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选修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知识点梳理

高一历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知识点梳理

高一历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知识点梳理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文革”出现的原因①党内“左”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②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面临被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③林彪、江青、康生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破坏的表现:①人民生命财产无保障;②各级党政机关瘫痪,社会秩序混乱;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④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3、教训:①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③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二、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1、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导思想2、主要成就首要环节:在全国展开平反冤假错案工作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协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加快法制建设:①颁布了1982年新《宪法》并多次修订;②出台了《选举法》、《刑法》等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③198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199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行政复议法》。

这两部法律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④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⑤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①基层民主选举的概念和地位②法律依据: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城市居民或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或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

③实践:④意义:第一,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第二,在农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族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不断扩展,乡村基层选举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三,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展,是中国政府为贯彻“依法治国”的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专题十二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6)

专题十二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6)

专题十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6) 【考点导图】一、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49~1956年)(一)政治建设和对外关系1.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民主政治制度建设(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新中国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地位: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建立: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完善: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制建设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建立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中苏建交:1949年,中苏建交;第二年初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4)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5)万隆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1.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2.工业化建设:1957年,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知识点总结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知识点总结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内容提要】1949至1978是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建国初期,新中国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由主动全面学习斯大林建设道路到力图摆脱苏联影响,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由科学地、实际地探索到曲折地、人为地、跃进式地探索是前三十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路径。

随着国民经济的任务顺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伴随着1956年下半年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到1956年底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同时,从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也提前超额完成,然而,1958年起,社会主义建设虽然步入艰难曲折的二十年,但也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就。

【框架线索】【知识体系】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启——力图摆脱苏联,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1966):1、建设条件:(1)经济基础——一化三改(物质保障)①三大改造的完成,改变了中国经济结构,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巨大建设成就,奠定了工业化发展基础。

(2)体制条件——制度确立(政治前提)①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经济体制: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3)外部因素——苏联教训(客观影响)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对斯大林的批判(4)理论指导——立足国情(独立探索)《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5)政策指导——中共八大(良好开端)①召开背景:全面总结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正确分析当前存在的形势和存在问题,制定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哦基本任务。

②主要内容:A.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政治选修一必备知识点总结

政治选修一必备知识点总结

政治选修一必备知识点总结政治选修一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科目,它涉及到政治理论、国家制度、行政管理、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政治选修一的必备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一、政治理论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理论,其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指宇宙的本质是无限发展的,事物的本质是矛盾的,而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的。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比较低的一段时间。

在这一阶段,我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等。

二、国家制度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党,是执政党,其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政治特点和最大优势。

2. 国家权力机构国家权力机构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

这些机构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 党的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制度保证。

党的领导制度体现了党的领导地位和全党全国人民的核心地位。

4. 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思想路线、组织原则和工作方式的统一体现。

三、行政管理1. 宪法和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法律是国家的主要法律,宪法和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1949-1978年)++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1949-1978年)++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

第8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1949-1978年)时空定位概览必过核心知识一、改革开放前的政治建设[线索·明]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三大政治制度构成新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2)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图示·解]二、改革开放前的对外关系[线索·明]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日渐成熟。

2.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改善,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图示·解]三、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与科教文化[线索·明]1.经济建设:(1)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195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 社会生活与科教文化:(1)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呈现新风尚。

(2)科技、教育和文艺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受“左”倾路线的干扰,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历程曲折。

[图示·解]必清核心问题[辨析·判正误]·历史现象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让各少数民族实现“民族自治”。

(×)提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民族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

2.《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主要区别是体现的原则不同。

(√)3.“一边倒”就是放弃独立自主原则。

(×)提示:“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其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4.“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实质相同。

(×)提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的是不同阶级不同政治路线的论争,流派多且阶级阵线鲜明。

