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完整
货币银行学讲义-易纲
讲义(易纲)第一章导言一、的研究对象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的研究对象是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与实际经济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作为金融体系血液的货币和作为金融体系主动脉的银行。
1为什么要研究货币(1)货币数量影响就业和产出;(2)货币数量影响通货膨胀;(3)货币数量影响金融市场;(4)货币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基本手段之一。
2、为什么要研究银行(1 )银行在资金分配方面有着支配性影响A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展望》从中可知,虽然直接融资再增加,间接融资在下降,但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仍处于主导地位。
B、美国1970—— 1985年非金融企业外部资金来源:金融机构贷款:61.9% ;债券(包括商业票据):29.8% ;股票:2.1%。
同一时期内,其他发达国家中,证券融资均不足1/3,而银行融资达55%―― 70%,只有加拿大的证券融资达50%。
银行的主要作用是较好地处理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银行则较好地充当了中介的作用。
(2)银行的行为会影响到货币的总量(3)银行为整个经济提供支付网络(4 )银行是金融机构创新的发动机二、内容安排:内容共分三部分:1、基本概念:货币与货币制度;禾I」息和利息率;风险和收益。
2、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概念;商业银行的业务;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中央银行。
3、货币理论与政策: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利率理论;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什么是货币一、货币的含义:定义:在购买商品或劳务或在清偿债务过程中能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品。
该定义它的交换媒介职能。
1、现金:现钞和硬币。
现金是交易媒介,但可开支票的存款(支票存款),信用卡账户余额等也可作为交易媒介。
其实各种资产都具有一定的货币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货币。
因此,货币包括现金,但又不仅仅是现金。
2、财富:财富的概念广于货币。
货币是财富的持有形式之一,是一种财富。
3、收入;是一个流量,相对于一段时间而言。
(完整版)货币银行学_习题集(含答案)
《货币银行学》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 A )职能。
A. 支付手段B. 流通手段C. 购买手段D. 贮藏手段2.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C)。
A. 金本位制B. 银本位制C. 金银复本位制D. 金汇兑本位制3.我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A )。
A. 铜B. 银C. 铁D. 贝4.我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C )。
A. 1分 B. 1角C. 1元 D. 10元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B )。
A. 特殊等价物B. 一般等价物C. 普通商品D. 特殊商品6.下列货币制度中,金银两种货币均各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任意流通的货币制度是(A )。
A. 平行本位制 B. 双本位制C. 跛行本位制 D. 金汇兑本位制7.本票与汇票的区别之一是(A )。
A. 是否需要承兑B. 是否有追索权C. 是否需要汇兑D. 是否有保证8.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是(A )。
A. 商业信用B. 银行信用C. 消费信用D. 国家信用9.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A)。
A. 商业信用B. 消费信用C. 国家信用 D. 补偿贸易10.国家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是(D )。
A. 实际利率B. 市场利率C. 公定利率D. 官定利率11.西方国家所说的基准利率,一般是指中央银行的( D )。
A. 贷款利率B. 存款利率C. 市场利率D. 再贴现利率12.下列不属于直接金融工具的是( A )。
A.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B. 公司债券C. 股票D. 政府债券13.在代销方式中,证券销售的风险由(B )承担。
A. 经销商B. 发行人C. 监管者D. 购买者14.短期资金市场又称为(B )。
A. 初级市场B. 货币市场C. 资本市场 D. 次级市场15.目前我国有(B)家证券交易所。
A. 1 B. 2 C. 3 D. 416.下列属于优先股股东权利范围的是( C )。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一、名词解释1、信用中介职能:指商业银行通过其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能够有解决经济金融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经济过程,即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
其次在一定时点上会形成一定的货币数量,称为货币供给量。
3、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
在适当的资产组合中,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的数量就是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可分为个人的货币需求与整个经济的货币需求。
4、货币乘数: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
货币乘数模型:m=Mⁿ/B5、原始存款:客户以现金存入银行形成的存款。
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只需保留一小部分现金作为付现准备,可以将大部分现金用于放款。
客户在取得银行贷款后,一般并不立即提取现金,而是转入其在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这时银行一方面增加了放款,一方面增加了活期存款。
6、派生存款:是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
在信用制度发达的国家,银行的大部分存款都是通过这种营业活动创造出来的。
可见。
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而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7、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内容广泛,通常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检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间目标、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等基本内容。
8、货币政策的传导:指货币当局从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到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所经过的途径或具体的过程、目标。
9、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观测和控制它所能控制的一些具体的指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才能间接地达到其最终目标。
这些能被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和观测的指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或中间目标。
中介目标位于货币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其包括近期中介目标(也称操作目标)和远期中介目标(也称中间目标)。
黄达-金融学题库完整版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特征。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
14、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银行券的形式。
15、欧元的出现对(国家货币主权)提出了挑战。
5、信用货币制度下金银储备成为货币发行的准备。()答案:错误
6、货币的产生源于交换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商品内部矛盾的演变。()答案:正确
7、金属货币自由铸造制度的意义在于使铸币价值与金属价值保持一致。()
答案:正确
8、人民币制度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答案:正确
9、金属货币制发挥蓄水池功能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大的币材金属贮藏。()
答案:正确
10、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首先在欧洲出现于流通中的纸制货币。()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货币的支付手段?
