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热力学性质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常用状态参数:温度、压力、比体积(密度)、内能、焓、熵。

(只需知道其中两参数)
比容和比体积概念完全相同。

建议合并。

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占有的称为比容,用符号"V"表示。

其数值是的倒数。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称比,简称比热(specific heat),是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容是表示热性质的。


常用符号c表示。

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三相点是指在热力学里,可使一种物质三相(,,)共存的一个温度和压力的数值。

举例来说,在0.01℃(273.16K)及611.73Pa 出现;而汞的三相点在38.8344℃及0.2MPa
出现。

临界点:随着压力的增高,饱和水线与干饱和蒸汽线逐渐接近,当压力增加到某一数值时,二线相交即为临界点。

临界点的各状态参数称为临界参数,对水蒸汽来说:其临界压力为MPa,临界温度为:374.15℃,临界比容0.003147m3/kg。

是处于和以上,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

由于它兼有气体和液体的双重特性,即接近液体,粘度又与气体相似,为液体的10~100倍,因而具有很
强的和良好的流动、输运性质。

当一事物到达相变前一刻时我们称它临界了,而临界时的值则称为临界点。

临界点状态:饱和水或饱和蒸汽或湿蒸汽
在临界点,增加压强变为超临界状态;增加温度变为过热蒸汽状态。

为什么在高压下,低温水也处于超临界(
如23MP,200℃下水状态为超临界)
应该是软件编写错误。

超临界技术:
通常情况下,水以、和三种常见的状态存在,且是极性溶剂,可以溶解包括盐在内的大多数电解质,对气体和大多数有机物则微溶或不溶。

的密度几乎不随压力升高而改变。

但是如果将水的温度和压力升高到临界点(Tc=374.3℃,Pc=22.1MPa)以上,水的性质发生了极大变化,其密度、、、、热导率和溶解性等都不同于普通水。

水的存在状态如图:
水的临界压力是:22.115MPa,临界温度是374.15℃;在这个压力和温度时,水和蒸汽的密度
是相同的,就叫水的临界点.
例如,水在一个大气压和温度低于饱和温度100°C为不饱和。

水在10个大气
压下饱和温度为180°C,所以水在10个大气压和180°C以下为不饱和。

饱和水曲线显示水在饱和温度状态下,描述的只是饱和状态下水的性质。

湿蒸汽区域(也称为两相区域)描述在湿蒸汽条件下所有的值。

它的分界线是在饱和水和饱和蒸汽。

在任何湿蒸汽区域增加热量都能使蒸汽变干,但是湿蒸汽一般在同样的温度。

湿蒸汽变干躁,它就靠近饱和蒸汽曲线。

干饱和蒸汽曲线显示在饱和温度状态下,描述的只是干饱和状态下蒸汽的性质。

过热蒸汽区域描述蒸汽在温度高于饱和蒸汽温度的状态。

保持压力不变,加热饱和蒸汽,它的温度会上升,就产生过热蒸汽。

将饱和水继续加热,使其全部汽化成压力为p,温度为ts的干饱和蒸汽,汽化
过程加入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

100℃,1bar条件下,水的汽化潜热为539Kcal/kg.℃
水的临界点是温度374.3℃、压力22.05MPa,如果将水的温度、压力升高到临界点以上,即为超临界水,其密度、粘度、电导率、介电常数等基本性能均与普通水有很大差异,表现出类似于非极性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因此,超临界水能与非极性物质(如烃类)和其他有机物完全互溶,而无机物特别是盐类,在超临界水中的电离常数和溶解度却很低。

同时,超临界水可以和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完全互溶。

水汽温度高于374.2℃时,气态水便不能通过加压转化为液态水。

水的很强,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也只有极少量离解为氢和氧,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离解为氢气和水。

具有很大的内聚力和,除汞以外,水的最大,并能产生较明显的和吸附现象。

纯水有极微弱的导电能力,普通的水含有少量电解质而有导电能力。

1.水是无色、无臭、无味液体,在浅薄时是清澈透明,深厚时呈蓝绿色
3.水在4℃(精确值为3.98℃)时的体积最小、密度最大,D = 1g/mL
(1)三相点:在真空容器中,纯质的液相、固相、气相以平衡状态同时存在的温度与压力称之。

