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的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2篇
《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2篇《虎门销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悔的精神。
5、增强诊断矫治意识,提高自我诊断矫治能力。
教学过程:一、整体初读,基础性诊断1、揭题。
2、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学生质疑。
(1)请学生提出读书遇到的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以学定教)(2)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3)交代学法: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边思考,深入学习课文。
二、精读品位,引导探究,理解性诊断1、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2)读书汇报交流、小结。
2、细读第六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2)读书汇报交流(注意理解“壮举”“嚣张”“气焰”)3、研读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
(相机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3)再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场面的壮观。
思考:A、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B、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C、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观看?(1)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2)小结方法:回顾我们这几小节的学习,我们采用了“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下面我们还用这个方法学习下文。
三、自读领悟,自主性诊断与矫治1、品读三至五节,感受硝烟的经过。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要运用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研读硝烟过程。
思考:分几步硝烟的?硝烟过程中人们的心情怎样?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感情朗读,做到读中悟情,读中悟理)2、再读第六节和第一节。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导读:本文虎门销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一)以“心智语文”教学理念为指导,凭借文本的语言走进文本的内容,把语言文字承载的内容具体到一幅幅人物场景、事物场景、虚拟场景、心灵场景,并通过具体物质及想象、联想让一幅幅场景在大脑中活化、重组。
在这个过程中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和奥妙,探究、模仿、建构语言的运用形式(表达层面),探究作者剪裁内容、组织材料的方式,并能把这种感性触摸内化为心理经验,形成言语和语言运用心智。
抓住“壮举”这个关键词,把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情感,升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
通过语言文字还原和活化虎门销烟的现场,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情绪经验,更深层次地体味“壮举”的意义,最终“水到渠成”。
通过感性触摸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精妙,形成特有的语言和表达心智。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收缴洋人的近两百万箱鸦片当众销毁的壮观场面,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丰盈学生“善”之心智。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四字词语:敲锣打鼓、震耳欲聋、水泄不通、恭恭敬敬、垂手恭听等,习得遣词造句之奥妙,丰盈语言心智。
3.体会销烟前的沸腾场面,引导学生练习写一个节日的有趣的场面,丰盈谋篇心智。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这里的“烟”指什么?你知道吸食鸦片有什么危害?(出示图片),假如他是士兵,会怎样?他是农民,又会怎样?假如一个国家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还有希望吗?据统计,1838年的中国,有两百多万人吸食着鸦片,朝廷的官员、军队的官兵、普通百姓,男男女女。
吸呀吸,吸得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吸呀吸,吸得中国人白花花的银子流进了外国人的腰包;鸦片,给我们的民族带来耻辱,带来灾难!这时的人们多么希望有谁能站出来禁止鸦片,销毁鸦片,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那就是----(1839年6月3日),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2】篇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虎门销烟》讲的就是1839年6月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的故事。
一百六十多年前,英国殖民者以走私鸦片侵略中国。
鸦片像恶魔一样吞噬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
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古老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使中国老百姓处在深重的灾难中。
虎门销烟的壮举不仅在当时给帝国主义以重创,震惊了世界,而且在人类禁毒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部分。
先叙述前去虎门观看的人群和林则徐坚决销毁鸦片的决心,接着描绘了销毁鸦片的过程,最后讲在林则徐等中国官员的监督下二百多万斤鸦片全部销毁以及虎门销烟的意义。
文章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体现了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
教学设计理念《虎门销烟》的思想内涵较为深刻,但离学生生活较遥远,因此,要想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其中的道理,确非易事。
教学中以学生的理解感悟为起点,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为主,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在学生自主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虎门销烟的壮举,体会到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生情况分析这篇课文的内容距离现在比较久远,学生不太容易理解,为了让学生掌握文章内容,感悟到其中的道理,课下,我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查找一些背景材料,并在第一课时观看了电影《鸦片战争》为学生学文做好了铺垫。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十四个生字,读准三个多音字的读音,会写田字格里的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鸦片的销毁过程和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资源选用影像VCD资料、媒体播放、幻灯片等资源。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虎门销烟》这篇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体会到广州老百姓听到禁烟后的激动、兴奋地心情。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精选7篇)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精选7篇)《虎门销烟》教案篇一课题名称《虎门销烟》科目语文年级四年级教学时间一课时(40分钟)学习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文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学生阅读的重点开始由理解词句的意思转向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堂应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空间,创设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大胆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
