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武汉出版社)教案第四五单元心情处方生命的弹性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武汉出版社)教案
松滋市陈店小学彭先明
第四单元心情处方
第一课时发泄愤怒的方式
教学目标:知道如何发泄愤怒,排解心中的不快,减轻愤怒带来的不良影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生活工作中难免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导致你愤怒的情绪,蔓延开来,愤怒是一个人遇到挫折时的自然情绪反应。

当我们愤怒的时候,我们要知道如何发泄愤怒,排解心中的不快,减轻愤怒带来的不良影响。

2、学习新课:发泄愤怒的方式
你知道哪些发泄愤怒的方式?
1.痛快的哭。

哭是一种最好的宣泄情绪的方法,既不害人也不害己,哭完了,你会感觉全身轻松
2.大声喊。

找一僻静处大声吼唱,排除郁闷;或找一个假想敌,狠狠地臭骂、暴打他一顿,以解心头之恨。

虽然有时有些阿Q式,但是有效。

倾诉。

应该勇于倾诉,向亲人、向朋友、向同事倾诉。

敢于直面人生的是真勇士,敢于披露自己弱点的人是勇敢者,敢于倾诉自己郁闷的人亦不是弱者。

通过倾诉,人的紧张心理可以趋于平静,烦闷情绪能够得到化解。

3.书写。

把自己的愤怒用语言写下来,当你写完的时候,你内心的愤怒也就悄然而逝了。

4.运动宣泄。

打球,跑步,跳绳,到运动场上,畅汗淋漓的踢一场球或者跑上10圈,会很快的缓解你愤怒的情绪。

运动,把愤怒转移到运动或运动对手身上去可以把愤怒合理化进行表达。

5.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比如,看书、画画、唱歌,或者去游乐园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一定要选择正确发泄情绪的方式,酗酒、飙车、破坏东西等都是一些不正确的愤怒发泄方式,这样的表达方式常常会带来对他人或自身的伤害。

健康的发怒是一种机制,一定保证不要让自己受伤害,也不要伤害别人。

愤怒其实往往和攻击行为并不能相提并论,愤怒是心理正常的反应,而攻击行为却是一种过度的反应,往往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第二课时放松心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某些情绪会给人带来的消极影响。

2、能自觉调控一些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3、掌握一些控制情绪的技能技巧。

4、怎样调整最佳状态在考场中发挥最好水平。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体验情绪。

二、引发动机 1、听故事,评行为。

2、引出课题:情绪太激动了,容易做错事,所以需要——控制情绪,放松心情。

三、主要活动
1、“木头人游戏”:说说怎样控制住笑的。

2、引申:当我太激动时,我该怎样控制自己?
3、讨论:遇到烦心事情,非常沮丧,如何使自己重新快乐起来?
4、小组讨论后发言,教师归类板书。

(分类:①合理发泄——将不良情绪渲泄出来,但不伤害自己、他人及公物,如:击沙袋、写日记等。

②转移——不想不开心的事,去做平时最想做又能产生愉快的事情,如听音乐、下棋、读童话等。

③理智调节——理智分析、总结经验,如作自我批评等。


四、小结。

情绪是一个人的一部分,它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或者促进成长或者阻碍成长。

其本身
没有对错,但它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及心理健康,所以有时要对它进行适当地控制。

比如我
们讲到大家对关心的考场情绪问题,老师介绍一篇文章给大家听听:
如何调控考场最佳发挥状态
考场上情绪失控是考生的杀手。

根据我们所做的一次考试焦虑心理测验,发现影响考
试成绩的不是考前的情绪紧张焦虑,而是考试过程中的情绪失常。

考试前出现一般的紧张情绪是正常的预知导致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唤起大脑皮层
的兴奋,有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的积极作用。

而一旦真正答题,这种紧张就不再被体验
到了。

而考试中情绪失控和失常,是指由于考试中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如遇到自己没预
料到的难题或者偶然发现其他同学交了卷子,出现的一种惊恐和绝望的情绪。

“全完了,我这次死定了。

”在这种失常情绪的打击下,一个平时很自信的人,会在一段时间内注意力出现空白,不知所措,冒虚汗,甚至可能出现眩晕等可怕的后果。

那么,有几种情况容易诱发考试情绪失控呢?
一、对难题心理准备不足
通常,比较优秀的考生,由于平时学习成绩不错,对自己在考场上的表现寄予了较高
的期望。

一个曾是学校数学奥林匹克大赛第一名的学生,在走进考场时显出比别人都自信
的样子,可没曾想,第三道题就给卡住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开始觉得脸发麻,脚
发凉,再看后面的题,又是从来没见过的难题。

