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45e8b4f78a6529657d5378.png)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第一章现代企业与企业管理1.企业: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通过商品或劳务交换满足社会需要并从中取得盈利,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
2.现代企业的特征:(1)技术特征:技术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已经跃升为第一位,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2)制度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新兴企业制度。
(3)组织特征:包含许多独立运转的经营单位,组织结构复杂。
(4)管理特征:现代化的管理,管理思想、组织、方法都体现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3.现代企业系统特征:(1)现代企业系统是人机系统:由人力资源和机器、设备等物质要素组合而成。
(2)现代企业系统是动态系统:生产过程包含着资金、物资以及人的一系列运动。
(3)现代企业是动态的开放系统:从外界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再向外界输出产品或劳务。
(4)现代企业是多层次多目标的复合系统:企业内外环境需要是多方面的,目标也是多元的。
4.企业环境特征:(1)变动性:企业环境各因素不断变化,有些是渐变,有些是突变。
(2)复杂性:企业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3)交互性:企业环境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无论哪种环境发生变化,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
(4)不确定性:环境因素的各种变化都是企业决策者事先难以准确预料的。
5.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必须为所处社会的福利,稳定和发展予以关心,支持和促进。
6.企业管理: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下,由企业经理机构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充分合理开发和优化利用各种可以支配的资源,尽可能多创造和增进社会福利并实现自身盈利目标的过程。
7.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关系:经营和管理都服从盈利和发展的同一目标。
企业经营就是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盈利和发展的机会,管理则侧重于发挥内部优势去适应环境的变化。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53f91cf54693daef5ef73d5f.png)
3生产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基本生产过程—核心部分 辅助生产过程 生产服务过程 基本问题:流程是否最短 时间是否最少 耗费是否最省
4生产过程包括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两项基本内容
5一批工件在工序间存在三种移动方式,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平行顺序移动
分级法 调整 习惯 明码 顾客定价法
新产品定价策略:高,低,适中 心理:零数,整数,声望 折扣:现金,数量,交易 差别定价 产品组合定价
2绿色营销对策:第一、必须加大教育宣传引导的力度,尽快培育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第二、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培育绿色企业文化。第三、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强化绿色质量管理。第四、树立绿色营销组合观念,实施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创新第五、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确保绿色营销的健康发展。
4人本原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核心是人 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主体是全体员工 以组织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都能实现作为企业成功的目标
5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 工作定额研究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 标准化原理 差别计件付酬制 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 实行职能工长制 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理
8人力资源的特点:生物性,能动性,时效性,再生性,社会性
9智力构成:思维力,智力材料,劳动技能,思想性
10员工招聘程序 编制招聘程序 培训招聘人员 确定招聘方式 接待应聘者的来信,来访和报名 测试 录取
11进行工作分析:明确规定与要求,确定完成工作所需什么样的行为过程包括工作描述,工作说明书
5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独有的,能为顾客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点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114bf9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0.png)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点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点第一部分1、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
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产权明晰、权责清楚、责任有限、政企分开、科学管理。
3、组织中管理者为了协调组织中的所有资源,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所采用的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4、市场调查程序包括调查准备、设计、实施、追踪调查阶段C、调查准备、设计、实施、确认调查阶段。
5、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泰勒和法约尔。
6、风险型决策的决策事件未来的各种客观条件是随机的。
7、本企业员工素质是属于企业内部环境的内容。
8、在不确定型决策中采用乐观原则进行决策是大中取大法。
9、进入威胁是指新加入者威胁。
10、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他是一种市场预测法。
11、固定资产折旧属于固定费用。
12、制造企业将其经营范围扩展到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生产,这种战略属于后向一体化战略。
13、能够使顾客获得最大满意度的产品是顾客让渡价值最大的产品。
14、消费者市场具有受价格影响较大的特点。
15、行业内只有一家企业是完全垄断行业。
16、销售渠道的终点是客户。
17、在新产品开发中属于“跟踪”策略的是产品模仿。
18、关键路线是网络图中时间最长的路线。
