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读
《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
《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1.薛生白湿热病篇雄按∶江本吴本俱作湿温。
雄按∶此篇始见于舒松摩重刻《医师秘籍》,后云是薛作,章氏从而释之,而江白仙本以附陈作后,吴子音《温热赘言》连前篇并为一人之书,并不标明何人所着,但曰寄瓢子述,且前篇之末,有“今补薛生白先生一法于后”云云,则此篇亦非薛着矣。
其江本所补一法,又无薛生白三字,且此篇张友樵所治酒客之案,但称曰余诊。
言人人殊,无从核实,姑存疑以质博雅。
一湿热证。
雄按∶既受湿又感暑也。
即是湿温,亦有湿邪久伏而化热者。
喻氏以为三气者,谓夏令地气已热,而又加以天上之暑也。
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吴本下有“或黄”二字),口渴不引饮。
雄按∶甘露消毒丹最妙。
吴本虽出江本之后,无甚异同。
所附酒客一案云,是其师治,似较江本为可信也。
故引证但据吴本,而江本从略。
自注。
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
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
章虚谷云∶胃为戊土属阳,脾为己土属阴。
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也。
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外邪伤人,必随人身之气而变。
如风寒在太阳则恶寒,传阳明即变为热而不恶寒。
今以暑湿所合之邪,故人身阳气旺,即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即随湿化而归太阴也。
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
雄按∶此二句从吴本补入。
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
以肝脾胃所居相近也。
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
少阳之气,由肝胆而升,流行三焦,即名相火。
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
经曰∶少火生气,壮火食气。
少火者,阳和之生气,即元气也;壮火为亢阳之暴气,故反食其元气。
食犹蚀也,外邪郁甚,使阳和之气悉变为亢暴之气,而充斥一身也。
故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
暑湿之邪,蒙蔽清阳,则耳聋。
内扰肝脾胃,则干呕而痉厥也。
而提纲中不言及者,因以上诸证,皆湿热病兼见之变局,而非湿热病必见之正局也。
必见之证,标于提纲,使人识别,不至与他病混乱,其兼见之变证,或有或无,皆不可定。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伏中焦湿大于热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伏中焦湿大于热十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不知饥),口渴(不喜饮),舌白(舌苔白滑),湿伏中焦。
宜藿梗、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浓朴、草果、半夏、干菖蒲、佩兰叶、六一散。
自注:浊邪上干则胸闷,胃液不升则口渴,病在中焦气分,故多开中焦气分之药。
雄按∶亦太多,颇不似薛氏手笔。
此条多有挟食者,其舌根见黄色,宜加栝蒌、楂肉、莱菔子。
青龙提要:本证薛生白自注曰病位在中焦气分,舌白滑,口渴不喜饮,说明湿大于热,因此用药藿香梗白蔻仁杏仁枳壳苍术厚朴草果半夏等,加六一散,辛温辛温行气燥湿,佐以六一散去湿热。
关于药味太多,杨注曾曰择用一两味即可。
后世对于本证可选用吴鞠通五加正气散,对症发药自可见效。
王孟英曰此条多有积食,可加瓜蒌山楂肉莱菔子可从,吴鞠通加减正气散也有此法。
雷氏芳香化浊法跟本条也是类似,临床大家可以参考。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汗出,咳嗽,头晕,或见呕恶泄泻,舌苔白腻,脉需数。
藿香叶一钱佩兰叶一钱陈广皮一钱五分制半夏一钱五分大腹皮一钱(酒洗)厚朴八分(姜汁炒)加鲜荷叶三钱为引。
【主治】五月霉湿,并治秽浊之气。
【方论选萃】清·雷丰:此法因秽浊霉湿而立也。
