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报告Ed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5年蒿甲醚率先被收入国际药典,这是我国首次 得到国际认可的自主研发新药。
于荣敏:青蒿素生物合成及调控酶研究慨况
目前国际抗疟药市场上青蒿素类药物只占有很少的 份额,其原因主要在于青蒿素原料缺乏。目前研究的 重点领域在青蒿植物组织培养、青蒿素生物合成中生 理生态因子的影响、合成场所、合成路线、青合成酶 及基因调控等方面,并取得了诸多成果。
主要报告内容
1
中药材标准方面
2
中药药理及化学成分方面
3
生药鉴定方面
4
中药复方的相关研究方面
一 中药材标准方面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肖小河: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的研究 王宏涛:GLP建设与中药制剂安全性研究若干思考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原植物性状
药材性状
道地药材评价标准
在遗传上的差 异性
创新性成果
1. 利用遥感技术开展了中药资源调查及动态监测; 2. 完成了基于遥感(3S)技术的道地药材生态评价体系构建, 3. 建立了中药道地药材空间分析数据库。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 在理论创新方面,研究人员指出中药生长适宜区 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适宜区可能并不相同,提 出了道地药材形成的逆境效应理论。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广西青蒿种植气候适宜性等级区划研究
分析广西气候条件下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以确定青蒿最佳种植区域。测定广西各地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和各 地环境信息,并进行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用GIS进行地理空间 分析和区划。温度和日照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降雨量次之, 湿度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较小,风速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Step 01
方法
总丹参酮的提取 丹参药材3kg,粉碎,过40目筛,依次用石油醚,甲醇渗滤, 甲醇渗滤液浓缩后得浸膏203.2g,浸膏分散于蒸馏水1L中, 用等体积的氯仿萃取3次,得氯仿萃取物50.8g。
硅胶柱色谱组分 过硅胶柱色谱初步分离,洗脱液为氯仿,根据薄层,得组分 F1和F2
Step 02
显微组织
化学成分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道地药材:那些产地较为固定,生产历史悠久, 生产及加工技术精细,品种优良,疗效显著的药 材。 道地药材的保护和利用是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 核心,道地药材是中医药的精髓。 “3s”技术:RS:遥感 GPS:全球定位系统 GIS:地 理信息系统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肖小河: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
结合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的核心目标和关键就是要建立 结合临床的中药标准体系,包括药性标准、品质标准、用 量标准以及中药调剂操作规程(Good Usage Practice, GUP)
二 中药药理及化学成分方面
于荣敏:青蒿素生物合成及调控酶研究慨况 刘建利:喜树碱的仿生合成及生物合成机制分析 梅之南:傣药榼藤子皂苷类成分及抗肿瘤的作用机理 王晓:组合分离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快速分离中的应用 李玉洁:参莲提取物抗炎药理活性评价
于荣敏:青蒿素生物合成及调控酶研究慨况
青蒿素是我国科研人员从传统中医药青蒿中提取出 来并自主研发的一种抗疟疾特效药。
20世纪7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从青蒿中分离提纯 出一种抗疟活性单体——青蒿素,以后又确定了它的 分子结构和构型。
1986年我国自主研发的蒿甲醚油针剂、青蒿琥酯钠 盐的水针剂以及青蒿素栓剂等抗疟疾药作为一类新药 在我国批准生产。
王晓:组合分离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快速分离中的应用
实例: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丹参中丹参酮
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酮流色谱法分离制备丹参中丹参酮
:
传统的硅胶柱色谱分离丹参 酮单体的缺点:
耗时长 消耗溶剂多 分离效率低
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 具有的优点: 分离效率高 操作简便 可避免因不可逆吸附而引起 的样品损失
• 基于复杂体系熵方法是一种非监督的模式发现算法。它能自组织地从海量的 数据中提取出信息量最大的组合,同时,此方法特别适用于高度离散性类型 的数据。
• 此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中风病,冠心病等病证结合临床证候要素提取的研究 当中。
• 此方法非常合适作为方剂用药规律分析的研究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 不仅可以定性、还可以定量挖掘出药物之间、病-证-症-药之间的相关性:另 一方面,不仅可以挖掘出名医名家经验的核心组合,还可以挖掘出隐藏于方 剂配伍之中的而没有被临床医家所重视的核心组合。