19、工序单时差不能让给其他工序使用。
20、按工艺专业化进行车间布置的特点是能够适应品种变换的要求。
21、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是流动比率。
22、人力资源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的基础和核心是工作分析。
23、在企业人员招聘过程中,事先制定好所提的全部问题,然后一一提问,这属于结构式面试。
24、为每个职务的各考评维度设计一个评分量表,把一系列典型的行为描述句与量表上的刻度对应,供考评者对被考评者评分时作参考依据,这种方法是行为锚定评分法。
25、在结构工资中,对员工履行了职务说明中基本职责而做出贡献的酬金是岗位工资。
26、企业中英雄人物行为是企业制度层文化。
27、企业识别系统中MI是企业理念识别。
28、公共关系属于间接促销手段。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概论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b0afcf2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3.png)
❖ 差异化战略是企业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区 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创造出与众不 同的东西.差异化的核心是以产品的特色赢得 竞争优势。
❖ 应当强调的是,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战略并 不是讲企业可忽视成本因素,只不过这时主 要战略目标不是低成本而已。
1、差异化的来源
采购活动:从原材料入手 技术开发:新产品、新性能、
决定替代的因素
➢ 相对价值价格比(relative value verses price,简 称RVP) 替代产品之间性能或价格的变化会改变替代进程的 方向。
➢ 转换成本:指顾客由使用原产品转而使用替代产品 时付出的代价。转换成本越高,越可以减缓替代过 程。
➢ 顾客的替代欲望(替代倾向)
3、买方和卖方的争价力
第二章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概论
第一节 企业经营管理与经营职能
一、企业经营管理概念
二、企业经营管理职能
1、战略职能 2、决策职能 3、开发职能 4、财务职能 5、公关职能
第二节 企业经营思想与经营目标
一、企业经营哲学(企业文化)
❖ 企业经营哲学的核心是价值观,即企业文化 。
❖ 企业文化的来源:组织创始人的远见使命。
❖
企业文化扮演着约束的角色。
三、企业经营目标
(一) 含义
企业经营目标用时间、数字或项目来表示。
(二) 类型
1、战略目标 2、战术目标
(三)经营目标体系
企业发展方向(宏观)
对内与对外目标(中观)
具体目标(微观)
(四)制定经营目标的原则
❖ 关键性原则
❖ 可行性原则
❖
定量化原则
❖
一致性原则
❖
激励性原则
案例:格兰仕的低成本战略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点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89e59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7.png)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点名词定义价值工程:是一种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技术经济方法,它从分析产品或事物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出发,力求以最少的成本实现必要的功能设备的无形磨损:是指由于出现性能更加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价值贬值的现象技术技能:只与特定工作岗位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生产技能,财务技能,营销技能。
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是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的能力。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期内所有物质运动形态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
有限责任公司:指由50个人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决策:是指人们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从拟定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性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密集型市场策略:是指企业不以整个市场为占领目标,而是集中力量在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上,以便在这些细分市场上达到较高的占有率。
质量:是指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特征和特性总和,其核心是满足用户需要的全部特征和特性。
管理宽度原则:组织中主管人员监督管辖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是适当,就越是能够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
企业:企业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彼得.德鲁克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著有《管理实践》———1954利润:利润并不能解释所有企业活动与决策的原因,而是检测企业效能的指标。
企业的目的:创造顾客.企业的两项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
创新:创新可能在更低的价格,更新更好的产品,或表现在提供新的方便性、创造性需求上。
企业组织的基本职能机构:财务/会计部门、生产运作部门、市场营销部门。
根据企业财产构成和所承担法律责任的不同,将企业分为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
公司的特征:(1)依法设立(2)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3)以股东投资为基础(4)具有法人资格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一般是指以产权制度为一处,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为核心,以专家经营为表现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27999a9dd88d0d233d46ad5.png)
第一章现代企业与企业管理1.企业: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通过商品或劳务交换满足社会需要并从中取得盈利,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
2.现代企业的特征:(1)技术特征:技术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已经跃升为第一位,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2)制度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新兴企业制度。
(3)组织特征:包含许多独立运转的经营单位,组织结构复杂。
(4)管理特征:现代化的管理,管理思想、组织、方法都体现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3.现代企业系统特征:(1)现代企业系统是人机系统:由人力资源和机器、设备等物质要素组合而成。
(2)现代企业系统是动态系统:生产过程包含着资金、物资以及人的一系列运动。
