麦子好玩?割麦时要蹲在熟透的麦子边;蹲累了,跪地上,跪累了,坐地上,一点点地往前欠着身子,一把一镰才割四指远,一天也就割亩把地。
一天下来,浑身是灰,往床上一躺,像散了架子。
“今天我和爸妈一起去体验农家乐了;妈妈还给我买了一身运动装,我穿上可好看了。
带上饮料,我最爱喝的。
”“这不是旅游吗?”
“差不多;你猜我割了多少麦子?”
这一问难住大老刘了;孙子一天能割多少麦子呢?半亩不能,有一间房子大的一片儿就不少了。
他想着。
“猜不到吧。
我割了二百六十棵麦子!”孙子很有成就感。
天哪;孙子能用棵来统计割麦的数量!
“割那么多;累吗?”大老刘算是明白了,孙子是玩,不是收麦子。
“不累!妈妈一边给我打着伞;一边给我拿饮料,一会儿喂我一口,一会儿给我擦擦汗;爸爸接我割的麦子,我割一棵,爸爸计一棵,一共二百六十棵!”
大老刘没有回话;只“噢”了一声。
“爷;唐诗错了!就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咋错了?”大老刘心里一疼;像是被谁狠狠地砸了一下,赶紧问。
“我觉得;收麦一点也不辛苦啊!我把麦棵交给加工人员,他给我打了二万零五十八粒麦子,可是哪有一点辛苦啊?所以‘粒粒皆辛苦’错了!”
乌云遮蔽了天空;远处传来了雷声。
大老刘愣了半天;才说:“明天你回来帮爷爷割麦子吧。
”
第二天,艳阳高照,真是麦收的好天气!大老刘只带了孙子一个人下了田。
只一会儿工夫,孙子就脸色潮红,
汗珠直滴,动作也慢了下来,开始用求救的眼光看向爷爷。
大老刘什么话也没说。
孙子越割越慢,终于割不动了。
大老刘指着孙子割下的麦子说:“你数一数,今天你割了多少粒麦子?”孙子看着自己浑身湿透的衣服和那割下的一点点麦子,一下子呆住了
...
一进门,孙子就累得瘫倒在地上,苦着脸说:“真是‘粒粒皆辛苦’啊”看着孩子疲劳的样子,爸爸妈妈噌的一下
脸红了
...;大老刘却高兴地笑了。
(选自2016年第7期《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请用合适的词在下列方框中写出“大老刘”的心理状态。
接到孙子电话时____ →听说孙子参加割麦时____→听到孙子说劳动不辛苦时____ →听到孙子说“真是‘粒粒皆
辛苦’啊”时。
(2)请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写作意图。
(3)阅读下列两句话;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孙子看着自己浑身湿透的衣服和那割下的一点点麦子,一下子呆住了
...
爸爸妈妈噌的一下脸红了
...。
①这两句话中的加点词都用了什么方法描写人物?
②简要分析加点词的内涵。
呆住了:____
脸红了:____
(4)《月迹》中的奶奶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她注重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月亮,发现美,把孩子的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界。
文中的“大老刘”也用这样的方式教育了“孙子”。
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他们这种教育方式的认识。
(80-100字)
18、阅读《敬业与乐业》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绝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胡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对选文中“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
A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都是使人快乐的。
B 痛苦和快乐只在于你对一件事的看法;而不是这件事的本身。
C 心态决定你对某事的看法。
D 所有事情的苦乐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
(2)本文段中作者主要论述的观点是____
A“苦乐”的根源在客观的事;不在主观的心。
B 只有精明的人;才能从劳苦中找出快乐。
C 人类生活的价值;是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
D 人类理想的生活;是发愤忘食,终老一生。
(3)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理解,下列各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 深入职业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
B 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
C 做事专一;心无旁骛。
D 发展想象力,得到物外之趣,领略工作中的乐趣。
三、名著阅读(共6题,共12分)
19、名著阅读: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________________号潜艇的故事,作者________________被公认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名著选段,回答以下问题。
睡不着,他真想偷偷的起来,到曹宅再看看。
反正事情是吹了,院中又没有人,何不去拿几件东西呢?自己那么不容易省下的几个钱,被人抢去,为曹宅的事而被人抢去,为什么不可以去偷些东西呢?为曹宅的事丢了钱,再由曹宅给赔上,不是正合适么?这么一想,他的眼亮起来,登时忘记了冷;走哇!那么不容易得到的钱,丢了,再这么容易得回来,走!
已经坐起来,又急忙的躺下去,好象老程看着他呢!心中跳了起来。
不,不能当贼,不能!刚才为自己脱干净,没去做到曹先生所嘱咐的,已经对不起人;怎能再去偷他呢?不能去!穷死,不偷!
