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和减法之间的意义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教案5篇最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教案5篇最新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的意义,初步渗透一步应用题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教案5篇最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教案5篇最新1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例题及做一做,27页练习三第2题教学要求: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加法。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出示数字,读数。
3.按顺序填数:( ) 3 ( ) 5。
[设计说明:通过复习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设计说明:通过演示,加上手势,初步渗透加法的含义。
引导学生交流,培养交流的意识。
]2.学习加法算式(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
(2)教师说明: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小学数学教案《加法》。
(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加法)(5)读加法算式。
一年级上册数学《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减法》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巩固5以内数的认识和书写,理解减法的含义。
•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能够正确计算减法算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以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减法学习的兴趣,体验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概念,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减法算式。
四、教学资源•数字卡片(1-5)。
•实物或图片(如苹果、玩具等),用于演示减法运算。
•减法练习题。
•多媒体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结构设计1.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5以内的加法运算,进行快速问答。
•创设一个拿走物品或减少数量的情境,引出减法的概念。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如有相关课文,指导学生阅读并识记生字。
•强调减法的基本符号“-”和等号“=”,以及它们的意义。
3.整体感知理清层次•通过实物或图片演示,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减法的实际过程。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减法的过程,如“3个苹果拿走1个,剩下2个苹果”。
4.教学活动•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分组使用数字卡片和实物进行减法运算,并互相交流结果。
•个人练习活动:完成减法练习题,巩固减法运算的技巧。
•游戏环节:设计有关减法的小游戏,如“快速减法接龙”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总结拓展•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拓展思考:让学生想象生活中其他可以用减法来表示的情境,并分享给大家。
六、板书设计《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减法》减法:减少物品或数量的运算---------------------例子:3 - 1 = 2-拿走得到符号:“-” 减法符号“=” 等号七、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学生对减法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算的掌握情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添加和减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添加和减法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添加和减法。
2.理解添加和减法的概念,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
3.掌握十以内的加减法口诀。
4.通过实例计算,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二、教学内容:1.添加和减法的概念添加和减法是数学中常见的两种运算法则。
所谓添加,就是让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它们的和;而减法是将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它们的差。
2.十以内的加减法口诀在小学一年级,我们教给孩子们的是十以内的加减法口诀。
在加法中,我们教孩子们从左往右加,从个位数开始算,如果相加的两个数大于等于10,则要进位。
在减法中,我们教孩子们从大的数向小的数减,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则要借位。
具体的加减法口诀如下:加法:1+1=2,1+2=3,1+3=4,1+4=5,1+5=6,1+6=7,1+7=8,1+8=9,1+9=10;减法:10-1=9,9-1=8,8-1=7,7-1=6,6-1=5,5-1=4,4-1=3,3-1=2,2-1=1,1-1=0。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下,老师要进行全面、详尽的讲解,让学生听懂、理解基本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演示法这种教学方法是通过实际演示进行讲解。
老师可以使用物品或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加减法。
3.游戏法小孩子喜欢玩游戏,因此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加减法游戏来让学生学习掌握口诀。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在教学准备阶段,老师可以收集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者物品,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加减法的概念。
2.课堂教学老师可以通过演示法将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讲解给学生,让他们先对加减法的基本概念进行初步的了解。
老师可以使用物品或者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加减法。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加减法游戏来让学生学习掌握口诀,还可以通过实例计算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3.课后练习在课后,老师可以安排适当的加减法练习题来巩固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并帮助学生巩固口诀和计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课教案认识加法和减法符号
一年级数学课教案认识加法和减法符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符号及其运算规则;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和逻辑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在解决简单数学问题时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准确理解加法和减法符号的含义;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加法和减法符号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加法符号的认识:加法符号“+”表示了两个数字的相加关系。
例如,3 + 5 = 8,意思是把3和5这两个数相加等于8。
2. 减法符号的认识:减法符号“-”表示了两个数字的相减关系。
例如,9 - 4 = 5,意思是把4从9中减去等于5。
3. 认识和使用加法和减法符号的规则:a) 加法符号的运算规则:- 加法满足交换律,即a + b = b + a;- 加法满足结合律,即(a + b) + c = a + (b + c);- 0是加法的单位元素,即a + 0 = a。
