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大数》体会奥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生活中的大数 |北京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生活中的大数 |北京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acb5b01711cc7930b71686.png)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目标]1. 学会认识更大的数,形成良好的数感。
养成勤于调查、主动探索的习惯。
2. 理解计数单位、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法。
探索亿以内数的读法,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
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教学资源]学生:在家里数出约10000粒的大米,装在瓶子里。
查阅资料,找到万以上的数据信息,制成卡片。
教师:约800人(毕业班学生)的合影,校升旗仪式、运动场、50周年国庆大典的视频课件,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建立数感1. 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1)师:全体起立。
看一看、说一说我们班有多少名同学?(43人)向后转,礼堂里有许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向老师问好。
再请你们估计一下听课老师大约有多少人?(300多)师:(拿出一张照片)这是我校2002年毕业生合影照,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学生?(约800人)师:你知道全校有多少名同学吗?(看录像)这是全校师生庆祝建校50周年的场面,大约是3700人。
(板书:433003700)(2)师:想象一下,这3700人只站了操场的少半部分,如果操场上都站满人,可以站多少人?我们操场的面积是100×100=10000平方米,如果每人占1平方米,正好可以站10000人。
师:人民大会堂谁知道?扩建前正好可以容纳10000人,我们看录像感受一下。
(播放人民大会堂坐满万人的场面)师:(播放影视材料)这是长春体育场,谁去过?很大,是吧?我们截取这一个方向的座位,坐满了人。
估计一下这大约有多少人?(约10000人)2. 感受更大的数(1)师:有些集会场面人数更多,还记得50年国庆庆典吗?(播放国庆检阅队伍的壮观场面,有7000名少先队员,放飞50000只气球、50000只和平鸽等等)你们知道当时天安门广场共有多少人吗?(50万人)想象一下,50万人大约是50个操场站满人那么多。
小学数学北京版四年级上册 一 大数的认识《生活中的大数》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小学数学北京版四年级上册 一 大数的认识《生活中的大数》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8375fcc1c708a1294a4415.png)
小学数学北京版四年级上册一大数的认识《生活中的大数》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省级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多种形式表现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数感,感受亿可以以很大的方式呈现、也可以存在于很小的事物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自实践,初步掌握基本的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渠道的查找、实践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挖掘知识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组合学科知识的能力和意识。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锻炼基本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2学情分析《大数的认识》是京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对数认识的一次扩展,也进一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然而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亿”这一较大的计数单位的理解和建立必须通过更多的形式,丰富对大数的感知,增强学生们的数感,基于此,四年级老师设计了以“亿的变形记”为主题的学科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课内探究,充分利用教材《一亿张纸有多厚》实践活动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数据推理、动手实践等活动,获得结论,为后续探究打下基础、积累经验;第二阶段是课外实践阶段,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室、图书馆等校内外资源,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主题,进行探索,并把过程记录下来,这个实践探究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周末进行。
阶段三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汇报和展示。
通过这次实践,学生借助多种形式感知生活中的大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数感,让学生了解亿可以以很大的方式呈现、也可以存在于很小的事物中。
通过小组合作,还可以锻炼基本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基本的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渠道的查找、实践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https://img.taocdn.com/s3/m/702b6913cc7931b765ce1551.png)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内容:第37-53页单元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单元重点: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单元难点: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一万”。
2、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棒、图片。
课时安排:共7课时。
数一数…………………………2课时拨一拨…………………………1课时练习课…………………………1课时比一比…………………………1课时练习课…………………………2课时第一课时数一数课题:数一数内容:教科书第37-39页。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知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一摆”“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培育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数位的顺序。
教学重点: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数位的顺序。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
1、口答。
1个1个的数,10个一是()。
10个10个的数,10个十是()。
2、师导言:我们家里的物品的价格都超过了1元它们的价格是上“千”或“万”元的,这些都是在他们生活中的大数。
今天我们来学学数生活中的大数。
揭示课题——数一数。
三、学习新知。
1、感知生活中的大数。
用课件出示28页的四副图提供信息,引导学生分别读读东方明珠电视塔和珠穆朗玛峰以及能看到的星星数和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数。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大数》家教辅导建议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大数》家教辅导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2bbbe79195f312b3069a553.png)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家教辅导建议
辅导重点
1.自然数的概念;2.十进制计数法。
相关知识说明及辅导方法提示:
1.关于“自然数的概念”这一环节,家长不仅要让孩子明确什么是自然数,还要引导孩子研究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例如:“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让孩子明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家长可根据此知识点辅导孩子做相关知识的习题。
辅导效果测评:
1.判断题。
(1)自然数都大于或等于1。
( )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晟大的自然数是100。
( )
(3)自然数的个数是数不完的。
( )
2.开锁。
(连一连)
答案
l.(1)× (2)× (3)√
点拨 仔细审题后,根据“自然数的概念”及“十进制计数法”相关知识点来做此题。
2.
