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柱子装饰之历史演变
装饰设计风格演变史
装饰设计风格演变史装饰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涉及建筑、室内布置、家居用品、艺术品创作等多个领域,是人们用来表达审美意识和个性的重要手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交流的加强,装饰设计风格也不断演变,从简单、古朴到奢华、现代,从传统到跨界创新,每一款风格都有其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1.古典主义风格古典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强调对古代文明的回归和仿效。
在装饰设计中,古典主义风格体现了对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和艺术的崇敬,典雅、庄重、对称是其最为重要的特点。
在古典主义的建筑中,常常使用柱子、壁龛、石雕等元素,装饰细节非常丰富,表现了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湛的工艺水平。
2.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在17世纪的意大利兴起,是一种富丽堂皇、雕琢华美的装饰艺术。
巴洛克风格的装饰重点是造型和图案,喜欢繁复的曲线和流畅的线条,使用大量镀金、彩绘、陶瓷等材料,极富于华丽感和视觉冲击力。
在巴洛克建筑中,常常使用广场、弧形、圆顶和大理石等元素,装饰非常丰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新古典主义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出现在18世纪末期,是对古典主义风格的一种复兴和重现。
新古典主义风格注重对古典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强调对称、比例和匀称,尊重人文精神和科学思想。
新古典主义建筑中常常使用希腊罗马的柱子、雕塑、石柱和拱形门等元素,装饰十分精巧,给人以沉稳高贵的感觉。
4.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又称现代风格,起源于20世纪初,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反叛和创新。
现代主义强调简洁、功能性和现代化,追求新的材料和装饰技术,大胆的创新使得装饰设计更加的多元化。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以长度、高度、平面边际约束为主,摒弃了传统建筑风格的意式和巴洛克式风格。
5.艺术装饰风格艺术装饰风格起源于19世纪末期的法国,注重对艺术与工艺的结合,实现了严谨的细节和较为精致的“和谐一致”。
艺术装饰风格在色彩上更适合温柔和文艺的女性,喜欢用繁琐的纹理和高贵的金属附属品来营造视觉感官协调统一的和谐艺术氛围。
关于华表柱的介绍
华表柱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一般出现在宫殿、桥梁、陵墓等建筑物的前面或周围。
华表柱通常由一根柱子和一个或多个横梁组成,柱子上雕刻着各种图案和装饰,如龙、凤、云、雷等,寓意着吉祥、权威和庄重。
华表柱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具有标志作用,可以指示方向、分隔空间、突出重点等。
在古代,华表柱还是皇家或贵族的象征,只有他们才能使用华表柱作为建筑物的装饰。
现在,华表柱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景观等领域。
华表柱作为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青铜器时代,当时的华表柱是作为礼仪用品使用的,被放置在宫殿、祭祀场所等重要场所的门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表柱逐渐演变为一种建筑装饰,并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
在古代,华表柱通常被用作皇权的象征,代表着皇帝的权威和尊严。
在皇宫中,华表柱被放置在宫殿的前面或周围,以突出皇帝的权威和庄重。
同时,华表柱也具有标志作用,可以指示方向和分割空间。
在陵墓中,华表柱则被用来寓意死者的尊荣和纪念。
除了在建筑物上的使用,华表柱还被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中。
在园林中,华表柱通常被用来分隔空间、引导视线或作为景点的一部分。
同时,华表柱的装饰性和寓意性也使得它成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华表柱也被广泛应用。
在一些城市中,华表柱被用来作为街道标志或公共设施的装饰。
同时,在一些现代化建筑中,华表柱也被用来融合传统与现代建筑风格,以突出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
总之,华表柱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一种装饰性元素,还具有标志和象征意义。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华表柱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代表着权威、庄重和纪念。
中国古建筑柱础种类
中国古建筑柱础种类
覆盆式柱础:像一个倒扣着的脸盆,因此称为覆盆式。
覆斗式柱础:形似一个倒扣的斗,因此被称为覆斗式。
鼓式柱础:因形似一个大鼓而得名。
基座式柱础:也称为须弥座式柱础,源自古印度,原本是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后来演变成建筑台基的一种形式。
复合式柱础:工匠们将多种柱础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柱础样式,被称为“复合式柱础”。
梯形柱础:立面为梯形的柱础。
花瓶式柱础:将柱础的形状雕制成花瓶形。
如意形柱础:将柱础的平面做成如意形状。
联办柱础:两个柱础相联,并且是由一块石料制成。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
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
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
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
