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构梁与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锚索框架梁和抗滑桩联合支护在路基高边坡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关键 词:锚 索框架梁 ;抗滑桩联合 支护 ;路 基高边坡 ;滑坡治理 ;应用
1工 程 概 况 以及 滑 坡 治 理 的原 则
该滑坡 处治工程位 于四川省甘孜藏族 自治州巴塘县列衣 乡德曲河岸边 ,国道 3l8线 海竹段 K243+350一K243+500处 ,海拔在 34o0m以上 ,斜 坡 自然坡度约 32— 38。 。本工程滑坡前后缘平 均宽约 120m、长约 190m,面积约 22800m ,滑坡体平 均厚度约 19m,体积约 433200m ,属大型碎石土中层滑坡 。该滑坡是具有 多层多 级滑面 的切层滑坡 ,滑 面深 ,滑体厚度 大 、规模大 ;滑坡体 滑动较活跃 ,处于蠕 动挤压 的蓄势阶段 ,应尽 快实施滑坡整治工程 。因此 ,设计根据滑体成 因、规模 、 变形趋势等特 点及 “先治稳 、后治本 、一次根治 、不 留后 患”的原则 ,在综 合考 虑技术 、经济 、安全可靠 性 、长期稳定 性 、施工难度等方 面因素后 ,滑坡 处治采 用路基改线 措施 、支挡措施 (锚索抗滑桩 、锚 索框架 、混凝土挡板及浆砌护坡 )、 截排水措施 、环境保护等进行综合治理 。
预应力锚杆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与改造 的工 程 , 同时 它也是 一 门综 合 性较 强 的学 科 。 它是 以工程 锚 固 技术 : 即预 应力 锚杆 与锚 索 为主 要技 术来 对土 体 进行 整 治 与 改造 , 从 而在 有 效 对土体 稳 定 性进 行控 制 的
2 . 3 主 动加 固
通 过在 施 工 中对锚 杆 进行 预应 力 的适 当施加 , 则可 以 对岩 土 的变形 情 况进 行主 动 的控 制 , 并 对 岩土 的稳 定性 进 同时使 边 坡保 持稳 定 。 而 这也 正是 我 国水 利水 电项 目边 坡 行 充 分 的调 动 , 从 而 使其 能够 一直 保持 在稳 定 的状 态。 治理 中 的重 要工 作 。 随着锚 固技 术在 国 际上 广 泛 的应 用 , 2 . 4 环 境 效 益 目前在 西 方 发达 国家 中 已经 成为 了一种体 系 多样 、 应 用广 使 用 新 型 的锚 固结构 ,不仅 能够 使边 坡得 到 稳定 , 同
( 上接第 2 2 9页 )
果, 这就 表 示床 温 也可 不 参 照规 定范 围 的数 量 。一 次 风通 采用人 工 手 动操作 补 偿 风量 的控 制 , 实 现循 环流 化床 锅炉 过动 态 静态 影 响床 温 , 动 态 静态 下燃 料 变化 对于床 温 并没 在各 种 负荷工 况 当中安 全稳 定 的运作 。 有产 生作 用 , 床 温依 然 随 着燃 料 的增 长 或减 少 而升 高 或 降 4 结 束语
泛 的技术 学科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还 有着 美观 的特 点。通过将 边 坡绿化 与锚 杆技 : 术良好 的 随着 我 国社 会 的 不断 发展 ,经济 水平 的不 断提 高 , 我 进 行结 合 , 能够在 对环 境进 行 保护 的同时 起 到美化 环境 的 国人 民对 于环 境 的保 护 意识也 越来 越 强。这就 使锚 固技术 作 用。
混凝土架构梁与锚杆在高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混凝土架构梁与锚杆在高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陈金福摘要:为解决高边坡存在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本文结合某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案例,首先对地质灾害的成因作出分析。
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混凝土架构梁以及锚杆施工技术在高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边坡;治理工程;混凝土架构梁;锚杆在受到降雨、地震以及施工扰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边坡工程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并存在着滑落、崩塌等安全隐患。
为此,应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并根据施工过程的具体要求,采用合理、可行的治理措施与技术,加强对隐患区域的治理,及时排除施工期间的安全隐患,确保各项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1 工程概况因施工期间边坡开挖工作未分级进行,并且均为一级高陡边坡,因而造成了大片的不稳定边坡。
通过对现场的调查、勘查资料作出分析发现,这一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边坡长度约为1300m,坡高介于20m~55m之间,最高约为70m,坡度介于40°~55°之间。
在产区内部的大部分边坡中,顶部表层主要以薄层坡、残积粉质黏土为主。
另外,局部坡段是土质边坡。
在边坡坡脚位置处,分布着密集的建筑物,各种类型的建筑物接近100幢,总建筑面积达到了40000m2。
因而,在开展建设工作时,要处理好人工切坡形成的高陡边坡问题,以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本次的设计主要针对的是1区治理工作。
2 地灾成因分析早在2006年间,该区域曾经发生2处滑坡,12处崩塌,滑坡总方量达到了1×105m3,崩塌规模介于小型—大型之间,总方量达到了1.4×105m3。
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导致了坡面原有的植被发生破坏,同时也造成了坡脚位置的挡墙、围墙开裂与倒塌。
由于边坡存在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危害人数超过了300人,并且危害到周围的企业,包括2个加油站、从化油漆厂等。
同年,被广州市列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
锚索框架梁和抗滑桩联合支护在路基高边坡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锚索框架梁和抗滑桩联合支护在路基高边坡滑坡治理中的应用摘要:以云万高速公路曾家垭隧道右线进口YK160+625~+730右侧滑坡治理为例, 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和抗滑桩联合支护体系在路基高边坡滑坡治理中的应用情况及其施工方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 滑坡; 抗滑桩; 锚索框架梁本段滑坡位于云阳县栖霞乡龙门村一组、曾家垭隧道进口附近右侧老沟槽和缓坡地带,自刷坡后该坡体一直在缓慢变形,前部岩体不断松动塌滑,后缘裂缝逐步向后发展。
经调查发现:该坡体的变形范围最远已发展到离线路中线约180米的距离,后缘裂缝贯通,裂缝张开最大宽度已达到20~40cm,可见深度约100cm,已贯穿整个坡体,YK160+625~+645段边坡出现较大规模的坍塌变形,并有向大里程方向发展的趋势。
本滑坡自然坡度18°~24°, 最大边坡高度超过 55m 。
此处原为古滑坡体, 滑体厚度10~30m , 滑坡总方量超过50 万m 3。
公路从滑坡体舌部穿过, 由于路堑的开挖, 引起古滑坡复活, 形成新的滑坡。
古滑坡的复活, 不仅使云万公路正常建设受阻, 而且直接威胁到曾家垭隧道右线的安全,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治理。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1.1工程地质此滑坡属基岩滑坡。
