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的实践与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的实践与探析
发布时间:2022-05-09T06:23:21.184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9期作者:王似玉
[导读] 烟叶产品的质量和香味与烟叶生产栽培有很大关系,采取科学的烟叶栽培技术进行栽培能够有效提高烟叶的质量,也能够为烟叶公司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优质烟叶的生产需要合理应用育苗移栽技术、施肥灌溉技术和成熟采收技术,还要注意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综合利用多种技术对烟叶进行栽培,才能保证烟叶优质高产。

黑龙江省烟草专卖局哈尔滨烟叶公司肇州分公司黑龙江省大庆市 166400
摘要:烟叶产品的质量和香味与烟叶生产栽培有很大关系,采取科学的烟叶栽培技术进行栽培能够有效提高烟叶的质量,也能够为烟叶公司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优质烟叶的生产需要合理应用育苗移栽技术、施肥灌溉技术和成熟采收技术,还要注意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综合利用多种技术对烟叶进行栽培,才能保证烟叶优质高产。

关键词:绿色、生态、优质、烟叶、实践
1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优质烟叶品牌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绿色优质烟叶的重要基础。

黑龙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为47.3%,长期以来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进烟叶供给测结构改革,实施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有力维护烟叶生产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

(1)立足生态优势,抓好顶层设计。

顶层规划生态区,统筹推进实施。

一是在发展规划上,以生产绿色生态优质烟叶为目标进行系统规划;二是在区域规划上,以小流域、小环境、小坝区为区域整体推进,使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提升绿色生态优质烟叶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三是在轮作规划上,建立轮作模式,全面推行隔年轮作。

(2)坚持市场导向,持续优化烟区和品种布局。

按烟叶市场需求变化,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优化计划资源配置。

一是优化种植区域,引导生产计划向烟叶质量好、生态条件优、市场需求旺、特色鲜明的区域转移,围绕“规模、市场、质量、效益、生态”分类组织优化等,实现了一片森林一片烟,片片都是生态烟;二是优化植烟田地,突出规模化连片,按照规范化绿色栽培;三是优化种植布局,坚持看土壤、看生态、看技能、看水平等原则,签订烟叶产量合同;四是优化品种结构,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卷烟工业品牌需要,优选特色品种进行种植,巩固提升绿色生态烟叶支柱优势。

2全面推进烟叶绿色生产
绿色发展是未来烟叶发展新方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烟叶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所以要转变绿色烟叶生产方式和大力推广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措施,补短板,实现绿色生态优质烟叶发展新突破。

(1)建立土壤保育体系。

土壤保育是打造绿色烟叶的重要基础。

一是大力推行深耕晒垡,疏松土壤,加厚耕层,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减少病虫源;二是抓好栽烟田块农家肥堆捂还田改良土壤的营养土栽烟措施,按照每株不少于1.50kg的标准施用,改善烟株根系营养,促进土壤改良;三是多渠道广培肥源,开展好作物秸秆粉碎堆捂发酵生产有机肥,确保烟田有充足、稳定的有机肥肥源,熟化土壤,改善土壤营养条件;四要开展好商品有机肥施用示范和推广应用,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五是抓实绿肥种植和秸秆还田推广普及,逐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的有效肥力。

(2)抓实烟叶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的重要环节。

一是开展烟田生产环境监管和治理,及时清理烟株残体和非烟杂物等废弃物并集中处理,有针对性地对0.01mm废旧地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清理回收再利用,减少、控制外源和面源污染,同时限制厚度低于0.01mm地膜的使用;二是加强生产过程管控,构建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推行GAP规范管理,实施减肥增效技术,施肥量由原来的1050kg?hm-2减少到现在的750kg?hm-2,可减肥300kg?hm-2,每年可向土壤少施1.2×104t烤烟专用肥,减少投入3000多万元;三是推进烟叶质量治理,在烟叶采烤、收储等各节点严格按专分散收和非烟物质控制技术规范等清洁生产技术实施,保证烟叶产品清洁,防止烟叶二次污染。

(3)搞好绿色防控。

全面推行烤烟病虫害绿色防控,建立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重点、物理防治为辅助、化学防治为补充”的绿色防控体系,大力推广落实“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防病”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有效提高防控效果,大幅减少农药用量,降低烟叶农残和防治成本,不断提升绿色防控技术水平。