《虎门销烟》题材距离学生生活遥远,鸦片危害、英国列强的险恶用心让学生不易理解,所以,通过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自读自悟让学生初步理解清朝政府走向衰败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2.激发学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正确面对历史事件,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2.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
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了解200多年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从鸦片对我国的巨大危害中初步认识到我国近代国力衰败的部分原因。
三、知识与技能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鸦片的巨大危害及销烟的伟大意义。
2.如何拉近历史与儿童生活的距离。
3. 学生民族气节及爱国情怀的激发。
教学资源教师自制的《虎门销烟》多媒体课件。
虎门销烟教学活动过程描述教学活动1(一)激情对话导入1.开门见山入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共同探讨的话题是林则徐与虎门销烟(学生齐读课题)。
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教案例文
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教案例文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烟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经过。
难点: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图揭题1、出示图片,提问:这图上的人物是谁呢?你了解他的什么事呢?教师简单介绍林则徐。
2、揭题,解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事情。
介绍虎门的地理位置,鸦片对人民的毒害,理解销烟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朗读。
教师随时指出读错的音节。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学生指出同学读错的地方。
(3)齐读课文,然后回答思考题学生交流。
三、指导书写1、学生齐读生字,找出易写错的字。
2、指导按笔顺书写。
3、学生描红。
4、讲解“寨,徐,泄,斤,侮”的五笔拆分方法。
学生练习盲打。
四、布置作业1、课后熟读课文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指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齐读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3)为什么这个日子值得纪念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从哪儿看出了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
学生交流。
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壮观的场面。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精选8篇)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精选8篇)《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虎门销烟》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读懂课文,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
2、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走进虎门销烟现场,感受老百姓激动的心情,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教学媒体:自制《虎门销烟》课件(文字、图片、声像),教师运用电脑等现代教学媒体,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虽已到了中年段的末期,但由于生活的年代与虎门销烟事件相隔久远,因此,对鸦片给当时中国造成的危害不甚了解,所以对老百姓当时的欢呼雀跃、销烟的历史意义也没有直接的感受,这些客观情况造成了对课文理解的难度。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了解到1839年6月3日,林则徐领导广东军民在虎门寨销毁了二百多万斤鸦片。
2、这节课,让我们穿过历史长河,跨越时空,去销烟现场看一看那值得纪念的一幕。
二、精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默读课文。
再次阅读,你们又有哪些疑问呢?请在书中做个记号。
(一)质疑(是怎么销烟的?为什么采用盐巴、石灰销毁鸦片的方法?老百姓为什么那么高兴?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二)交流1、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是怎么销烟的?能找到吗?出示句子: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1)通过这句的介绍,你能说说销烟有哪几个步骤吗?(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有3个步骤(3)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2、害人的鸦片就这样被销毁了,观看的老百姓非常激动,你们从哪儿感受到的?追问:成千上万的人大声叫喊、大声欢呼,此情此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见?3、文中还有哪些描写,也让我们觉得这销烟现场像过节一样呢?读一读。
《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3篇
《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经过。
难点: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
2.收集关于虎门销烟及其林则徐的资料。
3.课前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鸦片战争》。
【说教法、学法】一、情境创设法教师创设有声、有色、有形、有境、有情、有趣的情境,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乐趣和情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在美中学,乐中学,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自读自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本课教学中,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在适当处点拨,启发,并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自主读书、评论、感悟,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动态效果。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熟悉这些日子吗?为什么?(多媒体依次出示:1949年10月1日、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并相机配上开国大典、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背景画面。
)2.是啊,这些日子是我们中国人扬眉吐气、倍感振奋的日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
它们将永远铭刻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脑海中,珍藏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海里!但你知道吗?作为龙的传人的我们,这个日子也应该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质疑。
)3.因为就在这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多媒体播放电影《林则徐》中虎门销烟片断。