滑坡体地层主要以滑坡已扰动的砂岩、泥页岩互层,砂质泥岩为主, 地表覆盖薄层第四纪坡残积亚粘土, 滑面以下为中等风化~弱风化砂泥岩互层。
砂岩相对坚硬, 抗风化能力较强, 泥岩质软,具有快速风化特性, 层理发育, 层面光滑细腻。
由于泥岩质软, 加之饱水软化, 形成层间软弱带。
因此古滑坡具有多层性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 (1)在主滑动面以上存在数层次级滑移面; (2)随着开挖高度不同, 产生的新滑坡沿不同深度的层位剪出, 并且开挖高度越大, 滑移深度越深, 新滑动面大部分位于新开挖坡脚附近。
1.2水文地质该段地下水埋深 8~ 15 m , 主要属于孔隙- 裂隙水。
预应力锚索格构在公路边坡治理中的应用分析
预应力锚索格构在公路边坡治理中的应用分析摘要:预应力锚索与混凝土格构对公路边坡都可以起到较好的稳固作用,将两种形式结合起来,更可以有效的发挥其长处,通过柔性钢索和刚性的混凝土格构有效的将边坡滑坡体固定起来,同时网格结构的表面也可利用植被进行第三道防护,所以此种形式被广泛的应用在边坡治理中。
同时要达到设计要求的稳固效果,就应从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施工效果,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网格结构施工要点质量控制一、预应力锚索格构概述预应力锚索格构是一种复合型的支护体系,近些年广泛应用在公路的边坡治理中。
此种结构将锚索的柔性支护手段与格构这种刚性支护手段结合起来,在实际的应用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种符合结构利用了锚索的锚固效果,对边坡产生拉力,利用框架格构的表层设计为植被保护形式,适用于整体稳定性差、表层需要增加防护的高陡型边坡。
其中,预应力锚索穿过潜在的滑坡体系,深入到稳定基岩中,对边坡进行预应力加固,有效防止滑坡的出现,而表层岩土的加固和水土保持则利用外部的格构来完成。
此种框架结构不仅可以抑制表层岩土的滑脱,同时在格构中利用植被保护水土,提高了绿化率有助于恢复生态。
格构锚固的护坡材料通常为砌石、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锚固材料有锚杆、锚管、预应力锚索等。
常见的砌石和现浇注混凝土格构形式有菱形、方形、人字形、弧形;预应力混凝土格构的形式则有十字形、半正方形、一字型、正方形。
二、预应力锚固格构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1、施工流程预应力锚固格构的主要施工内容包括了:边坡上放样、开挖土方,设定锚索位置、锚索施工、格构施工,预应力张拉和锚索固定,防腐处理,种植植被。
以上施工工艺依次进行,就完成了施工。
2、具体施工要点分析1)边坡土方开挖施工的具体原则:按线开挖,依照设计的坡率、坡高进行测量和放线,并安放坡度架,按照放线进行土方开挖;分级开挖,并进行分级支护,尤其是在高边坡的地质条件下,一定要先对上一层的锚索格构进行施工并完成张拉,直至到达有效防护的效果,才能进行下一级的开挖工作;分级分段开挖,当边坡的地质条件较差,上一层的边坡还没有达到安全性要求而下一级需要开挖时,为了降低对土层的扰动,下一级边坡应采用分段开挖的方式,隔段落进行开挖,并分段防护。
预制格构梁结合预应力锚索边坡锚固施工工法(2)
预制格构梁结合预应力锚索边坡锚固施工工法预制格构梁结合预应力锚索边坡锚固施工工法一、前言预制格构梁结合预应力锚索边坡锚固施工工法是一种有效、安全和经济的边坡保护工法。
它采用预制格构梁和预应力锚索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有效地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又能够保证施工的速度和质量。
本文将对该工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预制格构梁结合预应力锚索边坡锚固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其一,采用预制格构梁的形式,可以提前制造,并减少现场加工和拼装工作,提高施工效率;其二,预应力锚索可以提供较大的抗拉力,增加地面与锚固结构之间的摩擦力,使边坡更加稳定;其三,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边坡,无论是土质边坡还是岩质边坡,都可以采用该工法进行加固和保护。
三、适应范围预制格构梁结合预应力锚索边坡锚固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范围:其一,适用于高边坡、陡坡和悬崖等地形;其二,适用于边坡稳定性差、易发生滑坡和崩塌的区域;其三,适用于边坡处于高风险区域,需要加固和保护的情况。
四、工艺原理预制格构梁结合预应力锚索边坡锚固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如下:首先,通过对现场边坡进行勘测和设计,确定所需的预制格构梁和预应力锚索的数量和规格。
然后,将预制格构梁安装在边坡上,利用预埋的锚固孔将其固定在地面上。
接下来,通过钢丝绳或钢筋将预制格构梁与地面下的预应力锚索连接起来,通过张拉预应力锚索,使其产生一定的抗拉力。
最后,通过填充土石料和进行覆盖保护,完成整个边坡锚固施工。
五、施工工艺预制格构梁结合预应力锚索边坡锚固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施工阶段:其一,现场勘测和设计,确定施工方案和所需材料;其二,预制格构梁的制作和运输,包括钢筋加工、钢板焊接和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其三,边坡准备工作,包括挖掘和疏通边坡、清理杂物等;其四,预制格构梁的安装和固定,包括预埋锚固孔的施工和格构梁的安装;其五,预应力锚索的安装和张拉,包括预埋锚固孔的布置和锚索的张拉;其六,填充土石料和覆盖保护,保护边坡和锚固结构。
格构锚固结构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格构锚固结构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作者:杨波史照德来源:《科技资讯》2014年第36期摘要:该文结合某一工程实例,对格构锚固结构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作了介绍,格构护坡有布置灵活、格构形式多样、截面调整方便、与坡面密贴、可随坡就势等显著优点,并且框格内可进行培土和植草,达到边坡加固和美化环境的双重效果,为同类型的边坡治理提供参考。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矿山、铁路、公路、城市建设事业发展迅速,边坡防治已成为国家十分重视的研究领域,支挡加固工程作为边坡防治中的有效方法备受关注。
目前支挡加固措施正向复合型、轻型化、小型化和机械化施工方向发展,格构锚固结构正好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而且将护坡与支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格构锚固工程作为边坡防护中的有效方法备受关注。
关键词:锚杆(索)格构梁工程应用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c)-0026-02该文主要结合工程案例,对格构锚固结构的设计、施工技巧进行分析、总结,供广大边坡治理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1 格构锚固的定义及分类格构锚固是一种将格构梁护坡与锚固工程相结合形成的新型的抗滑支挡结构,它利用浆砌块石、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格构梁进行坡面防护,同时由于格构梁与坡面接触面较大,与格构梁相连接的锚杆或锚索进行深层加固效果很好,使得格构锚固结构既能保证深层加固又可兼顾浅层护坡,很适合土质边坡、松散堆积体滑坡的治理。
格构的主要作用是将边坡坡体的剩余下滑力或土压力、岩石压力分配给格构结点处的锚杆或锚索,然后通过锚杆(索)传递给稳定地层,从而使边坡坡体在由锚(索)提供的锚固力的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