2、简述金属货币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
3、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4、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
5、如何理解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参考答案〗
1、(1)支付手段的职能最初是由赊买赊卖引起的,货币作为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流通过程结束;
(2)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形式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赋税、地租、国家财政、银行信用等支付中发挥作用;
(3)货币的支付手段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独立的结束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2、(1)货币制度是各国在货币方面的法令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规范的金属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币材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规定金属货币的铸造;确定本位币和辅币;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准备制度的规定
货币银行学课件(全)
第一章
货币职能与货币制度
学习目标
1 2 3 4
了解货 币制度 演变过 程
明确货 币制度 构成要 素的基 本内容
熟知我 国现行 货币制 度
掌握货 币的本 质和职 能
1.1 货币的本质及形态
1.1.1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反映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流通中全部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金属货 币的必要量
其中: 流通中全部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单位纸币代表 的价值量×纸币发行总量
所以,有下式: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单位纸币的币值)= 流通中金属货币必要量/纸币发行总量
2.2.3 货币需要量和货币流通量
货币需要量,亦称“货币必要量”,是指一定时 期内,为保证生产和流通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 ,是货币流通规律的主要内容。 货币流通规律一般公式可写为: M=PQ/V M为流通中货币必要量;Q为待实现商品总量; P为商品价格水平;V为货币流通速度。
般购买手段;三是作为国际间财富转移手段。
1.3 货币制度
1.3.1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 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1)货币币材和货币单位的 (1)货币材料的确定 确定
货币材料是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哪一种 或哪几种材料作货币材料。 (2)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的确定 在金属货币时期,货币单位的确定不仅要规定单 位名称,还要规定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也 称为价格标准。
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就越强; 反之,则越弱。
层次划分原则
现实性
货币银行学最新完整笔记
货币银行学笔记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问题:(1)、是否作为交换媒介的商品就是货币?为什么?(是的,货币的演进)。
(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其内涵是什么?(货币是商品,有价值,商品充当交易媒介)。
65976 455(3)、“最先成为货币的商品往往是最重要的生活品或者是本地可转让财产的主要部分”与“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有无矛盾?(不矛盾,币材:①价值较高;②易于分割;③易于保存;④便于携带。
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演变,交换的发展,对四点要求越来越强。
)(4)、价值尺度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本身是商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货币表现出的比例是劳动消耗的比例。
)(5)、用货币作为比较的价值的工具,最先的货币单位是使用价值单位还是价值单位?(最初货币单位同衡量货币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单位是统一的,后来价格单位与自然单位分开了。
)(6)、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是否等同?共济网(7)、现代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时是否有蓄水池作用?(没有。
现代货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无价值。
现代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并不意味着对应数量的真实价值退出流通过程静止不动。
)65976 455(8)、世界货币是否只是货币范围的扩大,是否可以不要?(是的)共(9)、货币职能中,哪些是基本的,哪些是派生的?哪些是不可少的?(基本: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派生:贮藏手段)专1、金融——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运动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范畴。
含义:“金”资金;“融”融通;“金融”社会资金融通的总称。
范围:监管意义而言,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货币银行是金融的基础。
密云路2、货币同济西苑(1)货币的起源与本质济A、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B、货币是商品发展的结果(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及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200092本质:观点A、货币金属论——货币本质是金银;专观点B、货币商品论(又分为一般商品论——货币是一般商品;和特殊商品论);院观点C、货币名目论——只是一种符号,明目。
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完整版
一6.金融市场交易的主体即金融市场的交易者, 一般包括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和个人。
7.商业银行的职能是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职能。
8.银行业务主要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类。
9.结算业务是由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衍生出来的一种业务, 结算业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即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
10.从经济关系上讲, 保险是一种补偿制度; 从法律上讲, 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
11.保险的特征是互助性、经济性、法律性和科学性。
12.只有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形成货币需求: 一是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 , 二是必须愿意一货币形式保持其资产。
13.在中国, 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是中国总需求膨胀的四个因素,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共同作用而引发通货膨胀。
14.中央银行经过执行货币政策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 使之货币需求量相适应, 最终达到实现社会总供给平衡之目的。
15.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 一般有四类组合模式, 即”双紧”政策、”双松”政策和”紧财政松货币”政策、”紧货币松财政”政策。