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设计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
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
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
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范也无一致的准则。
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
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
其余8类为:柱,额枋,梁,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替木,椽和襻间,阳马(角梁),椽,飞子(飞檐椽)。
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
宋以后各代对构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
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柱,又称柱子,古代文献中又称为"楹"。
为建筑中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纵长形构件。
一般竖立,用以支承梁、枋、屋架。
常用木材、石材、砖等制成。
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截面多为圆形。
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如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为外檐柱,外檐柱以内的称屋内柱(或金柱),转角处的称角柱,以及墙柱、中柱、山柱、瓜柱、童柱等。
有些柱不承受轴向压力,主要起构造作用,如望柱、垂莲柱、雷公柱。
中国古代建筑史——古代木构建筑特征
梭柱
山西五台山唐佛光寺大殿剖透视图
柱径与柱高的比例
•变化过程:
•东汉崖墓中的石柱,直径于柱高之比在 1/2---1/5之间;
•唐代佛光寺大殿木柱为1/9;
•清代北方在1/10---1/11左右;
•南方民居,由于屋面荷载比较小,结构较 轻,一般在1/15左右。
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 前后檐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 的8/1000,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有内倾,这种做法称 为“侧脚”。如元代建筑永乐宫三清殿。明清时期大 多不用。
平面柱网
金厢斗底槽:平面柱网用内外两圈柱子构成,如山
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
南禅寺大殿
佛光寺大殿转角斗拱
佛光寺大殿
佛光寺大殿斗拱细部
斗拱及其构件的发展历史(3)
斗拱发展到宋朝已经成熟,补间铺作和柱头铺作的做 法已经统一,在结构上的作用也发挥的较为充分; 《营造法式》中对斗拱各部件的尺度有了详细的规定;
辽金继承了唐宋的形制,但有若干变化,如在补间中 使用了45度和60度的斜拱,斜昂等;
面阔(通面阔)示意图
陕西西安唐大明宫麟德殿发掘平面图
北京故宫太和殿平面图
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建筑开间正中的一间称为明间(宋称当心 间),左右侧的称为次间,再外的称为梢间, 最外的称为尽间,9开间以上的建筑则增加次间 数。
各开间的面阔尺寸在夏、商代宫殿中都是 相等的,如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到 南北朝时的石窟中雕刻的建筑还有这样的做法, 例如云岗21窟北魏的五重塔。后来中部各间相 等,仅端部一间减窄,如山西五台山唐代佛光 寺大殿。在宋代建筑遗物和《营造法式》中, 各间面阔有相等的;有当心间稍宽,次间稍窄 的;也有各间不均的。元以后也大抵如此。
设计概论简答题
8.洛可可:“洛可可”主要盛行于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大量采用曲线形的花草、贝壳、漩涡纹样,雅致、精细、轻盈、活泼,结构巧妙,给人一种意趣盎然的感受。与鼎盛时期的巴洛克风格截然从不同,具有纤细、轻巧、秀丽而繁缛的风格和特色。但失去了创新的追求,而在装饰技艺和工艺方面意味追求繁缛精致,对设计的影响,显然利大于弊。
7.室内设计包含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室内设计包含四个主要内容:一是空间设计,二是装修设计,三是陈设设计,四是物理环境设计。
8.建筑的深层结构可概括为哪几方面?建筑的深层结构被概括为:(1)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2)建筑是气候的调节器(3)建筑是某一文化的象征(4)建筑是对资源的利用
9.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特点有哪些?中国古代的园林在设计上都有一些共通的特点:首先,中国园林设计注重自然美。其次,中国园林十分强调曲折多变。再者,中国园林设计崇尚意境。
14.建筑设计:是针对建筑物的结构、空间及造型、功能等方面进行的设计,包括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艺术设计。建筑是人工环境的基本要素,建筑设计是人类用以构造人工环境的最悠久、最基本的手段。
15.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构建,位于柱子承接屋顶的部分,由若干方木与横木垒叠而成,用以支撑伸出的屋檐,并将其重量转移到柱子上。唐宋时期斗拱作为结构构件,到明清时演变为以装饰构件为主。
12.设计作品价值判断的标准是什么?设计作品价值判断的标准在于作品以下四个方面:形式的完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以及艺术性意义。
13.从设计对象出发,可以将设计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
浅析唐宋元明清建筑装饰风格的区别
浅析唐宋元明清建筑装饰风格的区别.隋唐五代时期的柱子装饰隋唐凡三百二十七年(581年-907年),经过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国力强大,声威远播,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文化也因此呈现出一派繁荣自由的景象。
在这种充满蓬勃生机的整体文化氛围中,唐代人创造出一种真诚、豪迈、富有独创精神的建筑艺术风貌,建筑装饰艺术也具有质朴、多样而不失精美的特点。