点拨 根据“十进制计数法”来做此题。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大数》教材分析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大数》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e8bae833687e21ae45a953.png)
《生活中的大数》教材分析具体内容的教材解析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的主题图呈现生活中大数应用的情境。
其中描述地球陆地面积的说明文字中用到的面积单位是“千米2”,即“平方千米”。
这个单位学生还没学过,所以在本页教材的最下面做了一个说明。
大数在成人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在学生的生活中,用得比较少。
所以教材选择一些学生能够看到的或能够接受的生活情境,反映大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大数学习的价值。
教材中提供的数据,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提出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想了解、想研究的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又能现场了解学情,确定好教学的起点。
教材中的图片,可以从网上找到,教师可以把它们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PPT)播放,效果比看书好得多。
通过这些图片(也可以增加一些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我国悠远的人文与建筑历史,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看到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了解“人口众多”这样一个中国特殊的国情。
第1小节,认识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认识“级”。
教材通过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座位数,让学生看到8万加2万就是8个一万加2个一万,是“10个一万”。
按照前面学习的计数规则,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前一位叫什么?我们的计数规则没有起新的名称,而是就以“万”为基础单位,十个一万进到新的数位叫做“十万位”,这种命名方式是与前面不同的,因为十万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数级。
在这个数级中,每个数位沿用个级的每个单位相应的名称,只是在后面加上“万”,即:万、十万、百万、千万。
教材中还呈现了“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是一百万”,表示万级上的数也是“满十进一”。
同理,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又进入一个新的数级。
教材呈现的整数数位顺序表,已经由数位扩展到了数级,认识数级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每一个新数位的名称及计数单位,更重要的是认识数级的结构。
每个数级都有四个数位,且这四个数位名称的前一个字都是一、十、百、千,后一个字都是同数级的名称个级、万级、亿级全是这样的结构,只是个级省略了数级的“个”字。
《生活中的大数》案例及反思
![《生活中的大数》案例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09612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9.png)
《生活中的大数》案例及反思生活中的大数,是指那些数量极大、难以想象的数字。
这些数字可能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可能来自于科学、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和统计数据。
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蕴含着许多令人惊叹的大数。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与人口有关的大数。
目前世界上的人口超过70亿,每年增长约1000万人。
这个数字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很难去想象。
然而,正是这个庞大的数量构成了我们社会的基石,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方面面。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的人口贫富差距,有些地方人口稀少,有些地方人口过剩,这使得人口问题愈发复杂化。
其次,让我们关注一些与经济有关的大数。
世界各国的GDP总和每年都在增长,超过了80万亿美元。
这个数字如此庞大,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象力。
然而,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个数字的辉煌,而忽视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也应该重视社会公平,不能让财富只聚集在少数人手中。
此外,在经济增长中,我们也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避免因一时的经济繁荣而给地球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此外,还有一些与科学研究有关的大数。
例如,宇宙中的星辰数量,据科学家估算,宇宙中的星系约有1000亿个。
这个惊人的数字让我们震撼不已,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的渺小。
同时,这个数字也启示我们,宇宙是如此之广阔,人类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生活中大数的案例还有很多,这里只是列举了一些典型的例子。
面对这些数字,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反思呢?首先,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这些数字的庞大和重要性。
这些数字不仅仅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方面面。
因此,我们应该对这些数字保持敬畏之心,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
其次,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数字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大数往往意味着庞大的压力和挑战。
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压力、经济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科技进步带来的道德困境等,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北师大版第四册《生活中的大数》教案(精选7篇)
![北师大版第四册《生活中的大数》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254fe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7.png)
第四册《生活中的大数》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第四册《生活中的大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四册《生活中的大数》教案篇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一节数一数。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孩子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通过观片,创设情境,体会生活中有大数。
老师:同学们,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很特别的礼物,你们想不想一起看一看?紧接着播放纪录片《北国温泉》的片段,出现一系列大数。
老师:看完北国温泉的简介,同学们心里面在想什么呢?觉得咱们的北国温泉怎么样呢?学生脱口而出:很美!游客很多!老师:北国温泉风景独具风格,在刚才的片中用到的一些大数就说明了这一点。
