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正面战场(陈峰)
国名党正面战场(陈峰1)
44年缅北大反攻,胡康河谷,指挥新一军 大败日军18兵团(参与过南京大屠杀), 参谋长请示如何处置战俘,孙立人说你去 审一下,凡是侵略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 毙! 结果缅甸会战投降的一千二百名官兵统统 被杀掉。唯一没被杀的是一个下士,因为 审讯后孙将军得知他是台湾人。
“我去台湾的时候见到开出租车的一个老 兵,他们叫老荣民,开出租车的司机,他 没有打过松山。但是我说这个松山当年你 们打得很惨烈,下车他不要我的钱。他说 小兄弟啊,我就听你们大陆人能够说出这 么一句话,我们就很知足了。我们这个抗 战的时候也是作为中国人在战场上流血牺 牲。”
但是,国民党是一个复杂的政党。它虽被这个代 表大地主、大银行家、大买办阶层的反动集团所 统治,所领导,却并不整个儿等于这个反动集团。 它有一部分领袖人物不属于这个集团,而且被这 个集团所打击、排斥或轻视。………包藏着不少 的民主分子。这个反动集团,其中又分为几派, 互相斗争,并不是一个严密的统一体。把国民党 看成清一色的反动派,无疑是很不适当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 蒋介石对此的赞誉是:中国军队的黄浦精 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 •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毛泽东
仁安羌大捷,是一个闻名世界的战役, 是近代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和盟军并肩作战 所得的荣誉,是盟军在第一次缅战中惟一的 大胜仗,同时更是一个奇迹。因为新38师 113团在劣势情况下,竟以800多人的兵力, 击败数倍于我军的敌人,救出近七倍于我军 的友军,这十足表现出中国军人作战精神的 英勇与坚强。
“为完成征服中国,要进行彻底作战 和完全封锁中国。”
“鉴于亚洲局势日趋严重,我国作 出决定,不日将出兵缅甸,与日寇决战!”
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进行的抗战
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进行的抗战13-1函计本李红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一次全民族战争。
共产党为代表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为代表的下面战场,是相互依存而又相对独立的。
对国民党下面战场的评价,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价。
要克服思维定势,摒弃极“左”观点,正确认识下面战场的作用。
要根据抗日战争的发展,从国民党下面战场的不同历史阶段来具体评价。
一抗战初期国民党战场积极抗战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戟的主要目标是国民党军队。
在日军的攻势下,国民党政府及军队被迫抗战。
国民政府召开了国防会议,进行了军事部署,制定了战略指导方针。
调集了200个师的兵力,先后进行一系列保卫战。
较认真地进行了一系列防御战,涌现了一些抗日将领和民族英雄。
1、忻口会战。
日军占领平津以后,即分兵沿平绥靖、平汉和津浦铁路干线向华北发动全面戟,夺取山西是日本全面占领华北的首要目标。
9月中旬,日军占领大同,晋北门户洞开。
忻口一线便成为保卫太原的重要防线。
10月13日,日军以三个师团的兵力向忻口戟。
国民党守军在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的指挥下,奋勇抗战,在八路军的配合下,经过23天的阵地争夺战,大小40余次战斗,毙伤敌2万余人。
此次会战国民党军队伤亡也达10余万人以上,军长郝梦麟、师长刘家骐等阵亡。
后日军突破娘子关,由正太路抄袭太原。
11月8日,华北重镇太原失陷。
整个华北随即陷落。
2、淞沪会战。
“八、一三”事变以后,蒋介石亲自担任上海战场最高军事指挥官,调集70万大军进行淞沪会战。
日军投入海陆空兵力共达30万。
国民党军队广大爱国官兵在上海人民的支援下,不畏强敌,顽强战斗,给敌人以重大杀伤。
在战斗中先后涌现了与阵地共存亡的上海宝山姚子青守备营500官兵、在敌军包围中孤军坚守苏州河畔四行仓库由谢晋元率领的“八百壮士”等英勇事迹,表现了中国军民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淞沪会战进行了三个月,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意志,赢得了向大后方撤退战略物资和人员的时间。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 守,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在此阶段,以 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 国民党军队 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表现出一定
的抗日积极性。
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忻 口、淞沪、徐州和武汉4次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
• 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 • 1、国民党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了抗战, •
以巨大的牺牲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粉碎 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2、在血与火中,国民党逐步认识到战争的 一些客观规律,确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保存了相当数量的有生力量。
• 3、在战争初期,正面战场抗击了日军