君藿、兰之芳香,以化其浊;臣陈、夏之温燥,以化其湿;佐腹皮宽其胸腹,厚朴畅其脾胃,上中气机,一得宽畅,则湿浊不克凝留;使荷叶之升清,清升则浊自降(《时病论》)。
赵绍琴:方中藿香辛温芳香,轻宣透泄,使上焦湿热秽浊之邪外达。
配佩兰又芳香化浊,和中解暑。
陈皮、半夏辛温,大腹皮、厚朴苦温,四药相配,辛开苦降,燥湿化浊,宣通气机。
半夏又有降逆止呕之功。
荷叶清热解暑,芳香化浊,辟秽而生清气。
诸药相配,气味芳香,解暑化浊,以辟暑湿秽浊之气。
然其剂偏温,宜于暑秽湿浊偏盛之证。
若暑热偏盛者,可于方中加入薄荷一钱、黄芩三钱、鲜芦根一两(《温病纵横》)。
【近代验证】例一验案(选自《中医杂志》1980.7)刘某某,男,54岁,干部,1976年6月30日初诊逐渐加剧,呻吟不已,伴微恶寒发热,口不作渴,脘闷腹胀,食欲不振,尿清便溏等。
薛生白《湿热病篇》
薛生白《湿热病篇》薛生白《湿热病篇》(一)湿热病提纲【原文】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1)自注: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
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
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
而提纲中不言及者,因以上诸症,皆湿热病兼见之变局,而非湿热病必见之正局也。
始恶寒者,阳为湿遏而恶寒,终非若寒伤于表之恶寒,后但热不寒,则郁而成热,反恶热矣。
热盛阳明则汗出,湿蔽清阳则胸痞,湿邪内盛则舌白,湿热交蒸则舌黄,热则液不升而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
然所云表者,乃太阴阳明之表,而非太阳之表。
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也;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
故胸痞为湿热必有之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亦必并见。
其所以不干太阳者,以太阳为寒水之腑,主一身之表,风寒必自表入,故属太阳。
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
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
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
要之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
温病乃少阴,太阳同病,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
而提纲中不言及脉者,以湿热之证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见,不拘一格,故难以一定之脉拘定后人眼目也。
湿热之证,阳明必兼太阴者,徒知脏腑相连,湿土同气,而不知当与温病之必兼少阴比例。
少阴不藏,木火内燔,风邪外袭,表里相应,故为温病。
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腑及脏之谓。
若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或有先因于湿,再因饥劳而病者,亦属内伤挟湿,标本同病。
然劳倦伤脾为不足,湿饮停聚为有余,所以内伤外感孰多孰少,孰实孰虚,又在临证时权衡矣。
第十二章湿热病篇
●目的要求:
①了解薛生白的主要著作、学术思想。 ②掌握本篇关于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辨证规
律,用药特点的论述。 ③理解背诵《湿热病篇》原文1、2、3、8、9、10、
13条的内容。 ●重点难点:
①薛生白关于湿热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论述。 ②薛生白对湿热病的证治用药特点辨析。
第十二章湿热病篇
注意与伤寒表证相鉴别,本证多伴周身重痛,脉 濡缓,苔白腻。
第十二章湿热病篇
② 后但热不寒:湿郁化热故不恶寒,反恶热,此 时脉必转滑数或濡数。
③ 汗出:热盛阳明则汗出,多偏于头面汗出。 ④ 胸痞:气机不畅。 ⑤ 舌白:白且腻,湿邪内盛,浊气上蒸。 ⑥ 口渴不引饮:湿邪内停,气化不利,与阳明热
盛之口渴饮冷不同。 ⑦ 脉象:因湿为阴邪,又多兼挟,脉无定体。
大肠传导失司。 治法:分利湿邪,泌别清浊
第十二章湿热病篇
治法:分利湿邪,泌别清浊
药物:
滑石、猪苓、茯苓 淡渗利湿
泽泻、萆薢、通草
如何理解:下焦属阴,太阴所司? 源清则流自洁?