1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三大类。
17.国际金融机构大致可分为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和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
二、名词解释题1.货币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2.商业信用企业单位之间由于商品交易而发生的商品赊销赊购行为3.国际信用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 信贷活动4.利息货币持有者因贷出资而从借款人那获得超出本金的那部分金额5.官方利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制定的, 各银行都必须执行的各种利率6.期货市场交易双方达成协议或成交后, 不立即交割, 而是在未来一定时间交割的场所7.商业银行以吸收社会公共存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 以发放贷款为其主要资金运用, 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的金融机构8.信用放款银行完全根据借款人的信用, 即借款人的品德和财务状况, 预期未来收益及过去11.通货膨胀货币供应过多, 超过对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 引起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1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 运用各种工具调节或控制货币供应量或货币总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或措施的总称13.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 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 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14.市场汇率本国外汇市场上完全由供需关系所决定的交易货币的汇率15.国际储备一国政府为满足对外支付需要和维持本国货币稳定而持有的可自由兑换的一些国际流动资产三、判断题1.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 储蓄理论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李连辉货币银行学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李连辉主讲第十一章储蓄理论第一节绝对收入假说第二节相对收入假说第三节恒久收入假说第四节生命周期假说第十一章储蓄理论西方的储蓄理论主要是研究家庭或个人的储蓄行为,也就是要研究家庭或个人的储蓄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已如何决定的。
第一节绝对收入假说一、绝对收入假说的三个命题二、绝对收入假说的结论三、绝对收入假说的验证一、绝对收入假说的三个命题 1、当期消费是当期收入的一个相当稳定的函数,即:C=f(Y),消费由收入决定,?C/?Y 0 。
2、边际消费倾向的取值为:0 ?C/?Y 1,当收入增加时,消费增加的幅度要小于收入的增加。
3、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C/?Y C/Y 二、绝对收入假说的结论根据以上的假定,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占收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小,而储蓄占收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三、绝对收入假说的验证凯恩斯的理论是根据人类心理的规律推衍出来的,从其验证来看:时间序列(纵向)数据显示长期的消费倾向基本不变,意味着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基本等于平均消费倾向,从而平均储蓄倾向基本不变;从横截面(横向)数据来看,意味着短期内收入上升(下降),平均消费倾向趋于下降(上升),相应的,平均储蓄倾向上升(下降)。
第二节相对收入假说1949年,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enberry)首先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以试图解释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所得的结果。
相对收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周围其他人的收入相比较的本人收入;二是与本人过去相比较的本人当期收入。
第二节相对收入假说一、相对收入的横截面形式杜森贝里认为,人们的平均消费倾向不仅取决于其绝对收入水平,也依赖于它与周围其他人相比较的相对收入水平,这被称为消费的“示范效应”。
1、由于消费“示范效应”的存在,在短期内:当其收入相对下降时,其消费下降的幅度将小于其收入下降的幅度,故其平均消费倾向将上升,平均储蓄倾向将下降;而当其收入相对增加时,其消费增加的幅度将小于其收入的增加幅度,故其平均消费倾向将下降,平均储蓄倾向将上升。
货币银行学课后答案
货币银行学课后答案第 1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本章思考题1.分析货币的本质特征。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这就是货币的本质的规定。
首先,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从货币起源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货币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即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如果货币没有商品的共性,那么它就失去了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基础,也就不可能在交换过程中被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然而,货币又是和普通商品不同的特殊商品。
作为一般等价物,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普通商品直接表现出其使用价值,但其价值必须在交换中由另一商品来体现。
货币是以价值的体现物出现的,在商品交换中直接体现商品的价值。
一种商品只要能交换到货币,就使生产它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因而,货币就成为商品世界唯一的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
第二,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普通商品只能以其特定的使用价值去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因而不可能同其他一切商品直接交换。
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商品,是财富的代表,拥有它就意味着能够去换取各种使用价值。
因此,货币成为每个商品生产者所追求的对象,货币也就具有了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其次,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无论是表现在金银上,还是表现在某种价值符号上,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和手段,这就是货币的本质。
同时,货币还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商品交换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互相交换劳动的形式。
社会分工要求生产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建立必要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在私有制社会中只有通过商品交换,通过货币这个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来进行。
因此,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即社会生产关系。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
《货币银行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期复习第一章货币与信用一、名词解释1、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实物货币: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类充当货币。
