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案例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画龙 点睛之笔
▪ 镜头一:凤凰涅槃
▪ 回眸“煤都”抚顺,作为闻名全国的老重工业城市,国有企业何其辉煌,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荟萃于此,阵容强大,堪称浩浩荡荡, 八面威风。曾几何时,这座城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百分 之90以上。可是,曾经那么辉煌的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袭来时, 仿佛突然失去了“武功”,由于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 约有百分之70亏损,许多国有企业濒于破产倒闭的边缘。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中国 美国
钢铁产量 煤炭产量 发电量 15.8万吨 3200万吨 43亿度
工农业总产值 100亿美元
8772万吨 2.2亿吨 2800亿度 2800亿美元
一、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二是从主观认识来看, 当时在理论上把计划经济看 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 征,因此,实行计划经济体 制也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 必然产物,在理论上不会去 探索实行其他的经济体制。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案例1 话说计划经济
▪ 镜头一:红铜大旅行 ▪ 在沈阳市区的一条普通马路上,路的一边是生产铜的
沈阳冶炼厂,路的另一边是需要铜的沈阳电缆厂。由 于隶属关系不同,这两家企业竟被一条紧紧30多米 宽的马路割断了近40年。时任沈阳冶炼厂厂长的王 宝安说:“马路对面就是沈阳电缆厂,它是用铜的大 户,我们是产铜的大户,但是当时来看,在20世纪 80年代中期的时候,他不能直接上我这儿买,我也 不能直接卖给他,他买电解铜需要到南方去,到几千 里以外。大概运费起码每吨增加四五百块钱。造成一 个红铜大旅行。”时任沈阳电缆厂副厂长的刁成山说: “不是我们不去他们那儿买,也不是他们不卖给我们。 一个是。我们归机械部管;他们归冶金部管。我们用 的原材料呢,是机械部调拨给我们的。当时是计划经 济,因为计划呢,任务国家给下,原材料国家给调拨, 所以说,企业和企业直之间根本不存在直接对话。”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弊端:
企业没有计划权 企业没有产品销售权 企业没有固定资产权 企业财权过小 企业没有“人权” 工厂对闲置的设备也无权处置
汽车型号 汽车制造厂
年产量 每辆成本 销售单价 盈利情况 (辆) (元) (元) (元)
跃进牌 2.5吨汽 车
南京汽车厂 洛阳汽车修理厂
北京
北京第二汽车厂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一、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发挥作用的原因
(1) 当时全国的经济结构比较简单 (2) 社会利益关系比较单纯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一、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问题与弊端
一是计划不能反映实际的变化, 二是计划难以解决利益矛盾。 三是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不能有 效发挥作用。
思考
▪我国改革开放 新时期的标志 是什么?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 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 期,由此全面展开的经济体制改 革,涉及到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 就是如何认识和解决好社会主义 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 镜头二:收入今非昔比了 ▪ 1978年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644元和506元,
2000年两者分别上升为9552和6262元,分别增长了13.8倍和11.3倍。 同期,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50美元左右提高到2001年的 900美元,后者是前者的3.6倍。1999年中国科技大学6名学生,其中博 士生2人,硕士生1人,本科生3人,参与研制的中文语言合成技术,可 与IBM国际语音识别技术媲美或互补,由此诞生了我国首台“能听能说” 汉语的电脑。他们得到了总计668.85万元的技术股权奖励。 ▪ 镜头三:看得见的宏观调控 ▪ 1999年以来,财政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 平,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力度,建立了艰苦边远津贴制度。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要求对社会 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进行新 的理论思考。邓小平同志最先从理 论上思考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 关系。在《邓小平文选》中,从最 早的1979年到1992年,有9个地方论 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 题。在这期间,我们党对这一问题 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邓小平经过长期的理论思考,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形成了比 较完整的理论。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精辟的论述: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 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 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 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上海轧钢试验厂生产冷弯矩形钢管年产量达 2万吨,但每年订货只有一两千吨,而广东机 引农具厂1979年生产需要200多吨冷弯矩形钢 管,却只解决了25%。
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
计划经济时代的票证
1986年7月16日摄于重庆嘉陵摩托车厂。上班时间, 这里的工人们在聊天、看报纸。
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对如何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一、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苏联体制的示范效应
三是苏联的实践对我们产生的示 范性的影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 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我国在建 立了社会主义以后,对于实行怎样的 经济体制,是一个全新的问题。苏联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取得的 举世瞩目的成就,使我们仿效苏联的 体制具有现实合理性。
“130” 2 吨车
哈尔滨汽车厂
11811 100 7900 51
9698 17800 9966 33000
11000 15500 13000 25000
+1302 -2300 +3034 -8000