(2)(critical point)之温度为,压力为。

1. :加压力使气体液化之最高温度称为。

如水之临界温度为374℃,若温度高於374℃,则不可能加压使水蒸气液化
2. :在临界温度时,加压力使气体液化的最小压力称之。

等於该液体在临界温度之。

2.中氢与氧都有存在
(1)氢的有三种
氢(或H):占天然存在的氢之99.98%
氘[dāo] (或D):占天然存在的氢之0.04%
氚[chuān] (或T):具有放射性
氧化氘俗称(heavy water),广用於核子反应器,作为中子的减速器
1、水的形态、冰点、沸点: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透明液体。

水在1个大气压时(105Pa),温度在0℃以下为固体,0℃为水的冰点。

从0℃-100℃之间为液体(通常情况下水
呈液态),100℃以上为气体(气态水),100℃为水的沸点。

2、水的比热:
把单位质量的水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水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水的比热为4.2x103[焦/克.℃)]。

3、水的汽化热:
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的水完全变成同温度的气态水(水蒸气)所需的热量,叫做水的汽化热。

(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水表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4、冰(固态水)的溶解热:
单位质量的冰在熔点时(0℃)完全溶解为同温度的水所需的热量,叫做冰的溶解热。

5、水的密度:
在一个大气压下(105Pa),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为最大(1g/cm3),当温度低于或高于4℃时,其密度均小于1g/cm3。

6、水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单位面积上受的压力叫做压强)。

水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加,水压强增大;水的密度增大,水压强也增大。

7、水的浮力:
水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水对物体的浮力。

浮力总是竖直向上的。

8、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含有的钙、镁、锰离子的数量(一般以碳酸钙来计算)。

硬度单位:mg/L(毫克/升),mmol/L(毫克当量/升),PPM(个/百万),GPG (格令/加仑)
9、pH值:
pH值是指水的酸碱度,表示水中H+和OH-的含量比例(范围为0-14)。

人体对pH值的反应非常敏感,身体内大部分物质的pH值为6.8,血液和细胞水的pH值为7.2-7.3。

10、固体溶解物含量(TDS):
TDS是指水中溶解的所有固体物的含量,单位为mg/L或PPM。

TDS越低,表示水越纯净。

11、电导率(CND):
水的电导率(CND)是指通过水的电流除以水两边的电压差,表示水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其大小间接反应了水中溶解性盐类的总量,也反映了水中矿物质的总量。

12、范德华引力:
对一个水分子来说,它的正电荷中心偏在两个氢原子的一方,而负电荷中心偏在氧原子一方,从而构成极性分子。

当水分子相互接近时,异极间的引力大于距离较远的同极间的斥力,这种分子间的相互吸引的静电力称为范德华引力。

13、水的表面张力:
水的表面存在着一种力,使水的表面有收缩的趋势,这种水表面的力叫做表面张力。

天然水有哪些特性
水在常温下呈液态存在,具有一般液体的共性。

与其它液体相比,又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1)水在0~4℃范围内不是热胀冷缩,而提冷胀热缩,即温度升高,体积缩小,密度增大。

(2)在所有的液体中,水的比热容最大,为4.18焦耳/克度。

因此水可作为优质的热交换介质,用于冷却、储热、传热等方面。

(3)常温下(0~100℃),水可以出现固、液、气三相变化,帮利用水的相热转换能量是很方便的。

(4)在液体中,除了汞(Hg)以外,水的表面能最大。

(5)水溶解及反应能力极强。

许多物质不但在水中有很大的溶解度,而且有最大的电离度。

(6)水的导电性能是随着水中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大。

第五章工质的性质及水循环
一、水的性质
1、水的三种状态
随着温度的不同,水会呈现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状态。

它们之间能够互相转化,锅炉中的水是通过加热沸腾蒸发而成为蒸汽的。

2、水的常温特性
水在一个大气压下, 温度为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超过或低于4℃时,密度减小,
其体积均要膨胀。