)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4.随机揭题:虎门销烟(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书写销字,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
道德与法治虎门销烟的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虎门销烟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虎门销烟事件的基本情况,明确烟草对身体健康的危害;2. 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及其在虎门销烟事件中的作用;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强化他们的道德和法治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虎门销烟事件的基本情况介绍;2. 烟草对身体健康的危害;3. 道德与法治在虎门销烟事件中的应用;4. 基于道德与法治的解决方案。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虎门销烟事件和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分析道德与法治在事件中的作用;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虎门销烟事件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引入:以一些有关吸烟危害和措施的引言来引出虎门销烟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介绍虎门销烟事件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后果和影响。
3. 道德与法治的讲解:讲解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和在虎门销烟事件中的应用,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4. 独立思考: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如道德与法治的区别和关系、锻炼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虎门销烟事件中如何运用道德和法治来解决问题。
每组应设计一个方案并在班级中进行汇报和讨论。
6. 总结:总结讨论结果,强调道德和法治在虎门销烟事件中的作用,以及我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的讨论和方案设计的质量;3. 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
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介绍虎门销烟事件的基本情况;2. 影片:辅助讲解烟草对身体的危害;3. 课堂小组讨论指导手册;4. 相关法律法规文献资料。
《虎门销烟》教学实录(优秀模板16套)
《虎门销烟》教学实录(优秀模板16套)《虎门销烟》教学实录1《虎门销烟》教学深思这堂课的成功的地方就在于,我是一直充满激情的去上课的,孩子们的朗读也颇有水准,整堂课的氛围一直不错,对于文本细节的理解也比较到位。
《虎门销烟》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文章。
历史事件离学生们的生活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我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创设情景将学生带回到当时的场景中,让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当时的情景,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所以我假设孩子们和广州老百姓一起,作为销烟的见证者,一起观看销烟,效果不错,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
但还是有些遗憾产生的。
我想,如果未有前期铺垫,学生们是不会很快入境,但是,大量的铺垫的话,30分钟又远远不够。
最后我决定重心放在销烟时和销烟后去讲,前边两段选择回忆导入。
可这样一来,整篇文章便有些断开的感觉,衔接的不是很好,影响了文本的整体效果。
显得过渡不自然。
一堂课应当是一个整体。
课堂设计的每个环节之间应当是环环相扣,紧凑而一体。
这就需要有一个很好的过渡。
生涩的过渡会割裂两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因此,过渡一定要自然,要做到水到渠成。
这样才能让课堂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另外我对课堂的预设不够。
孩子们回答问题时冷场了一下,虽然我用了一句话:“看,你激动的都说不出话来了。
”掩饰过去,但自己知道,孩子是因为理解的不到位才未有回答出来的。
每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
课堂的生成性是很大的。
因此教案当中必须对教学设计和学生的表现做多种预设。
这样才能够保证遇到特殊情况或是偶发事件能够不慌不忙,沉着应对。
还有,我对学生的评价缺乏针对性。
课堂评价是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好的评价能让学生感受成功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也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机智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评价语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表现,做到细、准、精。
要做到因材施评。
只要有了针对性,评价的百般化自然就有了。
总之,这堂课结束了,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教训,发扬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的。
虎门销烟教案优秀13篇
虎门销烟教案优秀13篇《虎门销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8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会组词。
3、学习文中描写场面的段落,进行片段描写。
4、充分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历史背景及销烟的意义。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介绍历史背景及鸦片的危害(出示鸦片给国家、民众带来危害的画面及文字)2、释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音,并组词。
2、理解词义赞不绝口欢呼雀跃垂手恭听水泄不通沸腾3、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三、朗读课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习文中描写场面的段落,进行片段描写。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知道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光隧道。
回到一qi2年前的广州城,去亲自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观场景吧。
二、对照阅读:品味人物心情(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1、广州城因为什么而沸腾?划出表现广州城热闹的句子。
2、当外国商人见到销烟以后,他们有什么反应?板书:百姓外国商人开心喜悦狼狈不堪大长中国人志气灭外国侵略者威风3、指导朗读。
三、重点阅读,体会壮观气势。
(一)体会人气壮观(出示画面)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①表现前来观看销烟人数之多的词。
②描绘人们热烈庆祝销烟喜悦心情的词、句子。
(二)体会场景壮观。
学生自由读第4、5自然段,划出句子,找出重点词。
(出示画面)1、表现销烟池规模宏大的句子:2、描写销烟时的场景:①找出销烟的具体过程的句子:②销烟时的情景:③围观群众的表现:④销烟的数量:3、指导朗读。
四、总结:在国难当头之际,林则徐坚决反对外敌,虎门销烟之举,销毁的不仅仅是鸦片,更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为中华民族扬威,令国人扬眉吐气。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虎门销烟》是一部具有浓厚历史、文化色彩的传统京剧戏曲,讲述了清朝光绪年间,虎门海域发生的一次抗英斗争的故事。
本次教学将以《虎门销烟》为教材,通过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并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背景通过学习《虎门销烟》故事情节,了解中国近代史中英国侵略中国的背景、经过和后果,并引导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感情。