的主力,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 辟敌后战场,从此两个战场互相策应、 互相促进、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 4、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扩大了 中国抗战的影响,博得了世界上爱好和 平的国家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 会确定“防共、限共、溶共、反 共”的方针。蒋介石将抗战到底 的涵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 变前的状态”;标志着国民党由 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正面战场在1939年至1940年的两年里,对日军的进攻仍 进行了较为坚决的抵抗,因而给日军较大打击,共毙俘日 军26.3万余人,自己也付出了101.9万余人的重大伤亡,与 1937至1938两年的伤亡人数大体相等,这也是国民党在这 一阶段抗战仍较积极的一个表现。)
从“七七”事变到武汉失守, 七七”事变到武汉失守, 国民党正面战场广大官兵不 怕牺牲,英勇杀敌,创造了 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事 迹,为粉碎日本帝国主义3 迹,为粉碎日本帝国主义3个 月内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做 出了重大贡献,且使日军兵 力分散,战线拉长,为战略 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 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同时,它客观上 也为我八路军、新四军等抗 日武装挺进敌后,开辟抗日 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读书报告
读《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有感九一八东北沦亡,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在上海八一三抗战、台儿庄大战、徐州战役、武汉保卫战等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给日军以严重杀伤,但也存在着士气低落、指挥失当的现象。
《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利用大量档案资料,系统介绍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部署、作战情况。
其中不乏感人的场面,也多有令人深思之处。
张宪文,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
担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等职。
1958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多次赴欧、美、亚、澳各国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近二十年来带领一批中青年学者,在中华民国史方面做了开拓性的学术研究。
曾主编大型中华民国史丛书四十余种。
主编和独著的学术著作有《中华民国史纲》、《中国现代史史料学》、《蒋介石全传》、《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等。
中华民国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和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
抗日战争的成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也关系着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各政党的安危。
在这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各族人民,尤其是国共两党应当抛弃前嫌,携起手来,共御外敌。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着两个战场,即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以国民党军为主;敌后战场,以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游击队等武装力量为主。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
没有正面战场吸引着日本的大量兵力,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根据地粉碎日军的扫荡、进攻,都将是困难的。
总之,中国的抗日战争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战争胜利的根据和决定性因素,是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决心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评析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评析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起点。
这次反侵略战争,是在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殊形式,抗日战争在其发展初期就形成了两个战场,即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它们是相对独立的,形成各自的指挥系统。
但从战争的总体上说,它们又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
对国民党正面战场,采取简单的否定,或不加分析地全盘肯定,都不符合历史事实,是不可取的。
我们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它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既恰如其分地评价它在抗战中的贡献和作用,又实事求是地指出它的历史局限性。
这样才能科学地说明这样一场全民族团结御侮的伟大的反侵略战争,同时也有助于正确地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共同维护抗日战争的历史成果。
一、存亡危急之秋的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
当时,中共中央通电全国,首先指明了这次事变的严重性质和坚决抗战的必要性。