第十二章湿热病篇
(四)邪入营血
原文15.湿热证,壮热口渴,舌黄或焦红,发痉, 神昏谵语或笑,邪灼心包,营血已耗, 宜犀角、羚羊角、连翘、生地、玄参、 钩藤、银花露、鲜菖蒲、至宝丹等味。 (5)
提要:暑湿犯肺致咳喘证治
第十二章湿热病篇
① 暑湿入肺咳喘 ★与风寒咳喘鉴别:风寒者脉浮紧。 ★与痰热咳喘鉴别:痰热者脉滑实。 ★与水饮咳喘鉴别:水饮者脉沉弦,舌滑
润,面部发亮。
葶苈子—泄肺定喘
② 治疗: 枇杷叶—清肺和胃,降气化痰
六一散—祛暑渗湿,清利湿热
第十二章湿热病篇
2.邪在中焦
原文8.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
薛生白《湿热病篇》
薛生白《湿热病篇》薛生白《湿热病篇》(一)湿热病提纲【原文】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1)自注: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
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
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
而提纲中不言及者,因以上诸症,皆湿热病兼见之变局,而非湿热病必见之正局也。
始恶寒者,阳为湿遏而恶寒,终非若寒伤于表之恶寒,后但热不寒,则郁而成热,反恶热矣。
热盛阳明则汗出,湿蔽清阳则胸痞,湿邪内盛则舌白,湿热交蒸则舌黄,热则液不升而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
然所云表者,乃太阴阳明之表,而非太阳之表。
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也;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
故胸痞为湿热必有之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亦必并见。
其所以不干太阳者,以太阳为寒水之腑,主一身之表,风寒必自表入,故属太阳。
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
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
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
要之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
温病乃少阴,太阳同病,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
而提纲中不言及脉者,以湿热之证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见,不拘一格,故难以一定之脉拘定后人眼目也。
湿热之证,阳明必兼太阴者,徒知脏腑相连,湿土同气,而不知当与温病之必兼少阴比例。
少阴不藏,木火内燔,风邪外袭,表里相应,故为温病。
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腑及脏之谓。
若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或有先因于湿,再因饥劳而病者,亦属内伤挟湿,标本同病。
然劳倦伤脾为不足,湿饮停聚为有余,所以内伤外感孰多孰少,孰实孰虚,又在临证时权衡矣。
薛生白《湿热病篇》经典条文
薛生白《湿热病篇》经典条文薛生白《湿热病篇》经典条文微下之例。
7、湿热证,壮热烦渴,舌焦红或缩,斑疹,胸痞,自利,神昏痉厥,热邪充斥表里三焦。
宜大剂犀角、羚羊角、生地、玄参、银花露、紫草方诸水、金汁、鲜菖蒲等味。
8、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
9、湿热证,数日后脘中湿闷,知饥不食,湿邪蒙绕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
10、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伏中焦。
宜藿梗、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佩兰叶、六一散等味。
11、湿热证,数日后自利,溺赤,口渴,湿流下焦,宜滑石、猪苓、泽泻、萆薢、通草等味。
12、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湿滞阳明,宜用辛开,如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等味。
13、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
宜辛泄佐清热,如蔻仁、半夏、干菖蒲、大豆黄卷、连翘、绿豆衣、六一散等味。
14、湿热证,初起即胸闷不知人,瞀乱大叫痛,湿热阻闭中上二焦。
宜草果、槟榔、鲜菖蒲、芫荽、六一散各重用,或加皂角,地浆水煎。
15、湿热证,四五日,口大渴,胸闷欲绝,干呕不止,脉细数,舌光如镜,胃液受劫,胆火上冲。
宜西瓜汁、金汁、鲜生地汁、甘蔗汁,服郁金、木香、香附、乌药等味。
16、湿热证,呕吐清水或痰多,湿热内留,木火上逆。
宜温胆汤加瓜蒌、碧玉散等味。
17、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瘥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
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下即止。
18、湿热证,咳嗽昼夜不安,甚至喘不得眠者,暑邪入于肺络,宜葶苈、枇杷叶、六一散等味。
19、湿热证、十余日,大势已退,唯口渴,汗出,骨节痛,余邪留滞经络,宜元米汤泡于术,隔一宿,去术煎饮。
20、湿热证,数日后,汗出热不除,或痉,忽头痛不止者,营液大亏,厥阳风火上升,宜羚羊角、蔓荆子、钩藤、元参、生地、女贞子等味。