刚才片中出现的一些数,只是我们生活中的大数的一个实例,象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课前都调查到了哪一些大数?学生:很兴奋地走上讲台(有的已经提前将用数码相机拍到的照片、录像储存到老师的课件中),介绍:我这是在爬山,那儿的台阶一共有1999级!我知道我们学校大约有一千多人!我知道一年有365天在学生兴奋地说完后,老师及时地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大数二、引导探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1.设疑老师依次出示大正方体模型、小正方体模型问:这是什么?请你估一估这个大正方体大约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众说不一时,问:你能用什么办法才能准确地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2.探究组织学生分6小组进行学具操作。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案例与反思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案例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f1082b33186bceb18e8bb3f.png)
【关键词 】课前调查 ;生活情境 ;电影片段 此课例获广 东省第 四届小学数创设 真实 的生活 情境 .影片 在介 绍 长城 长度 ;
东方 明珠 塔的高度 等等用 到 了一 系列 大数 ,可 以使 学生 真
真实 实地 感 受 到 生 活 中 原 来 有 这 么 多 大 数 .2.发 展 学 生 的 数感 .学生可 以随着影 片中雄 伟的万 人大会 堂的镜 头 ,真实
学 生 :很 兴 奋 地 走 上 讲 台 (有 的 已 经 提 前 将 用 数 码 相 机 拍到 的照片 、录像储存 到教 师的课件 中),介绍 :我爸爸在 证 券公 司上班 ,这张照 片是他 在股票 大厅里 面帮我拍 的 ,这 大 厅里面有好 多好 多大数 !我这 是在 爬板 嶂 山 ,那儿 的 台阶 一 共有 1 999级 ,寓 意着 澳 门 1999年 回归 !我听 电视里 面 讲大地震死 了好多好多人 !我 知道我们学 校大 约有一 千多 人 !… …
教师 :看完长城 的介绍 ,同学们 心里 面在想 什么 呢?觉 得 咱们 中 国 的 长 城 怎 么 样 呢 ? 学 生 脱 口 而 出 :很 长 !历 史 悠 久 ! … …
教师 :长城历史悠 久 ,全 长大 约 一万 多里 ,在刚 才 的影 片 中用到 的一些 大 数就 说 明了这 一点.长城 只是 我 们生 活 中 的大数 的一个 实 例 ,像这 样 的例 子在 我们 的 生活 中还 有 很多很多 ,现在请 同学 们说 一说你 课前 都调 查 到 了哪一 些 大 数 ?
小学数学北京版新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大数》学案
![小学数学北京版新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大数》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59153910a6f524ccbf85d1.png)
小学数学北京版新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大数》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2.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二、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难点:体会“位值”的含义。
三、导学问题使用“学乐师生”AA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1.复习(1)写出从个位到万位的数位。
(2)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万大的数?2.自主探究新知(1)在计数器上拨数。
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
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
(2)从低位到高位,按顺序说出个级和万级的每一个数位。
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万位的右面一位是()位,左面一位是()位。
3.达标练习说说横线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
3┆2086 9┆3787 10┆7398 69┆02504.总结使用“学乐师生”AA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我在方面表现不够好。
以后要注意。
四、参考资料拓展阅读:东南西北人们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来确定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东,逆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西。
地球绕着地轴自转,地轴的两端叫两极。
如果在地轴一端的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逆时针的一端就是北极,顺时针的一端就是南极。
地球上一切向着北极的方向叫北方。
如果你从地球上两极以外的任何地点出发向东走,可以绕地球一周回到原来的地方,而且还可以继续向东走,但是永远找不到东方的止境,向西走也一样。
东西方是无限的,而南方和北方都是有限的。
如果我们从地球上北极以外的任何地点向北走,最终都会到达北极,那里没有东、西、北,都是南,南极的情形正好与此相反。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设计与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bfc50c0912a21615792908.png)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设计、反思与评析一、【教材分析】《数一数》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的第一课时。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本班学生已使用两年北师大教材进行学习,学习中初步形成搜集资料与自主探索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在活动中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大数的生活资料,课上充分放手让学生在估一估、数一数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千、万的计数单位,了解它们的进位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体会学习的价值。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数一数》,设计这个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通过生活实例,让孩子感受:生活中有很多大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
教学时,要注意从孩子身边熟悉的大数出发,让孩子充分感受、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说一说、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等形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发展孩子的数感。
二、【学生分析】本单元是把认数范围从百以内扩展到万以内,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数的认知。
《数一数》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首先通过实例,使孩子体会生活中有大数,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孩子实际感受“千、万”的具体含义,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之间的关系;再通过“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孩子通过充分感受、体验身边的大数,贴近生活,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
学生已有了百以内数的基础,学起来比较轻松,但也由于孩子平时接触大数也不是特别多,生活经验可能也不够丰富,所以对“百、千、万”这些大数的具体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设计理念】遵循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29248761eb91a37f1115cef.png)
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
