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对得5分,漏选得3分,不选或错选得0分,共计60分)
1.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
位置沿x 轴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
( )
A .甲、乙在t=0s 到t=1s 之间沿同一
方向运动 B .乙在t=0到t=7s 之间的位移为零 C .甲在t=0到t=4s 之间做往复运动
D .甲、乙在t=6s 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2.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
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点的速度大于经过B 点的速度
B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点的动能大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点的动能
C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点的加速度
3.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假定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f 大小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返回到原抛出点的速率分别为 ( )
A .
2
2(1)
v f
g mg
+和mg f v mg f -+.202(1)v f g mg +和mg
v mg f +C .
20
22(1)
v f g mg
+和mg f v mg f -+.2022(1)v f g mg
+和mg
v mg f + 4.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
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 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 和斜面的支持力F N 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 )( )
A .(sin cos )T m g a θθ=+ (cos sin )N F m g a θθ=-
B .(cos sin )T m g a θθ=+ (sin cos )N F m g a θθ=-
C .(cos sin )T m a g θθ=- (cos sin )N F m g a θθ=+
D .(sin cos )T m a g θθ=- (sin cos )N F m g a θθ=+
5.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 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p GMm
E r
=-
,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质量。
该卫星原来的在半径为R 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 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
υ/(m.s -1) 0 t /s
-v 0
v 0
2v 0
1
2 3 4 5 6 7 乙 甲 a
m
θ
A .2111(
)GMm R R - B .1211()GMm R R - C .2111()2GMm R R - D .12
11()2GMm R R - 6.如图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 、B ,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 、N 点,两球
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空气阻力不计,则( ) A .B 的加速度比A 的大 B .B 的飞行时间比A 的长
C .B 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 在最高点的大
D .B 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 在落地时的大
7.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质量分布均匀的光滑球体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需用一个水平推力F 作用于球上,F 的作用线通过球心。
设球受到重力为G ,竖直墙对球的弹力为N 1,斜面对球的弹力为N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 1一定等于F B .N 2一定大于N 1 C .N 2一定大于G D .F 一定小于G
8.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在同一条匀速流动的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划船速度均 为v ,甲、乙船头均与岸边成60°角,且乙船恰好能直达正对岸的A 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船比乙船先到达对岸
B .河水是向右流动
C .甲乙两船中途不可能相遇
D .以岸边为参考甲船比乙船的速度大
9.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2t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
1212122()()x t t t t t t ∆-+ B .121212()()x t t t t t t ∆-+ C .1212122()()x t t t t t t ∆+- D .121212()
()
x t t t t t t ∆+-
10.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用空心透明粗糙塑料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竖直“60”造型,两
个“0”字型圆的半径均为R 。
让一质量为m 、直径略小于管径的小球从入口A 处无初速度放入,B 、C 、D 是轨道上的三点,E 为出口,其高度低于入口A 。
已知BC 是“0”字型的一条竖直方向的直径,D 点是左侧“0”字型上的一点,与圆心等高,A 比C 高R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和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
A .如果是不光滑小球,小球一定不能从E 点射出
B .如果是光滑小球,在D 点处,塑料管的左侧对小球的压力为4mg
C .如果是光滑小球,且能到达C 点,此处塑料管对小球的弹力小于mg
D .如果是不光滑小球,小球不可能停在B 点
11.质量为M 、内壁间距为L 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所示。
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 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并与箱子保持相
对静止。
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
A .
212mv B .221Mv C .1
2
N mgL μ D .mgL N μ
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
弹簧处于自
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 点(图中未标出)。
物块的质量为m ,AB=a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 点拉至A 点,拉力做的功为W 。
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 点到达B 点时速度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则上述过程中( )
A .物块在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1
2W mga μ-
B .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3
2
W mga μ-
C .经O 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W mga μ-
D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 13.(4分)如图所示,甲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乙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m .
14.(1)(4分)在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f=50Hz ,实验要求打点计时器在打第一个点时释放纸带。
甲、乙、丙三个
同学分别用同一装置各打出一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48cm ,0.19cm 和0.18cm ,肯定其中一个同学在
操作上有错误,该同学是_____;其错误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丁同学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把第一个点(初速度为零)记作O 点,测出O 、A 间的距离为68.97cm ,点A 、C 间的距离为15.24cm ,点C 、E 间的距离16.76cm ,已知当地
重力加速度为g=9.8m/s 2
,重锤的质量为m=1.0kg ,则打点计时器在打O 点到C 点的这段时间
内,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
图
J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2分)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
a = m/s 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4分)在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其原因主要是 ,用题
目给出的已知量,求出重锤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 N.