薛生白《湿热病篇》
至此,《湿热病篇》的学术思想渊源已清, 概言之为:溯源内经,远踪伤寒,近取吴叶,博 采众家。
薛生白撰湿热病专著,进一步立湿热病在 温病范畴中自成体系;
其后吴鞠通则集其成,在《温病条辨》中列 九种温病分温热、湿温两大纲而传世。自此,温 病实已按病变性质衍分为温热、湿热两大类,与 前贤泛论之湿热病证不尽相同,此乃温病学家一 大贡献。其中:
25
③湿热病的正局、变局
正局—条文所列六大主证及自注中的必见之证 ❖ 原文:“然所云表者,乃太阴阳明之表……太阴之表
四肢也 ,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故胸痞为湿热必 有之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亦必并见。 ”。” 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 胸痞,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亦为湿热必有之证。
※ 病名的首次提出。 ※ 广义伤寒中将湿温、热病、温病三种分列, 为温病分为温热、湿热两大类别引喤。
12
远踪伤寒
薛氏在《湿热病篇》中; 审因--从仲景温病与狭义伤寒有别; 论理--宗仲景条文内寓“虚则太阴、实则阳明”的病机; 辨证--仿仲景六经分证; 用方遣药--以经方参酌,如引其治热利法,理中法、猪 肤汤、白头翁汤、承气汤及麻沸汤煎法等灵活用于湿热 病的治疗, 并在仲景所论湿痹、风湿、湿家发黄和湿家误治中受 到启发,对湿热病的病机、证状、治禁有所发挥。
15
时贤任应秋教授认为:“章虚谷著《伤寒论 本旨》谓,仲景论伏气温热而不及外感,叶氏之 论述足以补仲景的残缺,示后学以津梁,至暑兼 湿邪(章氏认为暑乃火湿化合)客于募原,叶氏 亦末论及,乃以《温证论治》、《湿热病篇》附 于本旨之后,以为施治之准绳,是很有道理的”。 足见薛氏此篇在温病学分类史上的作用。
27
(4)伤寒、温病、湿热区别——寒、温、湿辨异 原文: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
温病学经典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温病学经典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叶天⼠《温热论》⼀、重点背诵原⽂[原⽂]1.温邪上受,⾸先犯肺,逆传⼼包。
肺主⽓属卫,⼼主⾎属营。
辨营卫⽓⾎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异也。
(1)[原⽂]2.⼤凡看法,卫之后⽅⾔⽓,营之后⽅⾔⾎。
在卫汗之可也,到⽓才可清⽓,⼊营犹可透热转⽓:如犀⾓、⽞参、羚⽺⾓等物。
⼊⾎就恐耗⾎动⾎,直须凉⾎散⾎,如⽣地、丹⽪、阿胶、⾚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变错,反致慌张矣。
(8)[原⽂]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包,邪尚在肺,肺主⽓,其合⽪⽑,故云在表。
在表初表⾟凉轻剂。
挟风则加⼊薄荷、⽜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原⽂]4.不尔,风夹温热⽽燥⽣,清窍必⼲,谓⽔主之⽓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经不移,以此为辨。
(3)⼆、名词1、上受:见于叶天⼠《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先犯⼿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太阴肺卫传⾄⼿厥阴⼼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叶天⼠《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法,即挟风宜⾟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蒡⼦等,使风从表⽽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叶天⼠《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法,挟湿宜⾟凉中加⽢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叶⼤⼠《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聋、⿐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分,正⽓奋起⿎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薛生白《湿热病篇》
薛生白《湿热病篇》(一)湿热病提纲【原文】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1)自注: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
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
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
而提纲中不言及者,因以上诸症,皆湿热病兼见之变局,而非湿热病必见之正局也。
始恶寒者,阳为湿遏而恶寒,终非若寒伤于表之恶寒,后但热不寒,则郁而成热,反恶热矣。
热盛阳明则汗出,湿蔽清阳则胸痞,湿邪内盛则舌白,湿热交蒸则舌黄,热则液不升而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
然所云表者,乃太阴阳明之表,而非太阳之表。