b) 减法符号的运算规则:-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即a - b = a + (-b);- 减法满足反交换律,即a - b ≠ b - a;- 减法不满足结合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询问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符号的了解,并引出本节课的目标。
2. 认识加法符号:- 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符号“+”,并告诉他们它表示了两个数字的相加关系。
- 请学生进行互动,完成一些简单的加法运算。
例如,2 + 3、4 + 1等。
- 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法符号的运算规则。
3. 认识减法符号:- 引导学生观察减法符号“-”,并告诉他们它表示了两个数字的相减关系。
- 请学生进行互动,完成一些简单的减法运算。
例如,5 - 2、6 - 3等。
- 引导学生总结出减法符号的运算规则。
4. 综合运用加法和减法符号:- 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学问题,让他们运用加法和减法符号进行计算。
例如,7 + 2 - 3、4 + 6 - 2等。
- 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这些问题,并帮助他们理解运算过程。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案:认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案:认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认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一、引言数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加法和减法则是数学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以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案为框架,详细介绍如何向一年级学生传授加法和减法的基本知识。
二、认识加法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加法?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对象合并在一起,并求出它们的总数。
例如,班级里有5只红色铅笔和3只蓝色铅笔。
那么把它们放在一起后会有多少支铅笔呢?这个问题可以用加法来解决。
2. 加号“+”表示什么?加号“+”在数学中代表了两个(或以上)数字进行相加操作。
例如:3+4=7,表示将3和4进行相加得到7。
3. 认识零元素在加法运算中,有一个特殊的数字,它与任何一个数相加都不发生改变,这个数字就是0。
例如:4+0=4,无论零在哪一边,相加的结果都不受影响。
三、认识减法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减法?减法是将两个数进行对比,并求出它们之间的差。
例如,班级里有7只橡皮和4只绿色橡皮。
想要知道还剩下多少只不同颜色的橡皮,可以用减法来解决。
2. 减号“-”表示什么?减号“-”在数学中代表了两个数字进行相减操作。
例如:9-5=4,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从9中减去了5得到了4。
3. 认识被减数、减数和差在减法运算中,有三个重要的术语需要理解:- 被减数:需要被减去的数。
- 减数:用来减去被减数的数。
- 差:两个最原始量值之间的差。
四、教学活动设计本节将通过一些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1. 加法活动(1)物品分类:教师将教室中的物品按照颜色、形状或其他特征进行分类,学生需要数一数每一类物品的数量,并通过加法求出总数。
(2)学生合作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拥有一些水果。
要求他们数一数自己组内有多少个苹果、多少个橙子等,最后把每种水果的数量相加得到总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还能够培养其逻辑思维、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注重细节、耐心指导、善于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一、加法1.加法符号的意义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加法符号(+)的意义。
例如,1 + 2 = 3,表示有1个事物加上2个事物,一共有3个事物。
加法符号主要是用来表示“加”的意思。
2.加1、加2的简单加法运算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加法例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加法运算。
例如,1 + 1 = 2,2 + 1 = 3等等。
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学生需要写出算式,仔细统计,从个位数开始慢慢相加。
3.加法进位的概念在加法运算中,还存在着加法进位的概念。
当相加的两个数位数相同时,进位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例如,7 + 5 = 12,需要进位。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小游戏或练习题来进行加法进位的训练。
二、减法1.减法符号的意义同样,教师需要让学生先掌握减法符号(-)的意义。
例如,3 - 1 = 2,表示有3个事物减去1个事物,一共还剩下2个事物。
减法符号主要是用来表示“减”的意思。
2.减1、减2的简单减法运算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减法例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减法运算。
例如,2 - 1 = 1,3 - 1 = 2等等。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学生需要写出算式,仔细统计,从个位数开始慢慢相减。
3.减法退位的概念在减法运算中,还存在着减法退位的概念。
当相减的两个数位数相同时,退位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例如,15 - 7 = 8,需要一个个退位。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小游戏或练习题来进行减法退位的训练。
三、综合运用1.综合加减法运算在学生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以后,就可以进行综合运用。
例如,1 + 2 - 1 = 2,需要先进行加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
教师可以逐步加大难度,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运算的技能。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小学数学加减法》教案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小学数学加减法》教案范文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小学数学加减法》的教案范文。
该教案范文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为基础,旨在为小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学习体验。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一教案的编写思路和实施方法。
一、教学目标1、认识加减法,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兴趣,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2、教学难点: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和规律。
三、教学策略1、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和指导。
2、情境化教学:通过生活实际情境的引导,让学生学习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3、游戏化教学: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1、听说结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在学生听说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概念、规律和操作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