(5)(4分)若利用BD 段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则还要测
量
的物理量是 ,要验证的表达式是 (用题中符号表达)
西北师大附中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2次月考答题卡
高三物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分) (2分)
14.(1)__________(2分) (2分)
(2)(2分)(2分)
(3)(2分)
(4)(2分)(2分)(5)(2分)(2分)
三、计算题(68分,要求有必要的解答过程和方程式)
15.(12分)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撞击。
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s。
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
该旅客在此后的20.0s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
已知每根铁轨的长度为25.0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m,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
求:(1)客车运行速度的大小;
(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
16.(14分)为了测量某住宅大楼每层的平均高度(层高)及电梯运行情况,甲、乙两位同学在一楼电梯内用电子体重计及秒表进行了以下实验,一质量为m=50kg的甲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乙同学记录电梯从地面一楼到顶层
全过程中,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
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已知t=0时,电梯静
止不动,从电梯内楼层按钮上获知该大楼共
19层(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电梯启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求:
(2)该大楼的层高。
17.(14分)倾角θ=37︒,质量M=5kg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
质量m=2kg的木块置于斜面顶端,木块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t=2s到达斜面底端,运动路程L=4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sin37︒=0.6,cos37︒=0.8,g取10m/s2)。
求:(1)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
(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
(3)通过计算证明木块在此过程中满足动能定理。
18.(14分)山谷中有三块大石头和一根不可伸长的青藤,其示意图如下。
图中A、B、C、D均为石头的边缘点,O为青藤的固定点,h1=1.8m,h2=4.0m,x1=4.8m,x2=8.0m。
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10kg和m=2kg的大小两只滇金丝猴分别位于左边和中间的石头上,当大猴发现小猴将受到伤害时,迅速从左边
石头A点起水平跳到中间石头,大
猴抱起小猴跑到C点,抓住青藤的
下端荡到右边石头的D点,此时速
度恰好为零。
运动过程中猴子均看
成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
度g=10m/s2,求:
(1)大猴子水平跳离的速度
最小值;
(2)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
(3)荡起时,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大小。
19.(14分)如图,ABC 和ABD 为两个光滑固定轨道,A 、B 、E 在同一水平面上,C 、D 、E 在同一竖直线上,D 点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 ,C 点的高度为2h ,一滑块从A 点以初速度v 0分别沿两轨道滑行到C 或D 处后水平抛出。
(1)求滑块落到水平面时,落点与E 点间的距离
s C 和s D ;
(2)为实现s C <s D ,v 0应满足什么条件?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D
C
A
A
C
CD
C
BD
A
B
D
BC
二、实验题 (22分)
13.10.501(10.500-10.502)(2分) 10.155 (2分)
14.(1)甲,先释放重锤后接通电源 (2)8.00;8.25 (3)9.50 (4)因为在重锤带着纸带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0.30 (5)BD 段的长度,2
2)2
(21)2(21f AC m f CE m BD mg -=⋅
三、计算题(68分) 15.(12分)
)设连续两次撞击铁轨的时间间隔为t ∆,每根铁轨的长度为l ,则客车速度为: l
v t
=
∆ 其中l = 25.0m ,10.0
s 161
t ∆=
-,得 v = 37.5m/s
(2)设从货车开始运动后t =20.0s 内客车行驶了s 1米,货车行驶了s 2米,货车的加速度为a ,30节货车车厢的总长度为:3016.0m L =⨯。
由运动学公式有:1s vt = 由题给条件有:12L s s =-
解得:a = 1.35m/s 2
16.(14分) 【答案】(1)—3.2N 向左(2)67.6N (3)见解析 【解析】(1)隔离法: 对木块:1mg sin f ma θ-=,1cos 0mg N θ-= 因21
2
s at =
,得22/a m s = 所以,18f N =,116N N =
对斜面:设摩擦力f 向左,则11sin cos 3.2f N f N θθ=-=,方向向左。
(如果设摩擦力f 向右,则11sin cos 3.2f N f N θθ=-+=-,同样方向向左。
) (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N =11cos sin 67.6f N f N θθ=+=。
(3)木快受两个力做功:
重力做功:G W =sin 48mgh mgs J θ== 摩擦力做功:32f W fs J =-=-
合力做功或外力对木块做的总功:16G f W W W J =+= 动能的变化:2211
()1622
k E mv m at J ∆=
=⋅= 所以,合力做功或外力对木块做的总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增加),证毕。
17. (14分) 解:(1)对于启动状态有:
11ma mg F =-,150********a =⨯-⨯,21/2s m a =(2分)
对于制动状态有:
33ma F mg =-,25010401050a =⨯-⨯,23/2s m a =(2分)
(2)电梯匀速运动的速度:s m t a v /21211=⨯==,(2分) 从图中读得,电梯匀速上升的时间:t 2=26s (2分), 电梯运动的总时间:t=28s (2分) 所以总位移:m t t v s 54)2826(22
1
)(212=+⨯⨯=+=
(2分)
层高:m s h 318
5418===
(2分) 18.(14分) 【解析】
(1)设猴子从A 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为min v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①
1min x v t = ②
联立①、②式,得min 8m/s v = ③
(2)猴子抓住青藤后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荡起时速度为c v ,有
④
⑤
(3)设拉力为T F ,青藤的长度为L ,对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⑥ 由几何关系: 22222()L h x L -+= ⑦ 解得:10m L = ⑧
19.(14分)(1
(2
0v <<
【解析】(1)根据机械能守恒:
22011m 222C v mgh mv =+, 22
011m 22
D v mgh mv =+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2122C h gt =, 2
12
D h gt =
2C C C S v t =, 2
D D D S v t =
综合得C S =
D S = (2)为实现C S <D S
<
,得0v <
但滑块从A 点以初速度0v 分别沿两轨道滑行到C 或D 处后水平抛出,要求gh v 20 , 所以gh v gh 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