因此就格构本身来讲仅仅是一种传力结构,而加固的抗滑力主要由格构结点处的锚杆或锚索提供。
一般提及到的格构加固技术是一种广义的术语,它包含了格构本身和锚杆(索)两部分。
此外,格构锚固结构可以与绿化防护措施相结合,例如在格构框架内植草,在稳固边坡的同时,还起到绿化边坡环境的作用,因此格构锚固结构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抗滑护坡结构。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在路基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在路基边坡防护中的应用摘要:预应力锚索与混凝土框架梁的复合结构能够充分发挥锚索和框架梁的锚固作用,在路堑边坡加固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本文结合大准铁路增二线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框架对路基边坡进行防护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并对锚索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注意事项和施工技术措施等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路堑边坡施工工艺1 工程简介工程位于大准铁路增二线工程四标段左线绕行地段线路以挖方通过,地势左高右低,路堑边坡最大挖深27.0m。
由于大准铁路增二线DK255+440处左侧有一电力铁塔,位于原设计边坡上,如将该铁塔拆迁费用巨大,且影响工期,通过对现场勘察提出DK255+410~DK255+460段边坡由原设计的1:1.25调整为1:0.75,边坡防护由浆砌片石护坡改为锚索框架结构而不拆迁铁塔,既消除了拆迁的不利影响又可以大大降低费用。
变更前后如附图1、附图2。
2 工程防护措施(1)改变该段段左侧路堑挡土墙顶上第二、第三级边坡坡度,由原设计1:1.25变更为1:0.75,每10m一级,级间设置2m宽平台。
(2)DK255+410~+460左侧设路堑挡土墙,原最大墙高8m调到10m,墙身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浇注。
墙后设0.5m砂夹卵石及渗水片材作反滤层,墙后堑坡开挖采用挂网喷浆进行临时支护。
(3)该段左侧路堑挡土墙顶上第二、第三级边坡增设预应力框架锚索防护。
框架锚索每片框架由2根横梁和2根肋柱连接组成,在结点处设置预应力锚索,每片框架设两排锚索,DK255+410~DK255+460段左侧第二级边坡锚索,其长度自下而上分别为16.0m、19.0m;第三级边坡锚索,其长度自下而上分别为17.0m、21.0m。
锚索设计拉力500KN,锁定荷载240KN,每孔由5根φ 15.2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组成,锚索下倾角25度,锚索孔径130mm。
框架梁截面尺寸0.6m×0.5m,横宽0.6m,肋柱横向间距3米(每片横向间距6m)。
预应力锚索、锚杆格构梁在高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预应力锚索、锚杆格构梁在高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摘要:针对预应力锚索、锚杆格构梁在高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预应力锚索、锚杆格构梁是一种新型的高边坡防护技术,其主要是锚索、锚杆与格构梁两者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从而形成独特的结构受力体系。
本文对预应力锚索、锚杆格构梁加固技术进行简单介绍并且对其在高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今后的高边坡防护工程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锚杆格构梁;高边坡防护;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基础建设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公路、铁路、市政、水利水电及矿山等建设工程领域,均从在又高又陡的边坡,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道路灾害以及对环境造成破坏等问题不断出现。
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为了保护稳定的生态环境,从而引进了技术比较成熟的预应力锚索技术以及锚杆格构梁技术,应用在高边坡防护工程中。
预应力锚索技术主要是通过锚索对低层周边的岩土抗剪强度进行结构拉力的传递,预应力锚索、锚杆格构梁的使用可以使锚固的底层形成一定的压应力区域,具有加筋的作用效果,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层的强度,使预应力锚索和锚杆格构梁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较高强度的复合体系,对阻止边坡滑动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因此预应力锚索技术和锚杆格构梁在高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1.预应力锚索与锚杆格构梁联合应用的特点1.1联合应用特点预应力锚索和锚杆格构梁联合结构是一种对高边坡进行加固的支护技术,这种加固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例如:结构布置较为灵活、结构形式多种多样、调整结构截面形式简单方便,与边坡坡面连接紧密等。
格构内采取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和种植花草植被等方法进行防护,这种防护方法造价较低、施工工期短、对边坡的影响较小、安全可靠性能高,因此在高边坡防护工程施工中常应用此类方法。
1.2联合应用的工作原理利用预应力锚索将容易产生滑动的部分固定在山体上,锚杆约束边坡的滑动,并且在边坡表面露出锚头上加上格构梁结构和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在滑动体的表面形成一个整体的钢筋混凝土板,从而将松散的岩石和土体固定为一个整体,使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达到防止边坡滑动的目的。
预应力锚索+框架混凝土格构梁支护技术在边坡中的应用
预应力锚索+框架混凝土格构梁支护技术在边坡中的应用摘要:预应力锚索+框架混凝土格构梁支护技术在边坡工程中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多年从事边坡支护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经验,对预应力锚索+框架混凝土格构梁支护技术的组成,机理,施工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锚索;混凝土;格构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高边坡工程越来越多,边坡锚固技术[1]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预应力锚索+框架混凝土格构梁支护技术[2]在边坡支护和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支护技术具有设计灵活、施工简便、外形美观、造价低廉、安全可靠等优点。
预应力锚索+框架混凝土格构梁支护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治理滑坡、坍塌等斜坡类地质灾害,还可以加固潜在不稳定的边坡,防止边坡出现滑坡等灾害。