2、体验式教学:通过体验和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问答式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互动问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互动。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1、认识加减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演示,为学生介绍加减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认知和思考。
2、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教师通过具体的示范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算法和运算过程,达到基本掌握的效果。
3、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具体的应用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小考、作业、课堂测验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成绩。
七、教学总结本教案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采用差异化教学、情境化教学和游戏化教学等教学策略,以听说结合、体验式教学和问答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系统、科学的学习加减法知识。
2024年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024年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认识0-10的数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学会比较0-10之间数字的大小。
理解并应用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的能力。
通过操作和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数字间大小关系的理解。
加减法计算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有趣的数学故事或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复习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知识讲解: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介绍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方法。
讲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数字大小比较的游戏,如“找朋友”、“排排队”等,以加深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任务,如“小小商店”等模拟活动。
巩固练习:提供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计算等,让学生反复练习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以及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通过口头提问、小组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强调数字的书写规范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计算物品的价格、分配零食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具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运用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展示数字和计算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加、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加、减法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小学一年级加、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
1.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3. 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以故事或游戏的方式引入加、减法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三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两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几个苹果呢?”引出加法概念;“小红有五个糖果,她吃了两个,现在还剩几个?”引出减法概念。
2. 新课讲解:
(1)加法讲解: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总结加法的运算规则。
(2)减法讲解:同样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总结减法的运算规则。
3. 实践操作:设计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动手做,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4. 生活应用: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2. 结果评价:通过作业和测试,检查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反思
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改进下次的教学。
以上就是一份关于加、减法数学教案的设计大纲,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充和修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教案——加与减(一)
一年级数学教案——加与减(一)单元学习内容:1、小兔请客;2、采松果;3、青蛙吃害虫;4、练习二;5、拔萝卜;6、练习三;7、我和小树一起长。
单元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与应用。
单元教学难点:1、加减法在同一情境中同时呈现,学生(特别后进生)难以理解。
2、算法多样化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单元教学时间:10课时。
第一节小兔请客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体会意义,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说算理教学准备:小棒、苹果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
1、2个十是多少?7个呢?2、60里有几个十?80呢?二、情境引入: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说童话故事。
小兔在学校有3个好朋友,他们是小猴、小松鼠、小刺猬,平时经常在一起玩,互相帮助,无话不谈。
这天,小兔过生日,请好朋友到家里作客。
小兔准备了许多苹果来招待,瞧,他端出来了。
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刺猬最喜欢在别人面前表演了,这时,他看见有这么多苹果,就对大家说:“你们看我的表演。
”只见他翻过身,一下躺到盘子里,摇了两下,站起来一看,一盘苹果全在他的背上了。
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请问盘子里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三、算法探索1、谁能把刚才这个问题用数学算式来表示?2、怎么计算?3、操作,探索算法。
引导学生用小棒代替苹果摆一摆,在组内说说怎样算出得数。
4、认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并加上单位名称。
40+10=50(个)50-10=40(个)5、试一试。
⑴投影出示小棒,让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
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40+2060-20⑵口答:7个十加2个十是多少?8个十减3个十是多少?3个十加4个十是多少?6个十减5个十是多少?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2题,反馈。
人教版小学数学1~6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教案【精彩9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1~6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教案【精彩9篇】人教版小学数学1~6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教案篇一《加、减法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1.导入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加、减运算。