在日本灭亡中国的威胁下,在全国人民强烈义愤的要求下,国民党开始改变过去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转而采取比较努力抗战的态度。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虽然仍想通过外交谈判的途径力求避免事态扩大,但同时也对事变采取了强硬的立场。
7月9日,蒋介石密令平津前线:“具备必死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应付,至谈判尤须防其奸滑之惯伎,务期不丧失丝毫主权为原则”。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提出解决卢沟桥事件的四个条件:(1)任何解决,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2)察冀行政组织,不容许任何不合法之改变;(3)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察冀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4)第二十九军现在所驻地区,不能受任何人的约束。
他表示中国已临到“最后关头”,“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抗战中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22次大会战
历 史 意 义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 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的中华 民族解 放战争。当时国家权力掌握在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手中。抗 日战争只有发动蒋介石、国民党参加,才可能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 推动全国抗战的开展,才可能有全民族的抗战。没有蒋介石、国民 党的参加,单凭共产党的力量,尽管她的抗日主张无疑是正确的, 是符合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难以独 立支撑全国抗战大局的。抗战期间,蒋介石虽然没有放弃反共,但 也没有放弃抗战。八年抗战,尽管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采取消极、 片面的抗战路线,对日妥协退让,但毕竟没有对日投降,总算把抗 日的旗帜扛下来了。从全民族战争的角度看,蒋介石、国民党在抗 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当得到客观的、全面的理解。同样,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是这场民族解放战争胜利 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基本条件,全民族抗战是否能实现,或 者一时实现了,能否坚持下去而不中途夭折,以及中国是否能取得 抗战的最后胜利,就要打一个大问号。
豫湘桂战役
• 豫中会战 1944年4月~5月25日 • 长衡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 1944 年5月~8月 • 桂柳会战1944年8月~12月10日
失败原因:
片面抗战
豫中会战
1944年4月~5月25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汤恩伯 蒋鼎文 胡宗南 李 家钰 何国柱 吕公良(阵亡) 豫中会战是豫湘桂会战的第一部分,一九四四年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就要看到胜利的曙光,侵略成性的日 本军国主义妄图挽救因太平洋战争惨败而导致即将覆灭 的命运,根据“一号作战计划”,发动了以打通平汉铁 路南段,消灭中国军队汤恩伯部主力为目的的“河南会 战”,史称“豫中会战”。其中“许昌保卫战”成了当 时这场战役最为惨烈的战斗之一。 这次会战是侵华日军发动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日军 势在必得打通大陆横贯南北的交通线.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建军大业》里的陈峰。
(电影剧照/图)“南昌起义是不是一个很大的‘无间道’?”《建军大业》首映日,监制黄建新反问记者。
《无间道》是《建军大业》导演刘伟强的代表作,电影从卧底的角度,为已经拍了近百年的香港警匪片翻出了新花样。
南昌起义的故事,中国影视剧也拍了几十年。
刘伟强筹备《建军大业》时,看过此前的各种改编作品,发现里面的敌人都不够强大。
历史上,南昌起义当晚,贺龙部队的副营长赵福生临阵叛逃。
1981年的电影《南昌起义》和2007年电影《八月一日》都有这个角色,不过,两个赵福生都被贺龙的部下及时发现,没能制造什么麻烦。
这个叛变的小人物引起了刘伟强的兴趣。
在《建军大业》里,他为赵福生虚构了一个帮手——守卫南昌的团长陈峰。
“有了这么一个细节,南昌起义的故事就活了。
”黄建新感叹。
一道道“无间道”虚构的陈峰,盘活了刘伟强新片里的“无间道”。
陈峰第一次出场,是叶挺率军进入南昌城的时候。
过去两部电影,叶挺进城畅通无阻,甚至有南昌民众夹道欢迎。
到了《建军大业》,陈峰把叶挺挡在城门外:“报告军长,我部没有接到任何命令。
”叶挺确实没有奉命行事,汪精卫命令他和贺龙上庐山开会,企图迫使他们清党反共。
当时叶剑英冒险把内情告诉了贺龙叶挺,二人这才决定掉头开赴南昌,参加周恩来筹备的起义。
这是第一道“无间道”。
陈峰第二次出场,是策反贺龙部队的副营长赵福生:“来我们这,最起码给你个副团长,每个月还有特别经费。
”陈峰第三次出现,在南昌起义之夜。
起义爆发时,陈峰的部下都被朱德请去参加派对了。
朱德施展缓兵之计,正与这些军官称兄道弟、抽烟打牌。
陈峰陷入被动时,他策反的赵福生前来告密:周恩来安排所有起义军领口系红带,右臂绑白色毛巾。
于是陈峰命令手下也如此装扮,企图混进起义部队伺机偷袭。
第三道“无间道”。
在一条昏暗的巷道,这些伪起义军与粟裕带领的起义军相遇,竟然被立刻击毙。
原来,周恩来又设置了接头暗号,不知道暗号的伪起义军全部露馅。
最终,南昌起义胜利,陈峰战死。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刍议_刘旭初
