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土样描述

合集下载

地质勘探土样描述

地质勘探土样描述

耕土(Q4pd):黄褐色,可塑,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较多植物根系,含少量生活垃圾、碎砖屑及煤渣素填土(Q4ml):黄褐色,可塑,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较多植物根系,含少量生活垃圾、碎砖屑及煤渣素填土(Q4ml):黄褐色,可塑,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碎砖屑及煤渣。

该层土堆积时间超过10年,场地北部该层分布厚度小于1.4m,南部分布厚度2.0~2.3m。

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松散,含大量炉渣及碎砖块及建筑垃圾。

有少量粉质粘土充填。

该层土堆积时间超过10年,分布厚度1.0~2.2m。

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松散,含大量炉渣及碎砖块。

有少量粉质粘土充填残积土:杂色,可塑,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较多植物叶及根系,含少量卵石、圆砾及灰岩碎块粘土(Q4al+pl):黄褐色、浅棕红色,坚硬,个别硬塑,含少量姜石及蜗牛壳碎片,具白色钙质条纹。

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个别地段硬塑,含少量钙质条纹、姜石及蜗牛壳碎片。

姜石粒径1—2厘米。

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粉土:黄褐色,湿,密实。

含少量姜石及蜗牛壳碎片。

无摇振反应,切面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粉砂:黄褐色、饱和,中密。

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角闪石次之。

偶含砾石及蜗牛壳碎片,颗粒呈星点状,粒径>0.075mm的粒组含量为83.3%粉细砂:黄褐色,饱和,中密。

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角闪石次之。

偶含砾石及蜗牛壳碎片, 粒径>0.075mm的粒组含量为83.3%细砂:黄褐色,很湿,密实,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及角闪石。

偶含砾石及蜗牛壳碎片,颗粒形状呈小星点状,粒径>0.075mm粒组含量为85.0-85.9%中砂:黄褐色,很湿,密实,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及角闪石。

偶含砾石及蜗牛壳碎片,颗粒形状呈星点状,粒径>0.25mm粒组含量为61.4-79.7%卵石:灰色,密实,卵石含量>50%,母岩成分以灰岩为主,微风化。

土壤勘测报告取土场

土壤勘测报告取土场

青兰高速莱芜至泰安段改扩建工程QLSG-4标段化马湾乡西庄村取土场取芯勘测报告二〇一九年十一月为更好的确定化马湾乡西庄村取土场(位于103省道南侧村落偏南2公里处)的地质情况,我项目特对当前取土场进行了取芯勘探,并绘制柱状图,做出相应报告。

本次取芯,共钻探4处,取芯深度均为10.0m,具体报告如下:ZK1#点位于大口井正西约450米,整体取芯情况为:0.0~6.0m 为强风化花岗岩(呈碎块状);6.0m~10.0m为中风化花岗岩(呈完整短柱~长柱状)。

ZK2#点位于ZK1#点SE向约160米,整体取芯情况为:0.0~2.1m 为全风化花岗岩(呈砾砂状);2.1~7.1m为强风化花岗岩(呈碎块状);7.1m~10.0m为中风化花岗岩(呈完整短柱~长柱状)。

ZK3点位于ZK1#点正东向约210米,整体取芯情况为:0.0~1.0m 为全风化花岗岩(呈砾砂状);1.0~4.5m为强风化花岗岩(呈碎块状);4.5m~10.0m为中风化花岗岩(呈完整短柱~长柱状)。

ZK4点位于大口井正西约50米,整体取芯情况为:0.0~1.2m为全风化花岗岩(呈砾砂状);1.2~6.3m为强风化花岗岩(呈碎块状);6.3m~10.0m为中风化花岗岩(呈完整短柱~长柱状)。

综上情况分析:该处取土场①层全风化花岗岩(呈砾砂状),厚度:1.00~2.10m,平均1.43m;②层强风化花岗岩(呈碎块状),厚度:4.50~6.30m,平均5.45m。