2.培养学生的口才与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让学生体验剧中人物的夸张表演,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加强对文艺形式的理解和欣赏。
3.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通过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背景,让学生明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关注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鸦片战争。
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简述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后果,让学生了解英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引导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感情。
2.课本学习将课本上《虎门销烟》的故事情节进行简要介绍,提供古代衣饰和周边道具等物品,让学生感知京剧的气息,了解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并引导学生借助剧中角色了解故事情节。
3.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可以选择一个角色扮演,包括喜剧角色、重要人物、特别行动队员等。
在扮演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指导表演技巧和表现方式,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4.表演比赛让学生对一段剧中情节进行表演比赛,根据表演的情境、台词和动作表现等方面的评分确定获胜者。
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京剧表演的魅力。
5.课堂小结在课堂小结中,老师可以适时提醒学生近代史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加强自身历史知识的学习,让他们认识到故事中的英雄们对中国的贡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方面观察学生表演的简洁、明了、特色,是否准确切合角色的性格特征。
并观察学生表演的姿态、言话、唱腔、动作等方面,判断个人表演能力的差异。
四年级《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虎门销烟》这段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容。
2.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虎门销烟》这段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容。
2.相关词汇和人物的介绍。
3.集体朗读《虎门销烟》相关部分。
4.分组进行角色表演。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向学生介绍《虎门销烟》这段历史事件,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学习(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虎门销烟》这段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容。
2.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该事件中的相关词汇和人物的介绍。
3.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
Step 3:朗读(20分钟)1.教师将《虎门销烟》的相关部分分发给学生。
2.学生们利用课本或配发的材料,进行集体朗读《虎门销烟》相关部分。
3.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矫正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 4:角色表演(3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
2.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所分配的角色,进行角色表演,并让学生试图通过表演还原当时的情景。
3.教师和学生互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历史事件,并讨论其中的原因和结果。
Step 5:总结(10分钟)1.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回顾《虎门销烟》这段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容。
2.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个人思考和观点交流,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评价学生在集体朗读和角色表演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3.听取学生的个人观点和意见,评估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研究相关历史事件。
2.通过读书、观影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兴趣。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 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掌握虎门销烟的具体过程和操作要点; -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团队合作和观察分析的能力; - 提高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虎门销烟的具体过程和操作要点。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第一步:导入1.教师用激发兴趣的问题导入:你们知道虎门销烟是什么吗?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什么意义?2.学生回答问题。
第二步:知识梳理1.教师简要介绍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销烟的背景和它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
第三步:学习操作要点1.教师向学生介绍虎门销烟的具体过程。
2.学生观看虎门销烟的视频或图片,了解销烟的具体过程和操作要点。
第四步:分组实践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2-3名学生组成。
2.每个小组负责设计一个虎门销烟模拟实验,并将实验过程录制下来。
3.学生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每个成员承担不同的任务。
第五步:展示和总结1.学生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虎门销烟模拟实验。
2.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实验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和肯定的评价。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虎门销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估1.学生小组的虎门销烟模拟实验录像;2.学生对虎门销烟历史背景和意义的理解;3.学生对虎门销烟具体过程和操作要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自主了解更多关于虎门销烟的信息,拓宽对虎门销烟的认识;2.学生可以分析虎门销烟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并写一篇小论文或展开一次班级讨论。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实践操作,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意义以及具体过程和操作要点。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认识。
《虎门销烟》教学案例_教案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教学案例本文是关于《虎门销烟》教学案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学小学语文第7册《虎门销烟》。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述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群情激奋、大快人心的销烟场面。