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也;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
故胸痞为湿热必有之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亦必并见。
其所以不干太阳者,以太阳为寒水之腑,主一身之表,风寒必自表入,故属太阳。
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
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
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
要之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
温病乃少阴,太阳同病,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
而提纲中不言及脉者,以湿热之证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见,不拘一格,故难以一定之脉拘定后人眼目也。
湿热之证,阳明必兼太阴者,徒知脏腑相连,湿土同气,而不知当与温病之必兼少阴比例。
少阴不藏,木火内燔,风邪外袭,表里相应,故为温病。
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腑及脏之谓。
若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或有先因于湿,再因饥劳而病者,亦属内伤挟湿,标本同病。
然劳倦伤脾为不足,湿饮停聚为有余,所以内伤外感孰多孰少,孰实孰虚,又在临证时权衡矣。
薛生白湿热病篇
薛生白湿热病篇三十三热证:上下失血,或汗血,毒邪深入营分,走窜欲泄。
宜大剂犀角、生地、赤芍、丹皮、连翘、紫草、茜根、银花等味。
雄按:以上四条,吴本无之。
丹皮虽凉血,而气香走泄,能发汗,惟血热而瘀者宜之,又善动呕,胃弱者勿用。
热逼而上下失血、汗血,势极危而犹不即坏者,以毒从血出,生机在是。
大进凉血解毒之剂,以救阴而泄邪,邪解而血自止矣。
血止后须进参,善后乃得。
汪按。
善后宜兼养血。
汗血,即张氏所谓肌衄也。
《内经》谓:热淫于内,治以咸寒。
方中当增入咸寒之味。
此说未知何人所注,亦甚有理也。
汪按。
可加牡蛎并有止汗之功。
不嫌其涩。
此注乃后人所附。
评语未羼入原注者他条。
俱与原注并合。
不可分析矣。
雄按:此条本文但云“热证”,是感受暑热而不挟湿邪者也。
暑热之气,极易伤营,故有是证。
章氏乃云:此篇所谓湿热,即是暑也。
然则此条不曰湿热,而曰热者,又是何病耶?夫寒暑二气,《易经》即以往来对待言之矣,后之妄逞臆说者,真是冷热未知。
辛甫云:辨得是。
三十四湿热证:七八日,口不渴,声不出,与饮食亦不却。
雄按:吴本有“二便自通”句。
默默不语,神识昏迷,进辛香凉泄、芳香逐秽,俱不效,此邪入。
雄按:吴本下有“手”字。
厥阴,主客浑受。
宜仿吴又可三甲散:醉地鳖虫、醋炒鳖甲、土炒穿山甲、生僵蚕。
雄按:吴本无此味。
柴胡、桃仁泥等味。
暑湿先伤阳分,然病久不解,必及于阴,阴阳两困,气钝血滞而暑湿不得外泄。
雄按:据章氏以此为薛氏自注,然叠以暑湿二气并言,以解湿热病证,若谓暑中原有湿,则暑下之湿,又为何物乎?一笑。
余恐后学迷惑,故不觉其饶舌也。
遂深入厥阴,络脉凝瘀,使一阳少阳生气也。
不能萌动,生气有降无升,心主阻遏,灵气不通,所以神不清而昏迷默默也。
破滞通瘀,斯络脉通而邪得解矣。
海昌许益斋云:此条即伤寒门百合病之类;赵以德、张路玉、陶浓堂以为心病。
徐忠可以为肺病。
本论又出厥阴治法,良以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元气不布,邪气淹留。
乃祖仲景法,用异类灵动之物,鳖甲入厥阴,用柴胡引之,俾阴中之邪,尽达于表。
《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读
《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读《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读《薛生白湿热病篇》据传为清代著名医学家薛雪(字生白,号一瓢)所著,曾被收入多部医书中。
本书原文选自王士雄编著的《温热经纬》,共分46条,是专论湿热病的重要文献,本书选录其中7条。
【原文】★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1)【释义】本条论述湿热证初起的临床表现。
按薛生白的自注所云,本条是湿热证的提纲。
关于湿热证的发病原因,按薛氏自注所云,是:“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也就是说,素有脾湿内蕴之人,再外感湿热邪气,内外相引,最易发生湿热证。
可见,湿热证往往初起就以脾胃为中心。
其初起以恶寒为主症,是因为湿邪阻遏气机,卫阳之气被郁,不达于表,肌表失于温煦所致。
但湿为阴邪,重浊粘腻,故湿热证初起除见恶寒外,还当并见四肢倦怠困重,肌肉重痛。
其特点是恶寒而肢体重痛,突出的症状是沉重感,与伤寒初起之恶寒体痛有所不同,临床当重点鉴别。
随着病情的发展,湿热郁蒸,则热势渐增而恶寒消失,呈现“但热不寒”,甚至反恶热。
热蒸湿动则“汗出”,但其特点是汗少而粘。
由于湿邪阻遏气机,故“胸痞”为必见之症。
因湿热证初起,热蕴湿中,热郁于里而不得发越,故多见舌苔白腻。
若进一步发展,湿热交蒸,热邪发越,则可转为黄腻苔。
湿阻气机,气化不利,津不上承,则“口渴”,但因其津液未伤且湿邪内停,故口虽渴而不欲饮水。
【原文】★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
头不痛者,去羌活。
(2)【释义】本条论述湿热表证中湿重于热的证治。
薛氏在本条自注中云:“身重,恶寒,湿遏卫阳之表证。
头痛,必夹风邪,故加羌活,不独胜湿,且以祛风”。
可见,本条是论述湿热证初起湿邪遏阻卫阳之表证的证治。
湿阻气机,卫阳被郁,表气不畅,腠理不通,故“恶寒,无汗”。
湿邪重浊,其袭表则“身重”,即周身困重。
