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定义引言概述: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或者加重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对医院感染的定义和预防至关重要。
一、医院感染的类型1.1 医院感染可分为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两种类型。
1.2 交叉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与其他患者、医务人员或者环境中传播病原体所致的感染。
1.3 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接受治疗过程中感染的疾病,与患者本身的病原体无关。
二、医院感染的病原体2.1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2.2 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等。
2.3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源多样,包括患者本身、医务人员、环境和医疗器械等。
三、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3.1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血液传播等。
3.2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微粒传播,如结核杆菌和麻疹病毒等。
3.3 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播,如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4.1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医疗器械消毒和患者隔离等。
4.2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包括洗手、消毒和戴手套等。
4.3 医院应建立科学的感染控制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医院感染的预防意识。
五、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测5.1 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的监测、报告和分析。
5.2 医院感染监测包括监测感染发生率、病原体分布和耐药性等。
5.3 医院应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的评估和审查,及时采取措施改进感染控制工作。
结语: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对医院感染的定义、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管理监测等方面的了解,有助于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希翼医疗机构能够加强对医院感染的重视,提高感染控制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医疗服务。
医院感染的定义及背景
患有慢性疾病、癌症、糖尿病等 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疾病状态 和治疗方法的影响,容易发生医 院感染。
医务人员因素
手卫生
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是医院感染传播 的主要途径之一。遵循手卫生规范, 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手部消毒剂,可以 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操作规范
医务人员在执行医疗操作时,必须遵 循无菌操作规范,防止感染源的传播 。
预防措施:加强手卫生,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和污染物品后应及时洗手或使用手消 毒剂;对患者进行隔离,减少交叉接触;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洁和消毒。
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是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在空气中悬浮,被易感者吸 入后导致的传播。在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咳嗽、打喷 嚏时产生的飞沫可携带病原体,传播给其他患者或医护人员 。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确 保医务人员遵守操作规程。
对医疗器械、医疗用品等进行 彻底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对隔离病房的患者进行严密监 测,及时发现并控制感染源。
06 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
新技术、新方法在防控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微生物基因组学技术
抗菌涂层材料
利用基因组学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 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
国内医院感染防控政策
政府加强了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 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规范,推动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
03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在医院环境中 ,医护人员的手部常常接触患者和污染物品,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接触传播方 式多样,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如患者之间握手、共同使用医疗器械等。
根据感染部位分类
分为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等。
什么叫医院感染
什么叫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也被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HAI),是指患者在医疗保健环境中获得的感染。
这些感染可能发生在住院期间或医疗保健服务提供过程中,主要是由于医疗机构内的病原体传播。
医院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患者及医疗机构都带来了严重影响。
1. 医院感染的类型与传播途径医院感染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手术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这些感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水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
患者在住院期间,与医护人员、设备或其他患者的接触,容易导致病原体的传播。
2. 医院感染的危害及影响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它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此外,医院感染也会对医疗机构的信誉产生负面影响,破坏公众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的信任。
3.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这包括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策略、推广手卫生和消毒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设备和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此外,医疗机构还需要加强感染监测与报告,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感染爆发。
4. 患者及公众参与的重要性患者和公众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患者需要积极参与个人卫生和手卫生,加强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理解,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了解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同时,公众也应该关注医院感染问题,关注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措施,通过提高意识和关注度,推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改进。
5.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医院感染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交流,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共同应对医院感染的挑战。
此外,政府和卫生部门要加大投入,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与法规,促进医疗机构加强感染控制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患者和医疗机构都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医院的消毒、灭菌
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医院的消毒、灭菌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感染的疾病,通常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者其他微生物引起的。
医院感染是医院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了大量的消毒和灭菌工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1.1 医院感染的来源:医院感染可以来源于医护人员、患者、医疗设备等多方面因素。
1.2 医院感染的症状:医院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感染部位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
1.3 医院感染的危害:医院感染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二、医院的消毒工作2.1 消毒的对象:医院的消毒对象包括医疗设备、手术器械、病房、手术室等。
2.2 消毒的方法: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化学消毒、物理消毒和生物消毒等。
2.3 消毒的频率:医院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和频率对各类物品进行消毒,以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卫生。
三、医院的灭菌工作3.1 灭菌的重要性:灭菌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杀灭各类微生物。