第十九讲:社会主义曲折中前进

第十九讲:社会主义曲折中前进

④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时期、政权面临生 存危机这一特殊背景下实行的非常政策。它能最大 限度地集中了全国人力、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 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因此,在当时有其存 在的合理性 但是这一政策损害了以农民为代表的广大劳动 者的利益,从而引发他们的不满和反对 这一政策的很多措施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严重的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引发了严 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践证明它不是小农 经济为主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一战后,外有协约国集团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内有 反动势力不断叛乱 粮食短缺,经济极端困难 总之,新生政权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农业:余粮收集制(无偿征收农民余粮) 工业:全面国有化,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商业与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 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直接用军事和行政手段调整生产和 产品分配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强制性地将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讲:社会主义
在曲折中前进
一、 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 1、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①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环节,因而 成为了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 (注意:说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是因为俄国 国内产生了垄断组织。说薄弱是因为它小农经济为 主、对西方的依赖、沙皇专制统治、农奴制残余等) ②一战为俄国革命成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 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从这两个因素中去理解为什么俄国十月革命 为什么走城市中心道路而中国得走农村包围城市的 道路)
作用: 有利于小农经济为主的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 工业强国(开辟了一条小农经济为主国家快速现代化的 新道路) 为后来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一些借鉴 问题: 政治上,高度集权,干部职务终身制,容易形成腐 败 经济上,用行政方法管理经济,不符合经济发展的 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不能实现经济的可 持续的发展 思想文化上,学术问题政治化导致理论单调划一, 严重的个人崇拜,严重制约人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

2024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24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2024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24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3)结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①。(该时期的调整旨
在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和农业生产能力)
5.“文化大革命” 以阶级斗争为纲
二、伟大的建设成就 1.主要成就
原子弹
中美
2.意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 奠基性 的意义,为新的 历史时期开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 备、物质基础。
第24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01 强基础 学回归教材

容 索
02 研考点 主题精准突破

03 练经典 素养强化提升
课程标准
凝练要点
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
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
2.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
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
2研考点 主题精准突破
主题一 曲折性与前进性——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主旨精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对在中国如何建 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这一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也留下了深 刻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艰辛探索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 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毛 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重要思想来源。
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3.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 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4.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
国的深远影响
1强基础 学考回归教材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1956年) (1)主要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 间的矛盾,人民对于 经济文化 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 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 进的 工业国 。 (2)意义: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ppt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ppt

2. 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
3.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国家政治生活主题: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方法: 团结——批评——团结 4.1957年,整风运动
内容:主要矛盾 → 主要任务→总任务 → 经
济建设方针
(内容之间是环环相扣)
实质: 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意经济 建设的速度和规模
评价: 八大路线是正确的,符合国情的,
它成为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1942年与1957年整风运动比较表
1942年 1957年
作为执政党缺乏经验有些同志滋长骄 傲自满情绪习惯用阶级斗争的组织形 式和处理方法对待人民内部矛盾
原因 在思想上彻底清 算“左”倾错误 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
反对宗派主义 反对党八股
2、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划运 动” 高潮: 北戴河会议 教训: 一切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客观规 律,不能急躁冒进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 “大跃进”的主要含义: 设的高速度,不断大幅度提 高和修改计划指标
参考: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切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要尊重客观规律,使主观符合于客观 党要时刻反省,勇于进取,与时俱进
课后作业
请回去走访经历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时期的长辈,收集相关的资料和素材,并结 合所学历史知识,写一篇名为《我对激情燃 烧年代的思考》的历史小论文。

花.jpg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知识点总结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知识点总结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知识点总结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内容提要】1949至1978是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建国初期,新中国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由主动全面学习斯大林建设道路到力图摆脱苏联影响,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由科学地、实际地探索到曲折地、人为地、跃进式地探索是前三十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路径。

随着国民经济的任务顺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伴随着1956年下半年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到1956年底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同时,从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也提前超额完成,然而,1958年起,社会主义建设虽然步入艰难曲折的二十年,但也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就。

【框架线索】【知识体系】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启——力图摆脱苏联,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1966):1、建设条件:(1)经济基础——一化三改(物质保障)①三大改造的完成,改变了中国经济结构,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巨大建设成就,奠定了工业化发展基础。

(2)体制条件——制度确立(政治前提)①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经济体制: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3)外部因素——苏联教训(客观影响)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对斯大林的批判(4)理论指导——立足国情(独立探索)《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5)政策指导——中共八大(良好开端)①召开背景:全面总结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正确分析当前存在的形势和存在问题,制定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哦基本任务。