第23卷第2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3No.22003年3月 Journal of S ou th -Cen 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 alities(Hu manities an d S ocial Sciences) M ar.2003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刍议刘旭初1,周淑琴2(1.淮阴师范学院楚州校区,江苏淮安223200;2.江苏省淮安中学,江苏淮安223200)摘 要:尽管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抗日是被动的和消极的,但国民政府最终还是放弃了不抵抗政策,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主战场的地位,是不容动摇和否定的,应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主战场中图分类号:E 2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39(2003)02-0174-04 抗战初期是指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到1938年10月武汉失陷,即抗日战争的第一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
如何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和评价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和地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历史课题。
长期以来,人们就此各抒己见,褒贬不一。
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观点:其一,认为这个阶段国民政府对日方针政策的侧重点是反侵略的,国民党军队对日作战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应予充分肯定。
其二,认为蒋介石虽被迫同意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推行的抗战路线却是消极的、被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及抗日武装力量在抗日战场上已发挥主导作用,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论及较少。
其三,认为抗战初期由于客观形势的发展和各种因素的制约,蒋介石虽被迫准备抗战,但实际上对日仍采取妥协、求和的卖国政策。
对日军的大举侵犯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保存实力,伺机消灭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继续推行“九一八”事变以来所奉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导致正面战场的全线崩溃,所以正面战场应予以彻底否定。
国军抗战正面战场二十二次会战
思想 价值 信念 成就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国军主要将领:
冯玉祥 顾祝同 陈诚 张治中
思想 价值 信念 成就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中日双方投入近100万的兵力,日军伤亡5万余人。
中国军民伤亡33万余 这次战役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此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以空间换取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
国军主要将领:
薛岳
杨森 欧震
王耀武
赖传湘(殉国)
王甲本
日军在湘北集结了12万余人。此次会战历时 月余,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3万余人。
思想 价值 信念 成就
刘振三
15.第三次长沙会战
国军主要将领:
(1941年12月23日~1月6日)
薛岳
杨森 李玉堂 方先觉
夏首勋 陈沛
孙明瑾
余程万
思想 价值 信念 成就
思想 价值 信念 成就
7.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20月)
国军主要将领:
李宗仁
汤恩伯
张自忠
李品仙
孙震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向湖北随枣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中国
军队击毙敌军1.3万人,国军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日军未 能达到预定的战略目标。
思想 价值 信念 成就
8.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其中在万家岭一带,日军4个团被全歼,史称万家岭大捷。 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62架,中国海军在沿江要塞布置水雷, 设置海岸炮,并击沉日舰多艘,有力迟滞了日舰沿江进攻。
中国军队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日军伤亡10万以上,争取
国共合作国民党正面战场
战场的泥潭不能自拔,直至最
后葬身于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 的汪洋大海之中。
•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 显 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 必
胜信念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 存能力, 使国际社会刮目相 看,
赢得了美、苏的航空支援及太平洋 战争爆发之后美、苏、英更大规模 的宝贵支持,更为 结成国际反法
西斯同盟、直至打败法西斯阵营奠 定了基础。
•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御侮之战,一 场卫国战争。经过八年血与火的洗 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近百年来 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 利。作为抗战主战场的国民党正面 战场在抗战时期究竟发挥了多大的 作用,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多大的 贡献,我们该如何评价抗战时期国 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呢?