结构组成预应力锚索+框架混凝土格构梁主要由预应力锚索和框架混凝土格构梁组成,混凝土格构梁采用矩形或菱形布置,混凝土格构梁间根据地质条件可增设钢筋网并喷射混凝土面层,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格构梁间实施客土喷播来进行绿化。
工作机理2.1预应力锚索锚固机理预应力锚索的一端固定在框架混凝土格构梁上,另一端穿过滑裂面或潜在滑裂面后,锚固在坡体内部稳定岩土体中。
锚索施加预应力后,在岩土体中产生强大的压应力场,使不稳定滑体处于高围压的三向应力状态,与在单轴压力及低围压条件下相比,岩土体的力学特性得到提高。
此时结构面处于受压状态,界面的咬合作用和抗滑阻力增强,从而使得边坡岩土体的整体性得到显著提高。
2.2框架混凝土格构梁加固机理框架混凝土格构梁平置于坡面上,由横梁和竖肋组成,两者一般呈矩形或菱形布置。
横梁和竖肋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也采用预制十字型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梁主要起到保护分级卸荷平台或堑顶岩土体稳定的作用,不是主要受力构件。
由于预应力锚索仅仅作为受拉杆件,只有变形岩土体具有一定的刚度,保持一定的形状,能在框架混凝土格构梁的协调下形成受力体系,因此变形岩土体也可以看成是预应力锚索+框架混凝土格构梁支护结构的一部分。
锚索与格构梁在土质边坡支护中的应用
锚索与格构梁在土质边坡支护中的应用为了保证边坡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相应的加固及防护措施显得很有必要。
本文结合边坡加固工程,计算分析了该边坡的稳定性,综合各方面,最终采用锚索与格构梁的联合支护方式。
实践证明,该联合支护方式兼顾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双重目标。
标签:边坡;支护;锚索;格构梁;加固长期以来,边坡工程的综合防护加固技术一直是建设项目中一个常见的研究课题。
特别是近些年来,地质灾害现象越来越多,给国民经济造成很大损失,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边坡的综合治理受到重视。
随着支护、加固工艺的不断革新,边坡工程理论与实践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边坡加固技术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锚索与格构梁联合结构是边坡进行加固的一种支护技术,具有布置灵活、结构形式多样、可随坡就势等优势,同时,该方法造价低、施工工期短、安全可靠,为此,该方法在边坡加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工程概况某土质边坡西北侧山顶标高为58.44m,边坡附近植被比较发育,地形坡度57°~79°。
该土质边坡因受雨水冲刷及人为的破坏活动影响已经出现局部坍塌。
2地质情况①素填土,厚度为约0.8m。
②粉质粘土,厚度为约9.8m。
③含砂粉质粘土,硬塑~坚硬,分层平均厚度为0.7m。
④强风化花岗岩,密实,岩石的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分层平均厚度为 4.5m。
⑤中风化花岗岩,坚硬,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
层场地均有分布,具体各土层的力学性质如表1所示。
表1 土层力学性质参数表地质剖面图如图1所示。
土质边坡地下水分布于边坡粉质粘土层中,地水位变化多端,透水性能比较弱。
在风化花岗岩地层中,存在潜水,水量较小,季节性强,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局部接受高位下降泉水补给;以蒸发排泄为主,少量顺坡向径流,在地形切割处以下降泉形式排出地表,对工程建设影响不大。
2边坡稳定性分析由于该边坡为环形状,因此在分析中取一典型剖面进行稳定性分析,典型剖面宽度为100m,坡高24.91m、坡长28m。
在高边坡治理中格构锚杆组合加固技术的应用
在高边坡治理中格构锚杆组合加固技术的应用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在于对高边坡的治理。
因为如果边坡不稳定,那么就会大大提高这一部分地区出现地质灾害的概率。
同时。
也可能会在人为因素或者是降雨、河水冲刷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之下,使得边坡不稳定而出现滑裂破坏情况,严重威胁到周围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通过在高边坡治理过程中应用格构锚杆组合加固技术,能够进一步的加强边坡所具备的自稳能力以及自承能力,从而防止因为外界因素,而使得边坡产生病害变形的现象,保证边坡具备有足够的稳定性。
标签:高边坡治理;格构锚杆组合加固技术;应用;措施在高边坡加固过程中应用格构锚杆组合加固技术,具备了较强的实用性。
同时又因为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具体施工过程不会对于边坡产生较大的干扰,又能得到最终良好的加固效果,同时工程又具有较高经济性的优点,因而该技术广泛应用于高边坡加固防治过程中。
而通过应该技术,能够减少边坡出现病害的概率,从而增强边坡的自稳以及自承能力,进一步的保护周围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
本文具体探究了在高边坡治理过程中对于边坡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的因素。
同时还详细分析了格构锚杆组合加固技术在高边坡治理中的有效应用,从而提供给有关从业人员一定的参考。
1、关于高边坡稳定性的概述想进一步的探究影响到高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可以看到在边坡外部结构的自身重量以及其余荷载的综合作用下,边坡内部的岩土层逐渐由高向低开始滑动,但是又因为边坡内部存在有一定的阻抗力,而这种阻抗力防止向上滑动的趋势。
而在某种情况之下,一旦边坡的某一个面上的下滑力超出了抵抗力而存在,同时如果边坡没有做好支护支撑准备措施,就可能会导致下滑力超过抵抗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者是变形现象。
一般而言,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因素,在于地质条件人为扰动地质灾害或者是水的因素而造成的影响,为防止出现这一现象,就必须要求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考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确定边坡得位置及形状等若干因素,而确定滑裂面的同时,还进一步确定边坡的安全系数。
格构锚固结构在水利工程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格构锚固结构在水利工程边坡治理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边坡的稳定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
在边坡治理中,格构锚固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中。
本文将从格构锚固结构的原理、设计、施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水利工程边坡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关键词:格构锚固结构,水利工程,边坡治理,稳定性,施工方便1引言在水利工程中,边坡的稳定问题一直都是工程技术人员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边坡可能会出现滑动、崩塌等现象,严重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边坡治理方案。