③层中风化花岗岩(呈完整短柱~长柱状)本次勘探未揭穿。

附件:1、钻孔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2、芯样照片见附图2;3、钻孔柱状图见附图3.附图1:钻孔平面位置示意图附图2:钻孔岩芯照片ZK1#钻孔ZK2#钻孔ZK3#钻孔ZK4#钻孔ZK2#钻孔ZK3#钻孔ZK4#钻孔10。

勘察报告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勘察报告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勘察报告中一些问题的讨论作者:顾宝和前几年参与勘察报告的审查,看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今天拿出来讨论。

这些基本上都是无足轻重的小问题,不涉及施工图审查,不涉及规范,只是就事论事,谈些个人看法。

读者如有兴趣,也可用参与讨论。

1 地质和岩土描述方面(1)半成岩与凤化这里的“半成岩”指的是古近纪、新近纪及第四纪早期沉积的似岩非岩、似土非土,介于岩和土之间的岩土。

由于沉积年代很短,划分风化带的意义不大。

有的地方将比较坚硬的划为中等风化,比较松软的划为强风化、全风化,㪚体状的称残积土,恐怕是有问题的。

半成岩的坚硬程度主要取决于胶结程度,主要取决于成岩作用时间的长短。

成岩作用与风化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随时间越来越硬,后者随时间越来越软。

风化程度分为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全风化,最适用于岩漿岩、变质岩,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岩石。

石灰岩、砂岩、泥岩等,有的地方就很难按四级划分。

(2)残积土的地质年代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将残积土定为第四纪;㣲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全风化按原岩的地质年代确定。

这样做法似乎有一定道理:风化岩是“岩”,按原岩;残积土是“土”,是第四纪。

但还是有点不协调:风化岩和残积土都是原岩风化的产物,全凤化与残积土之间并无客观存在的实际界限,划分的标准是人为主观规定的。

所以总觉得有点牵强。

有些国家对残积土不确定其地质年代,或与风化岩一样,按原岩确定。

(3)黏性上的描述黏性土描述的内容,规范已有规定。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状态(坚硬、硬塑、可塑、流塑)。

因为黏性土的状态与土的强度、变形,与地基承载力相关性最强,务必准确鉴定和记录。

野外记录的是“天然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的结构性,比试验室测定的“重塑土状态”更重要。

对野外记录的状态与试验室测定的状态对比,既可互相校核,还可估计土的灵敏度。

有的勘察报告还描述干强度、韧性、摇震反应。

其实,这些都是鉴别粉土、粉质黏土、黏土的方法,不必在报告中叙述。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勘察记录簿员必备)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勘察记录簿员必备)

岩⼟⼯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勘察记录簿员必备)岩⼟⼯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前⾔近年来,随着国家及岩⼟⼯程勘察⾏业⼀系列相关规的颁布,对岩、⼟的鉴定和编录提出了新的规定,描述容和精度要求也更加严格,公司原编制的⼯程地质勘察岩⼟现场描述规程,已经不能满⾜现今野外⼯作的需要。

为了推⾏和适应现⾏国家标准,统⼀规我院野外描述的程序和容,指导岩⼟⼯程勘察基础⼯作,保证取得第⼀⼿资料的详实、准确、可靠,特编制本技术规程。

本规程由总则、岩⽯描述、碎⽯⼟描述、粘性⼟及粉⼟描述、特殊⼟描述和附录等章节组成。

容主要包括描述员的⼯作职责和常见岩⼟的鉴定描述要点。

岩⼟⼯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次1 总则 (1)1.1 ⼀般规定 (2)1.2 量尺记录………………………………………1.3 取样与测试……………………………………………1.4 地下⽔…………………………………………………1.5 探井验收及编录………………………………………2 岩⽯描述………………………………………………………2.1⼀般规定………………………………………………2.2岩⽯的鉴定与描述………………………………………3 碎⽯⼟描述………………………………………………3.1⼀般规定………………………………………………3.2碎⽯⼟的鉴定与描述………………………………………4 砂⼟描述……………………………………………4.1⼀般规定………………………………………………4.2 砂⼟分类与描述………………………………………5 粉⼟描述5.1⼀般规定………………………………………………5.2 粉⼟的鉴定与描述…………………………………6 黏性⼟描述……………………………………………………6.1⼀般规定………………………………………………6.2粘性⼟的鉴定与描述…………………………………7 特殊性岩⼟描述……………………………………………………7.1 湿陷性⼟…………………………………7.2 红粘⼟…………………………………7.3 软⼟…………………………………7.4 混和⼟…………………………………7.5 填⼟…………………………………7.6 多年冻⼟…………………………………7.7 膨胀岩⼟…………………………………7.8 盐渍岩⼟…………………………………7.9 风化岩和残积⼟…………………………………7.10 污染⼟…………………………………附录A附录B 现场记录表附录C 触探试验记录表ccgec岩⼟⼯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1 总则1.1⼀般规定1.1.1野外描述是岩⼟⼯程勘察⼯作基础容之⼀,应客观反映所揭露的地层属性和层位的分布,正确记录描述岩⼟对象的形状、特征及包含物等,为业资料分析整理提供准确完整的第⼀⼿资料。