在实际生活的运用中,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学信息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
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的认识。
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首先,通过数小方块,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然后,通过练习中的数数活动,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十进制计数的特点。
2.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比较大的数。
因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在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加深学生对大数的理解。
接着,可以对学生收集的一些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方法。
教材中安排“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仅表示数据在日常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运用。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开展活动,也可以直接讨论学生收集的数据,然后引出大数的读法与写法。
本册教材将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体现了这两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当然,在教学中,可以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再讨论写法。
需要注意的是,与过去的教学相比,本教材更加重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大数的读和写,而不是死记几条“读法”或“写法”。
加强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一些数据的意义,是本单元着重渗透的思想。
无论是数据的收集过程,还是解释数据的意义,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下进行学习,这一点在教学时需要格外地重视。
3.结合实际背景,帮助学生认识改写数据单位的必要性。
一些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教材里安排的“国土面积”中的一些数据都比较大,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改写,使学生体会到改写的必要性。
因此,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在实际情境下进行,从而使学生体会改写所带来的方便。
数据的改写是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改变。
1.生活中的大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京版
![1.生活中的大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京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e6fc6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6.png)
1.生活中的大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京版在开始本节课之前,我先给学生讲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假设我们班有50个同学,如果有10个同学请假,那么今天上课的实际人数是多少?”这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大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然后,我会引入大数的概念。
我会告诉学生,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数字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像0.5、1.2、3.6等。
而小数点后有两位或更多位数字的小数叫做多位小数,如0.56、1.23、3.67等。
同时,我会让学生观察这些大数的组成,理解每一位数字的意义。
在学生对大数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我会引入大数的加减法运算。
我会让学生观察一些大数的加减法算式,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来理解大数的加减法规则。
同时,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练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数的加减法运算。
在学生对大数的加减法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我会引入大数的乘除法运算。
我会让学生观察一些大数的乘除法算式,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来理解大数的乘除法规则。
同时,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练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数的乘除法运算。
在学生对大数的乘除法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我会引入大数的应用。
我会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如何计算折扣等。
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我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让学生计算一些大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或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大数的概念引入:在教案中,我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大数的概念。
这个环节是学生首次接触大数,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如何清晰地解释大数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2. 大数的组成理解: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大数,并让学生读出这些大数。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大数的组成,理解每一位数字的意义。
这个环节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大数的构成。
3. 大数的加减法运算:我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大数的加减法算式,并通过实际的计算来理解大数的加减法规则。
《生活中的大数》数学教学反思(通用8篇)
![《生活中的大数》数学教学反思(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bf42c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e.png)
《生活中的大数》数学教学反思(通用8篇)《生活中的大数》数学教学反思(通用8篇)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活中的大数》数学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中的大数》数学教学反思篇1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这节课,我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因此,课上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在具体动手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大数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丰富对知识的认识。