其中,格构锚固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边坡加固技术,因其具有高强度、高刚度、施工方便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格构锚固结构在水利工程边坡治理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2格构锚固结构的原理格构锚固结构是一种创新性的边坡治理方法,通过钢筋混凝土或浆砌石构成的框架结构,结合锚杆或锚索的固定作用,有效地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该结构不仅具有高强度、高刚度等优点,还可以避免传统加固方式对边坡岩土体的破坏,具有施工方便、效果显著等优点。
格构锚固结构的应用,为水利工程边坡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3格构锚固结构设计3.1格构框架设计格构框架的设计是一个关键步骤,需要充分考虑边坡的形状、大小、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条件等多方面因素。
根据边坡的地质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平面布置形式,如正方形、菱形或矩形等。
这些不同的布置形式可以针对特定的地质条件和边坡形态提供最有效的支撑作用。
在确定了平面布置形式后,需要根据边坡的受力情况来设计格构框架的截面尺寸和配筋。
截面尺寸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框架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而配筋则能够提高框架的韧性,增强其在承受重力、风力等作用时的稳定性。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格构框架的支撑作用,还需要考虑框架与岩土体的共同作用。
边坡支护工程中格构梁及锚杆的应用研究
作 者简介 :马健 (1989~),男,汉族 ,湖北荆 州人 ,硕 士 ,地质 工程 师 ,毕 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要 从事岩土 工程勘 察、基坑 支护设计 、 地质 灾害勘 察设 计等。
RESOURCES|125
西鄙鸳
7卜文 地 质 、环 境 地 质 、-- T-- ̄ 8I"2018年 第 三期
—
—
—
—
—
荨_——一
式 中 :K为边坡安 全 系数 ;Cj为岩 土体 黏 聚力 ;咖 为 内摩擦 角;
为岩土体 的分条块 重量 ;Or;为破 裂 面与水平 面的 夹角 ; 为锚杆
地 表裸 露 花 岗 岩 孤 石 较 多 ,大 小 不 一 ,中 部 场 地 地 形 开 阔 轴线与破裂 面的夹角; 为分条块的潜在破 裂面长度;P为锚杆 (索)
2018年 第三 期 水 文地 质 、环 境 地 质 、工程 地 质
西部鸳
边坡 支护工程 中格构 梁及锚杆 的应 用研 究
马 健 广东 省水 文地 质大 队 广 州 510510 摘 要 :边坡 支护 工程 中比较 常见 的 支护 方式 主要 为喷 锚 支护 、防护 网支护 、格 构 梁及 锚杆 (索 )支护 。本 文 依 据 边坡 支护设 计 的原 理 ,对格 构 梁及 锚杆 支护在 边坡 支护 工程 中的应 用进 行 了研 究 ,并 应用 于 某 实例 _Y-程 ,取 得 了较好 的 治理 效 果 ,为类似 的边 坡 支护设 计提供 了参 考 。 关键 词 :边坡 支护 ;格 构 梁 ;锚杆
平 缓 ,分 布 有 若 干 鱼 塘 ;场 地 内 大 气 降 水 和 侧 向径 流 是 的抗拔力 ;11为实际设计 的锚杆 (索 )排数 ;S 为锚杆 (索)的水平间距 、
格构锚固措施及其在滑坡防治中的应用
格构锚固措施及其在滑坡防治中的应用摘要:格构锚固是一种新型支挡加固措施,它将整个护坡与柔性支撑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且,施工时不扰动边坡,施工安全快捷,特别是钢筋混凝土格构、预应力混凝土格构与预应力锚索的联合应用,变被动抗滑为主动抗滑,充分发挥滑体的自承能力,是一种非常经济、有效的、应用前景广泛的支挡加固措施。
本文以某山岭滑坡为例,分析格构锚固在滑坡防治应用。
关键词:格构锚固;滑坡治理;支挡加固措施近年来,城市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工程滑坡灾害日趋严重,滑坡防治已成为国家十分重视的研究领域,支挡加固工程作为滑坡防治中的有效方法备受关注。
目前支挡加固措施正向复合型、轻型化、小型化和机械化施工方向发展,格构锚固措施正好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而且将护坡与支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概述格构锚固是利用浆砌块石、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进行坡面防护并利用锚杆或锚索固定的一种新型滑坡综合防护措施。
近来年这种支挡加固措施在日本等国家已被广泛推广应用,在我国的应用才刚刚开始。
格构护坡最初主要是用毛石、卵石或预制的空心砖在人工开挖的软质边坡面上,按正方形或菱形干砌或浆砌形成骨架,格构中间种草,以减少地表水对坡面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从而达到护坡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格构护坡已广泛应用在铁路、公路的边坡和路堤防护中。
近年来开始将格构与锚杆结合在一起,应用于滑坡防治。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施工时不需要大型机械,不必开挖扰动边坡,施工安全快速,与植被恢复相结合可美化环境。
格构锚固的护坡材料一般为浆砌块石、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预制预应力混凝土,锚固材料有锚杆、锚管或预应力锚索。
一般可根据滑坡结构特征,选定不同的护坡加固材料。
二、格构锚固措施的应用现状1、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锚固。
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锚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梁护坡,锚杆或锚索穿过滑带来阻滑。
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梁的特点是布置机动灵活,与坡面密贴,对基础变形的协调能力强,能较好地适应地形变化,与浆砌块石相比整体刚度有很大的提高。
边坡支护工程中格构梁及锚杆的应用研究
边坡支护工程中格构梁及锚杆的应用研究摘要:锚杆和格构梁作为应用于道路边坡进行加固防护的新型技术方案,利用该方案的主要原因是锚杆和格构梁的一起应用能够形成独特的结构受力特征,所以能够有效地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本文将简要介绍了锚杆和格构梁,然后先后阐述了锚杆和格构梁的内力计算以及分析方式、边坡加固设计,最后告诉相应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工作事项。
关键词:格构梁;锚杆;边坡支护工程;应用研究一、锚杆、格构梁简介锚杆和格构梁的组合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支护工作的加固方案,该方案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将格构梁放入且固定到土体岩层的锚杆中进行联动使用,所以在工作人员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因为一根锚杆或多个锚杆由于多种因素而导致失去其固定作用造成整个支护工程出现相应的安全问题。
只要能够在锚杆和格构梁之间的区域内形成相应的压应力,那么就能够彻底地改变土体的实际受力情况。
因此,施工人员可以利用锚杆的抗拔力来控制边坡不会出现不稳定以及变形的情况。
这种方式相比普通的加固方案能够利用的结构形式更多。