工程地质编录 描述模板

工程地质编录 描述模板

准确无遗漏的记录,并根据换层岩心进行详细描述。
2.2.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野外描述小常识:
1、岩层厚度分类
层厚分类
单层厚度 h (m)
巨厚层
h>1.0
厚层
1.0≥h>0.5
中厚层
0.5≥h>0.1
薄层
h≤0.1
2、岩芯完整程度的描述:
长柱状:L>15cm;短柱状:10<L<15 cm;饼状、扁柱状 L<10cm;碎裂状、砂状。
1.2 粉土
××色,密实程度,潮湿程度,夹杂物及其主要成份是××,层理及夹层情况,是否含砾、卵石 及百分比含量等
示例:
粉土:黄褐色,密实,稍湿,夹杂砾石,砾石成份以灰岩为主,浑圆状,一般粒径为 5~20mm,最 大粒径为 80mm。
粉土:褐黄色,密实,潮湿, 2.5~2.9m 夹杂粉质黏土薄层,局部夹少量砾石,棱角状,一般粒 径为 3~20mm。
洞内是否有水
示例:
14.5~15.4m,溶洞,洞顶基岩强风化,取芯破碎,块径为 1~15mm;洞底取芯较完整,多为长
4
安全第一
质量为本
柱状、短柱状,节长一般为 4~15cm;洞内充填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夹杂砾石, 砾石成份以 灰岩为主,一般粒径为 3-20mm,最大粒径为 50mm;溶洞充填度约 60%。
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坚硬、软塑、流塑),夹杂少量碎石,碎石成份以灰岩为主,棱角状, 一般粒径为 2~20mm,最大粒径为 25mm
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20.0m~30.5 和 40.5m 以下为坚硬,局部夹少量铁锰氧化物,其中 28.5~ 29.5m、35.5~37.0m 夹杂砾石, 砾石成份以灰岩为主,棱角状,一般粒径为 3~20mm,最大粒径为 50mm。

土的野外鉴别和描述

土的野外鉴别和描述

土的野外鉴别和描述在勘探过程中取得的土样,必须及时用肉眼鉴别,初步确定土的名称、颜色、状态、湿度。

密度、含有物、工程地质特征等,作为划分土层,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和评价的依据。

1.土的鉴别和定名土的鉴别定名是描述工作的主要内容,正确的定名可以反映土的基本性质。

但是,在自然界中,土的种类很多,光有一个简单定名,还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士的真正面目。

如粘土,由于沉积年代不同,有的沉积年代较老,得到了充分的固结和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而沉积年代较近的粘土,其固结度与结构强度均要差些。

应在其定名前冠以沉积年代或成因,如第四纪更新世(Q3)沉积的粘性土则写成“Q3粘性土”。

或冠以成因类型如“冲积粘性土”等。

土是第四纪以来天然堆积的或由生物化学作用而形式的,按其成因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其特征见第一章所述。

2.土的描述土的描述主要内容是针对影响其工程性质的,反映土的组成、结构、构造和状态的主要特征的。

因此,对于各种不同的土,描述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碎石类土的描述碎石类土应描述碎屑物的成分、指出碎屑是由那类岩石组成的;碎屑物的大小,其一般直径和最大直径如何,并估计其含量之百分比;碎屑物的形状,其形状可分为圆形、亚圆形或棱角形;碎屑的坚固程度。

