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米那论文:鲁米那联合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米那论文:鲁米那联合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高胆
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鲁米那联合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3、5 d血清胆红素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本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及时纠正酸中毒、补充清蛋白。
对照组:采用补充蓝光治疗仪进行光疗,在距离皮肤40 cm,照射波长450 μm。
24 h内蓝光照射8 h,停16 h,光疗3~5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鲁米那(国药准字h53021324 ,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5 mg/(kg·d),3次/d,茵栀黄注射液(国药准字z31020418,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5 ml/次,口服,加5%葡萄糖10 ml/次,混合后口服,3次/d。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1、3、5 d血清胆红素情况的比较
见表1。
观察组治疗后1、3、5 d血清胆红素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见表2。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其常见原因主要有感染、溶血、胆道闭锁、遗传性疾病及母乳性黄疸等,造成新生儿出现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异常增高。
鲁米那是肝酶诱导剂,其可以增加新生儿对于y、z蛋白的摄取,提高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总量和活性,进而增加了机体摄取、结合未结合胆红素的量,从而达到降低高胆红素的临床效果[3-4]。
菌栀黄是由茵陈、黄苓苷及栀子组成的注射液,其可以促进肝细胞损伤修复和再生,降低肝细胞的氧化损伤。
通过鲁米那联合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结果发现,两组治疗后1、3、5 d血清胆红素均有明显恢复,但是观察组治疗后1、3、5 d血清胆红素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鲁米那联合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对于降低新生
儿血清胆红素效果更加明显。
通过临床疗效的评价,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鲁米那联合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文妹,周鸿烈.蓝光、鲁米那、茵桅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价值探讨[j].中国全科医
学,2003,6(6):465-466.
[2]刘凤琴.鲁米那联合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08例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医
学,2009,7(6):17-18.
[3]任雪军.口服茵栀黄颗粒与鲁米那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j].国际医药卫生导
报,2008,14(2):52-53.
[4]郭志勇,李宝生,江英.9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种治疗方法的分析比较[j].海峡预防医
学,2007,13(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