之后的五代十国(907年-979年),由于事,经济处于萎缩阶段,建筑装饰艺术风格虽大多仍袭唐制,但比较粗糙,远不如唐代的大方浑厚与精致。
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柱子装饰也因此产生出富有时代气息又符合自身特点的艺术风格。
通过对国内现存的石窟、墓葬、佛寺等的柱子装饰实例和敦煌壁画、绘画中所表现的柱子装饰形象,以及古代文献中对柱子装饰的记载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此时的柱子装饰具有以下诸多特点。
1、此时,彩画已成为柱子装饰的主要手段,雕刻柱子的作法还在一些佛寺、宫殿等高级建筑中有所保留,但已不普遍。
其他装饰手段,如用金银、织物、铜镜等包裹柱子的方法,虽在极个别的建筑中还在使用,但主要是作为彩画的一种样式而存在,即用彩画模拟金银织物包裹柱子的形象,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柱子彩画样式。
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大量建筑形象上,柱子常饰有这种彩画,柱身中部约当全柱高度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一段绘团花图案,上下以水平线道为界,好似织品围裹的效果(图2)。
2、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虽不能动摇隋唐时期相当完善的木构体系,却为建筑装饰带来了丰富新颖的颜料色彩、装饰纹样和构成方法,比六朝时期更有发展。
此时流行的团花、连珠、莲瓣、卷草等图案都是外来纹样与本土纹样结合的产物,并在柱子彩画上均有体现[18]。
团花大量使用在中唐时期的柱身上,卷草花卉图案则在唐末和五代时期被广泛用作柱身遍地花纹。
连珠纹一般用作水平饰带,将柱子分成几段,或作为仰覆莲的束腰。
莲纹继承南北时时期雕刻柱子的做法,柱头用覆莲瓣,柱脚用仰莲瓣与柱头对应,柱中则用束莲。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第八章: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第八章: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来的,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如宫殿、坛庙的主殿,及塔、幢的基座等。
明清的须弥座上、下部基本对称,且束腰变矮、莲瓣肥厚,装饰多用植物或几何纹样。
2.礓嚓:以砖石露棱侧砌的斜坡道,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
3.辇道: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后来在辇道上雕刻云龙水浪,其实用功能就逐渐为装饰化所取代了。
4.单勾阑:宋式栏杆的一种,勾阑为木制或石制的栏杆,单勾阑即一层阑板。
5.重台勾阑:宋式栏杆的一种,勾阑为木制或石制的栏杆,重台勾阑即两层阑板。
6.寻杖绞角造:宋代栏杆转角处寻仗交接的一种做法,木寻杖在转角望柱上相互撘交而又伸出者,称为寻杖绞角造。
7.寻杖合角造:宋代栏杆转角处交接的一种做法,寻仗止于转角望柱而不伸出的,称为寻仗合角造。
8.花街铺地:明、清在住宅及园林庭院中利用各种建筑废料,如碎砖瓦片、废陶瓷片、卵石、片石等,以组成多种构图,如几何纹样、动植物、博古等等。
可用单一材料或者几种不同材料组合,其形式与图案极多,江南苏州一带称之为花街铺地,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值得大力继承推广的优秀建筑传统做法。
9.梭柱:将柱身依高度等分为三,上段有收杀,中下两段平直,元代以后重要建筑大多用直柱,明代南方某些建筑又复采用梭柱。
10.卷杀: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
“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
11.生起:屋宇檐柱的角度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
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
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槫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其他各槫则是屋面形成双曲面,清代建筑无角柱生起。
12.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和两山均向内倾斜,角柱则两个方向都有倾斜。
如为楼阁建筑,则楼层与侧脚上再加侧脚,逐层仿此向内收。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新1)
中国建筑史分期
二、古典盛期(魏晋—宋 公元5世纪~14世纪)
溶汇(魏晋南北朝):多民族、多文化交融、战乱、移民时期 全盛(隋唐):(全盛时期) 隋:大兴城 大运河 宇文恺 唐:长安 大明宫 建筑特点“雄奇爽朗,刚骨劲爽” 延续(宋辽金):宋:建筑特点柔弱,采取木架建筑古典的模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
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元明清时期
中国建筑史分期
一、前古典时期 (先秦——汉 公元前16~公元4世纪)
原始雏形(夏、商):巢居、穴居、生土、干阑、夯土台基 创立(周、战国):木结构体系、排水沟、瓦、台榭、陕西歧
山凤雏村西周遗址,《周礼·考工记》, 斗拱、阙、三朝五门 雏形,春秋以皇宫为中心的城市建设。 趋于成熟(秦汉):长城、阿房宫、皇陵…(全盛时期)
昂: 斗拱中在中心线上前后伸出,前端下斜带尖的木材部件称为昂,《营造法
式》称为下昂,其功能与翘相同,形式不同。
斗: 斗是斗栱中承托栱、昂的方形木块,因状如旧时量米的斗而得名。
升: 栱的两端、介于上下两层栱之间的承托上层枋或栱的斗形木块,叫做升,
实际是一种小斗。
· 斗栱类型
石拍拱
一斗二升斗拱 一斗二升斗拱
角攒尖,圆攒尖等)、盔顶、盝顶、十字脊顶。屋顶的形式与 其等级有关。
庑殿顶
庑殿顶,即庑殿式 屋顶,宋朝称“庑 殿”或“四阿顶”, 清朝称“庑殿”或 “五脊殿”,是中 国、日本、朝鲜古 代建筑的一种屋顶 样式。 在中国是各屋顶样 式中等级最高的, 高于歇山式。明清 时只有皇家和孔子 殿堂才可以使用。 唐朝时和日本也见 于佛寺建筑。但在 福建沿海地区和琉 球的民居为了防风 而采用庑殿顶。
中国古代建筑史——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祥(1)
移柱法和减柱法通常结合使用,如山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面阔 5间,进深4间,减去前檐全部内柱,又将后檐次间内柱内移一椽 长度; 明清的建筑中已经较少使用。
