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图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64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中图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647
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
总分栏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课文《坐井观天》整体梳理,选择正确的一个。
()
A.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青蛙不爱动脑筋。
B.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是无边无际的。
C.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眼光放远,不要坐在井里看天,那样是错误的。
2、熊猫最喜欢吃什么?()
A. 青草
B. 青菜
C. 竹子
3、选择带点的字的正确解释。
恐惊天上人()
A. 怕
B. 恐吓
C. 只要
4、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前的景象()
A. 1至3
B. 4至5
C. 6至8
5、《大象的耳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 要听取他人意见
B.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只听他人说,自己就是自己
6、“教民植五谷,造字启民智”,他们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他们是(______)
A. 炎帝、黄帝
B. 黄帝、尧帝
C. 舜帝、炎帝
D. 舜帝、禹帝
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
7、加偏旁;变新字。
刀-----____、____
羊-----____、____
8、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摇头—____高—____
9、选字填空。
①小丽今天没来上学____非是逃课,而是生了____。
(病;并)
②小明____老师叫到算出十八是三的八____,____诵口诀三八十八。
(被;倍、背)
③____狠的王后让她的王____和国王对立残害了许多忠臣。
(凶、兄)
10、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 ____ ____ ____
葱茏凶猛水性翻山越岭
1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击____
三、综合题(共9题,共18分)
12、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是我国的首都,也是一座____的城市。
(2)、天安门在____的中央,红墙,黄瓦,又____严,又____。
天安门前是____的广场。
(3)、北京有许多____的柏油马路。
道路两旁,____,____。
北京新建了许多____。
立交桥的四周有____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____。
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____,____。
(4)、北京有许多____古迹和____的公园,还有许多新建的____大厦,站在高处一看,全城到处是____,到处是____。
(5)、北京____啊!我们爱____,我们爱____的首都。
13、读《小鹿的玫瑰花》,读文章第二段,回答问题 (1)、说说小鹿在数花骨朵时候,为什么那么高兴? (2)、最后两个自然段表现了小鹿什么样的情感? (3)、学完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样的道理?
14、按课文《父亲和鸟》填空。
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
(1)、找出文中表示动作的词。
(2)、写出父亲说的话。
15、玫瑰树根。
①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②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③据说还有别的:身材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④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一番话:
“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呢。
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
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
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
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⑤卑贱的树根说:
“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
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
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部分干活。
我从你那里吸取里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
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
那时候,你去看看我的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
⑥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做声,思忖道,等着瞧吧。
⑦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所说的延伸部分。
⑧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
⑨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⑩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思____________力____(2);第②段有两个比喻句;它们的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
①本体____喻体____②本体____喻体____(3)、第④段,细流遇到玫瑰树根,他的态度如何____
16、造句。
(1)、应该—____(2)、准备—____
17、完成邓小平同志的名言。
(1)、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____; (2)、摸着____过河。
(3)、____才是硬道理
18、把句子写完整。
(1);秋天;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冬天,一片一片的雪花____。
(2);西湖和六和塔都在杭州。
