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兔损伤前交叉韧带修复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兔损伤前交叉韧带修复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李春;张艳玲;刘娣;王明磊;王铎;刘君伟;武永利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2024(28)23
【摘要】背景:温针灸可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
前交叉韧带的退变、损伤、断裂可影响膝关节局部稳定性,进而诱发膝骨关节炎的形成,温针灸是否可修复损伤前交叉韧带及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兔前交叉韧带形态学及相关生长因子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变化,明确温针灸修复前交叉韧带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针灸组3组,每组10只。
模型组和温针灸组兔采用石膏管型固定法制备膝骨关节炎兔模型。
造模成功后,模型组每日于兔固定架固定15 min;温针灸组选取“鹤顶”“内膝眼”“外膝眼”行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空白组不予干预。
治疗结束后MRI观察前交叉韧带影像学改变,并进行MRI分级统计;透射电镜、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形态学变化;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组织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mRNA及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MRI检查: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前交叉韧带增粗、水肿、部分撕裂,分级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韧带增粗略轻,轻度水肿,无撕裂,分级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大体观察:模型组前交叉韧带表面光泽变淡,边侧有絮状被膜覆盖,有明显组织坏死;温针灸组韧带表面光泽,韧带呈正常螺旋走形。
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模型组前交叉韧带内明显组织坏死,大量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排列松散;温针灸组韧带内有少量组织坏死,偶见新生血管,细胞及胶原纤维排列疏松、欠规则。
④透射电镜观察:模型组前交叉韧带纤
维排列紊乱,粗细不均,分布不均,成纤维细胞较多且形态不规则;温针灸组纤维基本呈纵向排列,纤维粗细、分布不均,少量椭圆形的纤维细胞存在。
⑤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温针灸组上述2项指标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
⑥结果说明,温针灸可改善前交叉韧带的损伤,可能通过调控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治疗膝骨关节炎。
【总页数】6页(P3621-3626)
【作者】李春;张艳玲;刘娣;王明磊;王铎;刘君伟;武永利
【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灵武市中医院;宁夏少数民族医药现代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9.9;R318;R446
【相关文献】
1.温针灸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膝骨关节炎的影响
2.温针灸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改善兔膝骨关节炎的软骨损伤
3.不同深度温针灸联合平衡火罐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4.温针灸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中NLRP3、IL-1β和IL-18表达的影响
5.温针灸联合西医综合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