副阶周匝:在主体建筑以外另外加了一圈回廊的做法,一般应
用于较隆重的建筑,如大殿,塔等。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文殊殿平面 图
面阔(通面阔)示意图
陕西西安唐大明宫麟德殿发掘平面图
北京故宫太和殿平面图
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2. 明间,次间,梢间,尽间:建筑开间正中的一 间称为明间(宋称当心间),左右侧的称为次间, 再外的称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9开间以上的 建筑则增加次间数。
各开间的面阔尺寸在夏、商代宫殿中都是相等的,如河南 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到南北朝时的石窟中雕刻的建 筑还有这样的做法,例如云岗21窟北魏的五重塔。后来中 部各间相等,仅端部一间减窄,如山西五台山唐代佛光寺 大殿。在宋代建筑遗物和《营造法式》中,各间面阔有相 等的;有当心间稍宽,次间稍窄的;也有各间不均的。元 以后也大抵如此。
斗拱的组成
翘头上置横拱的叫做计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拱 的叫做偷心造。唐宋建筑斗拱常用偷心造,金 元以后多用计心造。
翘头上不置 横拱,此为 偷心造。— ———佛光 寺大殿斗拱。
南禅寺大殿转角斗拱
斗拱部件1
斗拱部件1
岱庙内复原建筑的斗拱
斗拱出跳数目的称呼
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跳数,清代称为踩(宋代 称为铺作)。出一跳叫三踩(宋称四铺作); 出两跳叫五踩(宋称五铺作);一般建筑(牌 楼除外)不超过九踩(七铺作)。 跳,踩,铺作数目之间的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古建筑构件柱础
古建筑构件——柱础柱础是中国建筑构件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古代中国人民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
因此,对础石的使用均十分重视。
名称起源承柱的础石;柱下的基础。
墨子书中记载:「山云蒸,柱础润」。
据宋营造法式第三卷所载:「柱础,其名有六,一曰础,二曰礩,三曰舄,四曰踬,五曰磩,六曰磉,今谓之石碇」。
而在本省则称之为「柱仔珠」、「石珠」、「柱珠」等。
最早的柱子应是直接「种」于地下,但为了防止柱子的移动下沉,便在柱脚的部位置一块大石头,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上。
后来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柱容易潮溼腐烂,因此便把石块提升至地面上,可免除柱础的腐蚀或碰损。
在柱子底下承受压力的部分叫「础」,而在础与柱子之间常有「踬」的放置,以隔断毛细现象向柱子渗入的溼气,并且能于损坏时随时抽换。
但我们一般所通称的「柱础」即包括以上两者。
历史沿革柱础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一、在柱下铺垫卵石,不露明;二、让础石上升到地面来,成为整个立柱的外观形象部分,但没有装饰;三、在础石上再安装柱座,础石周围加以精雕细刻进行装饰。
先秦时期大多用卵石做柱础。
秦代已有方达1.4米整石巨柱础。
到了汉代柱础有类似覆盆式,也有反斗式,但样式极为简朴。
至六朝佛教大昌艺术上增加了新动力,覆盆式已普遍,又有了人物、狮兽、莲瓣样式的柱础。
从大同出土的北魏太和八年司马金龙墓中的柱础看,当时石雕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其雕刻手法一改秦汉粗犷的风格,显现的是精美细致、玲珑清新。
唐代雕有莲瓣的覆盆式柱础最为流行。
宋代对柱础形制已有具体规定,《营造法式》中这样写道:“造柱础之制,其方倍柱之径,谓柱径二尺即础方四尺之类。
方一尺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减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
中国古典建筑木构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
古建营造 中国古典建筑木构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
发展时期(战国――先隋)(前476-581) b) 穿斗式(立贴式) 是干栏式建筑发展而来,是一种 古老的结构方式,由柱距较密, 柱径较细的落地柱或短柱直接承 檩,柱间不用梁而用穿枋联系。 这种结构在我国南方地区(特别 是民居中使用十分普遍,如四川 山地民居,是源起并广泛运用于 南方的结构体系),室内柱密, 山面抗侧力好、省料。
当时斗栱尺度很大,既承托屋檐,也承平座,斗栱 多为一斗三升(二升)。
古建营造
发展时期(战国――先隋)(前476-581)
2.斗栱已经较成熟,但还没有定型 出现了斗栱与曲枅的结合,但还不是斗上出挑。
中国古典建筑木构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
古建营造
发展时期(战国――先隋)(前476-581)
2.斗栱已经较成熟,但还没有定型
古建营造 中国古典建筑木构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
成熟后期 1.柱网布置规整化 不同于前代常用的减柱造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平面 图),清代柱网纵横对齐,十 分规整(故宫太和殿平面图)。 这种简单的布置应是一种退步。
古建营造 中国古典建筑木构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
成熟后期 2.斗栱结构功能减退 明清建筑的出檐长度较前代减小,这时的挑檐檩(桁)不是架在斗栱 的出跳上,而是架在梁头上(桃尖梁)。斗栱不再是出跳承檩,而是 外檐柱或老檐柱上承托梁的支座。因此其尺度规模大为缩小。 一方面是结构功能的退化,而另一方 面则是装饰功能上升。
中国古典建筑木构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
古建营造
成熟时期(隋)唐――宋(辽金)581――1279
1.斗栱技术臻于完善
中国古典建筑木构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
斗栱最早产生的动因是承托建筑的平出部分, 如檐出挑,平座出挑等。后又成为屋身内梁架结 点处的连接构件(见佛光寺大殿,建于857年) 屋檐出挑加大,则可以保护檐柱和台阶免 遭雨淋,同时,又加大了檐下的灰空间面积,增 大了使用空间。斗栱出跳数越多,则挑出的距离 越大,同时必然技术上的难度会越大。从实例中 看,唐、宋建筑的斗栱出跳数最多做到了五跳。 下昂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斗栱技术的 成熟,其做法是:昂身贯通斗科的里外跳,昂头 垂尖向下,昂尾向上伸至屋内。目的是为了不使 因出跳大多,使得斗栱与挑檐檩相碍,或迫使降 低檐柱高度,采取下昂的做法。 下昂本身作为一个受力杠杆,优化了结构的 受力方式,使受力更加合理,斗栱用材的减小 (对比斗栱出现的早期以大承重、承远的特点, 唐、宋斗栱则以巧承远)。