②主要内容:A.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②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③修改了“八大”经济建设的方针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原因: 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的曲解 特征:
大跃进:追求建设的高速度 人民公社化:一大二公 影响: ①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其积极性 ③“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24.1957~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5.“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 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 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
(2)经济建设方针上: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超越当时生产力的水平,破坏了综合平衡,造成了“大跃 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重大失误
三、探索中的曲折 ——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年) 1.表现:
2.;
②中苏关系的恶化
3.克服措施: (1)1960年冬,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2)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
具创造性,是一次成功探索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春)
背景: 三大改造完成,国内阶级矛盾基本解决, 人民内部矛盾突出反映 ①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两类不 内容: 同性质矛盾的科学诊断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②国内政治生活主题:
③方法:
团结——批评——团结
目的: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3.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诊断是正确 的,因为这一诊断

高一历史上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高一历史上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高一历史上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考点归纳总结【阶段特征】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56年到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这一时期带有“探索”和“曲折前进”两大特征。

中共为建设社会主义进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八大正确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但中共对迅速到来的社会主义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工作指导方针上发生了严重失误,“左”倾借误不断滋长,坚持马列主义正确路线的共产党人努力纠正失误,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就,使社会主义建设在经历曲折的过程中仍具前进趋势。

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是“动乱”。

“文革”的发动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它是中共历史上“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

【基本线索】一、探索的背景和条.国际:①苏共20大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巨大困难,苏联推行反华政策。

中共开始破除对苏联的迷信,同时客观上也要求中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

小资料:苏共二十大,于1956年召开,会上主要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指出斯大林主义的错误,还提出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三和”的新理论,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②印度支那实现停战,我国周边环境相对安定,为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国内: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我国中心任务。

②一五计划顺利实施,为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

二、探索中心内容: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国内主要矛盾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三、探索具体概况有益探索.具体史实: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决策措施,为以后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奠定基础。

①《论十大关系》报告:1956年。

标志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56年2月后,毛泽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汇报,汇报的内容主要是有关经济建设问题的调查研究。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读书笔记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这几个周,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九章,这一章节主要是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充满的艰辛和曲折,在学习过这一章节过后,惋叹社会主义前进曲折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未来前进道路的思考。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是个烂摊子,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从1840持续年到1949年,经历了100多年的战乱,国民经济完全崩溃,一穷二白,一贫如洗,百废待兴。

然而,这个烂摊子却是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第一大步,是日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反右派运动,60年代的大跃进运动,社会主义新中国可以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此时,四人帮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更是将社会主义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党的九大以后,全国进入“斗、批、改”阶段。

这一阶段的中心是要彻底否定所谓“修正主义路线”,贯彻九大方针,把全国各方面工作纳入“文化大革命”的轨道。

大批干部、知识分子受到迫害。

“教育革命”又造成了教育质量普遍下降和教学秩序的混乱,严重压抑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1971年9月,林彪集团的反革命政变被粉碎后,周恩来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使各方面的工作有了转机。

但遭到江青一伙的攻击。

毛泽东也认为当时的任务仍然是反对“极右”,从而使批“左”的正确意见被否定,“左”倾错误继续发展。

197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继承了九大的“左”倾错误和指导方针,王洪文当了党中央副主席。

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了“四人帮”,使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又得到了加强。

1973年7月,毛泽东提倡批林批孔,以维护“文化大革命”。

1974年1月初,江青、王洪文提出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得到毛泽东的批准。

江青一伙借机把矛头指向周恩来,以实现其篡党夺权的阴谋。

毛泽东及时发现江青等人的阴谋,指出江青有当党中央主席和“组阁”的野心,使其阴谋受挫。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材说明: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第一节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头绪较多,内容烦杂,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学起来将会很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把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理清,而且必须弄透造成曲折的原因。

本课内容围绕社会主义、探索、曲折、发展四个方面展开。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前提,探索中的失误是曲折的原因,探索中能够纠正错误又是发展的原因。

中共八大制定的政策是正确的,它符合中国当时国情。

以后的史实证明了什么时候依据八大方针政策办事,什么时候就发展快,离八大方针越远,对我国的经济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真正理解了这一特征,就为下一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作好了铺垫。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我国三大改造的内容、实质和意义的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特征,分析其危害;知道“八字”方针及其作用;了解“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的严重破坏。

过程与方法:1.教师提供大量图表和文字材料,使学生学会从图片和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方法。

2.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设问,让学生学会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思维方法。

3.通过小组(四人为宜)讨论,让学生学会参与、合作的能力与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图片,让学生体验到“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疯狂”,使学生体会正确分析国情、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2.通过对错误到正确的纠正,使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第一步,是制定经济建设方针。

故而应该把中共八大制定的正确政策。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是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曲折发展的十年。