湿邪夹风上攻,头部气血逆乱,故头痛。
薛生白《湿热病篇》经典条文46条。2022.9整理
薛生白《湿热病篇》经典条文46条。
2022.9整理薛生白《湿热病篇》经典条文46条1.【原文】[湿热病提纲]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自注:湿热病的致病原因与受邪途径及病变中心薛氏认为病因是湿热之邪,受邪途径是“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而且“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邪阻膜原可作为湿热病初起的一种形式。
另一方面:“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故湿热病的病变中心在中焦脾胃。
湿热病的发病机理薛氏认为:“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强调了湿热病是先由脾胃内伤而致内湿停聚,又感受外在湿热而发病,即湿热病有内外相引的发病特点。
湿热病与温病,伤寒的区别薛氏认为湿热病的表证乃太阴阳明之表,即四肢、肌肉与胸中,所以湿热病初起必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胸痞等脾胃病变。
而伤寒为寒邪束表,表现为太阳表寒证。
湿热病与伏气温病的春温的区别是:湿热病为太阴阳病同病,春温为少阴太阳同病,临床表现明显不同。
故薛氏说:“要之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
”其意义是通过寒、温、湿辨异,使湿热病自成体系。
2.【原文】[邪在肌表]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
头不痛者,去羌活。
自注:身重恶寒,湿遏卫阳之表证,头痛必挟风邪,故加羌活,不独胜湿,且以祛风。
此条乃阴湿伤表之候。
湿伤于表,卫阳为之所遏,故恶寒无汗。
湿为阴邪,其性粘腻重着,气机被困,则头痛身重。
湿未化热,病在卫表,故用藿香、苍术皮、香薷等芳香辛散之品,佐以羌活祛风胜湿,薄荷、牛蒡子宣透卫表。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病头重头胀者为多,而头痛乃挟风之征,故头不痛者去羌活。
3.【原文】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
不恶寒者,去苍术皮。
自注:此条外候与上条同,惟汗出独异,更加关节疼痛,乃湿邪初犯阳明之表。
《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读
《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读
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1)
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
头不痛者,去羌活。
(2)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
不恶寒者去苍术皮。
(3)
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草果、槟榔、藿香、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
(7)
湿热证,数日后,脘中微闷,知肌不食,湿邪蒙绕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
(9)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伏中焦,宜藿梗、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佩兰叶、六一散等味。
(10)
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宜辛泄佐清热,如蔻仁、半夏、干菖蒲、大豆黄卷、连翘、绿豆衣、六一散等味。
(13)。
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背
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背展开全文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背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提要】本条为湿热证之提纲。
2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蕾香、香蕾、羌活、苍术皮、薄荷、牛旁子等味。
头不痛者,去羌活。
【提要】本条论述湿邪伤于卫表,郁遏卫阳的证治。
3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蕾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
不恶寒者,去苍术皮。
【提要】本条论述湿热郁于肌表的证治。
8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蕾香、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
【提要】本条论述湿热阻遏膜原的证治。
9湿热证,数日后,皖中微闷,知饥不食,湿邪蒙绕三焦,宜蕾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薛氏五叶芦根汤)。
【提要】本条论述湿热余邪未清,胃气不舒的证治。
10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伏中焦,宜蕾梗、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佩兰叶、六一散等味。