中式柱基的文化内涵
柱基的文化内涵柱础:古代建筑构件一种,俗又称磉盘,或柱础石,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古代人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
因此,对础石的使用均十分重视。
历史沿革柱础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一、在柱下铺垫卵石,不露明;二、让础石上升到地面来,成为整个立柱的外观形象部分,但没有装饰;三、在础石上再安装柱座,础石周围加以精雕细刻进行装饰。
先秦时期大多用卵石做柱础。
秦代已有方达1.4米整石巨柱础。
到了汉代柱础有类似覆盆式,也有反斗式,但样式极为简朴。
至六朝佛教大昌艺术上增加了新动力,覆盆式已普遍,又有了人物、狮兽、莲瓣样式的柱础。
从大同出土的北魏太和八年司马金龙墓中的柱础看,当时石雕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其雕刻手法一改秦汉粗犷的风格,显现的是精美细致、玲珑清新。
唐代雕有莲瓣的覆盆式柱础最为流行。
宋代对柱础形制已有具体规定,《营造法式》中这样写道:“造柱础之制,其方倍柱之径,谓柱径二尺即础方四尺之类。
方一尺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减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
”关于柱础的雕饰,宋《营造法式》也有说明:“其所造花纹制度有十一品:一曰海石棉花;二曰宝相花;三曰牡丹花;四曰蕙草;五曰方文;六曰水浪;七曰宝山;八曰宝阶;九曰铺地莲花;十曰仰覆莲花;十一曰宝装莲花。
或于花纹之间,间以龙、凤、狮兽以及化生之类者,随其所宜分布用之”。
到了明清,柱础的形制和雕饰更加丰富,制作工艺已达到极高水平。
却多了些繁缛及程式化,少了些气势和精神。
形制除上述外还有鼓形、瓶形、兽形、六面锤形等多种。
雕饰图案以龙凤云水为母题,或以百狮飞鹤为主体,结合宗教装饰图案的佛家八宝(法轮、法螺、白盖、莲花、盘长、宝瓶、宝伞、金鱼);民间八宝(宝珠、古钱、玉磬、犀角、珊瑚、灵芝、银锭、方胜);道家八宝(鱼鼓、玉笛、宝剑、葫芦、药篮、紫板、芭蕉、荷花)以及花鸟虫等。
古代柱子的寓意
古代柱子在建筑中不仅是承重结构,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寓意。
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柱子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但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支撑与力量:柱子作为建筑的骨架,象征着支持和稳固,代表着力量和坚强。
在古代建筑中,柱子常常被用来象征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团结。
2. 地位与权力:在古代,柱子的材质、形状、装饰等细节往往与建筑者的地位和权力密切相关。
例如,皇家建筑中的金柱或玉柱往往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3. 精神与信仰:在某些文化中,柱子还被认为是连接天地的精神支柱,承载着人们的信仰和精神寄托。
例如,印度教寺庙中的柱子可能被雕刻成各种神祇的形象,象征着信仰的力量。
4. 美丽与艺术:柱子的设计和装饰往往体现了古代工匠的艺术造诣和审美观念。
柱子的雕刻、彩绘、嵌板等装饰工艺,展示了古代文明的艺术成就。
5. 历史与传承:柱子作为古建筑的组成部分,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了解过去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线索。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柱子还常常与梁、枋、斗拱等元素结合,形成独特的天际线和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和谐与平衡。
例如,古代宫殿建筑中的龙柱,不仅象征着皇权,还展现了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建筑构件——柱础
古建筑构件——柱础柱础柱础 - 名称起源 承柱的础⽯;柱下的基础。
墨⼦书中记载:「⼭云蒸,柱础润」。
据宋营造法式第三卷所载:「柱础,其名有六,⼀⽈础,⼆⽈礩,三⽈舄,四⽈踬,五⽈磩,六⽈磉,今谓之⽯碇」。
⽽在本省则称之为「柱仔珠」、「⽯珠」、「柱珠」等。
最早的柱⼦应是直接「种」于地下,但为了防⽌柱⼦的移动下沉,便在柱脚的部位置⼀块⼤⽯头,使柱⾝的承载重量能均匀分布于较⼤⾯积上。
后来发现埋在地下的⽊柱容易潮溼腐烂,因此便把⽯块提升⾄地⾯上,可免除柱础的腐蚀或碰损。
在柱⼦底下承受压⼒的部分叫「础」,⽽在础与柱⼦之间常有「踬」的放置,以隔断⽑细现象向柱⼦渗⼊的溼⽓,并且能于损坏时随时抽换。
但我们⼀般所通称的「柱础」即包括以上两者。
柱础 - 历史沿⾰发展阶段 柱础⼤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在柱下铺垫卵⽯,不露明;⼆、让础⽯上升到地⾯来,成为整个⽴柱的外观形象部分,但没有装饰;三、在础⽯上再安装柱座,础⽯周围加以精雕细刻进⾏装饰。
历朝造型 先秦时期⼤多⽤卵⽯做柱础。
秦代已有⽅达1.4⽶整⽯巨柱础。
到了汉代柱础有类似覆盆式,也有反⽃式,但样式极为简朴。
⾄六朝佛教⼤昌艺术上增加了新动⼒,覆盆式已普遍,⼜有了⼈物、狮兽、莲瓣样式的柱础。
从⼤同出⼟的北魏太和⼋年司马⾦龙墓中的柱础看,当时⽯雕⼯艺已达到很⾼的⽔平。
其雕刻⼿法⼀改秦汉粗犷的风格,显现的是精美细致、玲珑清新。
唐代雕有莲瓣的覆盆式柱础最为流⾏。
宋代对柱础形制已有具体规定,《营造法式》中这样写道:“造柱础之制,其⽅倍柱之径,谓柱径⼆尺即础⽅四尺之类。
⽅⼀尺四⼨以下者,每⽅⼀尺厚⼋⼨,⽅三尺以上者,厚减⽅之半;⽅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
”关于柱础的雕饰,宋《营造法式》也有说明:“其所造花纹制度有⼗⼀品:⼀⽈海⽯棉花;⼆⽈宝相花;三⽈牡丹花;四⽈蕙草;五⽈⽅⽂;六⽈⽔浪;七⽈宝⼭;⼋⽈宝阶;九⽈铺地莲花;⼗⽈仰覆莲花;⼗⼀⽈宝装莲花。
或于花纹之间,间以龙、凤、狮兽以及化⽣之类者,随其所宜分布⽤之”。
故宫红柱子介绍
故宫红柱子,又称为朱红色柱子,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装饰元素。
它们主要用于支撑和承重,同时起到美化和装饰作用。
故宫红柱子以其鲜艳的颜色、雄伟的气势和精湛的雕刻技艺而闻名于世。