要反复朗读并于同学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体会中国人民的激昂之情、豪壮气势。
能力目标:结合语境理解“咆哮、嚣张、销毁、欺辱”等词语。
积累四字词语,如描述人多、场面壮观的“水泄不通、分外壮丽、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情感目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在于打击了侵略者,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欺辱的!培养爱祖国、御外辱的精神和自觉抵御毒品的意义。
三、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祖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叙述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群情激奋、大快人心的销烟场面;最后一个自然段段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全文结构严谨,首尾照映,记叙清楚有序。
课文重点是销烟的经过。
在叙事的过程中,还不惜笔墨地描写了老百姓对这件事的强烈反响,从侧面反映了虎门销烟是顺平民意的正义之举,是显示中国人民伟大力量的爱国行动。
四、教学重点:学习课文能读懂课文,理解虎门销烟的主要经过。
五、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六、教学对象分析学习这篇课文的学生年龄基本上是12岁左右的,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他们能够带着一份好奇心敢于“打破沙锅问到底”原则,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性啊!因为他们都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见识,所以就敢于质疑、创新和探索。
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想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而且,这篇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歌颂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不甘受欺侮的斗争精神,这样便引起学生的兴趣了。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8篇)优秀版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虎门销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透过课前预习和课堂交流,了解虎门销烟的背景。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虎门销烟时的壮观场面,初步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好处,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5、模仿课文第2自然段的写法,练写一个场面。
教学重难点:1、理解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壮观场面。
2、仿写片断场面描述。
教学过程: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罂粟花)上课前,老师先让大家来欣赏一幅图画。
你觉得这些花长得怎样样你明白这是什么花吗小结:这些花虽然有着美丽娇艳的外表,但它们的果实却能制成一种伤害人的身体甚至生命的毒品,那就是鸦片,俗称大烟。
2、这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有关鸦片的文章《虎门销烟》。
(板书课题)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采用给课题加上时间、人物的方法,用一句话来说说。
(理解销烟:销毁鸦片)课题中的生字销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板书:消)因为销的本意是溶化金属,所以是金字旁,必须要记住。
4、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销烟相信你们透过预习已经明白了许多。
谁来介绍一下小结:(课件出示图片)自18世纪开始,英国就向中国超多走私鸦片赚取白银。
到1838年已增至400万斤一年,中国流失白银达1亿两,造成清政府财政严重困难,百姓极度贫困。
士兵吸食鸦片后战斗力日渐减弱,做工种地的吸食鸦片后劳动潜力日益丧失,甚至失去生命。
英国政府深知鸦片的危害,他们禁止本国人吸食鸦片,却别有用心地支持不法商人向中国超多倾销鸦片,无数的中国家庭因此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一位民族禁烟英雄林则徐,他被当时的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来的鸦片全部销毁。
【本文的特殊之处在于,不明确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学生就无法真正走进课文,无法真正领会虎门销烟的历史好处和林则徐的形象,所以这一环节比一般课文的处理要细些。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虎门销烟》教学设计及说明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虎门销烟》教学设计及说明1.教学目标:1.通过预和课堂交流,了解虎门销烟的背景。
2.研究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虎门销烟时的壮观场面,初步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国、抵制外来侵略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5.模仿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练写一个场面。
2.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壮观场面。
2.仿写片段——场面描写。
3.教学过程: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1.展示罂粟花,询问学生对其外观的看法,引出其制成毒品鸦片的事实。
2.介绍本课文《虎门销烟》的主题和背景。
3.引导学生回顾预内容,了解XXX的背景和他为什么要销毁鸦片。
4.介绍本课的生字“销”,并与已学过的字“消”进行比较。
二、交流预,整体感知1.让学生分享预的收获和疑惑。
2.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虎门销烟的场面和氛围。
3.引导学生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和XXX的形象。
4.模仿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练写一个场面。
四、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2.强调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3.鼓励学生对祖国的文化和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热爱。
要、场面隆重、有国家机构参与)(板书:场面描写)2)为什么会有外国商人参加?(中国烟叶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外国商人关注此事)(3)指导朗读:突出“彩旗林立”、“身着朝服”、“外国商人”等词语,表现场面隆重,彰显国家威严。
XXX在礼台上讲话,……一片欢呼声中,XXX将一袋袋烟叶扔进锅中。
”1)XXX做了什么事情?(讲话、销毁烟叶)(板书:人物描写)2)为什么会有欢呼声?(人们支持销烟)(3)指导朗读:突出“讲话”、“销毁烟叶”、“欢呼声”等词语,表现XXX的英勇决策和人民的支持。
四、思考虎门销烟的意义1、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它的意义是什么?(禁烟、保护国家利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宣传爱国主义……)2、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还可以从XXX到什么?(保护环境、关注健康、爱国主义精神……)3、总结: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它让我们懂得了禁烟的重要性,保护了国家利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宣传了爱国主义精神。
虎门销烟教案初中历史
虎门销烟教案初中历史
教学目标:
1. 了解虎门销烟事件的背景和起因。
2. 理解虎门销烟事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 能够分析虎门销烟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虎门销烟事件的过程和影响。