____都在北京。
19、联系课文回答问题 (1)、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葡萄沟都产什么水果吗? (2)、你可以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出葡萄长得好? (3)、为什么说“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20、读课文《我们成功了》,品味探究 (1)、第一段中的“不约而同”的意思? (2)、为什么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
四、书写(共4题,共12分)
21、用钢笔描红。
22、用钢笔描红。
23、用钢笔描红。
带动调来感动。
24、用钢笔描红。
五、书面表达(共4题,共32分)
25、《望庐山瀑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6、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颜色的一种;一般用来形容凋零的落叶。
________
②形容焦躁不安,十分心急。
________
27、解释句中加线词语。
又一扇,烈火竟____________起千丈高,把自己屁股上的毫毛都____________了。
28、解释句中加线词语。
天再不____________,鱼虾就会死光,河神比我们还____________呢。
六、其他(共1题,共8分)
29、课外阅读。
几条腿。
山公鸡;两条腿。
大黄牛;四条腿。
蜻蜓;六条腿。
螃蟹;八条腿。
蚂蚁;十条腿。
蚯蚓、鳝鱼没有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C
【分析】
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析】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告诉学生看问题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的道理。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坐井观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眼光放远,不要坐在井里看天,那样是错误的。
故选:C。
2、C
【分析】
考查了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等。
要顺利而高效地进行口语交际,必须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解析】
熊猫是猫科动物,它憨态可掬,最喜欢吃竹子。
故选:C。
3、A
【分析】
考查了诗歌的翻译,诗歌翻译,要做到字字有着落。
要把原诗的每个字词完整地翻译出来,不可存在漏译的现象。
必须准确无误,简洁精练。
【解析】
“恐惊天上人”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
意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恐:怕。
故选:A。
4、A
【分析】
考查了对段落意思的概括。
概括段意,也可遵循以下方法:①摘句法,直接摘引原句②缩句法,有些段由一个长句组成,概括段意时,可将其压缩③串联法,把层意合并归纳④择要法,取主要层意为段意⑤归纳法,在无法使用上述各法时,可把一段中的几层意思归结到一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段的段意。
【解析】
结合“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可知,前三个自然段写了雷雨前的景象。
故选:A。
5、B
【分析】
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析】
《大象的耳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只听他人说,自己就是自己。
故选:B。
6、A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黄帝和炎帝的相关史实。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A 符合题意,尧、舜和禹不是人文初祖,排除 BCD。
故选:A。
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
7、叨切样洋
【分析】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字形的情况。
刀可以变成切和叨;亲切;形容人态度亲爱和善;态度亲切;亲密、亲;热情关切。
唠叨,指妇女啰嗦。
羊可以变成样和洋;样子,模样,海洋,世界上水域的统称。
【点评】学生应重点学会辨析形近字,也应学会加偏旁。
学生平时应注意辨析并加强反复识记这类词语。
8、点头低
【分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词义的掌握;从而找出反义词。
摇头,表示否定。
点头,表示肯定。
高,反义词是低。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词义的掌握,从而找出反义词,这类题型常考查。
9、并病被倍背凶兄
【分析】
【分析】区分同音字并和病;被;背、倍,兄和兄字义。
小丽今天没来上学并非是逃课,而是生了病。
小明被老师叫到算出十八是三的八倍,背诵口诀三八十八。
凶狠的王后让她的王兄和国王对立残害了许多忠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同音字的区分理解。
10、cōng lóngxiōng měngshuǐ xìngfān shān yuè lǐng
【分析】
【分析】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
凶猛:多形容气势﹑力量凶恶强大;残酷的;来势凶猛。
也形容勇猛强悍;勇敢的;大胆的;无畏的,强大的。
还形容凶狠,凶恶狠毒。
水性:就是一个人对水的掌握程度,对水的浮力与阻力的控制能力,和掌握在水中的呼吸熟练程度。
翻山越岭:翻越很多山头和丘岭,形容路途遥远;艰苦。
【点评】理解词义,读准字音,会用这些词语造句,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11、jīn hánxí
【分析】
【分析】金色;是一种略深的黄色,带有光泽,是金属的颜色。
寒风,寒冷的风。
袭击,是指对不备之敌突然实施攻击的作战行动,是基本的进攻方式之一,也是游击战的主要作战方法。
【点评】对于学习中出现的重点生字词,我们要认真学习它的音、形,理解它的义才算真正掌握它。
三、综合题(共9题,共18分)
12、略
【分析】
【分析】
【解析】
1、①北京
②美丽
2、①北京城
②庄
③美丽
④宽阔
3、①又宽又长
②绿树成阴
③鲜花盛开
④立交桥
⑤绿毯
⑥花坛
⑦来来往往
⑧川流不息
4、①名胜
②风景优美
③高楼
④绿树
⑤大楼
5、①真美
②北京
③祖国
【分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解析】
1、因为他很快就要看到自己亲手栽的花骨朵了。
2、
表现了小鹿因为给人们带来花香,带来美好的生活而感到欣慰的情感。
3、为别人创造快乐
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幸福。
14、略
【分析】
【分析】第一题考查学生对动词的理解;里面的动词有站|望|闻|说。
父亲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这是父亲的话。
【点评】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练程度,学生需要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