青蒿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及其基因的调控
三种观点
分子代谢调 控,可通过 添加生化合 成前体,或 控制关酶, 或激活关键 酶控制的基 因,或关键 酶基因转化 等方法,大 幅度提高青 蒿素含量
关键酶基因的克 隆,并在合适的 青蒿离体培养体 系和微生物中高 效表达。
用基因工程 手段改变关 键酶 基因,可大 大增强控制 酶的效率。
唐仕欢:基于复杂体系熵方法方剂组方规律及新方 发现研究
涂瑶生: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药对的定义:药对又称对药,是指临床用药中相对固定的两味 中药的配伍形式,在中药复方中能起相互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或相互作用产生特殊效果。是介单味药与成方之间,体现中药 配伍规律与方法的结晶。 《太平圣慧方》黄连:吴茱萸=1:1用于下痢水泻 《圣济总录》 2:1主治暑气为病《丹溪心法》6:1组成左金丸,用于清肝泻火
Step 03
两相溶剂系统及样品溶液的制备
⑴ HSCCC溶剂系统: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4: 3:4:2和8:5:8:3分别配置于分液漏斗中,并剧烈振荡,体系分 离出上下两相,超声脱气5min备用。
Step 03
⑵ 组分F1和组分F2 各80mg分别溶解于对应溶剂系统的上下各 3ml,振荡使之完全溶解,以备HSCCC分离。
青蒿素植物组织的培养
目前,国内外科技 人员主要从五个方 面对青蒿素生物合 成开展研究探索。
青蒿素生物合成生理生态因素的影响 青蒿素前体生物的合成 青蒿素的生物合成路线
青蒿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及其基因的调控
青蒿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及其基因的调控
青蒿素合成路线作用明显的关键酶有: 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 倍半萜环化酶 内脂形成过程的加氧酶或氧化酶。
• 在技术创新方面,研究人员探索了道地药材区划 及资源调查的思路和方法,初步确定道地药材生 态主导因子及限制因子的思路和方法。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 意义在于,可根据道地药材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区 划的结果,建立中药材的GAP生产基地,并利用 遥感(3S)技术对基地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全过程的 监控和管理,真正实现GAP基地的现代化、规范 化、科学化管理。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运用指纹图谱技术从整体角度比较黄连 单煎液、吴茱萸单煎液及黄连、吴茱萸合煎液不同配伍中化学 成分的差异。
贺福元:中药复方多成分群的有效性研究方法
方法:用统计矩原理阐明并建立中药复方总成分动力学参数体 系及单个成分的动力学参数的关系。
结果:建立了中药复方总量统计矩数学模型,包括总量零阶矩 (AUC)、一阶矩(MRT)、二阶矩(VRT)、表观半哀期、表观清除 率、生物利用度、平均稳态浓度、达稳时间、平均吸收时间、 平均溶解时间、平均崩解时间等动力学参数概念。
“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
理论依据
肖小河: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
长期以来,无论是中医科研还是中药科研,都比较关注 研究各自领域的中上游问题,对中医与中药之间的“城乡 结合部”---结合临床的重要标准化问题一直关注不够,研 究不多。结合临床的中药标准化问题如用量、用法、功效、 药性等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南北苍术的RAPD 分析及其划分的初步探讨
用RAPD 方法在分子水平上对南北苍术的划分进行初步探讨。用40 个引物对7个居群的南苍术、北苍术及关苍术进行RAPD 分析。RAPD 分析软件RAPDistance Package ———Version1. 04 中Dice 的方 法计算任意两个样品间的遗传距离,得树系图。共检测到多态位点60 个。聚类分析显示,苍术有以地域为界聚类的倾向,且南苍术首先与关 苍术聚类后再与北苍术聚类。苍术的化学成分、遗传分化和地理分布 有一定的相关性,以地域为界划分南北苍术有一定道理。
结论:统计矩原理能建立适应中药复方多成分分析的药物动力 学方法。
唐仕欢:基于复杂体系熵方法方剂组方规律及新方发现研究
• 随着“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方法”、“熵方法”等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技术得 到发展,为从文献中发现组方规律,进行处方筛选提供了有力工具。
• 数据挖掘时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取出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的过程,也称为 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2.2020.12.20Sunday, December 20,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3:03:0403:03:0403:0312/20/2020 3:03:04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2003:03:0403:03Dec-2020-Dec-20
中药材生长与气候、地形、生态等的适宜性关系 如何,道地药材的质量与生态环境又有怎样的关系?