3.2 灭菌的方法:医院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乙烯氧化灭菌、过氧乙酸灭菌等。
3.3 灭菌的标准:医院需要按照像关标准对各类器械进行灭菌,确保器械的无菌状态。
四、医院感染控制的措施4.1 医护人员的防护: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消毒、洗手等操作规程,减少医院感染的传播。
4.2 患者的防护:患者需要加强个人卫生意识,遵守医院的感染控制规定,减少感染的风险。
4.3 医院环境的清洁:医院需要定期对病房、手术室等环境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医疗环境的卫生。
五、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5.1 监测医院感染:医院需要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和分析。
5.2 报告医院感染:医院需要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的传播。
5.3 改进医院感染控制:医院需要根据监测结果不断改进感染控制措施,提高医院感染的防控水平。
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医院的消毒、灭菌
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医院的消毒、灭菌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或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在医院中,消毒和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医院的消毒、灭菌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1.1 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接受治疗或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的感染。
1.2 医院感染的危害:医院感染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1.3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加强医院环境清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使用抗生素等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二、医院的消毒2.1 消毒的定义:消毒是指使用化学物质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2.2 消毒的对象:医院中的器械、设备、床铺、地面等都需要进行定期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2.3 消毒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化学消毒、高温蒸汽消毒、紫外线消毒等,不同的物品和场所需要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
三、医院的灭菌3.1 灭菌的定义:灭菌是指将器械、设备等物品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孢子等全部杀灭的过程。
3.2 灭菌的重要性:在手术、产房等特殊场所,灭菌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任何微生物的残留都可能导致感染。
3.3 灭菌方法: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化学气体灭菌等,不同的器械和设备需要选择适合的灭菌方法。
四、医院感染的控制4.1 医院感染监测: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4.2 医院感染培训:医院员工应接受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3 医院感染报告: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五、医院感染的预防5.1 加强环境清洁:医院应定期对病房、手术室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医院感染的定义与意义
狭义定义
狭义上,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住院期 间获得的感染,且该感染在住院期间 发生或潜伏至出院后一段时间内发生 。
这种感染仅发生在医院内,并且与医 院环境、医疗操作或与其他病人接触 有关。
医院感染的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医院感染可分 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是指病人体内或体 表寄生的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如皮肤、口腔、肠道等部位的 感染。
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定期清洁医院环境
包括医院内的病房、手术室、实验室等,保持环 境整洁,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严格消毒
对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床单、被套等物品进行 定期消毒,确保无菌状态,防止交叉感染。
垃圾分类与处理
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防止医疗 垃圾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
01
建立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报告感染病例,采
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的传播。
定期评估防控效果
02
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防
控策略。
公开报告
03
建立医院感染情况的公开报告制度,向社会公众及时公布医院
感染情况,增加透明度,提高公众信任度。
THANKS FOR WATCHING
延长住院时间
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需 要更多的医疗护理和观 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
增加医疗费用
治疗医院感染需要额外 的医疗资源和药物,增 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增加死亡率
医院感染有时会导致严 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
患者死亡。
对医护人员的影响
01
02
03
感染风险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和医 疗操作过程中可能接触到 病原体,增加自身感染的 风险。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1.何谓医院感染?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何谓医源性感染?答: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易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包括:多次进行侵袭性操作;使用消毒或灭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或设备;医疗环境污染严重,如物体表面、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等,输入已被污染的药品、血液或血液制品等;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等等。
3.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哪几类?答:医院感染可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来自于其他病人、医务人员、诊疗器械和医院环境等。
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皮肤、口咽、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的常居菌或暂居菌。
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时即可发生内源性感染。
随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深入,外源性感染已明显减少,内源性感染则在增加,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
4.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哪些特点?(1)感染链特点:外源性感染的传播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
(2)发病形式:医院感染多为散发性,有时可出现暴发流行。
外源性感染的表现形式可为散发,也可为暴发。
而内源性感染则呈散发形式。
(3)预防控制特点:大部分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通过规范医护人员诊疗操作、严格消毒灭菌及隔离等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内源性感染的发生基于病人的基础病、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较难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类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4)科室分布特点:医院感染多发生于医院的高危科室,主要有各类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神经外科、烧伤科、心胸外科,呼吸科、血液科和肾科病房等。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分类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也叫院内感染,简称院感,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
由于感染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医院感染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医院感染的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一)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
即病人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自身感染。
(二)外源性感染
指由环境他人处带来的外袭菌群引起的感染。
包括:
1.交叉感染
在医院内或他人处(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
2.环境感染
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它物品)造成的感染。
如
由于手术室、空气污染造成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等。
(三)根据感染的病原体分类
可将医院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及原虫感染等,其中细菌感染最常见。