当碎石类土有充填物时,应措述充填物的成分,并确定充填物的土类和估计其含量的百分比。

如果没有充填物时,应研究其孔隙的大小,颗粒间的接触是否稳定等现象。

碎石土还应描述其密实度,密实度是反映土颗粒排列的紧密程度,越是紧密的土,其强度大,结构稳定,压缩性小:紧密度小,则工程性质就相应要差。

一般碎石土的密实度分为密实、中密、稍密等三种,其野外鉴别方法见表4-4。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方法表4-4注:1.骨架颗粒系指各碎石土相应的粒径颗粒:2.密实度按表列各项要求综合确定。

(2)砂土的描述砂类土按其颗粒的粗细和其干湿程度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其特征见表4-5。

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要点

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要点

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要点在工程建设中,地质勘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为后期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因此工程地质勘探必须要准确、细致、全面。

取样作为地质勘探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对于勘探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的要点进行介绍。

一、地理勘探1.1 勘探内容工程地质勘探的内容主要分为地形地貌、第四纪地质、地层岩性、构造及地下水等四个方面。

其中地形地貌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地、平原等,第四纪地质主要包括冰川地质、河流地质、湖泊地质、海岸地质等,地层岩性包括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结构特征、地质时代等,构造则包括断层、褶皱、岩性的变形。

地下水则是与建筑、围岩、排水等有关的内容。

1.2 勘探目的勘探的目标主要是为了获得有关地质构造、地质状况、矿产资源以及可行性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为后期的建设、开发和改造提供数据依据。

二、样品采集2.1 采集原则地质勘探的样品采集应该贯穿整个勘探工作当中,而采集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定位明确,采样位置准确,听取工程师的建议等,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

2.2 采集方法(1)手工取土样:适用于岩石较少的地层,操作简单,且可以准确测量土样的深度和体积。

(2)动力取样法:适用于压实土层,采取膨胀包装剂来固定土样,获得具有足够代表性的土样。

(3)岩心取样法:用于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岩石样本,用于矿质分析和判断岩石结构。

2.3 样品保护在样品采集过程中,应该做好各项保护措施,保护样品免受外来污染,保证采集位置的准确性和思想的安全性等。

2.4 采样体积样品的采样体积应该足够大,能够代表勘探区域内全部或者大部分岩土体的特性和物理机械性质,避免取得单一、片面的结果。

三、实验检测3.1 样品分析经过正确采集的样品,应该送到有资质的化验实验室进行分析,以便得出准确的。

同时,在对样品进行化学分析时还要注意正确的标准和方法。

3.2 分析结果化学分析的结果应该准确无误,不能存在误差较大和不确定性的结果,但是如果出现了这种状况,需要稳妥地开展措施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岩土工程勘察 勘探和取样