看黑板:814+1142=?1956-814=哪位同学回答一下?前面这位同学,你来回答。
谢谢,请坐。
这位同学的答案是:1956和1142。
同学们说这个答案对吗?对,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正确。
看来同学们以前学习的都很扎实,值得表扬。
那同学们知道它们的意义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的了解一下:加、减法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新授同学们看大屏幕:小明今天放假了,想去姥姥家玩。
由于姥姥家比较远,他需要做火车去,所以他今天就登上了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到拉萨的火车。
大家看这列火车,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我们先来看第(1)个问题:那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为了方便,老师为大家画图表示一下。
同学们谁思考出答案了?请举手。
最后面那位同学说一下。
谢谢,请坐。
他说用:814+1142=1956(km),同学们说这样做对吗?看来大家都同意这位同学的答案。
大家都很聪明,答案是对的。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式子:814+1142=1956。
这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了一个数,这样的运算,我们就把它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我们再来看第下面两个问题:(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谁来答一下?右边那位穿白衣服的同学。
一年级1~5加减法教案(5篇)
一年级1~5加减法教案(5篇)教案是一种详细记录教师教学过程的文本,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要素,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年级1~5加减法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年级1~5加减法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让学生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让学生掌握5的加减法。
3.使学生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引起同学的兴趣。
2、复习5的组成3、出示直观教具4、引导学生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5、玩“谁最快”游戏6、书写算式7、教师进行小结教学反思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
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
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一年级1~5加减法教案(精选篇2)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已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1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
2、能初步掌握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分析:重点:如何更准确地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
难点:将一个加减混合运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向:本节是在对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及减法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所以必须对有关法则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能在运算中加以灵活运用。
二、新课:1、知识基础:其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其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义(运算符号及性质符号)2、知识形成:(引例)计算:根据减法法则,按照运算顺序,有:原式在一个加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即有:这个式子仍看作和式,有两种读法,按性质符号: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加上10减去6减去4”例:把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两种读法)。
例:按运算顺序直接计算:三、巩固训练:P46:1、2四、知识小结: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新知识点比较少,但在其中就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保证学生在省略特号时,能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并能对省略加号的算式的准确读法。
五、家庭作业:P47:1、23六、每日预题:如何结合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对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行简化运算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6 减法的意义(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减法的意义教学准备学情分析减法的含义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减法的含义比较抽象,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儿童来说是理解还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教材都借助情境图或操作,通过动态演示“去掉”的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小丑气球的情境,小丑本来手里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气球,还剩3个气球。
飞走了1个气球,去掉的过程非常突出;课本上还有体现这一过程的点子图,点子图既能表示去掉,又能更好地体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另外在“做一做”和练习中,还安排了看图说算式表示减法的含义和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减法算式的含义的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的说和表示“去掉”的经历中,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工具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
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和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2.通过活动感知减法与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同桌合作学习的能力;4.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与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的读减法算式;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让学生加深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并读出减法算式。
2、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会减法的意义。
3、初步发展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难点:情境中体会减法的意义。
小学一年级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掌握1-10的数字和数量,能用自然语言描述数字数量和顺序关系。
2、掌握数学符号“+”和“-”,理解“+”表示相加,“-”表示相减,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加减法。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基本符号“+”、“-”,理解其含义及应用。