每一类感染有可根据病原体的具体名称分类,如柯萨奇病毒感染、爱柯病毒感染、铜绿假单孢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
医院感染的概念和定义
污水处理与排放
包括病房、手术室、治疗室等,保持 环境清洁卫生。
对医院产生的污水进行严格处理和排 放,确保符合环保标准。
垃圾分类与处理
对医疗垃圾进行分类、标识、处理, 防止医疗垃圾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
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01
02
03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 应佩戴手套、口罩、防护 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这种定义涵盖了所有医疗机构, 包括医院、诊所、康复中心等。
它不仅包括患者感染,还包括医 务人员、探访者和患者家属的感
染。
狭义定义
狭义上,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 内住院患者发生的感染。
这种定义主要关注患者群体, 强调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患者通常在入院时已经携带病 原体,或在住院期间通过接触 医院环境、医疗器械或与医务 人员接触而感染。
院感染管理科。
报告内容
包括医院感染病例基本信息、诊 断信息和可能的感染源及传播途
径等。
监测和报告的意义
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通过监测和报告制度,使医务人员更加重 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意识。
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 件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源的消耗。
医院感染可能导致患者需要使用 更昂贵的抗生素和药物,增加了
治疗成本。
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
医院感染会增加手术 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 。
医院感染可能影响医 务人员的健康和工作 效率,降低医疗服务 质量。
医院感染可能影响患 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 ,导致患者满意度下 降。
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
医院感染图文ppt课件
处理措施
及时拆除缝线、引流脓液 、使用抗生素等。
下呼吸道感染
总结词
下呼吸道感染是指发生在 喉部以下的呼吸道感染, 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之 一。
详细描述
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包括 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 发症。
处理措施
及时诊断并采取抗生素治 疗、支持治疗等。
泌尿道感染
总结词
泌尿道感染是指尿路受病原体侵 袭引起的炎症。
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可分为内源性感染 和外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的危害
01
02
03
04
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医院感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
。
增加医疗费用
治疗医院感染需要额外的医疗 资源和费用。
威胁患者安全
医院感染可能引发并发症,甚 至导致死亡。
影响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 形象造成负面影响,降低患者
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的调查与控制
调查目的
明确感染源、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
调查内容
包括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 测结果等;
调查流程
从病例发现到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与检 测、控制措施制定与实施等环节;
控制措施
包括隔离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 人群等。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效果评估
评估目的
满意度。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消毒灭菌
对医疗器械、设备、病房等进 行定期消毒灭菌,以减少病菌 的传播。
提高免疫力
鼓励患者加强营养、锻炼身体 ,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
加强手卫生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减少医 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细菌传播 。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医疗服务期间发生的新的或者复发的感染。
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和医疗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从医院感染的定义、原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1.1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或者其他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的感染或者原有感染的复发。
1.2 医院感染通常是在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但也包括出院后30天内浮现的感染。
1.3 医院感染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等。
二、医院感染的原因2.1 医院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患者在医院里容易接触到这些微生物而导致感染。
2.2 医疗操作不当或者不洁净的医疗器械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
2.3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患有慢性疾病或者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因素也增加了患医院感染的风险。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3.1 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灭菌和隔离措施,减少病原微生物在医院内的传播。
3.2 提高医务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减少医疗操作不当导致的医院感染。
3.3 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确保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
四、医院感染的处理方法4.1 及时发现和诊断医院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微生物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4.2 对于手术部位感染等严重感染,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者其他介入治疗。
4.3 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等难治性感染,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医院感染的影响5.1 医院感染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且增加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5.2 医院感染也会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医疗质量造成负面影响,降低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
5.3 医院感染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加强预防和治疗,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的定义引言概述:医院感染,也称为医疗相关感染或医源性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的感染。
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存,增加了医疗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感染的定义、病因、预防措施、常见感染部位及预后。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1.1 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或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感染。
这些感染可能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
医院感染可以在患者入院后的48小时内发生,也可以在出院后的30天内发生。
1.2 医院感染的分类医院感染可以根据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和感染病原体进行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医院感染可以分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伤口感染等。
根据感染时间,医院感染可以分为院内感染和院外感染。
根据感染病原体,医院感染可以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
1.3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空气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等。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取决于感染病原体的性质和感染部位。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合理的感染控制措施进行干预和防止。
二、医院感染的病因2.1 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医疗机构环境的污染、医务人员的感染、患者免疫力下降、手术操作不规范、使用不当的抗生素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2.2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的发生与许多危险因素有关,包括年龄、免疫功能、基础疾病、手术切口、导尿管等。
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帮助医务人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3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医务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保持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正确使用消毒剂和消毒设备、严格执行手卫生和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需要积极参与感染控制,如保持个人卫生、遵守医嘱等。