故宫红柱子的特点如下:
1. 颜色鲜艳:故宫红柱子采用朱红色,这种颜色鲜艳亮丽,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朱红色是一种传统的红色颜料,由朱砂和铅丹等原料制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抗氧化性。
2. 雕刻精美:故宫红柱子上的雕刻技艺非常精湛,常见的有龙、凤、祥瑞等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国家繁荣昌盛。
柱子底部的基石和柱身之间的垫层也常常雕刻有精美的花纹,增添了建筑的艺术感。
3. 雄伟壮观:故宫红柱子高大挺拔,气势雄伟。
柱子的直径一般较大,给人以坚固稳定的感觉。
在宫殿建筑中,红柱子成排排列,形成壮观的天际线。
4. 历史价值:故宫红柱子见证了明清两代皇宫的辉煌历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每一根红柱子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故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
总之,故宫红柱子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一种独特的装饰元素,具有鲜艳的颜色、精美的雕刻和雄伟的气势。
它们不仅起到了支撑和承重作用,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
中国建筑史对柱的名词解释
中国建筑史对柱的名词解释中国建筑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众多优秀的建筑作品,其中柱是中国建筑的重要构造元素之一。
在中国建筑史中,柱有着丰富的名词解释和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解释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建筑的审美理念和文化特色。
首先,柱是中国建筑中承重的基本构件,它起到负重、支撑的作用。
在建筑结构中,柱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它是连接地面和屋顶的垂直支撑物。
柱的建造和造型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稳固性和美观。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柱子通常是由木材或石材制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其次,中国建筑史中的柱还有一层象征意义。
在古代中国社会,柱子被赋予了寄托祈福和炫耀权威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古代皇宫、寺庙和贵族府第中,柱子通常是雕刻精美、装饰华丽的,以展示统治者的威严和富有。
这种对柱子的象征意义一直延续至今,现代的建筑设计中依然能够看到对柱子的追求精美和独特的表达。
在中国建筑史中,柱子的设计和建造存在丰富的形式与样式,代表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建筑风格。
例如,在古代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典的柱子形式有“圆柱”、“方柱”、“六角柱”等,这些形式都具有独特的美学效果和文化内涵。
圆柱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于完美形状的追求,它代表了和谐与完整;方柱则体现了中国古人崇尚方正和规矩的审美观念;而六角柱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独特的形式,它代表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除了形式的多样性,柱子还在中国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功能角色。
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柱子不仅是建筑结构的支撑物,同时也是划分空间的手段。
柱子可以被用来分隔不同功能的空间,并且在建筑内部也可以用来支撑天花板和悬挑结构。
通过巧妙地运用柱子,传统建筑师能够创造出灵活的空间布局和丰富变化的室内效果。
总之,中国建筑史对柱的名词解释丰富而多样,体现了中国建筑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审美观念。
柱子在中国建筑中承担着不仅是负重和支撑的作用,还具有象征意义和功能性。
通过对柱子的设计和建造,中国古代建筑师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建筑杰作,这些作品至今仍然对现代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门楣与人像柱介绍
门楣与人像柱介绍在世界各地的建筑艺术中,门楣和人像柱是两种常见的装饰元素。
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门楣和人像柱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门楣的起源与发展门楣,又称门额、门头,是指建筑物门洞上方的横梁或檐口部分。
它起源于古代人类对建筑空间的划分和装饰需求。
最早的门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当时的门楣主要用于支撑屋顶和防止雨水侵入室内。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门楣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装饰元素,用于展示家族地位和文化传统。
在古罗马时期,门楣的设计开始出现多样化的趋势。
罗马人喜欢在门楣上雕刻各种神话故事、英雄事迹和日常生活场景,以彰显家族的荣耀和权势。
此外,罗马人还发明了一种名为“门神”的门楣装饰,通常是一对站立在柱子上的石雕人物,用以驱邪避凶。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门楣同样具有重要地位。
古代士族家庭非常重视门楣的装饰,认为它是家族荣誉的象征。
因此,他们会请来能工巧匠,用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等技艺,将门楣装点得富丽堂皇。
这些门楣上的图案通常寓意吉祥如意、富贵平安,如龙凤呈祥、鱼跃龙门等。
此外,古代中国的寺庙、道观等宗教建筑也喜欢使用门楣作为装饰元素,以彰显其神圣性和庄重氛围。
二、人像柱的起源与发展人像柱,又称雕像柱、人物柱,是一种将人物形象雕刻在柱子上的建筑装饰。