格构梁所需的占地面积比较少,能够合理地解决不稳定岩层的下滑情况,注重突出边坡的绿化,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有利于工程环境和水土的保持。
锚杆格构梁的施工流程主要是先搭建脚手架,测量一下放线,在确定孔位,之后就应该运用钻机,调整好角度之后就可以进行钻孔、清孔。
在完成锚杆的安装之后就可以注浆,制作格构梁了。
二、锚杆、格构梁的内力计算以及分析方式(一)锚杆格构梁加固边坡的作用机理相应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运用锚杆和格构带有的防护效果来对边坡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治理。
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锚固力进行适当的荷载力加载,使在边坡滑动面上产生的荷载力能够经过锚头直接传输到锚杆的自由段中,从而确保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土体受到一定的外界荷载力而出现破裂的情况。
为了保证边坡土体的稳定情况,那么工作人员就应该利用锚固段水泥砂浆与外界之间的作用力而形成的握裹力,使锚杆能够实现与土体的密切连接,从而对边坡土体产生一个内部的作用力,更好地保证边坡的稳定状态[1]。
锚杆格构梁技术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锚杆格构梁技术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摘要:格构梁支护体系是靠格构梁、锚杆、钢筋网和混凝上层共同工作来提高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岩(土)体侧向变形,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关键词:喷锚边坡防护格构梁1、概述喷锚格构梁支护是靠格构梁、锚杆和钢筋网共同工作来提高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岩(土)体侧向变形,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主要适用于岩性较差、强度较低、易于风化的岩石边坡;或虽为坚硬岩层,但风化严重、节理发育、易受自然营力影响、导致大面积碎落,以及局部小型崩塌、落石的岩质边坡;或岩质边坡因爆破施工,造成大量超爆、破坏范围深入边坡内部,路堑边坡岩石破碎松散、极易发生落石、崩塌的边坡防护。
而且由于施工队伍采用大爆破作业,使得边坡破碎松散,犬牙交错,时有落石现象发生,严重影响后续工序的施工和坡顶新建建筑物的安全性。
经技术经济比较,决定采用喷锚格构梁支护方案进行防护。
2、设计方案及材料要求某小镇项目位于岩石高边坡顶端,系采用大型机械破碎施工形成的,岩层多为块状的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岩体结构。
由于前期道路施工使得岩层受一定的破碎影响,局部有层面张开裂缝,边坡破碎松散、犬牙交错,时有落右现象发生。
我们根据现有边坡现状,将需要加固防护的边坡采用喷锚挂网格构梁防护防护类型。
2.1构造设计方案(1)喷射混凝土厚度采用10cm,喷射混凝土标号为C20细石混凝土。
(2)锚杆采用钢绞线;锚固深度视边坡岩层的破碎程度及破碎层的厚度而走,一般取15m(为防止锚杆滑出,锚杆必须置于较好的岩层面以下一定深度);锚杆孔的深度应大于锚固深度20cm,并用1:0.4的纯水泥浆固结;锚杆位于格构梁的交叉点采用 2.0mX2.0m,梅花型布置。
(3)钢筋网的孔眼尺寸采用20cmX20cm的方孔,钢筋采用Ø8.(4)格构梁采用300×400mm,钢筋采用4@Φ20,为2米见方方格网,混凝土强度等级等级C25,为商品混凝土。
锚杆格构梁在边坡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锚杆格构梁在边坡支护工程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1-11T06:01:35.35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3期作者:滕跃孙贺徐浩文[导读] 锚杆格构梁属于高边坡道路进行防护加固的一类技术性方案滕跃孙贺徐浩文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摘要】锚杆格构梁属于高边坡道路进行防护加固的一类技术性方案,主要是借助格构梁与锚杆的相互作用达到协调的目的,以此会使得结构形成独特受力点。
因此,为了探究格构梁和锚杆相结合应用于边坡支护工程中的应用价值,笔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文献综述法等展开研究,首先简单阐述锚杆格构梁的基本内容,然后重点探究了该方案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希望能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锚杆格构梁;边坡;支护工程;工艺技术前言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工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高边坡,若不及时对边坡采取相应的加固支护措施,那么会对后续工程甚至项目整体运营带来严重的隐患。
格构梁与锚杆节点进行连接能够有效对边坡进行支撑和加固,该技术具备因地制宜、密贴效果好、易调整截面形状、形式多样且布置灵活等优势。
格构中能够进行防护设置、值草绿化以及挂网喷砼,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土地资源并促使工程成本进一步降低,缩短施工工期,最重要的是对边坡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边坡加固作业。
1.锚杆格构梁介绍格构梁+锚杆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支护组合型方案,其能够利用格构梁与嵌入底层的锚杆实现协同作业,不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加固作用受到限制,也不会对支护工程带来隐患。
格构梁和锚固一般会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压应力,以此从根本上对土体的受力情况进行有效改善,能够通过锚杆产生的抗拨力来对边坡变形或者失稳现象进行控制,并且和以往的加固方案比起来,其在结构形式上的选择更多。
同时,由于格构梁所占面积相对较小,因此可以对岩层不稳定下滑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不仅能够将边坡绿化进行凸显,还能够突出护面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水土保持和环境改善,完美突出防护工程的美观性、实用性等特点。
锚杆格构梁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锚杆格构梁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摘要]格构锚杆(索)结构是一种将格构梁护坡与锚固工程相结合形成的抗滑支挡结构,它既能保证深层加固又可兼顾浅层护坡,是治理边坡的一种有效措施,适合土质边坡、松散堆积体边坡的治理。
本文通过以某道路边坡为实例,阐述格构锚固结构在边坡治理的设计实施过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字]锚杆锚索格构梁边坡治理1工程概况工程区位于广州市萝岗区某路段两侧,该段处边坡为公路的修建公路过程中所形成,边坡最高达18m的,边坡最陡处大于60°。
2010年5月广州连降大雨,导致该路段多处发生崩塌及小规模滑坡等地质灾害。
该场地坡脚道路宽度约为5m,宽度较小,因此任何小规模的地质灾害均可导致道路掩埋,交通中断。
目前,该道路两侧局部边坡采用浆砌毛石挡墙支护,挡墙宽度约为1~1.5m,挡墙厚度不大,仅作为护面用,其余坡面未采取任何支护,根据现场查勘,边坡大部分裸露,局部坡率较陡,属于土质边坡,在雨水侵蚀下很可能再次发生滑坡或崩塌等地质灾害,因此必须对该边坡进行专项治理。