方法: 道地药材化学成分及生态环境因子进行相 关分析,通过遥感(3S)技术将道地药材药效成分及其 生态环境信息研究有机结合,构建道地药材生态环境 评价体系,并以此对道地药材进行生态适宜性区划研 究,确定道地药材优生环境产地标识。
不用较复杂的显微制 片操作。
可以看到药材的原色 Example 02
特点 可用于霉变药材的检出。
廉价,体视显 微镜、普通的 生物显微镜以 及袖珍显微Exa镜mple 04 都可以进行工 作。
四 中药复方的相关研究方面
涂瑶生: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的HPLC指纹图谱研 究 贺福元:中药复方多成分群的有效性研究方法
此外,苗期和花期的气候因子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中 花期时,日照时相对较短、温度相对较低、降雨量较小的区域内 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桂东北和桂西南丘陵、山地海拔较高的 区域最适宜种植青蒿;而桂中和桂东南平原地区则不适宜种植青 蒿;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亦是青蒿人工种植的适宜区域。
肖小河: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
结果:参莲提取物可抑制大鼠肉芽肿生成,降低家兔AS早期炎症反应, 对小鼠急性肺炎症损伤反应有一定的作用,对巴豆油诱导小鼠急性 耳肿胀无明显治疗作用。
三 生药鉴定方面
周理树:中药微性状鉴定法
定义:中药微性状鉴定法事借助仪器观察中药材的表面
(包括断面)肉眼不易察觉的细微性状特征,并以此作鉴 定依据的一种鉴别方法。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 实例:青蒿、苍术
道地药材茅苍术的资源遥感监测
-------南北苍术的RAPD 分析及其划分的初步探讨
广西青蒿种植气候适宜性等级区划研究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道地药材茅苍术的资源遥感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对野生中药苍术的资源量进行了调查。介绍了研 究区江苏茅山的概况和茅山苍术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利用遥感技 术研究野生茅苍术的思路,根据不同地物在反射光谱特征上的差 异,对江苏茅山地区的TM影像进行了解译,获得了苍术生长密 度相关的地物类别,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对茅山大茅峰、二茅 峰和小茅峰苍术的生长环境进行了分区,在此基础上估算了茅山 苍术资源量。
理论基础
建立基于目前在植物学界近年来兴起的植物微性态学的研究之上,主要是 对植物的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等各种器官表面微性态特征进行观察。
主要是应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植物表面的微观特征进行观察。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低倍镜下,除了清晰度好和没有色彩外,与体视显微 镜下的影像没多大区别。
周理树:中药微性状鉴定法
HSCCC分离 根据色谱图收集各色谱峰组分 结果溶剂的选择是影响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之 一,也是逆流色谱分离工作的难点。
Step 04
Step 04
由于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组成的溶剂系统,通过调 整溶剂的比例可以形成一个疏水性范围很宽的溶剂体系。
李玉洁:参莲提取物抗炎药理活性评价
方法:采用巴豆油诱导小鼠急性耳胀模型、大鼠慢性肉芽肿模型、LPS诱 导小鼠急性肺炎损伤模型、家兔内皮剥脱复合高脂诱导AS早期炎 症损伤模型。
于荣敏:青蒿素生物合成及调控酶研究慨况
目前国际抗疟药市场上青蒿素类药物只占有很少的 份额,其原因主要在于青蒿素原料缺乏。目前研究的 重点领域在青蒿植物组织培养、青蒿素生物合成中生 理生态因子的影响、合成场所、合成路线、青合成酶 及基因调控等方面,并取得了诸多成果。
主要报告内容
1
中药材标准方面
2
中药药理及化学成分方面
3
生药鉴定方面
4
中药复方的相关研究方面
一 中药材标准方面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肖小河: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的研究 王宏涛:GLP建设与中药制剂安全性研究若干思考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原植物性状
药材性状
道地药材评价标准
在遗传上的差 异性
创新性成果
1. 利用遥感技术开展了中药资源调查及动态监测; 2. 完成了基于遥感(3S)技术的道地药材生态评价体系构建, 3. 建立了中药道地药材空间分析数据库。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 在理论创新方面,研究人员指出中药生长适宜区 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适宜区可能并不相同,提 出了道地药材形成的逆境效应理论。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广西青蒿种植气候适宜性等级区划研究