岩土工程勘察 勘探和取样

(2)工程地质钻探的任务
? 探察地层岩性及分布,软弱岩土层分布; ? 了解基岩风化带的深度、厚度和分布情况; ? 探明地层断裂带条件,查明裂隙发育情况; ? 查明地下含水层的层数、深度及其水文地质参数; ? 利用钻孔进行灌浆、压水试验及其他原位测试; ? 利用钻孔进行地下水位的长期观测或对场地进行降 水(如处理滑坡和基坑降水问题 )。
取样内管可旋转,切入较坚硬的地层, 适用于坚硬粘性土、密实砂土和软岩。
贯入式取土器的技术参数
注:1 取样管及衬管内壁必须圆整;
2 在特殊情况,取土器直径可增大至150~250mm; 3 表中符号:
De一取土器刃口内径; Ds 一取样管内径,加衬管时为衬管内径;
Dt 一取样管外径;
Dw 一取土器管靴外径 ,对薄壁管 Dw ? Dt
? 钻进时,应保证孔内水头压力等于或稍大于周围 的地下水水压,提钻时,应通过钻头向孔底通气通 水以防止孔底土层 由于负压而受到扰动破坏。
?钻进深度、岩土分层深度量测误差应小于 0.05m。
? 孔斜的要求及测量。 深度超过100m的钻孔以及有特殊 要求的钻孔,应测斜、防斜,保持钻孔的垂直度或预计 的倾斜角度与倾斜方向。对垂直孔,每 50m测量一次垂 直度,每100m允许偏差为± 2°。对斜孔,每 25m测量 一次倾斜角和方位角。倾角及方位角的量测精度应分别 小于±0.1 °和±3 °。
取样 是为给岩土特性进行鉴定和各种室内试验提供 所需要的样品而进行的工作。
一、勘探
勘探包括钻探、井探、槽探、洞探、触探以及地 球物理勘探 等多种方法,勘探方法的选择首先应符合 勘察目的的需要,还要考虑其是否适合于勘探区岩土 的特性。比如当勘探区土质较好、强度较高而所需探 查的深度较深时, 静力触探的方法就不是很适合。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模板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模板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1.1、工程概况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拟建建筑概况见表1.1 表1.1 拟建建筑概况1.2、勘察目的与要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及设计要求,依据相关规范、规程,本次勘察目的及任务如下:1.2.1、查明建筑场地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查明基础下软弱和坚硬地层分布,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1.2.2、查明有无液化地层,并对液化等级作出评价;1.2.3、查明湿陷性土层厚度、分布情况,判明场地的湿陷性等级;1.2.4、评价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供计算变形所需的计算参数;1.2.5、对场地进行抗震地段划分,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为抗震设计提供有关参数;1.2.6、根据场地和施工条件,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对复合地基或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值,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1.2.7、对基坑工程提出建议,提供有关的岩土参数;1.2.8、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1.2.9、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1.2.10、判定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3、勘察依据本次勘察主要执行以下勘察文件和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2013.0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4-258-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04-248-2006)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0 年版)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第3.1.1 条~第3.1.4 条确定: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粘土层 地质描述

粘土层 地质描述

粘土层地质描述
粘土层的地质描述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颜色:粘土层的颜色可以因形成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灰色等。

2. 结构:粘土层的结构通常较为紧密,颗粒细小,这是因为粘土在沉积过程中通常是在静水环境中形成的。

3. 成分:粘土层的成分主要是由粘土矿物组成的,这些矿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分子和离子,从而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湿度:粘土层的湿度通常较高,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因为粘土层容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

5. 承载力:粘土层的承载力较低,因为其结构较为紧密且含水量较高,因此在建筑和工程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

6. 分布:粘土层通常分布在河流、湖泊、海洋等静水环境中,尤其是在地形低洼处和沼泽地带。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地质描述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地区和环境进行详细的勘探和研究。

土层地质报告有哪些内容

土层地质报告有哪些内容

土层地质报告有哪些内容引言土层地质报告是一项重要的地质调查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工程项目提供有关土壤层次结构、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的详细信息。

本报告旨在总结土层地质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并介绍土层地质报告中常见的几个重要部分。

土层地质调查的目的土层地质调查是为了深入了解工程地点的地质情况,以便确定适当的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法。

调查目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土壤层次结构:通过勘探钻孔、岩芯取样和现场观察,确定地下土壤的层次结构,包括各层的厚度、密度和组织结构。

2. 分析土壤力学性质: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获得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容重、孔隙比、强度和变形特性。

3. 评估地质风险:通过分析土壤层次结构和力学性质,评估项目所面临的地质风险,如土壤沉降、滑坡和液化等问题。

4. 提供工程建议:根据土层地质调查结果,向工程师和设计团队提供建议和指导,以便制定适当的基础设计和施工规范。

土层地质调查方法土层地质调查主要包括现场勘探和实验室测试两部分。

1. 现场勘探:现场勘探是通过钻孔和采样等方式,直接观察和取得地下土壤层次结构的信息。

常用的勘探方法包括钻探(常规钻孔和岩芯取样)、土壤钻进和试坑。

通过现场勘探,可以获得土壤的颜色、质地、稠度和分层等信息。

2. 实验室测试:实验室测试是为了获得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

常见的实验室测试项目包括颗粒分析、含水量测试、固结压缩特性测试、抗剪强度测试和液塑性极限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提供土壤的力学参数、变形特性和液塑性等信息。