(3)现代企业是动态的开放系统:从外界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再向外界输出产品或劳务。
(4)现代企业是多层次多目标的复合系统:企业内外环境需要是多方面的,目标也是多元的。
4.企业环境特征:(1)变动性:企业环境各因素不断变化,有些是渐变,有些是突变。
(2)复杂性:企业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3)交互性:企业环境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无论哪种环境发生变化,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
(4)不确定性:环境因素的各种变化都是企业决策者事先难以准确预料的。
5.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必须为所处社会的福利,稳定和发展予以关心,支持和促进。
6.企业管理: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下,由企业经理机构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充分合理开发和优化利用各种可以支配的资源,尽可能多创造和增进社会福利并实现自身盈利目标的过程。
7.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关系:经营和管理都服从盈利和发展的同一目标。
企业经营就是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盈利和发展的机会,管理则侧重于发挥内部优势去适应环境的变化。
经营决定了管理的方向和目标,管理对经营调节和控制,经营是管理的依据,管理为经营服务,两者互相分工,相互补充,相互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重点总结
![现代企业管理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e83611ed630b1c59eeb53a.png)
第一章管理概论1.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内涵如下:○1.管理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所必需的活动。
○2.管理的对象是组织所拥有的各种各样资源。
○3.管理是为组织4.管理的过程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可以粗分为计划、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
○领导、控制。
○5管理有效性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少的消耗正确地实现组织目标。
○6.管理的主体为管理者。
3.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及其应用的学科:(1)综合性。
管理学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点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科学性。
管理学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3)艺术性。
艺术的含义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某种效果。
(4)应用性。
管理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来源于管理活动的实践,管理学是对社会管理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4.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归纳法就是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2试验法就是人为地为某一试验创造一定条件,观察其实际试验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外加条件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霍桑研究)。
○3演绎法。
5. 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他们都是在组织中工作的。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特征:○1每一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以一个或一组目标来表示的。
○2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
○3每一个组织都发展出一种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
6. 管理者就是负责对人力、资金、物资和信息情报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人员。
①从管理组织层次、上下组织关系来分,管理者可以分为高级、中级和基层第一线的管理者。
现代企业管理重点知识总结
![现代企业管理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7ac6017f18583d0496459a4.png)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点总结现代企业管理绪论▪一、什么是管理?•条件:①共同劳动亦是研究管理的起点②规范性即在一定的组织中中•管理的价值链:管理活动的逻辑过程▪①价值的分析明确组织生存发展的要求▪②管理目标的指定要求+组织的优势资源▪③安排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定义:在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二、《现代企业管理》的研究对象▪研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管理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三、《现代企业管理》的体系结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结构的要求▪1总结历史经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2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管理方法▪3具体的结合我国的国情▪指导思想――马列主义▪四、《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管理理论和管理实务▪五、学习的方法和要求第一章第一章现代企业概论第一节现代企业概述▪一、企业的形成与发展▪二、现代企业的概念▪1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
(盈利组织)▪2企业是自负盈亏。
▪三、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一)业务上经营的独立性:自主经营▪(二)组织上的完整性▪(三)财务上独立核算▪(四)具有法人资格▪四、现代企业的主要类型▪(一)经营范围▪(二)企业规模▪(三)企业所有制▪(四)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第二节企业组织结构▪一、现代企业组织机构的设计原则▪(一)精简原则▪(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三)责、权、利对等原则▪(四)有效的管理幅度▪(五)弹性的原则二、组织机构的形式▪一)直线制早期的企业组织形式▪(二)职能制按职能实行专业分工的管理方法的一种全能式管理。
