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种电荷》课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
由电荷
玻璃、食用油
不能认为绝缘体在任何时候都能起到绝缘的作用。
感悟新知
2.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 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能自由移动的电荷。
3. 金属容易导电的原因 金属是最常用的导体,它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因为其内部 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电子。而不同金属的 导电能力不同。
感悟新知
2. 摩擦起电的原因 (1) 通常情况物体对外不显电性的原因:通常情况下,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 量上相等,故原子对外不显电性,呈中性。则物体 对外也不显电性。 (2)摩擦起电的认识
感悟新知
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不同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质得电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轻小物体也能吸引带电物体。 3.一个带电体能吸引另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的带
电情况有两种可能: (1)另一个物体是轻小物体,它有可能不带电。 (2)另一个物体带电,两物体带的是异种电荷。
感悟新知
例1
[中考·山西] 用在干燥的头 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 水流,会视察到如图1 所示的惊 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 ___带__电___,会吸引细细的水流。
互吸引的物体只是可能带电。不能认为,能被带电 体吸引的物体一定带与原带电体不同种的电荷。
感悟新知
1. 原子及其结构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
外电子构成的。 (2)原子结构子是带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 电荷量为1.6×10-19 C。 质子:带正电。一个质子带的正电荷量与一个电子 带的负电荷量相等。 中子:不带电。
感悟新知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1. 原子结构图解
原子核 质子( 带正电)

中子( 不带电)

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 带负电)
感悟新知
2. 深度理解摩擦起电 在摩擦起电现象中,一个物体失去多少电子,则另
一个物体就得到多少电子。因此,在摩擦起电过程中, 两物体一定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感悟新知
例3 现有丝绸、玻璃、塑料薄膜三种材料。通过实验发 现,当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被丝绸摩擦过的塑料 薄膜时,两者相互吸引。据此排出三种材料的顺序,使 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这 个顺序是( C ) A. 丝绸、玻璃、塑料薄膜 B. 塑料薄膜、玻璃、丝绸 C. 塑料薄膜、丝绸、玻璃 D. 丝绸、塑料薄膜、玻璃
课堂小结
两种电荷
验电器
正、负电荷
原因
相互作用 规律
两种电荷
摩擦起电
电荷量
自由电荷
导体、绝缘体
课堂小结
两种电荷
1. 判断摩擦起电过程中电荷的转移情况,记住两点: (1)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产生了转移; (2)得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课堂小结
两种电荷
2. 判断一物体的带电情况有如下规律: 与带电体相互排挤的物体一定带电,而与带电体相
点拨:带正电的甲吸引乙,则乙可能带负电,
也可能不带电;带负电的丙吸引乙,则乙可能带
正电,也可能不带电。综上所述,乙一定不带电。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原子及其结构
问题一: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问题二:原子结构如何?
原子和分子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 负电的电子组成。
感悟新知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15.1 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授 2 课时流程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验电器 电荷量 导体和绝缘体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两种电荷
感悟新知
1. 摩擦起电 (1)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这时物体带的
是静电。 (2)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属棒从A移动到了B,电荷产生了定向移动。
实验结论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 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感悟新知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 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感悟新知
1.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分和联系
特征
原因
常见的材料
导体
有大量的自由 金属、人体、大地、
容易导电
电荷
食盐水、石墨
只有少量的自 橡胶、塑料、陶瓷、
A. 陶瓷
B . 橡胶
C.铜
D . 玻璃
解题秘方:辨认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借助记忆回
答:金属均为导体,玻璃在通常情况下为绝缘体。
解析:由识记可知,陶瓷、橡胶和玻璃在通常情况
下为绝缘体,铜(金属)属于导体。
感悟新知
4-1. 有下列六种材料: ①盐水,②石墨,③橡胶,④汽油,⑤陶瓷,⑥铜丝。 其中属于导体的是 _①__②__⑥__,属于绝缘体的是 ③__④__⑤__。 (均填序号)
特别提醒: 1.绝缘体不容易导体,不能理解为一定不能导电。 2.绝缘体与导体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条件变化时,绝
缘体有可能变成导体。 3.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由于其内部没有大量的
能自由移动的电荷,不能理解为“绝缘体内部没有电荷”。
感悟新知
例4
[中考·湘潭] 下列材料,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C)
感悟新知
3-1.[中考·长沙]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 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 A. 塑料是导体 B. 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 C. 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 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挤
感悟新知
点拨:塑料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A错误;用塑料 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产生了电荷 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异种电荷而互相吸 引,所以头发随着梳子飘起来;头发带上同种电荷而互 相排挤,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故B、C错误,D正确。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1: 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
实验现象 验电器A、B金属箔的
张角没有变化。
实验分析
A
B
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
变化,验电器B仍不带电。
感悟新知
实验2: 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
实验现象
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
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实验分析
A
B
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细水流属于轻小物体,由带电体的 性质分析解答。
解析: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带上了电荷; 而水流向梳子靠近,可以联想到“带电体吸引轻小 物体”来分析本现象。
感悟新知
1-1. [中考·沈阳]将与毛衣摩 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2 所示的令人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 气球摩擦后__带__电___ ,会__吸__引___不 带电的头发。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解答摩擦起电原因类问题,熟记以 下两要点:(1)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 荷产生了转移;(2)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质, 得到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质, 失去电子带正电。
感悟新知
解析: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时,丝绸得到电子带 负电,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故丝绸的原子核束缚电 子的能力大于玻璃;玻璃棒与塑料薄膜靠近时相互吸引, 说明塑料薄膜带负电,即塑料薄膜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 能力大于丝绸,故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 顺序是塑料薄膜、丝绸、玻璃,此时使前面的材料跟后 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
解析: 这四个小球都是带电的; 已知丁带负电, 丙丁相互吸引,则丙带正电;丙与甲相互排挤,则 甲带正电; 甲与乙相互吸引,则乙带负电。
感悟新知
2-1.[中考·贵州] 现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其中甲带
正电,丙带负电,甲吸引乙,乙吸引丙,则乙( A)
A. 一定不带电
B. 带正电
C. 带负电
D.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感悟新知
点拨:与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 到气球吸引头发,这是因为与毛衣摩擦过的气球 带电,从而吸引不带电的头发。
感悟新知
例2 [中考·凉山州] 如图3 所示,甲、乙、丙、丁四 个带电小球,甲吸引乙,甲排挤丙,丙吸引丁。若 丁带负电,则甲带___正___电,乙带__负___电。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抓住关键条件“四个带电小球”, 再结合彼此间的作用情况,以“丁带负电”为突破 口,依次判断每个小球的带电情况。
感悟新知
5. 验电器 (1)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挤。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6. 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电荷量也
可简称电荷。 (2)单位:库仑(库),符号为C。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不存在第三种电荷。 2.带电体具有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由于物体间
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还可以通过感应使物 体带电,等等。 2. 带电体的性质 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感悟新知
3. 两种电荷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 荷。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结果 带负电;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质 失电子,带正电
实质 电荷转移 能的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易错提醒 同种物质相互摩擦不能带电
感悟新知
易错提示:在理解摩擦起电现象时,易出现以下错误: (1)认为摩擦过程是创造了电荷; (2)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得到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实质是电荷产生了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