.教学过程:环节1:提出问题导入:教师活动1:制作一张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图,设问:谁能说说这条曲线反映了什么现象?(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曲折历程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去了解四五十年前充满激情的人们所走过的既新奇又茫然的探索。

【最新】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一课件:2.3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共16张PPT)

【最新】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一课件:2.3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共16张PPT)

二、整风运动。
1、《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 发表:
(1)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指什么?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采 用这种方式?请思考、分析。
A、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即团 结——批评——团结。
B、原因:由于一些人习惯用处理敌我矛盾 的方法对待人民内部矛盾,缺乏民主和法 制观念,影响经济建设。因此,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大意义。
(1)《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的依据是什么?请 用史实简要说明。 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苏联的经验和教训;二 是总结建国以来的建设经验。 (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主要讨论的是什么问题? 请举例说明。 主要讨论的是经济问题。 (3)报告的提出具有什么意义? 它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的开始, 也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和正确决策的 制定作顾准备。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过渡时期(1949——1956)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是什么? 主要矛盾是元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 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2)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 何变化? 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 间的矛盾;阶级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但仍在一定范围 内存在。
第六章
[复习提问]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1949——1956 1﹑过渡时期的含义是什么?需要多长时间?实际情况呢? A、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
B、原计划需要三个五年计划,或更长一些时期。 C、实际上,只用了三年(1953——1956)。
(3)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我们工 作主要任务发生变化;请简要分析、说明。

高一政治在曲折中发展

高一政治在曲折中发展

/ 牛蒡
咯战舰.此时若是壹露馅则否仅会被抓,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大战进程.尪军战舰上,黄忠,川蒙二人紧咬牙关,恨否得上前手撕那个斯文败类.而周瑜却是冷笑,壹副雨淡风轻地冷笑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您若当自己是禽兽,又何必说人话来贻笑众人.""您/."吴用顿时被气得脸色涨红,被以其人 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竟然瞬间无言以对.那次轮到咯尪军开始嘲讽大笑."公瑾哥哥好厉害,骂死那个斯文败类."小乔闻言亦是笑颜逐开,姜松则是暗自松咯壹口气.少顷,吴用深吸壹口气,平定内心の怒火,朝周瑜喝道:"周公瑾,今日我也否废话,您若有胆量,便率大军来与我壹战/"周瑜先是沉吟 片刻,忽然天上飘起咯雨丝,点点滴滴打在江面之上,泛起咯层层否为人知の涟漪."如此壹来,火攻便失去咯意义吴用,今日就用那场决战,彻底成就我周瑜の威名吧."周瑜暗自沉吟,良久,慢慢拔出咯腰带上の佩剑,赫然寒芒落下,厉声喝道:"全军出击/给我绞碎壹切梁军/"壹声令下,令旗摇动, 尪军之中,嘹亮激昂の号角声,已然吹响,周字大旗,猎猎飞舞.眼见尪军出击,梁军中军处,旗舰之上,吴用の脸上,已扬起咯狰狞の冷笑,口中否屑道:"周瑜啊周瑜,今天就让您为您の狂妄付出代价,来成就我吴用の威名/"冷笑声中,吴用下令摇动令旗,全军准备战斗.嗵嗵嗵/浩荡江面,战鼓声冲 天而起,竟是压过咯那滚滚の江水之声.尪军前部,旗舰上の长页,也否下达准备号令,战刀壹扬,直接喝道:"全军加速,直接给我冲上去,给我凿穿敌船/""小乔,您快躲起来,尪军要打过来咯."姜松按着手中の佩剑,急忙拉扯着小乔往外走.小乔却倔强道:"我否想离开,姐夫,要否您去帮公瑾哥哥 吧,我壹个人能躲好の.""胡闹,那是战场/"姜松有

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1

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1

活动课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课前准备:☆分组搜集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

○有关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杰出人物的事迹。

○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历史事件。

○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统计数据。

☆分组搜集有关报道,证实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没有改变。

○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的行径。

○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现象。

○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性质没有改变的统计数据。

☆在上述资料的基础上,围绕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要经历长期、曲折的过程。

○从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和反复斗争的现实来看,对西方敌对势力颠覆社会主义的图谋,要保持高度警觉。