▪(三)直线职能制以直线制为基础,并设立职能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四)事业部(五)矩阵制第三节现代企业素质一)现代企业素质的概念企业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企业素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企业素质是外在表现为企业的各种能力企业经济效益来源于企业素质(二)影响企业素质因素▪企业外部因素(不可控因素)▪企业内部因素(可控因素)三)提高企业素质的途径(讨论)▪1、提高人员素质▪2、改进企业设备▪3、提高适应“外部环境”能力第四节现代企业制度▪(一)企业制度三种模式▪1、个人独资企业制度▪2、合伙企业制度▪3、公司企业制度▪(二)现代企业制度内涵与特征▪含义▪特征: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第二章管理理论及其发展第一节管理二重性理论和管理职能一、经营与管理的关系(一)经营与管理区别(二)经营与管理的联系二、企业管理的性质——管理的二重性理论▪同一管理活动具有二重性,一个是自然属性,一个是社会属性。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点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e0354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c.png)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点第一篇: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点一、填空1、企业系统的基本资源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和信息。
2、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
3、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4、控制的类型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
5、战略的四个构成要素: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
6、要判别一种能力是否是核心竞争力,只需要看期是否满足四个标准,即它是有价值的、稀有的、难以模仿的及不可替代的。
7、经营战略也称为一般竞争战略,共分为三种,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8、市场营销观念先后有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
9、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导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10、生产过程的特性主要有:生产技术特性、生产过程特性和产品、工艺的标准化程度。
11、12、企业的产品组合具有一定的宽度、长度、深度和关联性。
长期筹资方式主要有:投入资本筹资、股票筹资、债券筹资、长期借款和融资租赁。
二、多选1、P3 企业应具备的条件:(1)企业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有自己的名称、办公和经营场所、组织章程等要素。
(2)企业应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
(3)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
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等领域。
2、P7 管理的二重性是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P19 按照企业内部生产力各要素所占比重,企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
4、P163 一般来说,企业的战略可分为三个层次:公司战略、经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
5、P165 企业的宏观环境分析采用PEST分析法,即政治与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与自然因素以及技术因素。
6、P167 企业的行业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新进入者的威胁、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讨价还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和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企业概述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企业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602fb1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9.png)
第一讲 企业概述
企业概述 企业概念: 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实行独立核算,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单位。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
1、企业是经济实体(经济组织): 不同事业单位、公益和政府部门。 追求经济效益,获得盈利是经营的主要目的。
利润最大化(短) 价值最大化(长)
5、替代产品的压力
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的转移成本越低,其所产生的竞争压力就强。如: 钢窗~铝窗~塑料窗~木窗~石头窗~不用窗 卡式录影带~VCD~DVD 替代品: 现有替代品:电报、电话——移动电话、IP电话 潜在替代品:网络报纸——纸印报纸
主体活动(开源)
辅助活动(节流)
供 应
生 产
宏观环境
企业 竞争 资源 分销 科学技术 自然条件 微观环境
四、企业内外环境分析
五种竞争力模型——波特模型: 哈佛大学商学院波特(Michael E·Porter)教授提出。认为: 企业最关心的是它所在产业的竞争强度,而竞争强度又取决于市场上存在的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正是这些力量的联合强度影响和决定了企业在产业中的最终盈利潜力。
生产经营:≥50 商品批发: ≥50 零售: ≥30 科技开发、咨询、服务:≥10 单位:万人民币
新公司法
企业概念理解:
二、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简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2
3
4
三、企业内外环境因素
企业
营销 财务、会计 生产经营及技术 人员 管理组织
企业内部环境因素(职能法):
2、企业外部环境因素:
宏观经济
社会文化
储 运
营 销
服 务
企业基础活动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教学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9294df6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f.png)
有限责任公司
⑶公司的全部资产不分为等额股份,也不发行股票, 其设立方式只能是发起设立,不能采取募集设立。我 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须向股东 签发出资证明书。
国有独资公司
国有独资公司是指由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 院或地方人民政府委托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 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