【提要】本条论述湿热蕴伏中焦的证治。
13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宜辛泄佐清热,如蔻仁、半夏、干菖蒲、大豆黄卷、连翘、绿豆衣、六一散等味。
【提要】本条论述湿热在中焦,而湿渐化热而成湿热参半的证治。
15湿热证,四五日,口大渴,胸闷欲绝,干呕不止,脉细数,舌光如镜,胃液受劫,胆火上冲,宜西瓜汁、金汁、鲜生地汁、甘蔗汁磨服郁金、木香、香附、乌药等味。
【提要】本条论述湿热化燥,胃阴亏损而肝胆气逆致干呕不止的证治。
16湿热证,呕吐清水或痰多,湿热内留,木火上逆,宜温胆汤加桔萎、碧玉散等味。
【提要】本条论述湿热未清,挟痰饮内阻,胆热上逆的证治。
17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痿,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
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
【提要】本条论述湿热余邪留归于胃而致呕恶不止的证治。
薛生白湿热病篇
薛生白湿热病篇概述薛生白湿热病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疾病,它属于外感病的范畴。
本文将介绍薛生白湿热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种疾病。
病因薛生白湿热病的病因主要与湿热外邪入侵人体有关。
常见的引起该病的因素包括:1.外界湿热环境,如潮湿的环境或季节性的高温天气;2.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或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3.体内湿热积聚,如脾胃功能失调、长期食用油腻食物等。
症状薛生白湿热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1.发热:病程中会出现持续性或间断性的发热,体温可高达38-39摄氏度;2.湿热症状:患者常感到口苦、口渴、咽干等不适感,尿黄或尿赤,大便燥结;3.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4.其他症状:还可以伴随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诊断薛生白湿热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详细的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以及当前的症状情况;2.体格检查: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体温、舌苔、脉搏等情况,以了解病情;3.实验室检查: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治疗薛生白湿热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辅助治疗两个方面。
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中医医生会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龙胆草、栀子、黄芩等,这些中药可以清热解毒、利湿解滞。
2.辅助治疗: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休息,避免寒凉食物和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休息。
预防和注意事项预防薛生白湿热病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干燥;2.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过食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膳食均衡;3.适当运动:适量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帮助预防疾病;4.定期体检: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和问题,进行治疗和干预。
结论薛生白湿热病是一种常见的外感病,主要是由于湿热外邪侵入人体引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读
《薛生白湿热病篇》据传为清代著名医学家薛雪(字生白,号一瓢)所著,曾被收入多部医书中。
本书原文选自王士雄编著的《温热经纬》,共分46条,是专论湿热病的重要文献,本书选录其中7条。
【原文】
★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1)【释义】
本条论述湿热证初起的临床表现。
按薛生白的自注所云,本条是湿热证的提纲。
关于湿热证的发病原因,按薛氏自注所云,是:“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也就是说,素有脾湿内蕴之人,再外感湿热邪气,内外相引,最易发生湿热证。
可见,湿热证往往初起就以脾胃为中心。
其初起以恶寒为主症,是因为湿邪阻遏气机,卫阳之气被郁,不达于表,肌表失于温煦所致。
但湿为阴邪,重浊粘腻,故湿热证初起除见恶寒外,还当并见四肢倦怠困重,肌肉重痛。
其特点是恶寒而肢体重痛,突出的症状是沉重感,与伤寒初起之恶寒体痛有所不同,临床当重点鉴别。
随着病情的发展,湿热郁蒸,则热势渐增而恶寒消失,呈现“但热不寒”,甚至反恶热。
热蒸湿动则“汗出”,但其特点是汗少而粘。
由于湿邪阻遏气机,故“胸痞”为必见之症。
因湿热证初起,热蕴湿中,热郁于里而不得发越,故多见舌苔白腻。
若进一步发展,湿热交蒸,热邪发越,则可转为黄腻苔。