【解析】
1、站、望、闻、说。
2、林子里有不少鸟。
15、略
【分析】
【分析】(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cǔn|mèi(2)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①本体:植物根,喻体:黑色绳索;②本体:地下水的细流,喻体:颤动的亚麻纤维(3)细流遇到玫瑰树根,他的态度是挖苦树根丑陋。
【点评】做好每一个小题,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比如:(2)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①本体:植物根,喻体:黑色绳索;②本体:地下水的细流,喻体:颤动的亚麻纤维。
1、①cǔn
②mèi
2、①植物根
②黑色绳索
③地下水的细流
④颤动的亚麻纤维
3、①挖苦树根丑陋
16、略
【分析】
【分析】
【解析】
1、①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2、①我准备去公园玩。
17、略
【分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名言的掌握;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是邓小平提出的一句名言,意思是允许通过一切形式发展经济,解放生产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它的形式;摸着石头过河意思就是慢慢探索。
发展才是硬道理,指明了我们国家的发展道路。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名人名言的掌握,需要注意积累,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解析】
1、①好猫
2、①石头
3、①发展
18、略
【分析】
【分析】
【解析】
1、①从天上飘落下来。
2、①故宫和天安门
19、略
【分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1)联系课文知道葡萄沟盛产: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2)“茂密、一个个、一大串一大串、最甜、吃个够”这些词语看出葡萄长得好(3)因为葡萄是种在山沟上的梯田里,梯田的形状像一级一级的楼梯,一个台阶上就有一个绿色的凉棚,葡萄长得又多又好,连成了一片。
所以说“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点评】做每一个小题,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将课文读懂后,才能做题。
此外,还要注意书写规范。
【解析】
1、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
2、茂密一个个一大串一大串最甜吃个够
3、
因为葡萄是种在山沟上的梯田里,梯田的形状像一级一级的楼梯,一个台阶上就有一个绿色的凉棚,葡萄长得又多又好,连成了一片。
所以说“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20、略
【分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在文中指我们一起到街上去。
因为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了,所以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表达激动兴奋。
【点评】学生应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才能正确的写出答案。
【解析】
1、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2、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了。
四、书写(共4题,共12分)
21、碧玉丝绦剪刀裁出
【分析】
【分析】摹写时;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
然后,一笔写成,即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2、河神鱼虾着急
【分析】
【分析】摹写时;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
然后,一笔写成,即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特别是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3、带动调来感动
【分析】
【分析】摹写时;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
然后,一笔写成,即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特别是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4、迷人西湖观赏
【分析】
【分析】摹写时;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
然后,一笔写成,即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五、书面表达(共4题,共32分)
25、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分析】
【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点评】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26、①枯黄;②着急
【分析】
【分析】枯黄;颜色的一种,一般用来形容凋零的落叶。
着急,形容焦躁不安,十分心急。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多读多记,能够准确的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7、蹿;向上跳。
烧光,用火全部烧掉。
【分析】
【分析】蹿;向上跳:蹿跳,蹿腾,蹿房越脊。
烧光,用火全部烧掉。
【点评】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
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
28、下雨;是一种自然景象,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着急,急躁,心中不安。
【分析】
【分析】下雨,是一种自然景象,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着急,急躁,心中不安。
【点评】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
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
六、其他(共1题,共8分)
29、山公鸡|大黄牛|蜻蜓|螃蟹|蚂蚁|蚯蚓|鳝鱼
【分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
诗歌中写了山公鸡;大黄牛、蜻蜓、螃蟹、蚂蚁、蚯蚓、鳝鱼等动物。
【点评】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的能力是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