他此时的唯一念头是几年的心血全白费了。

所以,平时闭上眼睛就会做的题突然也都不会了。

二、关注他人,难以集中注意力
有不少同学,平时就爱争强好胜,总把考试当做与其他同学竞争的一次机会,在他们看来,只有超过别人才是有意义的。

他们怀有这种小心眼走进考场,当感觉别人答题快时,就会有一种自我威胁感,别人可能考好,他们就越受不了。

其实这是一种缺少自信的表现。

如果摆脱了过于想跟别人一比高低的心态,这种干扰是可以克服的。

三、受监考老师影响,难以集中注意力
有些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情绪失控,是由于监考老师在身边停留。

当老师停下来时,他们以为老师在观察自己做的题,可能自己的某一个题做错了。

那么怎样应付考场上的意外情况呢?这就是学会放松。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闭上眼睛,做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放松、放松”,重复6次,大概用30秒到1分钟时间。

睁开双眼,就会感觉轻松多了,精力也更容易集中了。

可以用积极的自我想象,例如过去某次大考成功的某些情节,曾经做过的某件滑稽的事情,班级组织的某次精彩的晚会……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正确运用深呼吸正确运用深呼吸是调节情绪简便易行的方法。

呼吸要注意两个要领:一是缓慢有节奏地吸气,缓慢有节奏地呼气;二是呼气后停1至2秒钟再呼。

呼时最好嘴微张,这样你立刻就会感觉肌肉放松,胸部放松,从而心理放松。

全身放松训练法这是一种利用语音暗示进行自我放松的方法。

你坐在椅子上或站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眼睛微闭,心中默念:头部松,面部松,颈部松,前胸松,后背松,腰部松,腿部松,脚部松,按照如此顺序,反复默念,可使身体放松,精神上也得到放松。

第五单元生命的弹性
第一课时南瓜的力量
南瓜的力量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我是南瓜,我在生长。

认识南瓜的生长过程。

2、通过课文的学习,思考坚强对人生的启示,了解南瓜的巨大生命力
3、能由课文写出一篇短文。

二、教学时数一课时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学难点
1、由南瓜坚韧品质联想到人生品质
2、由对南瓜的思考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步骤
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南瓜的力量》
南瓜的力量在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

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500磅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了2000磅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

最后,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

研究人员打开南瓜,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足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生长的铁圈,它所有的根往不同方向全方位地伸展,直到控制了整个花园的土壤与资源。

2、课堂提问:南瓜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由南瓜的成长想到人生,我们对于自己能够变得多么坚强常常毫无概念!假如南瓜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那么人类在相同环境下又能承受多少呢?
3、每四人一组分组讨论,讲结论由组代表发言
4、启发学生将南瓜的精神引申到人生的奋斗上
六、课后作业:《由南瓜力量想到的》写一篇短文,在小组和班级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角落里的奇迹
一、教学目的
1、认识非洲蜂的飞行特点。

2、通过课文的学习,思考坚强对人生的启示,了解什么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二、教学时数一课时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一分钟你能拍多少次手?
再拍一次,你能多拍多少下
2、小故事你有没有让自己吃惊过?
学生自学课文。

在非洲中部干旱的大草原上,有一种体形肥胖臃肿的巨蜂。

巨峰的翅膀非常小,脖子也粗短。

但这种蜂在非洲大草原上能够连续飞行250公里,飞行速度也是一般蜂所不能及的。

它们非常聪明,平时藏在岩石缝隙中或者草丛里,一旦有了食物立即振翅飞起。

尤其是当它们发现这一地区即将面临极度干旱时,它们就会成群结队地迅速逃离,向着水草丰美的地方飞行。

3、身体结构分析
这种强健的蜂被科学家称为“非洲蜂”。

科学家们对这种蜂充满了好奇。

因为根据生物学理论,这种蜂体形肥胖臃肿而翅膀却非常短小,在能够飞行的物种当中,它们的飞行条件是最差的。

从飞行的先天条件来说,它们甚至连鸡、鸭都不如;从流体力学来分析,它
们的身体和翅膀的比例是根本不能起飞的,即使人们用力把它们扔到天空去,它们的翅膀也不可能产生承载肥胖身体的浮力,因而它们会立刻掉下来摔死。

4、事实是这样吗?
实际情况是:非洲蜂不但能够飞行,而且是飞行队伍中最为强健、最有耐力、飞得最远的物种之一。

5、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教师提示:哲学家们对此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非洲蜂天资低劣,但它们必须生存,而且只有学会长途飞行的本领才能够在气候恶劣的非洲大草原上生存下来。

简单地说,若是非洲蜂不能飞行,那它们只有死路一条。

什么叫“置之死地而后生”?非洲蜂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非洲蜂更让我们相信,在一个执着顽强的生命里,没有什么叫做“不可能”。

不是吗?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能相信人类能够随意在云海中漫步?在电话发明之前,有谁能相信隔着千山万水你我能够自由交谈?在蒸汽机问世之前,又有谁相信那些复杂笨重的机器能够自行运转……然而,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使无数看似不可能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6、课堂小结:
生命本身就是神奇的,每一个人身上都蕴藏着无数的奇迹。

只要我们立下恒心,用心去做,一切皆有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