三、医院感染的常见感染部位3.1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包括肺炎、支气管炎等。
医院感染定义及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分类
下呼吸道感染
指发生在肺部和支气管等下呼吸道的感染,包括 肺炎、支气管炎等。这类感染通常是由于细菌、 病毒等病原体经呼吸道进入体内而引起的。
胃肠道感染
指发生在胃肠道的感染,包括胃炎、肠炎等。这 类感染通常是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经口摄入 体内而引起的。
上呼吸道感染
指发生在口腔、鼻腔等上呼吸道的感染,包括感 冒、喉炎等。这类感染通常是由于细菌、病毒等 病原体经口鼻进入体内而引起的。
02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现场调查,确
定是否为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确认为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防控
03
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05
总结与展望
意义
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分类是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评估的 重要指标之一,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通过对 医院感染的分类和定义,可以明确医院感染的范围和 类型,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医院 感染的发生率。
定期开展抗生素耐药性监测与分析
医院应定期开展抗生素耐药性监测与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抗生素选择的参考依据,避免 因耐药菌株的出现而影响治疗效果。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
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
医院应定期组织手卫生知识培训,使医务人员了解手卫 生的重要性、正确的洗手方法等,提高手卫生意识。
提供手卫生设施和用品
医院感染的危害
1 2
增加病人负担
医院感染的发生会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医 疗费用增加,给病人带来经济和身心上的负担 。
威胁病人安全
医院感染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病 人死亡,对病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3
传播风险
医院感染可能通过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等途径 传播给其他病人,增加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外源性感染 (exogenous infection) 病原微生物来源 医院内患者 工作人员 探视者 内源性感染 (endogenous infection) 患者自身皮肤或腔道等 处定植的条件致病菌
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
数量和定植 外界获得定植菌数量改 变或定植部位的改变
概念
病原学
概念
病原学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预防Leabharlann 行病学 感染源: 医院环境中的任何物体:病人、携带者,工作人 员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和滋生的场所或环境。 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 2.血液传播 3.共同媒介物 4.呼吸道 5.消化道传播
流行病学
易感性: 住院患者对条件致病菌和机会病原体的易感性较高 下列病人更易发生医院感染: ①所患疾病严重影响了机体的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功能;如 恶性肿瘤、糖尿病、肝病、肾病、结缔组织病、慢性阻塞 性支气管肺疾患和血液病 ②新生儿、婴幼儿和老年人 ③烧伤或创伤 ④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移植治疗、各种侵袭性操作、异物的 植入、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污染手术
医院感染
Nosocomial Infection
北京大学
魏 来
概念
病原学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预防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hospital
Infection 或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曾称医院内感染、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性
概念 病原学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预防
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 (二)常见的感染部位和感染特点
1.肺部感染 2.尿路感染 3.消化道感染:主要有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和胃肠炎 4.全身感染
医院感染相关概念
对医院内的空气进行定期消毒,防止空气传播病 菌。
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
建立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处方和使
用。
对抗生素进行分级管理,根 据病情需要合理选用抗生素
。
定期开展抗生素耐药性监测 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
生素提供依据。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直接接触传播
如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的直接接触、病人与病人之间的直接 接触等。
间接接触传播
如医护人员通过接触污染的仪器、设备等间接接触病人或病 原体。
共同媒介物传播
共同食物和水源传播
如病人之间共用餐具、水源等。
共同卫生设施传播
如共用卫生间、浴室等。
空气飞沫传播
空气传播
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尘埃等传播给近距离接触的人。
易感人群的预防与控制
01
住院患者
加强患者教育,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遵守医院规定,积极治疗基
础疾病,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02
医护人员
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手卫
生规范,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筛查等。
03
探视者
指导探视者注意个人卫生,遵守医院规定,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合
理使用防护用品等。
增加医疗成本
为治疗医院感染,医疗机构需要投入更多的人 力、物力和财力,增加医疗成本。
3
损害医疗机构声誉
医院感染的发生可能导致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不 信任,影响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形象。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加强消毒隔离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对病房、手术室等场所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对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彻底消毒。
医院感染及其判定标准
判定标准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者手术后出现手术部位红 肿、疼痛、流脓等症状,手术部位细菌培养阳性,即可诊 断为手术部位感染。
处理措施
医院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消毒,加强手术操作规范和术后护 理措施,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案例三:某医院血液透析感染事件
01
感染情况
某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发生一起感 染事件,涉及数十名患者。感染 源可能来自透析液或透析器等医 疗器械。
报告制度与流程
报告制度
制定医院感染报告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 例,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院感染情况。
报告流程
医务人员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后,应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 告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上报病 例进行核实和调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监测与报告的意义
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
判定标准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患者在接受呼吸机治疗过 程中出现咳嗽、咳痰、呼吸 困难等症状,肺部有啰音, 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增高,即 可诊断为呼吸机相关肺炎感 染。
处理措施
医院立即对重症监护室进行 全面消毒,更换呼吸机管道 和吸痰器等医疗器械,加强 医护人员手部消毒措施,并 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 考核。
常规消毒措施
空气消毒
定期对病房、手术室等场所进行空气消毒,可采 用紫外线灯照射、化学消毒剂熏蒸等方法。
物体表面消毒
对医院内的医疗器械、床单、被套等物品进行定 期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细菌传播。
手卫生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遵守六步洗手法等规范。
隔离技术应用
患者隔离
对感染性疾病患者采取隔离措 施,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传染病管理相关知识1、《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中的项目有哪些?(1)有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监测,对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皮肤软组织等主要部位感染有具体预防控制措施并实施;(2)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