湿阻气机,气化不利,津不上承,则“口渴”,但因其津液未伤且湿邪内停,故口虽渴而不欲饮水。
【原文】
★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
头不痛者,去羌活。
(2)
【释义】
本条论述湿热表证中湿重于热的证治。
薛氏在本条自注中云:“身重,恶寒,湿遏卫阳之表证。
头痛,必夹风邪,故加羌活,不独胜湿,且以祛风”。
可见,本条是论述湿热证初起湿邪遏阻卫阳之表证的证治。
湿阻气机,卫阳被郁,表气不畅,腠理不通,故“恶寒,无汗”。
湿邪重浊,其袭表则“身重”,即周身困重。
湿邪夹风上攻,头部气血逆乱,故头痛。
湿邪在表,宜用辛温芳香药物,辛温宣透,芳香化湿,以祛除表湿,如: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
因其头痛乃湿邪夹风邪上攻所致,故加羌活,“不独胜湿,且以祛风”。
如果无头痛症状,说明未夹风邪,可以去羌活。
本条之湿热证,从临床表现上看,是以湿邪为主,湿重于热,热象不显。
因湿为阴邪,故薛氏在自注中称其为“阴湿伤表之候”。
【原文】
★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
不恶寒者,去苍术皮。
(3)
【释义】
本条论述湿热表证中湿热并重的证治。
薛氏在本条自注中云:“此条外候与上条同,惟汗出独异,更加关节疼痛,乃湿邪初犯阳明之表。
而即清胃脘之热者,不欲湿邪之郁热上蒸,而欲湿邪之淡渗下走耳。
此乃阳湿伤表之候”。
由薛氏之自注可以看出,本条与上条均属湿热表证,故恶寒,发热,身重等“外候与上条同”。
但与上条不同者,是本条有汗出,且其虽有汗出而肌肉关节疼痛不为汗解。
这说明是湿热郁蒸,阻滞气机,虽有热蒸湿动而汗出,但湿邪并不能从汗而驱,故肌肉关节疼痛不得解。
本证为湿困肌肉,因胃主肌肉,故薛氏称之为“湿邪初犯阳明之表”。
所谓“阳湿”,是指本证与上条有所区别,上条是湿邪重,属
湿重于热,故称为“阴湿”,而本证热邪亦偏盛,属湿热并重,故称为“阳湿”。
其治法,是“即清胃脘之热”,“而欲湿邪之淡渗下走耳”。
此法清热邪于上,渗湿邪于下,使热邪与湿邪上下分消,则二者不会形成郁蒸之势。
文中所列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诸药,有清热透表,芳香化湿,淡渗利湿之功。
若不恶寒者,是邪偏于里,去苍术皮,以减其辛温发表之力。
【原文】
★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
(8)
【释义】
本条论述湿热证湿热阻遏膜原的证治。
湿热证出现寒热往来的症状,似疟疾而非疟疾,其病机是“湿热阻遏膜原”。
其证与疟疾的区别,薛氏在自注中云:“疟由暑热内伏,秋凉外束而成。
若夏月腠理大开,毛窍疏通,安得成疟。
而寒热有定期,如疟证发作者,以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里,热湿阻遏,则营卫气争,证虽如疟,不得与疟同治,故仿又可达原饮之例。
盖一由外凉束,一由内湿阻也”。
按薛氏之论,疟疾发于秋凉之季,因秋凉外束,少阳经气不利,而发为寒热往来。
本证发于夏季,因湿热邪气阻遏于膜原半表半里,气机不利,正邪交争,互有进退,而呈寒热往来。
其治疗,仿吴又可达原饮,用疏利气机,透达膜原之法。
其所列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辛开苦降,开郁燥湿与淡渗利湿并用,行气破结以开达伏于膜原之邪。
【原文】
★湿热证,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湿邪蒙绕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
(9)
【释义】
本条论述湿热证后期后遗症的证治。
“湿热证,数日后”,仅见“脘中微闷,知饥不食”,并无发热,胸痞诸症,说明湿邪已不重,仅脾胃功能尚未恢复,余湿“蒙绕三焦”而已,故治用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即芦根)、冬瓜仁以轻清宣畅,化湿和中。
正如薛氏自注所云:“此湿热已解,余邪蒙蔽清阳,胃气不舒。
宜用极轻清之品以宣上焦阳气,若投味重之剂,是与病情不相涉矣”。
【原文】
★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伏中焦,宜藿梗、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佩兰叶、六一散等味。
(10)
【释义】
本条论述湿热证初起病在中焦气分的证治,由其所述症状及所用药物分析,其证当属湿重于热。
初起见“发热”而不恶寒,说明病不在表而在里。
因脾居中焦而主运化水湿,故湿热证初起往往以中焦脾胃为中心,此即薛氏“湿伏中焦”之谓。
热蒸湿动,则“汗出”。
湿阻气机,胸阳不展,则“胸痞”。
气化不利,津不上承,则“口渴”,因病变初起热蕴湿中,津液未伤,故口虽渴而不欲饮。
其“舌白”,是指舌苔白腻而不干、不黄。
因其湿困中焦,阻滞气机,故治疗宜用辛开苦降,芳香化湿之品,即薛氏自注中所云:“病在中焦气分,故多开中焦气分之药”。
条文中所列藿梗、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佩兰叶等药物可酌情选用,亦可佐以六一散淡渗利湿。
【原文】
★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宜辛泄佐清热,如蔻仁、半夏、干菖蒲、大豆黄卷、连翘、绿豆衣、六一散等味。
(13)
【释义】
本条是以舌象而论病机,论述湿渐化热,湿热并重的证治。
“舌根白”,是指舌根部苔白腻。
其舌根部见白腻苔,说明湿邪犹存于中、下焦,而“舌尖红”,说明热势已渐显露。
湿热证中见此类舌象,说明在其发展过程中,湿邪渐化而蕴热渐张,已呈湿热并重之势,即薛氏自注中所谓“此湿热参半之证”。
故其治疗用辛温宣泄之品以燥湿开郁,宣通气机,并佐以寒凉清热。
辛泄之品如蔻仁、半夏、干菖蒲,清热之品如大豆黄卷、连翘、绿豆衣、六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