它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最早见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卫城。
当时的人像柱主要用于纪念英雄人物和神话传说,以彰显城邦的荣耀和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像柱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建筑装饰风格,广泛应用于宫殿、神庙、剧院等场所。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中,人像柱的设计非常讲究。
柱子的形状通常为多立克式、爱奥尼亚式或科林斯式,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特色。
柱子上的浮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展示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人民的生活风貌和精神追求。
此外,人像柱还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如胜利女神尼姬的形象代表胜利,海神波塞冬的形象代表海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建筑柱子装饰之历史演变吴梅摘要: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考古资料和现存实例进行研究,对以彩画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柱子装饰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作了详尽的分析,了解柱子的装饰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与上架部分的彩画不尽相同,应将其作为一个与上架既有联系又独立的构件进行研究。
关键司:柱楹彩画雕饰朱红暖色青绿冷色“柱,楹也”[1]。
在中国古汉语中,柱和楹基本同义。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柱之言主也,屋之主也。
……按柱引伸为支柱柱塞。
不计纵横也。
”又《释名》有云:“柱,住也。
楹,亭也;亭亭然孤立,旁无所依也。
齐鲁读曰轻:轻,胜也。
孤立独处,能胜任上重也。
”可见,柱、楹是指竖向能支撑屋顶重量的构件。
由于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中,柱是最主要的承重构件,且又孤立独处,具有独立的视觉效果,并直接与人们的生活相接触,故地位突出,所谓“屋之主也”。
古人由此赋予它很多的象征意义,于是,柱子得到了精心的保护和华丽的装饰。
柱子的装饰,主要有彩画、雕镂等方式,而彩画由于其快捷、方便、表现力强等特点,最终成为最为广泛使用的装饰手段。
除此之外,尚有用金玉、珠翠、锦绣、琉璃等,甚至有用镜子、螺钿等材料来装饰柱子的作法[2],更是奢华而新奇,并对后世柱子彩画的装饰纹样和构成方法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整个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过程中,柱子的装饰经历了由简到繁,又复归于简洁的历史演变过程。
一、先秦与秦汉时期的柱子装饰建筑彩画等装饰手段的产生,源于原始先民的仪式活动、审美要求和对木结构的保护作用。
从考古材料和文献中有关先秦时期建筑装饰的记载,可知当时宫殿建筑中的木构件已有了彩饰、雕饰等的装饰处理[3]。
文献中亦有柱子装饰的记录,虽然有限,却也可以看出端倪。
《春秋·谷梁传》卷三记载:“(庄公二十三年)秋,丹恒宫楹。
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土。
”从这句话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柱子装饰的样貌:(一)用色彩涂刷是柱子装饰的主要方式之一,这是初级阶段的柱子彩画。
(二)柱子都是以单色涂刷为主,不作或只作局部彩绘[4]。
(三)柱子刷饰的颜色多种多样,有刷红黑、青、黄等不同颜色的,不象后世,基本上是以朱红色系为主,到明清时期,柱子更是一律刷红[5]。
(四)柱子上涂刷的色彩根据礼制的要求,有明确的等级限制,不得僭越。
春秋时期,以丹为贵,依次为丹、黑、青、黄。
秦汉是民族大统一时期,特别是汉代,农业和手工业大大发展,为建筑装饰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技术的保障,而且礼制的约束相对松弛,僭越已成为普遍现象。
因此,其时宫殿建筑和贵族宅邸装饰成风。
根据有限的文献及考古资料,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汉代建筑柱子装饰的特点:(一)汉代重要建筑的柱子装饰是雕、绘并用的,但雕饰更为突出,雕刻技术已极为成熟,并被广泛使用[6],这一点可求证于画像石与画像砖。
如山东微山县两城和曲阜县旧县等出土的画像石,都很好的印证了“雕楹”之说(图1),画中柱子满雕波浪纹或出形纹,说明汉时贵族建筑之柱大多通身雕刻几何形纹样以作装饰。
彩绘的技术还不太成熟,应用范围也不如雕饰广泛。
(二)雕饰一般以剪影式浮雕方式在柱子上满雕纹样;也有雕刻之上再施彩的手法,以朱色为多[7];还有雕刻上施铜漆的方式[8]。
(三)柱子彩饰还是以单色通刷的方式为主,也多用丹朱之色[9]。
虽然汉代柱子饰色也是以丹为贵,这是袭自周礼的传统,但并不被严格遵守,民间也常有用丹朱之色的。
(四)重要建筑的柱子经常绘有各种纹样,图案题材与当时所流行的装饰题材一致,多为云气、花卉、符瑞辟邪等[10]。
(五)除雕刻彩画以外,也有不少王公贵族的府第用金玉、锦绣等包裹柱子的装饰手法[11]。
可见秦汉时期柱子装饰手法远比先秦时期丰富且复杂,装饰部位也出原来的几处重点部位到通身雕绘。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柱子装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的战乱动摇了两汉以来传统价值观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儒学和传统礼法的影响大为削弱,老庄玄学得到发展,蔑礼放浪成为一时风尚,佛教得到巨大的发展。
外域文化随佛教传入中原,对汉文化形成一定冲击作用。
在建筑装饰上,大量外来图案、纹饰、色调与装饰技法,也随佛教输入,对传统装饰艺术产生较大影响。
彩画和雕刻技术因此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出现了“晕染”与“叠晕”技法。
其时,装饰柱子的手段也更多样,从古代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得到的有关柱子装饰的资料,可能推测当时的柱子大约有以下几种装饰手法。
1、柱子通刷秦红,这仍然是最普遍的装饰方法。
