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案-第十七周《松赞干布》辅导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丽:飞卫为什么先要纪昌练习眼力呢?
老师: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他知道练眼力是射箭的基本功和关键,只有练到看准目标不眨眼和把小目标看大,射箭时才能百发百中。

所以他让纪昌先练习眼力。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

扁鹊战国时医学家。

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一带人。

学医于长桑君。

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巫术治病。

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在邯郸为“带下医”(妇科),至洛阳为“耳目痹医”(五官科),入咸阳为“小儿医”(儿科),医名甚著。

松赞干布吐蕃赞普。

在位时先后兼并今西藏地区诸部,定都逻些(今拉萨),发展生产,创文字,立法律,定官制军制,建成吐蕃奴隶制政权。

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与唐文成公主联姻。

贞观二十三年受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继进封密王。

《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

纪昌一一照做。

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作用。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

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公的悲惨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寓言两则》的两则寓言故事《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都寄寓了深刻的道理,
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文成公主进藏》,“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女(不是皇帝的女儿)。

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

“进”指进入;“藏”指西藏。

“文成公主进藏”
讲的就是文成公主不畏艰险,千里迢迢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的故事,文章以此为题目,直接点明主题,
简单
明了。

文题解说背景资料课堂在线师生聊吧
《伊索寓言》
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在明朝传入我国。

《站在屋顶的小山羊与狼》
小山羊站在屋顶上,看见狼从底下走过,便谩骂他,嘲笑他。

狼说道:“啊,伙计,骂我的不是你,而是你所处的地势。


这故事说明,地利与天机常常给人勇气去与强者抗争。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牛郎织女》故事初见于《古诗十九首》,至宗懍《荆楚岁时记》,内容有所发展。

《风俗通义》又记织女会牛郎时,乌鹊于天河上为之搭桥,名为“鹊桥”。

《孟姜女》的故事最早出现于唐代,系由春秋时“杞梁妻”哭夫崩城的故事演变而成。

后来通过说唱、戏剧、歌曲等形式,流传颇广。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讲的是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窗共读三年感情深厚;祝英台回家前,嘱咐梁山伯早日至祝家迎娶。

后祝父将英台另许,英台抗婚不从。

两人先后殉情而死,化成一对蝴蝶。

《白蛇传》形成最晚,明代陈六龙曾作传奇《雷峰记》,未见流传。

清代
方成培均作有戏剧《雷峰塔》。

另《警世通言》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均以白蛇故事为题材。

李红:《扁鹊治病》中讲“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扁鹊是怎么想的呢?老师:“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是因为他观察到蔡桓公的病已特别严重,知道已经无药可救了。

课文中还有类似的句子,如:“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这说明扁鹊已料到蔡桓公会派人来找他,但为时已晚,他也无能为力,所以他为了保全性命,几天前就离开了。

语文茶吧阅读新视野
同步训练
一、生字集训营
1.用“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大·臣(ch én ch éng )·绢(ju ān ju àn )花·豌(w ān w āng )豆·沼(zh āo zh ǎo )泽吐·蕃(f ān b ō)可·恶(èw ù)吉·祥(y áng xi áng )求·
婚(h ūn h ún )2.读拼音,写同音字。

c ǎi 取踏理
j ì经边笔
qu è麻冷的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着急看·着
·着火 B.可·恶凶·恶厌·

C.西·藏青·藏进·藏
D.·撒谎·撒在地上
用“”
答应(请求能干)接见(美景使臣)
结成(夫妻对手)挡住(脚印去路)
学会(意见耕种)咬破(希望指头)
1.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2.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比喻事情严重到了无法挽救的程度。


)3.每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

()4.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
1.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到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
力。

功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

(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练到后来,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越来越大。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

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

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

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像车轮一样。

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果然突然当然竟然
2.表示“看”的词语很多,请写几个。

3.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纪昌是怎样练习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的?用“”在选文中画出来。

5.纪昌为什么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1.皮肤病发展到皮肉、肠胃都能治好,深入到________,就无药可治了。

从这段话中,我知道扁鹊
的医术很________。

2.扁鹊望见蔡桓公掉头就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

”蔡桓公当时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孙仪谈吃鱼
公孙仪在鲁国做宰相,他非常喜欢吃鱼。

在他任职期间,许多人买了鱼给他送礼,可是公孙仪从来不收。

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公孙仪的学生笑着问现在有这么多人给您送鱼您都不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公孙仪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收人家的鱼。

如果我收了人家的礼,就要照人家的意见办事,这就难免要犯国家的法纪,一个正直的人不应该这样做。

试想,如果我犯了法,就成了罪人,鱼也吃不成了。

现在爱吃鱼自己去买,不是可以一直吃到鱼吗?”
从此以后,公孙仪的学生也照着老师的话严格要求自己。

1援给第二段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找出文中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并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别人给公孙仪送鱼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爱吃鱼自己去买,不是一直可以吃到鱼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A.要吃鱼,花钱买
B.只吃自己买的鱼,不吃别人送的
C.不收别人送的礼,秉公办事,就能生活得平安幸福
6.短文反映了公孙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步训练
七、4.想请公孙仪为他们办事。

5.C 6.具有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好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