分析广西气候条件下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以确定青蒿最佳种植区域。测定广西各地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和各 地环境信息,并进行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用GIS进行地理空间 分析和区划。温度和日照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降雨量次之, 湿度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较小,风速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Step 01
方法
总丹参酮的提取 丹参药材3kg,粉碎,过40目筛,依次用石油醚,甲醇渗滤, 甲醇渗滤液浓缩后得浸膏203.2g,浸膏分散于蒸馏水1L中, 用等体积的氯仿萃取3次,得氯仿萃取物50.8g。
硅胶柱色谱组分 过硅胶柱色谱初步分离,洗脱液为氯仿,根据薄层,得组分 F1和F2
Step 02
显微组织
化学成分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道地药材:那些产地较为固定,生产历史悠久, 生产及加工技术精细,品种优良,疗效显著的药 材。 道地药材的保护和利用是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 核心,道地药材是中医药的精髓。 “3s”技术:RS:遥感 GPS:全球定位系统 GIS:地 理信息系统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肖小河: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
结合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的核心目标和关键就是要建立 结合临床的中药标准体系,包括药性标准、品质标准、用 量标准以及中药调剂操作规程(Good Usage Practice, GUP)
二 中药药理及化学成分方面
于荣敏:青蒿素生物合成及调控酶研究慨况 刘建利:喜树碱的仿生合成及生物合成机制分析 梅之南:傣药榼藤子皂苷类成分及抗肿瘤的作用机理 王晓:组合分离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快速分离中的应用 李玉洁:参莲提取物抗炎药理活性评价
于荣敏:青蒿素生物合成及调控酶研究慨况
青蒿素是我国科研人员从传统中医药青蒿中提取出 来并自主研发的一种抗疟疾特效药。
20世纪7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从青蒿中分离提纯 出一种抗疟活性单体——青蒿素,以后又确定了它的 分子结构和构型。
1986年我国自主研发的蒿甲醚油针剂、青蒿琥酯钠 盐的水针剂以及青蒿素栓剂等抗疟疾药作为一类新药 在我国批准生产。
王晓:组合分离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快速分离中的应用
实例: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丹参中丹参酮
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酮流色谱法分离制备丹参中丹参酮
:
传统的硅胶柱色谱分离丹参 酮单体的缺点:
耗时长 消耗溶剂多 分离效率低
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 具有的优点: 分离效率高 操作简便 可避免因不可逆吸附而引起 的样品损失
• 基于复杂体系熵方法是一种非监督的模式发现算法。它能自组织地从海量的 数据中提取出信息量最大的组合,同时,此方法特别适用于高度离散性类型 的数据。
• 此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中风病,冠心病等病证结合临床证候要素提取的研究 当中。
• 此方法非常合适作为方剂用药规律分析的研究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 不仅可以定性、还可以定量挖掘出药物之间、病-证-症-药之间的相关性:另 一方面,不仅可以挖掘出名医名家经验的核心组合,还可以挖掘出隐藏于方 剂配伍之中的而没有被临床医家所重视的核心组合。
青蒿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及其基因的调控
三种观点
分子代谢调 控,可通过 添加生化合 成前体,或 控制关酶, 或激活关键 酶控制的基 因,或关键 酶基因转化 等方法,大 幅度提高青 蒿素含量
关键酶基因的克 隆,并在合适的 青蒿离体培养体 系和微生物中高 效表达。
用基因工程 手段改变关 键酶 基因,可大 大增强控制 酶的效率。
唐仕欢:基于复杂体系熵方法方剂组方规律及新方 发现研究
