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为防止引起火灾而进行的是()
A . 用完酒精灯后,要盖紧灯帽
B . 使用酒精灯时,要先检查灯芯是否平整
C .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 . 使用酒精灯时,灯帽拿下后正放在桌面上
2. (2分)(2011·阜新) 如图通过胶头滴管向广口瓶中滴加某种液体,能使气球鼓起来的是()
广口瓶中的物质胶头滴管中的物质
A SO2NaOH溶液
B ZnO稀硫酸
C NaOH H2O
D NaHCO3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3. (2分) (2017九上·相城期末) 14、中的X、Y的关系为Y包含X,下列选项中符合图中关系的是()
A B C D
X金属溶液纯净物燃料
Y单质乳浊液化合物石油
A . A
B . B
C . C
D . D
4. (2分)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 . 隔绝空气
B . 清除可燃物
C . 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
D . 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5. (2分)(2013·徐州)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CO2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CO2是否集满
B . “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中,用玻璃杯罩住燃着的蜡烛以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C . “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中,把食盐放在托盘天平右盘称量
D . “溶液的酸碱性”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将试纸预先用水湿润
6. (2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涉及以下关键步骤:①连接仪器;②装药固定;
③检查气密性;④加热;⑤熄灭酒精灯;⑥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
正确的顺序是()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③②④⑤⑥
C . ①③②④⑥⑤
D . ③②①④⑥⑤
7. (2分)(2011·徐州) 小明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方案,其中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A B C D
实验要求区分羊毛线
和棉线区分食盐水
和稀盐酸
区分硝酸铵粉末
和氧化钙粉末
区分聚乙烯
和聚氯乙烯
方案灼烧闻气味滴加酚酞试液加水灼烧闻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8. (2分) (2018九上·泗县月考) 化学实验既要严谨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 .
B .
C .
D .
9. (2分)下列关于石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饱和石灰水是浓溶液
B . 饱和石灰水是纯净物
C . 澄清石灰水一定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
D . 加热饱和石灰水有沉淀产生,溶液变浑浊
10. (2分) (2016九上·黑龙江期中)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需区分的物质实验方法
A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①加入无色酚酞溶液②加入稀盐酸
B铁丝和铝丝①伸入硫酸铜溶液中②观察颜色
C氧化铜和氧化铁①观察颜色②加入稀硫酸
D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①加入水中观察②闻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11. (2分)下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依据下列信息,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 .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2. (2分) (2015九上·内蒙古期中) 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相同温度下X饱和溶液中X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Y饱和溶液中Y的质量分数
B . t1℃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X比Y的多
C . 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至t1℃,X溶液有晶体析出,Y溶液没有晶体析出
D . 升高X饱和溶液的温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13. (2分)(2016·天水) 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瓶气体时的最佳方法是()
A . 测量三瓶气体的密度
B .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 . 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D . 测量气体的溶解性
14. (2分) (2019九上·砀山月考) 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该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C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
15. (2分)(2018·蒙阴模拟)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7.4 4.2 5.0 3.8
反应后的质量(g) 6.2x8.2 3.8
A . 物质a是生成物
B . x=2.2
C . d一定是催化剂
D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16. (2分) (2018九上·江津期末) 下列 4 个图像,能符合题意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 .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 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D .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片
二、填空题 (共2题;共7分)
17. (5分)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3H6N6(结构见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该物质为纯白色晶体,无味,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能分解放出氰化物.
(1)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化学性质是________(写一条)。
(2)通常可用尿素[CO(NH2)2]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三聚氰胺,同时放出氨气(NH3)和二氧化碳气体,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18. (2分) (2017九下·金坛月考)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下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写化学式)。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选择填充题 (共1题;共1分)
19. (1分)(2018·河南)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_℃;t2℃时,分别用甲、乙的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甲__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50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四、实验题 (共2题;共5分)
20. (3分)(2017·青海) 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2)实验二活性炭具有________、过滤作用.
(3)实验三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时,停止加热.
(4)实验四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
21. (2分)(2018·安丘模拟) 科学方法对化学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微观粒子模型化是研究化学变化的重要方法。
(1)图甲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示意图。
该图说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核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原子的电子层数
(2)图乙是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示意图。
该反应的实质是A+B→C,请用微粒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实质________。
(3)(二)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1振荡3个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由大到小为________(用A、B、C填写),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对比A瓶与________(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4)实验2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将大小相同的红磷和白磷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通过此实验,可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 可燃物
B . 空气
C . 温度达到着火点
(5)实验3是探究铁钉条件的实验,会出现明显现象的是试管________(填“I”“II”或“III”),说明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________发生反应。
五、流程题 (共1题;共4分)
22. (4分) (2018九上·太原月考) 碳元素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许多物质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如下图是几种常见的碳单质的结构。
①石墨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金刚石由________构成的(填“分子”“原子”或“离子”),C60是由________构成的。
以下变化C(石墨) C(金刚石)属于________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
②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都具有可燃性,试写出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通过上述讨论,我们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请利用该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①净水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由于其具有的 ________结构。
②CO和CO2性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原因是________。
六、简答题 (共1题;共1分)
23. (1分)(2017·福州模拟) 请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________.
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当产生的氧气从D的左边导管通入时,很快看到G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D中白磷始终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E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G中溶液由紫色变红色,G中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用H装置可以收集剩余气体,H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4分)
24. (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1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4)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一种):________.
(5)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6)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的.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7)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___.
(8)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2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 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
(9)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10)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11)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填空题 (共2题;共7分)
17-1、
18-1、
18-2、
18-3、
三、选择填充题 (共1题;共1分)
19-1、
四、实验题 (共2题;共5分)
20-1、
20-2、
20-3、
20-4、
21-1、
21-2、
21-3、
21-4、
21-5、
五、流程题 (共1题;共4分)
22-1、
22-2、
六、简答题 (共1题;共1分)
23-1、
七、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4分)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4-10、
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