所以在冬季停用的锅炉和管道内不要存水以防止结冰后体积膨胀,冻坏设备。

3、水的不可压缩性
水的可压缩性很小,受到压力时以相等大小的压力向各个方向均匀传递。

对锅炉及其他受压容器作水压试验,就是利用这一原理,以检查各个部分的强度和严密性。

4、水的传递性
在水的内部,向任何方向都有压力,在同一高度,对各个方向的压力都相等,距水平面高度增加,压力也增加。

5、水的平衡性
水在连通器(几个容器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内,当水面上的压力相等时,各处的水面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锅炉上的水位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置的,即水位表内的水面与锅筒中的水面是一致的。

通过观察水位表,就能知道锅炉内水位的高低。

6、水的比热容特性
水的比热容为4.187kJ/(kg*℃),即每千克的水温度每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较其它液体大,在相同情况下所吸收的热量比其它液体多。

加上水来源方便,所以通常利用水作为冷却或吸热的介质。

二、水蒸汽的性质
1、饱和状态
在水的汽化和水蒸气的凝结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逸出液面与回到液面的分子数目相等而汽液两相平衡共存时的这种状态称为饱和状态。

饱和状态下的蒸汽及水的压力和温度称为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对于一定的饱和压力有着唯一对应的饱和温度。

处于饱和状态下的水和蒸汽,分别称为饱和水和饱和蒸汽。

饱和水与饱和蒸汽的混合物称为汽水混合物,若汽水混合物中以蒸汽为主,而水占的比例较小时,则称为湿饱和蒸汽。

不含水的纯饱和蒸汽称为干饱和蒸汽。

在汽水混合物中,蒸汽所占的质量份额叫做“干度”,用符号X表示。

干饱和蒸汽的干度为1,饱和水的干度为0,湿饱和蒸汽的干度在0与1之间。

当蒸汽的温度高于与其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时,称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的温度与饱和温度之差称为蒸汽的“过热度”。

当水的温度低于与其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时,这种水称为欠热水。

饱和温度与欠热水的温度之差称为水的“欠热度”。

2、汽化过程
定压过程
水在锅炉中被加热而汽化的过程可以近似地视为在定压下进行的,因为水、
汽通过锅炉所发生的压力降低与其绝对压力相比是很小的。

定压下水的加热和汽化分为三个阶段:
①水的预热:将欠热水进行加热,使之达到饱和温度成为饱和水。

1kg欠热水变为饱和水所需吸收的热量称为其“欠热”。

②水的汽化:继续加热饱和水,就开始产生蒸汽,成为汽水混合物(湿饱和
蒸汽),汽化是在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下进行的,定压、同时也是定温过程。

随着汽化的进行,汽水混合物的干度逐渐增大,最终变为干饱和蒸汽而结束汽化阶段。

1kg饱和水变成干饱和蒸汽所需吸收的热量称为水的“汽化潜热”,用符号Y表示,单位为kJ/kg。

③蒸汽的过热:继续加热干饱和蒸汽,可使其温度升高,成为过热蒸汽。

1kg 干饱和蒸汽加热到某个过热温度所需吸收的热量称为过热热量。

3、临界参数
水的临界参数:水的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是单值函数关系,压力增高,与之相对应的饱和
温度也升高。

不同饱和压力下的汽化潜热也是不同的,随着压力的增高,汽化潜热逐渐减少。

当压力达到22.12MPa,即临界压力时,汽化潜热为零,水的汽化阶段缩为一点,此时的温度374.15℃,则称为临界温度。

在临界压力以上,水和汽的热力差别消失。

4、水蒸汽性质表(在工作中会经常用到,要会查,现有电子版表,较方便)。

注意:湿和干饱和蒸汽的区别,蒸汽里面含有水,称为湿,不含水称为干,既用气的含量x 表示时,则饱和水x=0;湿饱和蒸汽x=0~1之间,干饱和蒸汽x=1.
欠热水:
饱和水:
湿饱和蒸汽:
干饱和蒸汽:
过热蒸汽:
蒸汽是比较特殊的介质,一般情况下所说的蒸汽是指过热蒸汽。

过热蒸汽是常见的动力能源,常用来带动汽轮机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或离心式压缩机工作。

过热蒸汽是由饱和蒸汽加热升温获得。

其中绝不含液滴或液雾,属于实际气体。

过热蒸汽的温度与压力参数是两个独立参数,其密度应由这两个参数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