2、认识数字的大小顺序,学会运用基本加减法计算。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解数字的比较,掌握大小顺序的概念。
四、教学策略:1、采用多元智能教学策略,包括视觉、听觉、动觉、数据逻辑、人际交往等方面。
2、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通过造型玩具教学在课堂中,老师可以使用造型玩具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字数量和大小顺序。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摆放玩具,然后数一数,讲解数字的大小概念和顺序关系。
可以组织学生对玩具进行排序,再运用加减法,了解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教材教学老师可以通过教材,向学生传授有关加减法的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两个符号的含义。
对“+”符号,老师可以教学生用手模拟加法的运算过程,例如,用手比划把几个物品加起来的动作,再让学生体验加法运算的实际操作。
对“-”符号,老师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教学生体验减法运算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减法与加法的不同。
3、通过课外活动教学在教学外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加减法的实践经验。
例如,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教案设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购物,让学生计算商品的数量及金额,然后提供实际情境的加减法例子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思考和运用。
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六、教学评估:1、日常评估每节课结束时,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数字的大小顺序、加减法的计算、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一、引言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加法与减法的概念是非常关键的内容。
它们是数学中最基础、最常用的运算符号,也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基础。
本教案将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二、加法的概念1. 引入加法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加法概念,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知加法的意义。
例如,我们可以拿出一些水果,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品尝,并引导他们思考:当我们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放在一起,我们会有多少个水果?2. 数字表示在学习加法时,学生需要掌握数字的表示和加法符号“+”的使用。
我们可以利用数线、计数棒等教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学习加法符号及其含义。
3. 探索加法规律通过一些类似的加法题目,让学生自主探索加法的规律,如:1+1=2,2+1=3等,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加法规律的初步认识。
4. 加法的性质加法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通过具体的示例,让学生自己找规律,进一步巩固和理解这两条性质的含义。
三、减法的概念1. 引入减法在学习减法概念时,我们可以借助实物,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减法的含义。
例如,我们拿出一些糖果,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概念:如果有5颗糖果,我们吃掉2颗,还剩下几颗?2. 数字表示在学习减法时,学生需要学会用数字和减法符号“-”来表示减法运算。
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题,让学生熟悉减法符号的使用方法和减法运算的结果。
3. 探索减法规律通过一些类似的减法题目,让学生自主探索减法的规律,如:3-1=2,4-2=2等,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减法规律的初步认识。
4. 减法的性质减法不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示例,让学生自己找规律,帮助他们理解减法不满足这两个性质的原因。
四、加法与减法的联系和衔接1. 加法和减法的关系通过对加法和减法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加法和减法是相互关联的。
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题目,让学生联系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学习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学习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学习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一、引言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加减法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运算法则之一。
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孩子日后数学学习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将为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讲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提供相关练习,以帮助孩子们掌握这一数学技能。
二、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1. 加法是指把两个或多个数合在一起得到一个总数的计算方法。
2. 加号“+”是表示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符号。
3. 在计算加法时,我们需要分别列出被加数、加数,并按照竖式计算的规则进行逐位相加。
4. 举例说明:假如有一个问题:3 + 4 = ?首先将被加数3和加数4垂直地排列在一起。
然后,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得到7,所以答案是7。
三、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1. 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计算方法。
2. 减号“-”是用来表示减法的符号。
3. 在计算减法时,我们需要分别列出被减数、减数,并按照竖式计算的规则进行逐位相减。
4. 举例说明:假如有一个问题:8 - 4 = ?首先将被减数8和减数4垂直地排列在一起。
然后,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得到4,所以答案是4。
四、加法和减法练习1. 练习题一:(1) 2 + 3 = ?(2) 5 + 1 = ?(3) 7 - 2 = ?(4) 10 - 4 = ?2. 练习题二:将下面的竖式补充完整并计算出结果。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 练习题三:根据题目条件,用加法或减法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并计算出结果。
题目:Tom原本有6块糖果,他吃了3个,请问他还剩下多少个?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已经理解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同时通过相关练习,他们也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并提升了计算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加法和减法是非常实用的数学技能,孩子们应该经常进行实际操作,并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进行更多练习,以确保对加减法概念和运算方法的充分理解和掌握。
一年级数学教案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四则运算