2、日常统计学评价中感染监测指标有哪些?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千日感染感染率、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千日感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千日感染率、不同感染风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3、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是哪些?重症监护室、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室、口腔科、内镜室、产房等。
4、需要高度关注的重要部位感染有哪些?下呼吸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
5、2012我院开展目标监测的项目有哪些?(1)重症监护室感染监测(2)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破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监测)6、我院感染监测多久反馈一次?临床医务人员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些信息?我院每季度反馈一次医院感染监测情况,发现院感爆发迹象及时反馈;医务人员通过医疗质量例会、医院内网、简报等途径获得上述信息。
7、医院管理三级管理组织是:(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医院感染管理科和专职人员;(3)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8、科室感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一名感控医生、一名感控护士组成。
每季度开展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会一次,促进感控质量持续改进;每月开展感控培训一次,提高医务人员感控水平;完成相关感染监测、报告;督促科室感控措施的落实。
9、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入院48小时后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10、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候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忽然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5)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医院感染、传染病管理相关知识1、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由于急性发作。
2、医院感染分哪两种?(1)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可以预防;(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不可避免。
3、医院感染的三要素(感染链):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医院感染的感染途径有哪些?(1)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为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2)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移动到易感人群口、鼻粘膜、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3)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传播。
(4)医院性感染:因各种诊疗活动所致的医院感染。
常经污染的诊疗器械和设备、血液及血制品、输液制品、药品及药液、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5)经动物、昆虫传播:主要是通过鼠类、蚊蝇、蟑螂、蚤等机械性传播或叮咬传播。
5、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1)滥用抗菌药物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2)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3)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医院中一切医疗用具、空气、医务人员的手、一切医疗器械的表面;(4)易感人群:婴儿、老人、大手术后、危重病人、慢性基础病、原发病严重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放疗或化疗者。
6、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认真洗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
7、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病例的现象。
8、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9、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该如何处置?(1)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2)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3)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10、医院感染的报告制度有哪些?(1)散发医院感染病例诊断后在24小时内报告院感科,出现暴发流行趋势应即时报告院感科。
(2)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①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②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3)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①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②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③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传染病管理相关知识1、本院院感暴发处理流程。
临床科室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报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组织人员调查核实流行或暴发——报告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同时查找传染源——隔离病人——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2、什么是全面综合监测?全面综合监测是指连续不断地堆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3、什么是目标性监测?指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监测,如重症监护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4、什么是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频率。
5、什么是医院感染患病率?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6、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7、什么是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2)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3)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Ⅲ度烧伤创面。
8、什么是切口深不组织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者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
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归为切口深部组织感染;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无须再次手术归为深部组织感染;9、什么是器官∕腔隙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者穿刺出脓液。
(2)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者组织中培养分离除致病菌。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10、手术前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有哪些?(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
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
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4)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适的消毒剂以适当的方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
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
(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7)手术人员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8)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医院感染、传染病管理相关知识1、手术中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要点有哪些?(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3)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4)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ml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5)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温度。
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有专业要求。
(7)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的液体。
(8)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2、手术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有哪些?(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4)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
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