土层地质报告内容土层地质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部分:1. 报告摘要:简要介绍土层地质调查的目的、方法和主要结果,以便读者快速了解报告的主要内容。

2. 地质背景:描述调查区域的地质背景,包括地质构造、岩性和地貌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土层结构的解释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3. 土层层次结构:对地下土壤的层次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各层土壤的厚度、颜色、质地、稠度和分层情况等。

黄土地勘说明及处理

黄土地勘说明及处理

黄土地勘说明及处理一、背景介绍黄土地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土壤类型,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成因和土壤特性,对于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土地的特点、勘测方法以及处理措施,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一土地资源。

二、黄土地特点1. 地质成因:黄土地主要由风化作用和沉积作用形成,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演化过程。

2. 土壤质地:黄土地的土壤颗粒主要以粉砂和细砂为主,含有较多的粘土颗粒和少量的有机质。

3. 颜色特征:黄土地因含有较多的铁氧化物而呈现黄褐色或红褐色。

4. 水分特性:黄土地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和排水性能,但容易产生干裂现象。

5. 肥力状况:黄土地的肥力较低,缺乏养分和有机质,但是具有较好的保水性。

三、黄土地勘测方法1. 地质调查: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了解黄土地的分布范围、厚度、成因等基本情况。

2. 地球物理勘测:利用地震、电磁、重力等物理方法,获取黄土地的地下结构和性质信息。

3. 取样分析:采集黄土地样品,进行颗粒分析、化学分析等实验室测试,获取土壤质地和养分含量等数据。

4.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对黄土地进行遥感解译,获取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信息。

四、黄土地处理措施1. 土壤改良: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矿物肥料等,增加土壤的肥力和养分含量,改善土壤质地。

2. 水土保持: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建设、防风林带建设等,减少水土流失和干旱风沙的影响。

3. 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和排水,保持土壤湿度和排除积水,提高农作物产量。

4. 种植选择:根据黄土地的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的农作物进行种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5. 土地复垦:对于已经退化的黄土地,可以进行土地复垦,通过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使其重新恢复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五、结论黄土地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土地类型,具有独特的地质成因和土壤特性。

通过对黄土地的勘测和处理,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一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土地利用效率。

地质勘探取样

地质勘探取样

地质勘探取样(1)原状土样:在黏性土(粉质黏土、黏土、粉土)层采取原状土样,取样间距约3.0m,基坑开挖及影响深度范围内取样间距约2.0m,原状土样取出后应立即蜡封,并贴好标签装入防震箱,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将采取防震、防晒、防水等措施,其质量等级应达到Ⅰ级。

(2)扰动土样:砂土及碎石土取扰动样,取样间距2.0~3.0m。

对于地面下20m范围内的粉土、粉细砂在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的位置取扰动样,进行黏粒含量分析。

为保证每个土层的土工试验数据的合理性和代表性,保证各土层在不同深度下有均匀分布的土样,要求做到:每层土均有土样控制,土样的数量在空间上具有代表性,取样间距一般控制在3.0m左右。

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土层,选取部分勘探孔竖向取样间距宜适当加密,对单层厚度较大的非持力层、压缩层的土层,其竖向取样间距可适当放宽,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0m的夹层或透镜体,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3)岩样:岩石样在钻孔岩芯中采取,取长度大于10cm有代表性试样,并及时封存,并提供以下参数:单轴极限饱和抗压强度。

(4)水样:在场地代表性钻孔中采取5组地下水试样(每组2瓶,1000ml/瓶,其中一瓶加大理石粉),在遇有河流、水塘等地表水时,取水样进行水的腐蚀性分析。

5 原位测试(1)标准贯入试验(SPT):试验层位为一般黏性土、砂土层、全风化基岩,采用63.5kg的穿心锤及45cm长对开式贯入器,落距76cm,落锤方式自动脱钩式,预击15cm,然后每击打10cm计数一次,记录30cm总击数。

标准贯入试验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程要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并精确记录其测试成果。

提供下列资料:实测击数、试验孔号、试验深度、试验的岩土层,并进行统计。

(2)重型圆锥动力触探(DPT):试验层位为碎石类土、强风化基岩,采用自动落锤装置,锤重63.5kg,落距76cm,探杆直径φ42mm,探头直径φ74mm,圆锥实心头,锥角60度,锤击速率每分钟15-30击。