涂瑶生: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药对的定义:药对又称对药,是指临床用药中相对固定的两味 中药的配伍形式,在中药复方中能起相互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或相互作用产生特殊效果。是介单味药与成方之间,体现中药 配伍规律与方法的结晶。 《太平圣慧方》黄连:吴茱萸=1:1用于下痢水泻 《圣济总录》 2:1主治暑气为病《丹溪心法》6:1组成左金丸,用于清肝泻火
Step 03
两相溶剂系统及样品溶液的制备
⑴ HSCCC溶剂系统: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4: 3:4:2和8:5:8:3分别配置于分液漏斗中,并剧烈振荡,体系分 离出上下两相,超声脱气5min备用。
Step 03
⑵ 组分F1和组分F2 各80mg分别溶解于对应溶剂系统的上下各 3ml,振荡使之完全溶解,以备HSCCC分离。
青蒿素植物组织的培养
目前,国内外科技 人员主要从五个方 面对青蒿素生物合 成开展研究探索。
青蒿素生物合成生理生态因素的影响 青蒿素前体生物的合成 青蒿素的生物合成路线
青蒿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及其基因的调控
青蒿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及其基因的调控
青蒿素合成路线作用明显的关键酶有: 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 倍半萜环化酶 内脂形成过程的加氧酶或氧化酶。
• 在技术创新方面,研究人员探索了道地药材区划 及资源调查的思路和方法,初步确定道地药材生 态主导因子及限制因子的思路和方法。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 意义在于,可根据道地药材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区 划的结果,建立中药材的GAP生产基地,并利用 遥感(3S)技术对基地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全过程的 监控和管理,真正实现GAP基地的现代化、规范 化、科学化管理。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运用指纹图谱技术从整体角度比较黄连 单煎液、吴茱萸单煎液及黄连、吴茱萸合煎液不同配伍中化学 成分的差异。
贺福元:中药复方多成分群的有效性研究方法
方法:用统计矩原理阐明并建立中药复方总成分动力学参数体 系及单个成分的动力学参数的关系。
结果:建立了中药复方总量统计矩数学模型,包括总量零阶矩 (AUC)、一阶矩(MRT)、二阶矩(VRT)、表观半哀期、表观清除 率、生物利用度、平均稳态浓度、达稳时间、平均吸收时间、 平均溶解时间、平均崩解时间等动力学参数概念。
“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
理论依据
肖小河: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
长期以来,无论是中医科研还是中药科研,都比较关注 研究各自领域的中上游问题,对中医与中药之间的“城乡 结合部”---结合临床的重要标准化问题一直关注不够,研 究不多。结合临床的中药标准化问题如用量、用法、功效、 药性等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南北苍术的RAPD 分析及其划分的初步探讨
用RAPD 方法在分子水平上对南北苍术的划分进行初步探讨。用40 个引物对7个居群的南苍术、北苍术及关苍术进行RAPD 分析。RAPD 分析软件RAPDistance Package ———Version1. 04 中Dice 的方 法计算任意两个样品间的遗传距离,得树系图。共检测到多态位点60 个。聚类分析显示,苍术有以地域为界聚类的倾向,且南苍术首先与关 苍术聚类后再与北苍术聚类。苍术的化学成分、遗传分化和地理分布 有一定的相关性,以地域为界划分南北苍术有一定道理。
结论:统计矩原理能建立适应中药复方多成分分析的药物动力 学方法。
唐仕欢:基于复杂体系熵方法方剂组方规律及新方发现研究
• 随着“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方法”、“熵方法”等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技术得 到发展,为从文献中发现组方规律,进行处方筛选提供了有力工具。
• 数据挖掘时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取出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的过程,也称为 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2.2020.12.20Sunday, December 20,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3:03:0403:03:0403:0312/20/2020 3:03:04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2003:03:0403:03Dec-2020-Dec-20
中药材生长与气候、地形、生态等的适宜性关系 如何,道地药材的质量与生态环境又有怎样的关系?