• 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 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华方针 的改变,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采取消极对 敌,避战观战,消极抗日的态度,确定了 “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反动方针, 建立了“防共委员会”。蒋介石则运用一 切办法尽力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 此后将大量军队用于对付中共军队相继掀 起三次反共高潮,限制全国抗日民主力量。 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基本上都是起消极作用 的。由于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方 针,正面战场形势严重恶化,以至于出现 豫湘桂战役这样的大溃败。正面战场的地 位逐步下降到次要位置。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军抗战正面战场二十二次会战
➢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62架,中国海军在沿江要塞布置水雷,
设置海岸炮,并击沉日舰多艘,有力迟滞了日舰沿江进攻。
➢中国军队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日军伤亡10万以上,争取
时间把工业向西迁移。
➢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
图并未达到,此后,日军再无调动40多万大军的大会战。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抗战正面战场之二十二次会战
思想 价值 信念 成就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国军主要将领:
冯玉祥 顾祝同 陈诚 张治中
思想 价值 信念 成就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中日双方投入近100万的兵力,日军伤亡5万余人。 中国军民伤亡33万余 ➢这次战役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此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以空间换取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 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思想 价值 信念 成就
4.徐州会战(1938年1月4日~5月21日)
➢国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 了4至5个月的时间。 ➢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1万余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 人民的抗战意志。它使敌人的战略企图彻底破灭,为我 国后来长江方面的抗战保存了精锐力量,对后来长江方 面的持久战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从台儿庄大捷到徐州的大突围,是蒋介石整饬军纪、 扎稳阵脚之后,砍出的漂亮的两板斧。
国军主要将领:
阎锡山 卫立煌 孙连仲 傅作义 郝梦龄(殉国) 王靖国
思想 价值 信念 成就
3.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
➢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 ➢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 10万人以上。 ➢忻口战役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沿平汉 铁路南下的作战行动, ➢忻口战役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国民党正面战场
•“大日本皇军不可战
胜”的神话破灭了。
台儿庄战役
地点 时间 参战方 参战方兵力 伤亡情况
山东台儿庄 1938年 1938年3月23日~4月7日 23日~4月 中国国民党军 4.6万人 4.6万人 7500人 7500人 日军 2万左右(两个师) 1万余人
结果
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
台儿庄战役意义
台儿庄战役的结局, 台儿庄战役的结局,说明了日军并不是不 可战胜的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 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 士气 ,达到了消耗日军兵力的目的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 战争前途的看法。显然,这次胜利提高了 战争前途的看法。显然,这次胜利提高了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强 了有利条件。 了有利条件。
抗日战争
国民党
★正面战场 ☆主要战役
主要战役
淞沪战役 忻口战役 台儿庄战役
阵地 ↑
↓上海硝烟 上海硝烟
开进 ! ↑ ↓炮兵阵地 炮兵阵地
淞 沪 战 役
上海虹桥机场事件
现在中国著作均称是日军主动挑起上海战 事,其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硬闯虹桥机场挑衅 并打死我卫兵, 并打死我卫兵,我方在忍无可忍情况下将其 击毙,日军遂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击毙,日军遂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在当时,中日双方已经是剑拔弩张、 在当时,中日双方已经是剑拔弩张、战争一 触即发之际, 触即发之际,二名日本军人擅自驾车持枪强 闯机场警戒线是一种严重的挑衅行为, 闯机场警戒线是一种严重的挑衅行为,也点 燃了战争的导火线 1937年8月9日发生的上海虹桥机场事件, 日发生的上海虹桥机场事件, 年 月 日发生的上海虹桥机场事件 日本称为“大山事件” 是上海“ 一三 日本称为“大山事件”, 是上海“八·一三 淞沪会战”的导火线。 淞沪会战”的导火线。
国民党正面战场 四大会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四大会战
文贝
【期刊名称】《新丝路》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得规模较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文贝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5
【相关文献】
1.上高会战——抗战时期江西正面战场的一次重要战役 [J], 祝彦;胡飞
2.正面抗击:全面抗日正面战场大型会战述要 [J],
3.民力运用与抗战相持阶段正面战场后勤保障——以桂南会战期间的军民合作站为中心 [J], 陈峥;陈垣君
4.民力运用与抗战相持阶段正面战场后勤保障——以桂南会战期间的军民合作站为中心 [J], 陈峥;陈垣君
5.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主要会战述略——兼谈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几点浅见 [J], 郑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已出版发行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已出版发行
佚名
【期刊名称】《民国档案》
【年(卷),期】1995()4
【摘要】由王晓华等人编撰的《热点战争档案丛书——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已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共五册,约100余万字:第1册《黄河魂——第1、2、8战区纪实》作者戚厚杰、王晓华;