这一时期的宫殿和庙宇等高级别建筑,据从文献中得到的印象,已广泛流行墙面涂白、木面涂朱的施色方法。
北魏杨之所撰《洛阳伽蓝记》中多有“朱柱素壁”“白壁丹楹”等描述[12],另晋代陆刿所著《邺中记》中也有“朱柱白壁”之语[13],这也敦煌石窟北朝壁画和诸多阙形龛上也经常可见。
南朝梁赋中多见“紫柱”之称谓,其色或稍深于丹朱,也属于这种柱子装饰范畴。
大面积的白色衬托框架形的红色,富有朴素大方而又不失明艳的色彩效果,此后成为中国建筑尤其是北方官式建筑最常采用的施色方式。
此时的丹、朱之被广泛使用,不再限于天子之用。
2、柱子在红地上通身彩绘。
这是较单色涂饰更进一步的柱子装饰手法。
河北北响堂石窟第七窟是北齐时开凿的石窟,其室内佛龛的壁柱柱身就是红地上满绘花卉;敦煌第251窟中的柱子是在红地绿边内绘黄、黑(已变色)和石绿相间的卷草坟,这些都是很好的实物例证。
文献中也有这类记载,《南史·后妃传下》有“花梁绣柱”之语[14],《洛阳伽蓝记》也有“绣柱”与“绮柱”之称[15]。
此时建筑彩画(包括柱子彩画)已产生出以朱、青、绿三色为主要色彩的施色特点,一般以朱为地,青绿色界边或绘花纹,整个彩画效果呈朱红暖色。
而柱身上所绘的装饰纹样常用的有仰覆束莲纹、忍冬卷草纹、连珠纹等由异域传入的装饰纹样。
3、雕刻楹柱也是该时期装饰柱子的主要方式。
《拾遗记》中记载了后赵石虎在邺都“太极殿前起楼,……,屋柱皆隐起为龙凤百兽之形,雕斫众宝,以饰楹柱。
”这是一种隐起华的雕刻手法,装饰效果与彩绘相近,后世为彩画所替代。
龙门古阳洞的上层大龛(约北魏太和末年,498年前后)中,有两处龛柱雕饰束莲。
北齐响堂山石窟檐立柱及龛柱几乎都采用“火珠束莲柱”这种外来造型,是北齐时期流行的柱式。
北魏嵩岳寺塔的底层椅柱,也饰有火珠垂莲。
这种柱身装饰到隋唐以后逐渐演变为柱身彩画。
4、除了用彩画雕刻等手法装饰柱子外,特别奢华的建筑还有用金银铜、织物等包裹柱子的手法[16],甚至有用曲镜包裹柱子的[17]。
这种包裹柱子的装饰手法,大约源自春秋时期的金装饰。
金为加固木构件而产生,后逐渐演变纯装饰构件,至魏晋南北南时期,是又演变成用种种华美材料包裹木构件以作装饰,这种装饰手法对后世彩画图构成的形式影响极大。
此时,柱子装饰还是彩、雕并用,但彩绘的地位已逐渐提高,大有超越雕饰之势。
三、隋唐五代时期的柱子装饰隋唐凡三百二十七年(581年-907年),经过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国力强大,声威远播,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文化也因此呈现出一派繁荣自由的景象。
在这种充满蓬勃生机的整体文化氛围中,唐代人创造出一种真诚、豪迈、富有独创精神的建筑艺术风貌,建筑装饰艺术也具有质朴、多样而不失精美的特点。
之后的五代十国(907年-979年),由于事,经济处于萎缩阶段,建筑装饰艺术风格虽大多仍袭唐制,但比较粗糙,远不如唐代的大方浑厚与精致。
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柱子装饰也因此产生出富有时代气息又符合自身特点的艺术风格。
通过对国内现存的石窟、墓葬、佛寺等的柱子装饰实例和敦煌壁画、绘画中所表现的柱子装饰形象,以及古代文献中对柱子装饰的记载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此时的柱子装饰具有以下诸多特点。
1、此时,彩画已成为柱子装饰的主要手段,雕刻柱子的作法还在一些佛寺、宫殿等高级建筑中有所保留,但已不普遍。
其他装饰手段,如用金银、织物、铜镜等包裹柱子的方法,虽在极个别的建筑中还在使用,但主要是作为彩画的一种样式而存在,即用彩画模拟金银织物包裹柱子的形象,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柱子彩画样式。
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大量建筑形象上,柱子常饰有这种彩画,柱身中部约当全柱高度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一段绘团花图案,上下以水平线道为界,好似织品围裹的效果(图2)。
2、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虽不能动摇隋唐时期相当完善的木构体系,却为建筑装饰带来了丰富新颖的颜料色彩、装饰纹样和构成方法,比六朝时期更有发展。
此时流行的团花、连珠、莲瓣、卷草等图案都是外来纹样与本土纹样结合的产物,并在柱子彩画上均有体现[18]。
团花大量使用在中唐时期的柱身上,卷草花卉图案则在唐末和五代时期被广泛用作柱身遍地花纹。
连珠纹一般用作水平饰带,将柱子分成几段,或作为仰覆莲的束腰。
莲纹继承南北时时期雕刻柱子的做法,柱头用覆莲瓣,柱脚用仰莲瓣与柱头对应,柱中则用束莲。
3、隋及初唐时期,柱子的形象比较质朴,即使是比较重要的建筑,如宫殿、佛寺等,大多亦仅通刷丹、朱、赭等红色系列[19],与大片白墙形成“朱柱素壁”的对比效果;也有在柱头、柱中、柱脚处稍作装饰的(图3)。
到中唐以后,柱子彩画逐渐繁丽起来,柱子中段往往绘有织物包裹的形象,以交错布置的团花图案为多,并以水平线道为界。
到晚唐五代时期,柱子彩画更是华丽,柱身不再分大约均等的几段,而是将整个柱子分成柱头、柱脚、柱身三个部分[20],与北宋《营造法式》中的构图方式已颇为类似,柱身满饰卷草花卉纹样,产生遍地华的彩画样式,个别也有绘天王等人物形象作装饰的[21]。
4、隋唐五代的柱子彩画,大多是以朱赭之色为地或通刷,呈暖色[22],偶也用黑色涂刷柱子[23],但也已出现了青绿冷色柱子彩画的萌芽[24]。
5、柱子彩画已广泛采用晕染手法[25],但叠晕手法还很少用,更没有建立成熟的叠晕制度。
6、彩画中典型的构图法“双破”[26]与“一整二破”在柱子上也被广泛使用[27](图4)。
以上仅是对国内非常之有限的实物与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免失之偏颇,由于唐代建筑艺术对日本的影响非常之大,又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因此对日本奈良、平安、镰仓时代唐样建筑柱子装饰的研究[28],可以弥补以上分析的不足。
现对上面的总结作以下几点补充:1、此时日本建筑的大多柱子也是涂刷单一的色彩,常用朱红色或素木色,偶有黑色[29]。
特别重要的建筑,如当时的阿弥陀堂内部的中心四柱,往往装饰华丽[30],色彩除了呈现暖色调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出现青绿冷色调倾向[31](图5)。
可见在唐代中国本土也应该已有青绿柱子彩画的出现,这为上述第四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日本建筑的柱子彩饰常用连珠纹复合而成的横向带饰将柱子分成几段,结合中国本土的实例,可以看出隋唐时期柱子上的横向带饰,非常富有特色。
早期横向带饰由上下两列连珠纹组成[32];到了后期,不再用连珠纹,仅用上下两道线道围合花草图案形成横向饰带[33];直至宋代,横向带饰则完全简化为线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