方法: 道地药材化学成分及生态环境因子进行相 关分析,通过遥感(3S)技术将道地药材药效成分及其 生态环境信息研究有机结合,构建道地药材生态环境 评价体系,并以此对道地药材进行生态适宜性区划研 究,确定道地药材优生环境产地标识。
不用较复杂的显微制 片操作。
可以看到药材的原色 Example 02
特点 可用于霉变药材的检出。
廉价,体视显 微镜、普通的 生物显微镜以 及袖珍显微Exa镜mple 04 都可以进行工 作。
四 中药复方的相关研究方面
涂瑶生: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的HPLC指纹图谱研 究 贺福元:中药复方多成分群的有效性研究方法
此外,苗期和花期的气候因子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中 花期时,日照时相对较短、温度相对较低、降雨量较小的区域内 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桂东北和桂西南丘陵、山地海拔较高的 区域最适宜种植青蒿;而桂中和桂东南平原地区则不适宜种植青 蒿;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亦是青蒿人工种植的适宜区域。
肖小河: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
结果:参莲提取物可抑制大鼠肉芽肿生成,降低家兔AS早期炎症反应, 对小鼠急性肺炎症损伤反应有一定的作用,对巴豆油诱导小鼠急性 耳肿胀无明显治疗作用。
三 生药鉴定方面
周理树:中药微性状鉴定法
定义:中药微性状鉴定法事借助仪器观察中药材的表面
(包括断面)肉眼不易察觉的细微性状特征,并以此作鉴 定依据的一种鉴别方法。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 实例:青蒿、苍术
道地药材茅苍术的资源遥感监测
-------南北苍术的RAPD 分析及其划分的初步探讨
广西青蒿种植气候适宜性等级区划研究
黄璐琦:道地药材标准的构建
道地药材茅苍术的资源遥感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对野生中药苍术的资源量进行了调查。介绍了研 究区江苏茅山的概况和茅山苍术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利用遥感技 术研究野生茅苍术的思路,根据不同地物在反射光谱特征上的差 异,对江苏茅山地区的TM影像进行了解译,获得了苍术生长密 度相关的地物类别,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对茅山大茅峰、二茅 峰和小茅峰苍术的生长环境进行了分区,在此基础上估算了茅山 苍术资源量。
理论基础
建立基于目前在植物学界近年来兴起的植物微性态学的研究之上,主要是 对植物的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等各种器官表面微性态特征进行观察。
主要是应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植物表面的微观特征进行观察。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低倍镜下,除了清晰度好和没有色彩外,与体视显微 镜下的影像没多大区别。
周理树:中药微性状鉴定法
HSCCC分离 根据色谱图收集各色谱峰组分 结果溶剂的选择是影响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之 一,也是逆流色谱分离工作的难点。
Step 04
Step 04
由于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组成的溶剂系统,通过调 整溶剂的比例可以形成一个疏水性范围很宽的溶剂体系。
李玉洁:参莲提取物抗炎药理活性评价
方法:采用巴豆油诱导小鼠急性耳胀模型、大鼠慢性肉芽肿模型、LPS诱 导小鼠急性肺炎损伤模型、家兔内皮剥脱复合高脂诱导AS早期炎 症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