【总页数】1页(P140-140)
【关键词】国民党正面战场;王晓华;已出版;王少华;中国远征军;档案;抗日战争;出版发行;战区;黄河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6
【相关文献】
1.《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张治中蒙冤顶撞蒋介石 [J], 张洪涛
2.浴血奋战过的正面战场--评价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J],
刘庭华
3.《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张治中蒙冤顶撞蒋介石 [J], 张洪涛
4.《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最后的陷落 [J], 张洪涛
5.《热点战争档案丛书——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即将出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简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任言
【期刊名称】《文史杂志》
【年(卷),期】2002(000)003
【摘要】@@ 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对中国八年抗击日寇侵略的正面战场问题,研究得相对不力,这是一个历史的遗憾.为了弥补这个遗憾,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记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已故抗日将领郭汝瑰生前和国防大学副校长黄玉章组织了一二十位国共两党的抗日将领和专家学者,共同撰写了一部一百二十五万余字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上下册),近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
【总页数】1页(P7)
【作者】任言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部忠于史实的宏篇巨著——《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评介 [J], 张海麟;彭训厚
2.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J], 卢继东
3.一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专史--读《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J], 刘卫
4.《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J], 无
5.《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出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安澜
• “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的盛举, 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同古。” • “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 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由步 兵指挥官替代,各级照此办理。” • “为民族战死沙场,男儿之分也。”
抗日正面战场
• 抗战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局限:
• 1、抗战意志衰退,以保存实力、坐待胜利为指 导思想,失去了抗战初期的积极性。并抽出相当 多的兵力用来限制、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 军、新四军,制造了多起反共摩擦事件。 • 2、蒋介石“曲线救国”的策略,导致国民党军 先后有78万人投敌,其中将级军官67名,如孙 殿英、孙良诚、庞炳勋等。 • 3、军队贪污腐化,从中牟取暴利,大发国难财。 • 4、军队的纪律败坏,当地人民恨之入骨。
二、 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 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 战速决”的狂妄企图,极大地消耗了日本军 事、经济实力,使其长期陷入中国战场的泥 潭而不能自拔。延绵数千里的战线上,国民 党始终坚持着抗战,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 延长,为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 用。
三、 国民党正面战场支援了中共领导的敌 后根据地战场的开辟和发展,为敌后游击 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抗战初期自不用说, 国民党积极主动抗战吸引了日军主力,无 疑是极大地促进了敌后根据地的开辟和发 展。即使在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虽无多 大作为,但数千里战线上的数百万国民党 军队的存在,牵制了大量日军,并使敌人 受到一定消耗,在客观上配合了敌后战场 的坚持和发展,减轻了敌后战场的压力。
四、 国民党中爱国抗战官兵的英雄事迹,振 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 进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抗战必 胜的信念。国民党军队中有很多人叛国,军 队的素质也不高,但是绝大多数国民党官兵 是爱国的,这点毋庸置疑。“中国军人的楷 模”张自忠,西北王冯玉祥,第五战区总司 令李宗仁,远征军师长戴安澜,哪个不是热 血男儿、民族的英雄?
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海、沿江工 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 了有利条件。抗战前,中国工业大部分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 “一-二八事变“后,集中在东部沿海的工业受到严重威胁。若 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业基地落入敌手,中国将何以持久抗战?凇 沪会战历时三个月,内迁仅民营企业一项就达146家,机器材料 共14600余万吨,技术工厂250家。武汉会战期间,从武汉迁往 内地的厂矿企业达304家,机件重量达5万余吨。从战役本身来 说凇沪会战、武汉保卫战都失利了,但就以上这点而言两次会 战的贡献绝不亚于一次大战役的胜利。虽然工厂数量不多,但 这些工厂都是民族工业的精华,没有这些工厂中国的持久战将 无从谈起,不敢说中国抗战必败,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抗战必 将变得更艰难、更严峻、更残酷……
抗日正面战场
• • • • 主观原因: 第一,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造成的; 第二,战略指导方针失误。 第三,派系林立,各为已谋。
抗日正面战场
•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 场
•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 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的方针。 • 国民党在重申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 政策也抗战时期究竟发挥 了多大的作用,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多大的贡献,我们 该如何评价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呢?