怎知道别人不去偷呢?那个姓孙的拿走些东西又有谁知道呢?他又坐了起来。
远处有个狗叫了几声。
他又躺下去。
还是不能去,别人去偷,偷吧,自己的良心无愧。
自己穷到这样,不能再教心上多个黑点儿!
再说,高妈知道他到王家来,要是夜间丢了东西,是他也得是他,不是他也得是他!他不但不肯去偷了,而且怕别人进去了。
真要是在这一夜里丢了东西,自己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他不冷了,手心上反倒见了点汗。
怎办呢?跳回宅里去看着?不敢。
自己的命是拿钱换出来的,不能再自投罗网。
不去,万一丢了东西呢?
想不出主意。
他又坐起来,弓着腿坐着,头几乎挨着了膝。
头很沉,眼也要闭上,可是不敢睡。
夜是那么长,只没有祥子闭一闭眼的时间。
坐了不知多久,主意不知换了多少个。
——老舍《骆驼祥子》
(1)联系前后情节分析祥子丢了第一辆车后,为了重新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付出了哪些努力?
____
(2)联系选段及全书内容罗列祥子的两个性格特点。
21、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林冲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这里?”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
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投托一个酒店里,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
因见小人勤谨,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采,以此买卖顺当。
主人家有个女儿,就招了小人做女婿。
如今丈人;丈母都死了,只剩得小人夫妻两个,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
因讨钱过来,遇见恩人。
恩人不知为何事在这里?”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不想今日到此遇
见。
”李小二就请林冲到家里面坐定,叫妻子出来拜了恩人。
两口儿欢喜道:“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
”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
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
当时管待林冲酒食;至晚送回天王堂。
次日,又来相请。
因此林冲得李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勤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
不在话下。
(1)联系原著;谈谈小二和林冲此前的交集,并说说此后小二对林冲有什么帮助。
(2)联系原著;谈谈林冲是如何“恶了高太尉”而来到此处的。
(3)人们认为,《水浒传》的这一回是林冲性格转折的关键点,你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22、
下面是《西游记》第23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故事结尾处的颂子。
请根据它的提示,简述这一故事,并概括这个故事中八戒的性格特点。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
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
圣僧有德换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
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简述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运用名著阅读获得的知识,完成(1)-(2)题。
(1)《渔夫和他的妻子》是德国民间文学《________》中的一篇,那条具有魔法能力的比目鱼一次又一次地满足了渔夫妻子的愿望:住小别墅,住宫殿,当国王,当皇帝,当教皇。
当渔夫妻子提出________的愿望时,比目鱼让她重新住进了原先那个破渔舍。
(2)《水浒传》中写了三位女将:“________”(绰号)扈三娘、“母夜叉”________、“母大虫”顾大嫂。
24、
名著阅读。
(1)“奇人”;一般解释为:①以独特方式行事的人;②有某一项奇特技能的人或能力杰出的人。
选出对《俗世奇人》中的“奇人”分析正确的一项。
______
A.张大力是一个以独特方式行事的奇人;他力大没边,举起石锁后,老板耍赖不给钱,他竞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B.酒婆是一个喝酒能力杰出的人;她能控制酒量,喝酒后能醉出与别人不同的姿态。
C.苏七块是有奇特技能的奇人;他接骨技艺高超得令人惊奇;也是一个以独特方式行事的奇人'规矩很奇特,无论什么人看病都得先拿出七块银元。
D.杨巴是个行事方式特别奇特的人;人家做茶汤靠手艺,他做茶汤靠口才。
(2)好的封面画;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
结合你的阅读思考,为《城南旧事》选择一幅最合适的封面画,并简述理由。
我选择 ______ 。
理由: ______ 。
评卷人得分
四、翻译(共4题,共36分)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2)、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3)、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4)、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26、语句翻译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7、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8、参照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行拂乱其所为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评卷人得分
五、诗歌鉴赏(共4题,共28分)
2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
太原早秋。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释】(1)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时当大火流,即指夏历七月之后。
(2)汾水:汾河。
黄河第二大支流。
(1)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诗歌的前四句描写古城太原的秋景;后四句抒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首联借描写自然景物;点明时节;颔联则直接描摹太原古城的秋色。
C.“心飞故国楼”中的“飞”字;表现出诗人急于回到故乡的心情。
D.“无日不悠悠”中的“悠悠”是指岁月漫漫;时间久长。
(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为了更好的表现太原的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诗人在颔联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两句末镶嵌了“早”“秋”两字,巧妙点题。
B.尾联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连绵不断,明确表达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