边坡治理范围为公路两侧各外扩10m,治理长度约170m,支护高度约7.0~18.0m。
2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工程区位于鹅山西侧,丘陵地带,原始地形为南北向冲沟,冲沟两侧平均地形坡度为35°,工程区最高地面高程位于场地的西侧高程为177.7m,最低点位于场地北侧地面高程为121.7m,地形高差达56m。
后由于公路的修建公路两侧形成最高达18m的人工边坡,边坡最陡处大于60°。
2.2地层岩性边坡地段的地层可分为第四系残积层Qel、下伏基岩为加里东期花岗片麻岩γcδ。
各岩、土层特征分述如下:(1)第四系残积层。
砂质粘性土:褐黄色,褐红色,片麻岩风化残积而成,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局部揭露夹有砂。
主要物理指标平均值为:w=22.8%,e=0.742,IL=0.1,平均标准贯入为24.8击。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在深路堑路基边坡的应用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在深路堑路基边坡的应用摘要:预应力锚索与支挡结构钢筋混凝框架梁相结合是一种土体加固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水利、地下广场以及病态的山体等边坡整治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结合合武客运专线铁路Ⅲ标段天堂站车站DK179+248~DK179+906段预应力锚索施工情况,分析了预应力锚索与框架梁结合施工工艺及其注意事项。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and retaining structur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with Liang Xiang is a kind of soil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railway, highway, water conservancy, underground Plaza and morbid mountain slope remediation works are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ed. This combination of Hefei-Wuhan Passenger Dedicated Railway Section III heaven station DK179+248~ DK179+906section of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analysis of the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with frame beam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关键词:预应力锚索;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施工方法工艺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construction method1、引言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加固技术,施工简便,随边坡开挖逐次分段实施作业,自上而下分层施工,不占或少占单独作业时间,施工效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构梁与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强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西安,710054)摘要:本文结合东北某工业项目边坡支护工程实例,介绍了格构梁与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边坡支护锚杆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我国近年来基础建设高速发展,不少大型工业项目、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工程中经常需要大量的挖方、填方,必然形成大量的裸露边坡。
裸露边坡会带来一系列如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环境问题,因此边坡支护就现的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东北某工业项目边坡支护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格构梁与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结构在挖方区高陡边坡中的应用。
格构梁与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结构是对边坡进行加固的一种支护技术, 该加固技术具有布置灵活、结构形式多样、截面调整方便、与坡面密贴、可随坡就势等显著优点,格构内可进行挂网喷砼、植草绿化和防护,同时该方法造价较低、施工工期短、边坡变形小,安全可靠,使其在高边坡加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1.场地概况、气候土壤条件及边坡(挖方区)支护方法选择东北某工业项目边坡绿化工程位于辽东丘陵地带的浑河河谷冲击平原,坐落在东洲河下游河谷的东部丘陵地区。
处于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春秋两季较短、多风。
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3.9度,年平均降水量为826.8mm,降雨日数理念平均24天,地面冻结深度1.2—1.4m。
本工程根据场地平整标高,厂区分137.5m标高、121m标高、149.5m三个平台。
既存在挖方区边坡,又存在填方区边坡。
边坡依据结构类型分为三种类型:挖方区边坡、填方区坡度≥45°边坡、填方区坡度≤45°边坡。
挖方边坡最高约为30m,边坡高程图1 锚杆、锚索、格构梁布置立按10m 一级平台设计,平台宽2m ,坡度最陡处达68.2度。
边坡加固采用锚杆(索)与格构梁联合结构方式进行支护,坡面框格内采用植生袋植草绿化护面。
其中锚索仅布置于高陡边坡段(≥500),锚索与锚杆间隔布置,锚杆与锚索纵横间距为3m ,而锚索与锚索纵横间距为6m ,其他缓坡段按锚杆布置,相邻锚杆与锚杆纵横间距为3m ,施工时按高程布置。
2格构梁与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加固机理及型式 2.1作用机理格构加固技术是利用浆砌块石、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进行边坡坡面防护,并利用锚杆或锚索加以固定的一种边坡加固技术。
格构技术一般与公路环境美化相结合,利用框格护坡,同时在框格之内种植花草可以达到极其美观的效果。
这种技术山区高速公路中高陡边坡加固中被广泛采用,其护坡达到既美观又安全的良好效果。
格构的主要作用是将边坡坡体的剩余下滑力或土压力、岩石压力分配给格构结点处的锚杆或锚索,然后通过锚索传递给稳定地层,从而使边坡坡体在由锚杆或锚索提供的锚固力的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
因此就格构本身来讲仅仅是一种传力结构,而加固的抗滑力主要由格构结点处的锚杆或锚索提供。
一般提及到的格构加固技术是一种广义的术语,它包含了格构本身和锚杆(索)两部分。
2.2格构梁型式选择根据格构梁采用的材料不同,格构可分为浆砌块石格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和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格构(又称PC 格构)。