地质勘探土样描述

地质勘探土样描述

地质勘探土样描述地质勘探土样描述是对地质勘探过程中收集的土样进行详细描述的过程。

以下是进行地质勘探土样描述时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1.土样采集信息首先需要记录土样的采集信息,包括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深度、采集方式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对土样的代表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2.土样外观描述对土样的外观进行详细描述,包括颜色、质地、含水率、密度、结构等。

这些特征可以反映土样的物理性质和地质背景。

3.土样矿物成分分析土样中的矿物成分,包括主要矿物、次要矿物以及微量矿物。

这些矿物成分可以提供关于地质成因和地质历史的重要信息。

4.土样化学成分分析土样的化学成分,如硅、铝、钙、镁等主要元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

这些元素含量可以反映土壤的化学风化和成土过程。

5.土样物理性质测定土样的物理性质,如颗粒级配、密度、含水率、塑性指数等。

这些参数可以反映土壤的粒度组成和土壤质地,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6.土样工程性质评估土样的工程性质,如承载力、压缩性、抗剪强度等。

这些性质对于地基设计、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地下工程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7.土样环境因素考虑土样的环境因素,如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

这些因素可以提供关于土壤形成和演变过程的背景信息。

8.土样分类与命名根据上述描述和分析结果,对土样进行分类和命名。

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的土壤分类系统或地方性分类系统进行分类和命名。

9.土样综合评价综合考虑上述各方面的描述和分析结果,对土样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土壤类型、工程性质、环境影响等,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同时,也要考虑土样的可靠性和代表性,以避免出现误差或偏差。

在进行综合评价时,需要运用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需要进行全面分析。

10.报告编写与提交将上述描述和分析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文字描述、数据表格和图表等内容。

报告要清晰明了,按照规范格式进行编写,以便于后续分析和使用。

在提交报告之前,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专家评审,以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技术介绍规程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技术介绍规程

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企业标准QB03-2005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目录 (1)1.1一般规定 (1)1.2量尺记录 (1)1.3取样与原位测试 (2)1.4地下水 (3)1.5探井验收及编录 (3)2岩石描述2.1一般规定 (3)2.2描述项目 (4)2.3描述内容与鉴定 (4)3碎石土描述3.1一般规定 (5)3.2碎石土分类 (6)3.3描述内容 (6)4砂土描述4.1一般规定 (8)4.2砂土分类 (8)4.3描述内容 (8)5粉土描述5.1一般规定 (10)5.2鉴定与描述 (10)6粘性土描述6.1一般规定 (12)6.2现场鉴定 (12)6.3描述内容 (12)7特殊性岩土描述要点7.1湿陷性土 (12)7.2红粘土 (14)7.3软土 (14)7.4混合土 (15)7.5填土 (15)7.6多年冻土 (16)7.7膨胀岩土 (16)7.8盐渍岩土 (17)7.9风化岩和残积土 (17)7.10污染土 (18)附录A现场记录表 (20)附录B标准贯入(动力触探)试验记录表 (21)附录C取土器规格及适用地层 (22)附录D第四纪地层成因类型符号 (23)附录E岩石分类特征表 (24)附录F黄土地质年代划分和现场特征表 (25)1总则1.1一般规定1.1.1现场描述是岩土工程勘察基础工作内容之一,应客观反映所揭露的地层和层位分布,正确记录描述对象的性状、特征及包含物等,为内业资料分析整理提供准确完整的第一手资料。

1.1.2从事现场描述的人员为描述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由本专业技术员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其他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应通过本院统一组织学习和培训,经过考核合格后,颁发岗位证书,持证上岗。

1.1.3我院所有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描述工作,必须使用院统一的记录纸和相应的表格样签。

描述记录一律使用铅笔,不得用橡皮擦拭,需要改正时,可将更改内容划一横扛,把正确内容在旁边写出。

地质勘探细砂褐红色的描述

地质勘探细砂褐红色的描述

地质勘探细砂褐红色的描述
地质勘探砂褐红色泥质砂岩与褐红色页岩区别的描述:
1、形成的方式不同:
泥质砂岩:主要是通过流水的搬运然乎沉淀于河床而形成;
页岩:主要是由黏土沉积并经过一定温度和压力压实作用而形成的。