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设 立和组织机构适用特别规定,没有特别规定的, 适用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规定。这些特别规定决 定了国有独资公司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 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制企业为 主要形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
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而现代公司制企业又主要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 限责任公司,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组织形 式上就是要公司化。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人数在50人以下,股
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则以其 全部资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 人。
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以下特点:
有限责任公司
(1)股东人数有严格的数量限制。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
现代企业管理讲义
![现代企业管理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1694da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4.png)
现代企业管理讲义一、概述现代企业管理是指在当代经济社会条件下,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依据,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活动。
本文将从企业管理的定义、原则、功能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企业管理的定义企业管理是指利用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手段,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协调,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它涉及到组织、人力资源、财务、市场等方面,并在不同的经营环境下灵活运用。
三、企业管理的原则1. 目标导向原则: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实现企业目标。
管理者应当明确企业目标,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来达成这些目标。
2. 统一领导原则:企业管理需要统一领导,确保各部门间的协调和整体效益达到最优。
3. 分工合作原则:根据企业的规模和工作需要,将组织结构划分为不同部门和岗位,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4. 信息沟通原则:管理者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流通畅通,从而促进决策的准确性和执行力度。
5. 绩效评估原则:通过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和奖惩,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
四、企业管理的功能1. 计划功能: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策略,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和预算,为企业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
2. 组织功能:构建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体系,将不同部门和岗位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高效的工作机制。
3. 指挥功能:管理者通过有效的指令和决策,引导员工完成各项任务,并确保任务的质量和效率达到预期。
4. 协调功能: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处理各种冲突和矛盾,确保企业内部的和谐和稳定。
5. 控制功能:通过设定管理指标和评估体系,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五、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1. 科学性:现代企业管理强调采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决策更加依据数据分析和经验指导,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知识点重点(完整版)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知识点重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e623e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7.png)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知识点重点(完整版)名词解释:1、企业:指集合着各种生产要素,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或经济实体。
2、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级人员的人数3、法人:是社会组织的人格化,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力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
1、现代企业制度: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范,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企业基本制度体系。
2、企业治理制度:指维护以股东为核心的权益主体的利益,对企业的权力制衡关系和决策系统所做出的制度安排。
1、企业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企业中以人为中心的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活动。
2、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所创造或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作风和团体氛围的总和。
1、目标管理:是以制定和实现目标为中心的,被管理者自主控制达标过程,管理者实行最终成果控制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
2、决策:是指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为未来的行动确定目标,并在多个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3、管理控制: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有效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切行动。
1、人力资源(微观):指企业可以利用的且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数量的总和。