锦州市商业部门库存的单开小刀141万把, 按市场销售情况,够销30年,但每年仍安排生 产40万把。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客观上存在商品 货币关系,价值规律不仅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而且在生产领域也发挥作用, 因此,应把市场机制引入计划经济。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经济为主,市 场经济为辅”被正式确立为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 ▪ 第二阶段(1984-1987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 ▪ 在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 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1984年底开始有市场取向的改革, 如减少指令性计划比例,扩大市场调节范围,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价格双 轨制等。 ▪ 第三阶段(1987-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谈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 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翻开了经济 体制改革的新的一页。
这一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经济 制度属性的传统思想束缚,为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实现了又一次理论突破和创新。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1)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做出了 新的理解 ,即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资 源配置的方式,都是经济手段 . (2)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 的优势和长处,也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3)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案例1
▪ 镜头二:牙膏的故事
▪ 中国的牙膏生产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已达到 生产20亿支左右的规模,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 度,都在蓬勃发展。许多先进技术的应用方面, 已走到了世界水平的前列。如济南牙膏厂远在 美国高露洁公司尚在应用金属软管之前,就已 全部采用复合软管灌装牙膏。但随着改革开放 的逐渐深入,美国的高露洁,佳洁士,英国的 联合利华,日本的狮王等国外牙膏生产公司, 纷纷进打后的花草,蔫了,有些厂子破产 倒闭,没有倒闭的厂子也奄奄一息,苟延残喘。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案例2 艰难的反思:计划与市场都是 手段
▪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我们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认识过程。 ▪ 第一阶段(1978-1983年): 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党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经济体 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对 经济活动调节的比重已经超过了计 划的比重,整个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日益提高,实践的发展使人们对市 场经济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在观念 上不再排斥市场经济。
一、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依据
一是当时的国情决定的。从我 国当时的国情看,随着国民经济的 恢复,我们面临着全面进行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的艰巨任务,百废待兴。 但当时的国民经济实力极其薄弱, 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只有集 中全国的力量,而要做到这一点,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则是 基本的体制保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3.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 人民的利益为出发和归宿,把 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 段的长处。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的结合,不是要改变市场经 济的一般规律和运行机制,而 是要使市场经济的发展体现社 会主义的特征,这也就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 经济的区别所在。
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 会主义四个字,这不是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思考
▪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什么?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所有制结构
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分配制度
在分配制度上, 以按劳分配为主 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因此,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们在进行全面经济建设的 时候,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
中苏签订友好同盟条约
二战中的苏联和苏联红军
1913年世界第五欧洲第四
工业 农业
1937年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两弹一星
一、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2、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以后,在经济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在我国整个 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 我们快速地展开了工业化建设,成 功地进行了156个重大项目的建设,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 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 系,我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奠定 了重要的基础。
4.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在理论上,以毛泽东的《论十 大关系》为代表,就是当时对建 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体制所 做的理论探索。 在实践上,探索了减少国家的 指令性计划、扩大市场调节的 范围,更多地按照价值规律的 要求来办事的改革。
总起来说,改革开放前,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 路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应该走怎样的道路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