难点:对虎门销烟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虎门销烟事件的背景和基本情况,引导学生思考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学习任务(30分钟)
1.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虎门销烟事件的起因和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虎门销烟事件的影响,分析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三、讲解与讨论(15分钟)
教师讲解虎门销烟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对于该事件的看法。
四、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虎门销烟事件的了解和思考。
五、延伸活动(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自主查阅更多关于虎门销烟事件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层含义和影响。
教学资源:
1. 相关历史教科书和资料。
2. 电子设备和网络资源。
评价方式:
1.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讨论参与情况。
2. 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7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播放与虎门销烟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事件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自主探究生字词,然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
4.课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虎门销烟事件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虎门销烟的图片和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5.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虎门销烟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其历史意义,掌握相关生字词。
4.培养学生勇敢、坚定的品质,面对困难和挑战,要有勇气去克服。
5.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尚处于起步阶段。在《7虎门销烟》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对新词新句的理解、历史背景的掌握以及事件意义的领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3.结合课文,讲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4.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帮助学生理解虎门销烟事件的经过和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虎门销烟》的教学设计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虎门销烟》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十四个生字,读准三个多音字的读音,会写田字格里的九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
教学重点:鸦片销毁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课时建议: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电影激趣导入新课
1、观看电影《林则徐》片段。
2、谈观后感,自然导入。
师:作为一名中国人,这部电影所描写的这段历史是永远不
能忘却的。
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谈论。
)师:的确,外来的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是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师生齐说)---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学习《虎门销烟》。
了解当时的背景,必然会激起学生们内心无比的激愤之情。
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通过查字典解决。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小组合作,解决不懂的词语。
(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4、全班交流。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互评)
6、说说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有意识的告诉学生要把工具书带进课堂,培养学生遇事自己解决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参与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想象画面激发情感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重要词句来谈读懂的内容。
学生可能说到的有:
1、林则徐禁烟行为受到了人们的支持。
重点如下:
(1)、当群众知道虎门销烟的消息后,人们的语言、动作、神态是什么样的?(注意“笑嘻嘻”“兴奋”“大声地喊”以及“三个不怕”,想像当时的场面。
)
这些语言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观看销烟的人数之多。
(注意“人流如潮”)
(3)、销烟过程中民工干劲十足。
(抓住民工的动作,并体会表示顺序的词语的用法)
人们面对销烟场景所产生的感慨。
理解“今天,林则徐当众销毁洋人的鸦片,怎么能不叫人兴奋?(反问句)虎门滩上,围
观的群众欢呼着,跳跃着。
”
鼓励学生想象当时销烟时的场景,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林则徐禁烟很坚决。
重点如下:
(1)、林则徐高坐台上。
(注意从两个“不管”和一个“都”中去体会。
)
(2)、林则徐对外商说的一番话。
(理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林则徐是什么样的状态和心情。
3、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意义:
提问: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注意理解“东亚病夫”和三个“多少”的含义;人们受鸦片残害之大。
)
林则徐销烟有什么意义?
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的故事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各抒己见,抒发自己个性化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让学生体会总分的段落结构。
体会中国人对鸦片的痛恨之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想象体会销毁鸦片给人们带来的无限喜悦。
体会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学生通过想象更能够近一步的理解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激起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有重点的指导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熟读成诵提升情感
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读懂了这么多的内容,下面就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试着背给你的小伙伴听。
学生从读到感悟,再到背,是一个情感不断提升的过程。
鼓励学生熟读成诵,也是在无形中教给孩子一个好的读书方法,让孩子终生受益。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记忆生字说话练习
1、组织学生自主探究,辨别生字。
2、学生自己找窍门,然后小组内交流。
3、教师要特别强调“妻、历、督”的写法。
4、指导学生用“首先……然后……再……”说一段话。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体会表示顺序的词语的用法。
(二)拓展延伸课外积累
师:林则徐是一位得到过很多赞誉的政治家,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多读一些介绍林则徐的文章,相信大家的收获会更大。
为学生提供参考材料,利于学生针对性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