同时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特别是利用电脑形象地再现数的过程,使学生在头脑中对各个计数单位形成表象,使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了解各单位间的关系。
并认识到随着数的增大,相应的计数单位也要增大。
在遇到更大的数的时候,选择相应的大的计数单位来数。
因此,教师提问:“更大的数你打算怎样去数?”时,学生自然想到要“一千一千地数”,借助于电脑中的数学模型,师生共同数“一千一千地数”模型,使学生感受到“十个一千是一万”。
练习中,我利用信息技术反馈及时、学生参与性强的优势,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特别是在练习中及时地评价,使他们将饱满的情绪保持到课的结束。
这节课我还将评价与今天所学的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显示了设计的独特之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生活中的大数》数学教学反思篇2今天,我执教了一节数学公开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
本节教学的目标是:1、结合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2、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值概念;3、结合对比、想象的活动,感受千的大小,初步发展数感。
四年级数学上册一大数的认识1.1生活中的大数教案1北京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一大数的认识1.1生活中的大数教案1北京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32651c336c1eb91a375d9a.png)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内容:认识更大的数教学目标: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学会分级。
2.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亿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主动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重难点:重点:掌握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学会数位的分级。
难点: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具学具: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在数学课上我们几乎每天都和数打交道,这几个数你会读吗?师:生活中一定遇到了很多比万大的数,下面大家交流一下。
师:100万、1000万、1亿等都是大数(板书:认识更大的数),这样的数你还听到或是看到过吗?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认识万以内的数时,我们有个好帮手,还记得吗?生:计数器。
师:那么“十万”这个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谁来拨一拨?学生操作,汇报展示。
师:跟随老师的拨珠一起数好吗?师:这是多少个一万?生:10个一万。
师:你能用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0个一万吗?生:用一个珠子代表10个珠子。
师:这一珠子在哪个地方?表示多少?生:在万位的前一位,这一个珠子代表的是1个十万。
师:从这个拨珠过程,你能看出万和十万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0个一万是十万;万和十万之间的进率是10。
师:你能在你的计数器上,找到十万的位置吗?师:请你在计数器上拨出1个十万。
师:在十万位上再拨一个珠子是多少?接着再拨一个珠子呢?学生回答。
师:你还能接着往下数吗?请同桌两人用手中的计数器拨一拨,数一数,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说一说,写一写。
同桌两人操作计数器,教师巡视。
找一组学生演示拨珠过程,并汇报其发现。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四年级生活中大数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四年级生活中大数](https://img.taocdn.com/s3/m/fc61526584868762cbaed503.png)
“生活中的大数 ”(设情境,学 ,今给来了几片想不想看 ? (想) 想片,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脑依次向学以下四 片 —方明珠,珠峰,天上的星星,地 。
最后观察这些数学信息中的数与以前我们学过的百以内的数比较,怎么样?(都变大 了) 对,都变大了。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大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 — — 生 活中的大数。
(贴出课题) (二)合作探究,知新会学 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这儿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 (出示小正方体 ),你知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吗?你能估计 一下吗? 那你们估计得到底谁是正确的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起来数一数。
(板书课题: 数一 数)自主探究、交流。
这么多小正方体,怎么数呀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呢?自己想一想,可以和同桌或四 人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电脑演示(播放课件 )先出示一个大正方体。
生:我先一个一个地数师:(点击电脑,同学们一起数 1个,2个、3个、4个⋯ ⋯ 10个,)你们刚才数了 10次, 就是 1个(十)。
板书: 10个一是一个十生:再这样十个十个地数师:我们把十个称作一排,也就是一排一排数, (点击电脑,一起数 1个十, 2个十、 3个十、 4个十 ⋯ ⋯ 10个十,就是一百。
: 10个十是一百。
师:也就是板书生:再一百一百地数。
地数。
(点击,一起一个百,一层电脑可以把这师:我们一百看作一层,也就是一层时问:再加一个百是多少? )也就是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二个百,⋯⋯数到第 9层吗?(一样)的一样刚才估计这个数跟你们手,看来很多同学估计能力不错。
的举一样去数?(一千一千地数)(点击电打算怎样有没有比一千更大的数?你们:想一想,还师一起来数:1个千、 2个千⋯⋯9 个千是多少 ?再加 1千是多少 ? (一万,)脑演示)我们:10 个一千是一万1万就是板书合情境,感知千、万。
4。
结了一千个、一万个小正方体有这么多?那生活中其它物体的一千个,个又我们认识有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千有多大。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生活中的大数|北京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生活中的大数|北京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191ddf01f69e31433294c8.png)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多种形式表现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数感,感受亿可以以很大的方式呈现、也可以存在于很小的事物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自实践,初步掌握基本的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渠道的查找、实践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挖掘知识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组合学科知识的能力和意识。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锻炼基本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2学情分析《大数的认识》是京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对数认识的一次扩展,也进一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然而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亿”这一较大的计数单位的理解和建立必须通过更多的形式,丰富对大数的感知,增强学生们的数感,基于此,四年级老师设计了以“亿的变形记”为主题的学科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课内探究,充分利用教材《一亿张纸有多厚》实践活动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数据推理、动手实践等活动,获得结论,为后续探究打下基础、积累经验;第二阶段是课外实践阶段,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室、图书馆等校内外资源,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主题,进行探索,并把过程记录下来,这个实践探究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周末进行。