转变病虫害防控方式。

一是以病虫害测报和预警网络平台为支撑,指导好、服务好绿色植保技术工作,做到精细施药;二是有针对性开展好相关防控,做好预防和调控,规范用药,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确保烟叶品质安全。

推广农业防控技术措施。

一是精益管理,规范农事操作和田间管理,培育健壮烟株,增强烟株抗逆性,少生病、少用药、少用工,把药、肥对土壤和烟叶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二是精准施肥,均衡烟株营养、少用肥,调整基追肥比例,基肥占30%~40%、追肥占
60%~70%,以水调肥,高效利用,促进烟株早生快发,减少肥料对环境影响;三是保健栽培,尽量减少病菌和有害物质对烟株的再侵染和危害及污染,减少病虫害发生机率,使烟株健康生长,保护烟田生态环境。

推广应用生物防控技术。

一是全面推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以虫治虫,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要推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达4.0×104hm2,覆盖率达93.9%,防效达80%~90%,减少农药量40.33%到61.77%,降低防控成本331.5元?hm-2,既实现了减工降本增效,又减少环境污染。

二是示范推广利用性诱剂防治烟青虫和斜纹夜蛾技术,防效比常规药剂防治高30%以上,在保证防效的同时减少了农药用量。

采用物理防控技术。

一是在苗期和移栽后悬挂黄色诱虫板进行防治蚜虫,防效均在80%以上,有效控制蚜虫的危害,可减少防控用药3~4次;二是利用蓝板防治蓟马,减少蓟马对烟株的危害;三是利用太阳能灯诱杀金龟子、地老虎等,防效均在85%以上,使用少量农药就可以达到防治目标,较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3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
(1)实施绿色施药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开展58%甲霜灵锰锌不同施药方式防治烤烟黑胫病的试验探索,筛选出在烟苗移栽时用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蘸根,防效高达80.26%,每株用药液量2.5~5.0mL,比常规灌根防效高出20多个百分点、减少用药量60%以上、用药次数2~3次;防效好、用药少、实用等,达到绿色精准施药、控制农药用量的目的,有利于提高烟叶安全性和保护土壤环境。

该技术已在全州广泛推广应用。

(2)实施育苗基质替代技术研究示范。

开展砂和珍珠岩等漂浮育苗基质替代材料配比试验研究,筛选出砂体积占30%,珍珠岩体积占70%的漂浮育苗替代基质配方。

此配方不需草炭等有机物,取材方便,质量稳定,育苗安全,育苗管理技术简便易行,烟苗素质好,而且育苗成本低廉,每盘(200孔盘)育苗成本2.5~3.0元,比常规降低成本40%~50%。

同时,砂和珍珠岩还能改良土壤,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

(3)实施土壤保育技术示范与推广。

一是开展了绿肥种子用量的试验,田烟种子用量45~60kg?hm-2,地烟60~75kg?hm-2,每年均以5%~10%的速度递增,以改善肥力、减少烟叶氮肥的施用量、保护植烟土壤;二是开展了商品有机肥试验示范,筛选出商品有机肥600kg? hm-2,塘施,示范面积达13.7%,该措施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含量,促进烟株营养平衡;三是开展了滴灌栽培试验示范,试验探明每株每次烤烟适宜滴灌水量为1.0~1.5L,滴灌次数为5~6次,追肥浓度为0.2%~0.5%,与常规相比施纯氮量减少15.0~30.0kg?hm-2,节约灌溉用水50%,节约成本450元?hm-2,累计示范推广面积多达0.67×104m3,节能、环保,为绿色生产创造了条件。

结束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烟草专卖局“卷烟上水平”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认真落实“绿色健康新烟草”发展新理念新要求,进一步加快烟叶生产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加强烟区生态环境建设,推动绿色生态优质烟叶开发,提升优质原料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杜如万,戴培刚,王剑,等.凉山山地原生态特色烟叶开发实践与思考[J].中国烟草科学,2016(5):87-91,97.
[2]李永亮,肖志新,郭应成.保山绿色生态烟叶生产探索与思考[J].农业科学与技术,2014(4):579-5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