2、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所从事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养、使用及组织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3、激励: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1、公共关系:社会组织运用双向信息传播手段,遵循社会利益之上、平等互惠原则,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的一种现代管理职能。
2、企业的总体形象:企业通过其经营和社会活动在其公众心目中形成的综合化、系统化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现代企业与企业管理1.企业: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通过商品或劳务交换满足社会需要并从中取得盈利,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
2.现代企业的特征:(1)技术特征:技术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已经跃升为第一位,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2)制度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新兴企业制度。
(3)组织特征:包含许多独立运转的经营单位,组织结构复杂。
(4)管理特征:现代化的管理,管理思想、组织、方法都体现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3.现代企业系统特征:(1)现代企业系统是人机系统:由人力资源和机器、设备等物质要素组合而成。
(2)现代企业系统是动态系统:生产过程包含着资金、物资以及人的一系列运动。
(3)现代企业是动态的开放系统:从外界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再向外界输出产品或劳务。
(4)现代企业是多层次多目标的复合系统:企业内外环境需要是多方面的,目标也是多元的。
4.企业环境特征:(1)变动性:企业环境各因素不断变化,有些是渐变,有些是突变。
(2)复杂性:企业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3)交互性:企业环境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无论哪种环境发生变化,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
(4)不确定性:环境因素的各种变化都是企业决策者事先难以准确预料的。
5.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必须为所处社会的福利,稳定和发展予以关心,支持和促进。
6.企业管理: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下,由企业经理机构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充分合理开发和优化利用各种可以支配的资源,尽可能多创造和增进社会福利并实现自身盈利目标的过程。
7.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关系:经营和管理都服从盈利和发展的同一目标。
企业经营就是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盈利和发展的机会,管理则侧重于发挥内部优势去适应环境的变化。
经营决定了管理的方向和目标,管理对经营调节和控制,经营是管理的依据,管理为经营服务,两者互相分工,相互补充,相互作用。
8.现代企业管理新趋势:(1)管理创新成为企业创新的主流:创新是现代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而现代企业越来越需要企业管理的创新。
(2)人本管理,柔性管理呈必然趋势:构建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以柔克刚的经营理念是未来企业管理的基本方向和目标。
(3)知识管理日益重要:以企业知识资源为基础和核心的管理。
(4)绿色管理日渐风行:发展有益于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环保产业。
(5)扁平化的组织管理:企业组织形态由金字塔型向网络型结构转变,由单一的决策中心向多级决策中心发展。
(6)更加依赖“外脑”的管理:借助于外力进行管理和决策,强调发挥智囊团的决策咨询作用。
第二章现代企业组织与企业文化1.现代企业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规范完善的法人财产制度为核心内容,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主要要件,以公司制为典型组织形式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
2.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1)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对各种经济主体在产权关系中的权利、责任、义务进行合理有效界定和组合的制度安排。
(2)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企业组织的基本规范,它规定了企业的组织指挥系统,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和协调关系,规定各部门及其成员的职责。
(3)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制度。
3.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制企业的权力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权责明确、互相制衡的原则,形成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四个主体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
(1)股东大会: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由全体股东参加。
(2)董事会:全体董事组成的行使公司经营管理权、集体决定公司业务执行的机构。
(3)总经理: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行政首脑。
(4)监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并监督和检查公司财务状况以及董事会业务执行状况的常设机构。
4.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制衡关系:(1)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之间的信任委托关系:董事会是股东的委托人,承担受托责任。
(2)董事会与公司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董事会招聘任命合适本公司的管理人员。
(3)监事会对公司董事和经理的监督制衡关系:监事会维护了股东的权益,防止公司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违法乱纪行为。
5.企业组织机构:企业组织内各个部分的排列顺序、连接形式、空间位置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
6.现代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和功能:企业组织内各部分的排列顺序、连接形式等要素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
(1)组织功能:对企业要素以及企业活动的组织。
(2)整体强化功能:围绕企业经营目标,不断强化企业的整体性。
(3)凝聚功能:组织机构运转来增强内部凝聚力。
(4)协调功能:改造和优化企业环境,使其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