阶段三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汇报和展示。
通过这次实践,学生借助多种形式感知生活中的大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数感,让学生了解亿可以以很大的方式呈现、也可以存在于很小的事物中。
通过小组合作,还可以锻炼基本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基本的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渠道的查找、实践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同时,自觉需求多科教师的帮助,整合学科知识和资源,学生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生活中的大数》课后反思
![《生活中的大数》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3d850b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2.png)
《生活中的大数》课后反思《《生活中的大数》课后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本节课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制作教学软件并应用于课堂,大大加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上课开始,教师展示课件,先后显示出10人、60人、360人,最后显示出全校的两千多人的场景,用学生熟知的小组人数、班级人数、年级人数、全校学生人数,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以此揭示新知识、探索新问题,让学生感知大数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 学生通过操作演练学习软件,来体会大正方体是如何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现实生活中,学生很少有机会把1000个东西堆积到一起,但是在课堂上,他们可以通过点击鼠标,非常直观的体验10个组成一排、10排组成一层、10层组成一个大正方体的过程,增强感官认知。
(3)巧妙的设计了游数学乐园活动:在门票上制作出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区分数位和计数单位;在乐园游戏中运用成语游戏体会“千”“万”等大数;观察图片感知生活中各种大数…… 教学层次清晰,学生感知明确,通过合理有序的活动,使学生对数的认知清楚,形成正确的数数的方法。
这次的教学,学生在认识了一千以后,马上就来感知1000有多少,先是10本100页的书,再是1000粒花生米的收集,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边收集边数数,这样,一个百、两个百、三个百……学生清楚地数出10个一百是一千。
接着再通过10个大正方体,让学生认识10个一千是一万,然后通过学件操作进一步认知,最后再来感知10000粒花生米有多少。
在收集的过程中是一千、一千的来收集的,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10个一千是一万,这时候再让学生把1000粒花生米和10000粒花生米进行比较,使学生直观地、清楚的感受到“一万比一千多的多”,“一万是10个一千组成的”。
学生对数的认识达到了从感知到理性的认识的升华,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数的方法。
北师大版《生活中的大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生活中的大数》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06fa03f25c52cc58bd6be6d.png)
北师大版《生活中的大数》说课稿◆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生活中的大数》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生活中的大数》说课稿一、教学内容。
我要讲的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的第一课时二、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大数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原来对百以内数认识的基础上,把认数的范围从百以内扩展到万以内,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数的认识。
教材首先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大数,然后利用正方体这一直观模型的实际操作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了千、万等数的具体含义。
通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等活动,学习读写万以内的数。
通过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我所要讲的第一课时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和万,同时体会大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新课标所要求的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数一数活动,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新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和万以内数位顺序表。
四、教法和学法。
大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我竭力突出实物感知、动脑数数、合作交流等活动,力求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感知新知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促进数学思想的发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生活中的大数》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生活中的大数》说课稿五、教学过程。
1、引入大数。
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大数与生活的密切的联系,我设计了你们班有多少学生?你们学校有多少学生?你们全乡有多少学生?这样与学生离得很近的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导入,因为我们经常会遇到和用到一些大数,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有必要一起来认识生活中的大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体会奥赛
1.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60,这五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多少?最小的一个数是多少?
分析 先确定中间数360÷5=72。
答案 74 70
2.一个百宝箱由于主人忘记了密码至今尚未打开。
不过主人知道这个密码是一个九位数,并且这个数的最高位和百万位都是最小的计数单位,千万位和万位都是6,亿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小3。
千位和十位上的数字比最小的自然数大5,其余两个数位上的数字是8。
你能帮这位主人找出百宝箱的密码吗?
分析 最小的计数单位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答案 16186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