新课活动:(一)历史发展脉络:1 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1、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必然性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原因2)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制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A、封建行会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B、封建是残酷剥削,使农民生活极端贫困,无法提高购买力;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把农民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使生产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市场、劳动力都得不到解决3)封建的国家政权,始终在维护封建制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封建割据严重禁锢着商品生产和流通B、封建的等级和特权制度,严重阻碍着资产阶级作用的发挥4)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与旧的封建制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必须推翻封建政权的统治,才能从根本上冲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具有历史进步性2、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1)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旧的生产关系的存在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生产力就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2)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确实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财富,带来了巨大的发展。

高三政治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知识点汇总

高三政治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知识点汇总

高三政治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知识点汇总(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三政治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知识点汇总新中国发展历史进程是曲折且困难的,但先人无畏的进取精神为我们争取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政治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三政治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知识点汇总(1) 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社会发展有决定性。

第七课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第七课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一、理解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 和国联盟,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 意义。
二、体会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探 索,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后社会主义的 逐步发展壮大。
能力目标:
一、了解历史背景,掌握历史 的纵向逻辑顺序。
二、列举材料和讲述史实,逐 步掌握教材的知识和内容。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一、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由于十月革命的影响,1919年3月,在 列宁的引导下,共产国际宣告成立。1920 年,共产国际提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 迫民族,联合起来!”为了巩固国防,建 设社会主义,保证各民族的全面发展, 1922年12月全苏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建立了苏维埃各族人民自愿的国家联盟, 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B.农民纳税后的剩余粮食可以自由买卖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D.把某些国营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 或私人经营
四、以下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 正确的是( A)
A.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 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
B.有利于调动工人、农民的积极性 C.是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
D.它与列宁的思想相违背
社会主义道路
3.战后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民族 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最终导致帝国主义殖民 体系土崩瓦解。
民族解放运动
课堂小结
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立 1.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新经济政策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3)产品配给制
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 作社(一度称消费公社),由合作社分 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 但其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 1920年开始逐渐改为免费供应,使工资 实物化,货币工资失去实际意义 。

第一课第八框活动课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

第一课第八框活动课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

第一课第八框活动课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第八框活动课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教学目标 ]对有关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情况,学生通过查找资料、问题回答,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能够理解以下问题:1、历史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尤其如此。

2、社会主义的发展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取得过辉煌的成就。

3、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将长期共存和斗争,要警惕它们的演变和颠覆活动。

[课程标准]1、教学内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基本要求活动:收集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长期性和曲折性。

[教学难点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教法设计]将社会主义实践分成五个板块,然后将全班向学分成五个小组,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各自的板块,课下通过报纸、书籍、因特网等方式,收集、整理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

交流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朗读材料、小品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讲解新课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板书)1、早期社会主义实践1)代表人物圣西门(1760-1825)出身于法国的一个贵族家庭,早年曾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后来由于生活状况的恶化而转向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傅立叶(1772-1837)生在一个富商家庭,在他的学说中,他无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建立起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傅立叶为了自己的美好的设想,曾进行过一些尝试。

虽然他的设想都失败了,但傅立叶关于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却给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

罗伯特·欧文(1771-1858)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生于威尔士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

由于家境贫寒,9岁时欧文便开始自谋生活。

通过刻苦自学,欧文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学识的人。

19岁成为曼彻斯特一家纱厂的经理。

后来,欧文成为一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欧文作为一名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不但满怀热情地宣传他的思想,而且还积极地付诸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政治选修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知识点汇总
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社会发展有决定性。

人类社会这方面也像自然界一样,实质上服从同一运动规律。

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就体现了社会规律的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人的自觉活动可以认识社会规律、利用社会规律,在社会主义遭受挫折时经受锻炼,坚定信心,促使社会主义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即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同样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虽然人类社会总趋势是上升的,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过程中出现过多次王朝复辟,社会主义出现的严重曲折,都充分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二,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

它们在事物发展中都起作用。

任何偶然性背后都有必然性在起作用,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实现和开辟道路,某些偶然事件会造成社会发展的曲折性。

所以,人类世界的历史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还会出现大幅度的倒退。

第三,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

因为这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新事物辩证否定旧事物,继承其优点,克服其缺点,并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所以更有远大的前途和生命力。

社会主义是新事物,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经历一个长时间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新陈代谢原理的具体表现,但社会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同旧事物的斗争有一个由弱到强、反复较量、逐步取代或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总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前进和曲折性相统一这一历史辩证法的通俗表达,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的思想都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