尊重史实,客观评价 尊重史实,客观评价
• 抗日战争史一直是作为中共党史的一个阶 • 抗日战争史一直是作为中共党史的一个 段史加以描述的,因此难免带有浓重的政 阶段史加以描述的,因此难免带有浓重 治色彩。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被过 的政治色彩。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 分强化,而忽略甚至否认国民党在抗日战 用被过分强化,而忽略甚至否认国民党 争中的作用。关于正面战场的描述,经常 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关于正面战场的 使用的字眼是“一溃千里”、“不战而 描述,经常使用的字眼是“一溃千里”、 逃”,而对于国民党的评价,强调的也是 “不战而逃”,而对于国民党的评价, “消极”、“妥协”、“分裂”、“反共” 强调的也是“消极”、“妥协”、“分 等。我们应当正视历史,客观公正地评价 裂”、“反共”等。 国民党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8年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共进行过22 次百万人重大战役,陆军伤亡321万,空军 阵亡4300余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 尽。此外国民党还牺牲了包括张自忠在内的11 名上将,34名中将,50名少将,总共歼灭日军 100余万(死在中国战场的日军有150万),这 是血的数字,铁的贡献,不可抹杀。国民党军 队的广大爱国官兵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 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 义精神,是值得全民族尊敬与纪念的。
抗日正面战场
抗日正面战场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 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从1937年6月起, 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 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 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
抗日正面战场
•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 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表现出一定的抗日积极性。 • 国民党军队先后进行淞沪、忻口、徐州及保卫 武汉等战役,并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歼灭 日军1万多。 • 正面战场广大爱国官兵面对优势武器装备的日 军大举进攻,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用 自己的血肉之躯,英勇顽强地与侵略者战斗, 流血牺牲者可谓千千万万。
抗日正面战场
抗日正面战场
• 在抗日战争中,为保卫国家、民族,在正面战场英勇作战而捐躯 的军人不知其数。 • 其中高级将领也有一大批,如赵登禹赵登禹、佟麟阁、张自忠、 郝梦麟、刘家麒等等。
张自忠
赵登禹
抗日正面战场
•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日战争是比较积 极的,但除了台儿庄战役外,其他战役 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结束了。 • 客观原因:敌强我弱。
六大功绩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党政府组织 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会战,如凇沪会战、太原会战、徐 州会战和武汉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给 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忻口、太原会战, 中国军民(主要是国民党军队)共毙伤日军2万余人, 战绩显著;凇沪会战,中国军队以劣势装备与有优势 装备的敌人拼搏,毙伤日军6万多人;随枣会战毙伤日 军1.3万余人,日军遗尸5000余具;第一次长沙会战日 军伤亡2万余人;第三次长沙会战共毙伤敌5万余人。 如果忽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很显然仅凭中共当 时的三四万人来抵御百万日军,那是不可想象的。
抗日正面战场
• 国民党进行过几次大的战役,大体上保住 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 • 大的战役:桂南会战、枣宜会战、第三次 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
抗日正面战场
• 桂南会战:1939年12月,以第五军为主力的国民党军队曾攻 克昆仑关,消灭日军4000余人。 • 枣宜会战: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激战中牺牲。 • 长沙会战:1942年元旦发起的第三次长沙会战,共毙伤日军5 万余人。 •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第二00师师长戴安 澜在缅甸殉国。 • 豫湘桂战役:1944年4月到1945年1月,日军发动打通中国大 陆交通线的作战(即豫湘桂战役)。此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 党军一败涂地,八个月丢失146座城市、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 土。 • 国民党在军事上的溃败和统治区内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激起 各阶层人士的强烈不满。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迅速高涨。
抗日正面战场
• 淞沪会战:37年8月-11月,面对拥有海空绝对控制的日军, 在苏州河两岸,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 抵挡日军坦克火炮 的疯狂攻击,坚守淞沪战线长达三个月,以伤亡25万人的 代价,毙伤日军6万余人,比苏德战场初期,在基辅的苏 联红军的表现,英勇的多。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 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企图。 • 忻口之战:国民党共约28万余人的兵力,在八路军的密切 配合下,依托山地有利地形,与日军展开激战,歼敌2万 余人,迟滞了日军沿同蒲路南犯,造成了华北有利局势。 • 徐州会战:取得了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大 捷.虽最终放弃了徐州,但也取得了消灭日军1万多人的重 大战果。 • 武汉会战:武汉会战,不仅使日军又遭到一次战略性的失 败,而且成为日本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的转折点。 “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被彻底粉碎
五、国民党正面战场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 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 中国军队以重大民族牺牲,粉碎了日本法西 斯与德国法西斯会师,使得盟军有可能腾出 手来集中解决欧洲事件,换来了国际尊重, 各国领导人曾先后高度评价过中国战场。因 此,美英等国先后放弃了租界等一切在华特 权,基本取得了国际关系的平等地位,终止 了晚清以来的外交屈辱状况。
• 我们有必要客观地审视这段历史,公正地评价所 有曾经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的政党和个人,积极 促进和改善两岸关系,凝聚民族精神,促进祖国 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