(5)更新与发展功能:组织机构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己的设置。
7.建立现代企业组织机构的原则:(1)任务与目标一致性原则:组织的机构应有利于组织的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2)分工与协作相结合: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精简高效: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权责利对等:机构的建立应与相应的责权利相统一。
(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集中必要的权力,又要适当的分权。
(6)稳定性和适应性:根据目标保持稳定性,又要根据环境保持弹性和适应性。
8.现代企业常见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1)U型组织结构:又称“一元结构”,按照企业经营运作的流程环节进行职能上的划分,形成一系列独立的运作的部门。
优点:权力集中,命令统一,决策迅速。
缺点:横向联系差。
(2)H型组织结构:比U型略显松散,通过横向并购的方式形成一种专门针对企业集团的组织架构模式。
优点:子公司拥有较大的自由度,激励子公司的积极性。
缺点:难以统一指挥,难以协调各子公司。
(3)M型组织结构:又称事业部结构,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原则。
优点:灵活性强,市场的开发。
缺点:不利于横向交流。
9.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1)扁平化趋势:企业组织形态在组织规模既定的条件下,随着管理层次的减少管理幅度扩大,从金字塔形向圆筒形转变。
(2)管道化趋势:企业在其业务流程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呈现出从垂直烟囱型向水平管道型转变。
(3)柔性化趋势:为了增强企业的灵活性,通过用一些临时性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式组织取代过去固定的正式组织。
(4)分立化趋势:企业将其内部一些功能性组织外化的过程。
(5)信息中心化趋势: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从中心论向信息数据中心论转变。
10.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1)虚拟企业组织模式(信息技术联盟):特征:1.具有不同于传统企业的识别标准,2.战略联盟的技术含量较高,3.组织结构较为松散。
(2)网络制组织模式(小型化,扁平化灵活多变的组织):特征:1.实行职能外包制,2.中心层是一个小规模的经理人组织,3建立在契约关系基础上的组织结构模式,4.柔性化特点显著。
(3)无界限组织模式(完全消除等级层次,边界虚拟化):特征:1.消除了企业纵向结构上的界线,2.消除了企业横向结构上的界线,3.消除了企业员工在工作场所和家庭住所的界线,4.消除了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界线。
11.企业文化:企业在一定的物质、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影响企业凝聚力,创造力,适应力和持久力的精神,信念,道德,心理等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
12.企业文化内涵和内部结构:内涵: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素质,企业文化外壳。
内部结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13.企业文化的内容:(1)企业哲学(指导思想):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企业价值观:员工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总体评价和根本看法。
(3)企业伦理道德:社会道德等在企业领域中的体现。
(4)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风尚、企业宗旨、职工意愿的概括,企业个性和企业文化本质内容的体现。
(5)企业形象:社会公众对企业在心中的印象和感受认识。
14.企业文化的特点:(1)继承性:企业文化对于民族文化具有继承性。
(2)人本性:企业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等。
(3)独特性:每个企业都是根据自己传统和所处的环境来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
(4)稳定性:企业文化经过长期塑造形成。
(5)时代性:企业文化是时代的产物。
(6)开放性:吸收了其他学科发展起来的,本身就是开放性的产物。
15.企业文化功能:(1)导向功能:企业文化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有导向功能。
(2)规范功能:对员工的思想起着有效的规范作用。
(3)凝聚功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产生凝聚力。
(4)激励功能:通过正确的价值观,企业精神在员工心中渗透,使员工产生责任感自豪感,鼓舞员工为企业奉献。
(5)辐射功能:企业的优良作风,精神风貌辐射到企业外部,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章现代企业流程再造1.现代企业流程:跨越空间和时间的有序的工作活动,是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的全过程,这一过程由一系列环节和步骤所组成的,它有起点和终点,并有明确的输出和输入。
2.企业流程再造:对企业的战略增值运营流程,以及支撑他们的系统、政策、组织、结构等进行全面的重塑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变化,实现工作流程和生产效率的最优化。
第四章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管理1.现代企业经营思想: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
内容:除正确的市场观,质量观,时机观,信息观外,1.战略观念,2.创新观念,3.人才观念,4.服务观念,5.全面效益观念,6.全球化经营观念7.正确竞争观念2.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制定长期战略和贯彻这种战略的活动,以实现企业的宗旨和目标。
3.企业战略管理与经营管理的区别:(1)时间范围的区别:经营管理侧重于如何使企业现有的经营目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适应,处理当前的问题;而战略目标是站在更高更长远的角度来谋划企业发展的道路,在时间范围是扩大了。
(2)目标性质的差异:战略目标是企业的长远目标,它反映了企业组织存在的根本理由,考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企业经营目标一般较为具体和明确,更偏向于可操作性。
(3)信息反馈与控制的不同: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较快的反映出来,问题也较为具体和清楚,管理者依据经验处理;战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一定在较短时间内反映出来,管理者很难预测和进行前馈控制。
4.企业经营战略层次:(1)公司层战略:总体战略,整个公司的总方向,规定公司准备从事哪些业务。
(2)业务层或事业单位战略:确定如何在特定的市场或产业中最好的进行竞争。
(3)职能层战略:组织中各职能领域提出的战略。
5.企业战略过程:(1)战略环境的分析与评估: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组织的自身状况。
(2)评价、定义企业使命:每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满足某种社会需求,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