一年级数学教案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四则运算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是孩子们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未来学习的坚实基础。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加法和减法是最基础的四则运算之一,对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重点讲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四则运算。
一、加法加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第一步,它是最基本且最简单的运算之一。
加法的运算规则是:在两个或多个数之间,第一个数加上第二个数等于一个新的数,新的数被称为和。
学生们通过简单易懂的例题,了解加法的运算规则。
例如:1 + 1 = 2,2 + 2 = 4,3 + 3 = 6......在加法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和练习来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加法的规则。
例如:做一张加法口算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印有两个数字的加法口算题,当老师喊出问题时,学生们一起抢答,并在黑板上公示答案,以此锻炼学生们的反应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加法技能。
二、减法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第二步,也是比较基础的运算之一。
减法的运算规则比加法复杂一些,因为减法的运算产生的答案不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的总和,而是一个比原来的数小的数字。
减法的运算规则是:将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的差等于一个新的数,新的数被称为差。
例如:2 - 1 = 1,4 - 2 = 2,6 - 3 = 3......学生们可以通过实践,深入的理解减法的规则,并练习减法,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
三、加减法混合运算了解加法和减法的规则以后,加减法混合运算就成为了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第三步,这个阶段是针对加法和减法的应用,学生们通过练习加减法混合运算,掌握了几个数的加减法计算技巧,加强了手算能力,并锻炼了思维能力。
例如:2 + 3 - 1 = 4,5 - 3 + 2 = 4......学生们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运算技能,还能够更灵活地运用加减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小结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加法和减法是最基础的四则运算之一,也是未来学习的坚实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之加法的意义一年级数学减法的意义教案(四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之加法的意义一年级数学减法的意义教案(四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之加法的意义(精)一你是个好学、懂事的小女孩。
很有礼貌.敬重长辈.你的小手很能干,会描绘出漂亮的图画,你的学习习惯特别好,舞姿很美丽,这学期,你的动手力量有了较大地提高。
进餐习惯也很好,从不挑食,午睡也进步了,还能仔细的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活,真的很棒!盼望你大一岁后,能连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爱你的妈妈1魏近午家长评语:魏近午这学期在学习上变化不大,盼望在下个学期里能够有所提高。
李钰峰家长评语:盼望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是积极的,安康向上的。
要是非清楚,做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杨庭骏家长评语:看到自己的进步,改良自己的缺乏。
发扬自己的特长。
把要做的事尽力做到更好,你会发觉另为一个自己-----满怀自信,不畏困难。
阳光而有活力的男孩。
懂你的妈妈黄天元家长评语:孩子随着时间不断的长大,脾气也有所转变,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唯一语文略有些下降。
生活上不够独立,学习主动,盼望教师您对他严格要求,多对他教导,在这里说声感谢,教师们辛苦了!李根家长评语: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会帮家长解决问题。
但在学习上总是不用功,贪玩,不专心,妈妈信任,你会改掉缺点,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
陈科苇家长评语:你是一个富有责任的得意的小孩子,不过性情比拟急躁,任性,在家做作业比拟拖拉,盼望在新的学年里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忙下转变一些坏毛病,留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完善自我!黄润钰家长评语:本学期,小孩经受了一段较为叛逆的时间,期间,有些贪玩,造成作业没按时完成,致使成绩下滑及被动,到暑假完毕时,这种状况已转变了很多,有了明显的进步。
曾深远家长评语:作为家长我很快乐看到孩子的进步,盼望这个进步只是一个开头,在新学期能够连续连续,这样才能不负教师的期望。
感谢孙教师的鼓舞! 肖泺家长评语:上课听好教师讲的每一节课,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更多的盼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和减法之间的意义
2、使学生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学习了加地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利用这一关系验算加法。
4、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
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学过程:
准备训练。
说出算式各部分名称。
40 + 30 = 70
( ) ( ) ( )
- 40 = 30
( ) ( ) ( )
新授。
出示课题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出示例1
(1)
先让学生说出每幅线段图的表示的意思,列出算式40+30=70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和与加数=关系。
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
从而引出加法的意义;
说清图意,列式。
引导学生把(2),(3)与(1)比较。
谁是已知的,谁是未知的,已知,未知有什么变化。
明确第(2)题是求第二加数,
第(3)题是求第一加数。
从中引导减法的意义。
引导学生看书,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着重引导学生想,为什么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将加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与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以比较。
得出:一个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
师:学习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利用这一关系验算加法。
试做:验算 743+257=1000,对不对?
出示例2
求□中的未知数
□+6=13 根据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由生填,讲清怎样想的?就可以求出□中的数。
再完成
478+522=1000
1000-478=522
生完成后,回答怎样想的。
三、小结:
什么叫加法?什么叫减法?
加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运用这一关系可以验算加法。
四、巩固练习
根据加,减法的关系,在下面算式的□里填数。
(1) 237+69=306 (2)5002-3875=1127
306-□ =237 3875+□=1127
□-237=69 □-1127=3875
求□中的未知数
□+378=1082 4657+□=7102
□+265=930 1896+□=3024
□+489=814 2743+□=5000
坚式计算,并验算。
3748+627 9134-514
课后作业:
1.根据560+430=990,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
□-□=□
2.根据500-240=260,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
□-□=□
3.求□中的未知数
589+□=1062 □+495=702 298+□=594 □+32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