2、结构不同:
细砂褐红砂岩结构呈颗粒状,透水性能良好,颗粒特别细小,其砂直径约为1/16-1/250mm。

页岩含有较多的有机质与细分散状的硫化铁,有机质含量达3—10%。

3、沉积环境不同:
泥质砂岩:经常处于流水中或者运动比较强烈的环境;
页岩:常常处于静水。

4、化学组成不同:
泥质砂岩:细砂褐红砂岩成分主要为粉砂,含少量粘土矿物及胶结物。

细砂褐红砂岩—其意思是粘土含量为50——25%,粉砂含量为70——50%。

页岩:自然界存在的页岩,其化学成分含量变化也是比较大的。

一般情况下,页岩的Si02,含量在45%~80%之间波动,Al2O3量
在12%-25%之间波动,Fe2O3含量在2%-10%之间波动,CaO含量在0.2%-12%之间波动,MgO含量在0.1%-5%之间波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土(Q4pd):黄褐色,可塑,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较多植物根系,含少量生活垃圾、碎砖屑及煤渣
素填土(Q4ml):黄褐色,可塑,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较多植物根系,含少量生活垃圾、碎砖屑及煤渣
素填土(Q4ml):黄褐色,可塑,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碎砖屑及煤渣。

该层土堆积时间超过10年,场地北部该层分布厚度小于1.4m,南部分布厚度2.0~2.3m。

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松散,含大量炉渣及碎砖块及建筑垃圾。

有少量粉质粘土充填。

该层土堆积时间超过10年,分布厚度1.0~2.2m。

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松散,含大量炉渣及碎砖块。

有少量粉质粘土充填
残积土:杂色,可塑,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较多植物叶及根系,含少量卵石、圆砾及灰岩碎块
粘土(Q4al+pl):黄褐色、浅棕红色,坚硬,个别硬塑,含少量姜石及蜗牛壳碎片,具白色钙质条纹。

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
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个别地段硬塑,含少量钙质条纹、姜石及蜗牛壳碎片。

姜石粒径1—2厘米。

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粉土:黄褐色,湿,密实。

含少量姜石及蜗牛壳碎片。

无摇振反应,切面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
粉砂:黄褐色、饱和,中密。

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角闪石次之。

偶含砾石及蜗牛壳碎片,颗粒呈星点状,粒径>0.075mm的粒组含量为83.3%
粉细砂:黄褐色,饱和,中密。

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角闪石次之。

偶含砾石及蜗牛壳碎片, 粒径>0.075mm的粒组含量为83.3%
细砂:黄褐色,很湿,密实,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及角闪石。

偶含砾石及蜗牛壳碎片,颗粒形状呈小星点状,粒径>0.075mm粒组含量为85.0-85.9%
中砂:黄褐色,很湿,密实,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及角闪石。

偶含砾石及蜗牛壳碎片,颗粒形状呈星点状,粒径>0.25mm粒组含量为61.4-79.7%
卵石:灰色,密实,卵石含量>50%,母岩成分以灰岩为主,微风化。

一般粒径2-3厘米,个别粒径大于13厘米,次圆状,以粉质粘土充填
圆砾:灰色,稍密,圆砾含量>50%,母岩成分以灰岩为主,微风化。

一般粒径1-2cm,最大粒径>7cm。

形状为次圆状,以粉质粘土充填
黄土状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个别硬塑或流塑。

含少量姜石、圆砾及蜗牛壳碎片。

具白色钙质条纹,姜石粒径1-2厘米。

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该层上部局部地段具黄土湿陷性
钙结核层(Q3al+pl):浅灰色、灰白色、灰黄色。

稍湿,密实。

含少量砂砾,钙结核粒径2-4cm,钙结核含量含量为50-60%,由粉质粘土充填
泥岩:黄色,薄-中厚层状,因铁质含量不同而颜色不同,为软质岩,强风化,岩心破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