格构梁的常用型式有4种:1)井字型:指顺边坡倾向和沿边坡走向设置方格状格构;2)菱型:沿平整边坡坡面斜向设置格图3 井字型格构梁图4 菱形格构梁构;3)人字型:按顺边坡倾向设置浆砌块石条带,沿条带之间向上设置人字型浆砌块石拱或钢筋混凝土;4)弧型:按顺边坡倾向设置浆砌块石或钢筋混凝土条带,沿条带之间向上设置弧型浆砌块石拱或钢筋混凝土。
本工程采用方型、菱型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梁,其中方型格构的断面采用矩形,纵梁为400×600mm ,横梁为300×400mm ,菱型格构的断面采用L 形350×450mm ,浇筑C3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 。
3 格构梁与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加固边坡 3.1工艺流程边坡放样及土方开挖——修坡——定锚杆(索)孔位——锚杆(索)施工——格构梁施工——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及锚头防腐——封锚——格构框内植生袋植草——养护。
3.2边坡放样及土方开挖、修坡严格按设计坡率、坡高测量放线,按线开挖,不得超、欠挖;为了减少对边坡的扰动应采取减小边坡开挖高度的办法,将设计的每级边坡分层、分段开挖。
边坡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完毕,并进行坡面修整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放样施工。
3.3锚杆及预应力锚索施工流程边坡采用锚拉格构梁的支护型式。
格构梁节点处设置预应力锚索或非预应力锚杆。
先施工锚杆、锚索, 再进行格构梁施工,最后再进行锚索张拉锁定与封锚施工。
图8 锚杆、锚索施工现场锚杆及预应力锚索施工流程如下:3.4孔位放样、成孔(1)依据施工设计图,根据场区已建立的测量控制点,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确定空位以及锚孔方位角。
(2)由于孔位距离地面较高,而钻机必须放置在施工平台上才能进行工作,因此,搭设排距1.5m ,柱距1.5m 的两排架型式的脚手架;脚手板采用厚度50mm 木架板,同时为避免脚手架外倾,设立了撑杆并搭架防护栏。
(3)锚杆钻机吊装于作业平台后,将钻机底座平台调整为开孔倾角15°,再对点调试、固定。
(4)钻进前再次检查钻机倾角和方位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再次紧固钻机;当钻进孔深到设计孔深(超过设计孔深0.5m)后,退出钻机钻杆并用高压气流进行清孔,从而形成孔直径Φ110mm 和Φ150mm 锚杆、锚索孔。
本次工程施工采用KQD-100型电动潜孔钻机进行锚杆(索)的成孔施工,钻机配以VFV-12/7型空压机风动冲击回转钻进成孔。
(5)造孔完成后,孔口要用填塞物封好,使孔壁无污染物以便锚杆、锚索入孔顺利。
(6)锚孔开孔角度误差不超过±2°,孔斜不超过1%,钻孔位置误差不超过100mm 。
3.5锚杆、锚索制作本次工程预应力锚索选用ΦS15.2钢绞线,锚杆采用HRB335Ф28mm Ⅱ级钢筋。
3.5.1锚杆制作按设计要求制作锚杆,为使锚杆处于钻孔中心,应在锚杆杆件上安设定中架或隔离架。
锚杆图7 锚杆及预应力锚索施工流程图钢筋平直、顺直、除油除绣,杆体自由段应用塑料布或塑料管包扎,与锚固体连接处用铅丝绑扎。
3.5.2锚索制作编索在有遮盖的棚内进行.锚索下料后.对钢绞线进行逐根检查,对有损伤的钢绞线禁止使用。
下料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其下料长度为锚索的设计长度、锚头高度、千斤顶长度以及张拉操作余量的总和。
编索时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安装对中支架、固线塞、限浆环等,保证锚索的“平、直、顺”组装,将导向帽与锚索紧密联结,根据锚索设计根数选用合适的架线环将锚索分开, 架线环安装间距1.5m一个,在每个架线环中间部位安装一个钢筋箍。
张拉段钢绞线表面涂钙质润滑脂,做永久性防腐,外套17mmPVC套管,注浆管从对中支架中心孔插入,制作完毕后按孔号编号挂标签存放。
3.6锚杆、锚索安装安放锚杆杆体时,应防止杆体扭曲、压弯,注浆管宜随锚杆一同放入孔内,管端距孔底为50-100mm,杆体放入角度与钻孔倾角保持一致,安好后使杆体始终处于钻孔中心。
安装锚索前应认真清除锚索表面的油污和铁锈。
锚索外套上定位片使锚索居中,应防止锚索扭压、弯曲、注浆管应随锚索一同入孔,注浆管头部距孔底5~10厘米,锚索定位止浆环到达孔口时,停止推送,再检查一遍,排气管是否畅通。
预应力锚索进入孔内的深度不应小于锚索长度的98%。
若发现孔壁坍塌,应重新透孔、清孔,直至能顺利送入锚杆、锚索为止。
3.7注浆注浆前进行了清孔,水泥砂浆强度为M30,锚固段注浆采用二次注浆工艺。
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加三乙醇胺早强剂。
细骨料选用粒径小于2mm的中细砂,采用PH值不小于4的水质。
灰浆搅拌必须使用机械进行强制拌合,搅拌时间最低不应少于2min;浆液要随拌随用,超过初凝时间的浆液要废弃。
3.8钢筋混凝土格构梁施工锚杆、锚索注浆结束后就可进行钢筋混凝土格构梁施工。
在施工前必须对格构梁进行放样定位,然后先清理坡面,再开始刻槽、做混凝土垫层,垫层施工结束后再制作安装钢筋,安装锚索定位管及固定锚垫板(400mm*400mm*20mm),锚杆头与钢筋焊接,支架模板及浇捣混凝土,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混凝土浇筑完后24小时后)方可开始拆模并及时养护。
其施工顺序: 测线定位→梁槽开挖→钢筋制安→锚杆头焊接、安装定位管及固定锚垫板→支模→梁槽内现浇混凝土→拆模→养护。
为了保证格构梁的美观和嵌岩深度,本次施工投入大量的设备和人力,对凸出岩面使用风枪、风镐洗平,对低凹的岩面使用片石座浆填砌,最后再用水泥沙浆找平。
本次工程钢筋混凝土格构梁每15.9m 设置一支护单元,每单元之间设置施工缝,中间用沥青填充,钢筋混凝土格构梁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 。
纵向钢筋等级为Ⅱ,连接均采用焊接,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格构梁混凝土全部采用现场搅拌。
格构梁施工完毕后,应对格构梁框格内进行清除,以便下一步采用植生袋绿化埴草。
3.9锚索张拉与锁定(1)本次张拉设备采用YCw 一100型千斤顶和Yc —l8型千斤顶同ZB2×2--500型油泵配套使用。
(2)格构梁混凝土及内锚段混凝土强度均大于20Mpa 时后,依次安装锚具、夹片、千斤顶、工作锚等,接通油管,接通电源,进行张拉。
(3)锚索张拉按一定程序、次序张拉。
图9 格构梁钢筋绑扎图11 格构梁混凝土浇筑图12 格构梁模板拆除图10 格构梁模板安装图 13 锚具安装张拉分预张拉、张拉、补偿张拉。
预张拉力为设计张拉力的10% ,使锚索中每根钢绞线拉直。
张拉采用分级加载,五个级别为设计张拉力的25%、50%、75%、100%、120%,锚索张拉过程中千斤顶加荷载时应平稳、均匀、徐缓;卸荷载降压时,应缓慢打开回油阀门,使压力表指针平稳下降,否则易引起变形、达不到张拉效果或应力损失过快过大。
每级加载时间的稳压时间为5 min ,并且量测钢绞线的伸长值,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差不超过±10%;张拉至设计轴向张拉力的 120%时,持荷15min.然后卸荷至锁定荷载进行锁定作业,每一步都做好记录。
锁定后,若发现有明显预应力损失时,应进行补偿张拉(4)补偿张拉结束后进行自由段回填注浆,浆液同锚固段,自由段注浆时采用孔底返浆施工,压力一般为0.2 ~0.4Mpa ,最大压力不超过1Mpa ,直至孔口返浆,且返浆浓度与进浆浓度相同为止,然后拔出进浆管。
(5)自由段注浆时,进浆管插入锚固段与张拉段接触处,要求以浆排水,不扰动浆液。
自由段注浆结束,可将外面的钢绞线切除,切除时用电动手砂轮,剩余长度不宜小于1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