3、信用货币:不能与金属货币相兑换的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
4、货币本位制度:对本位货币的名称、材料、铸造、发明、兑换与流通等所作的有关规定。
5、无限法偿:无论支付数额多大,无论属于任何形式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6、纸币本位制度: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7、交易媒介:货币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物的功能。
8、价值标准:货币作为衡量商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
9、价值储藏: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时发挥的功能。
10、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所发挥的功能。
11、信用: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让渡。
12、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13、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14、国家信用:国家作为债务人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
15、消费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16、信用工具: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书面凭证。
17、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币材,本位币与一定量黄金保持等价关系的货币制度。
18、格雷欣定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即在实际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的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量较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实际价值量较低的货币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领域而劣币充斥市场。
19、货币供给弹性:某个时间段为适应一定商品量的货币需要,货币供给在一定幅度内可多一点或少一点。
二、思考题1、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答:社会经济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均与货币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经济的货币化与金融化正在迅猛地发展,渗进国民经济活动的每个方面。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答:①交易媒介②价值标准③价值储藏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3、货币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答:①实物货币②金属货币③代用货币④信用货币⑤电子货币4、货币本位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①确定货币材料,②规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④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⑤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⑥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完整版)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题1、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是按照法定比价流通的。
2、在不兑现货币流通时期,确定单位货币价值就是确定本币单位的价值量,或确定与关键货币的固定比价。
3、由国家准许铸造并符合规定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称为__铸币__。
4、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于商品的___交换中____。
P125、在金本位制下,该国汇率的波动界限是黄金输送点_。
P196、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电子货币。
7、货币金本位制有___金币本位制___、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三种形式。
P198、信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两个条件是:公众的信心和立法保障。
P109、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为金属的货币称为_代用货币________。
10、在一次支付中,如果超过规定数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收的货币为有限法偿货币。
它主要是针对辅币而言的。
P1611、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二是它具有与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P912、大陆地区的人民币,由国家授权中国人名银行统一发行与管理。
P2213、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中央银行。
P614、流通中的货币种类可以区分为主币和辅币。
15、持有人可以随时向签发银行兑换相应金属货币的一种凭证,是银行券 P5。
二、单项选择题1、本位货币是()A、被规定为标准的、基本通货的货币B、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C、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2、“格雷欣法则”这一现象一般发生在()P18A、银本位制B、跛行本位制C、双本位制D、平行本位制3、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
P17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4、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自由兑换的的货币制度是()P19A、银本位制B、金币本位制C、金块本位制D、平行本位制5、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3,而市场比价为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1、理解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理论的异同。
2、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异同。
3、理解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政策主张。
5、理解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供应与扩张的过程。
6、理解货币均衡和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利率理论1、理解古典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2、理解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3、理解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新古典综合学派对利率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第三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容及其政策含义。
2、什么叫通货膨胀中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3、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4、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第四章金融中介体系1、了解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2、了解金融创新的基本方式和内容。
3、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第五章金融市场1、了解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
2、深入理解CAPM模型的基本内容。
3、了解期权定价模型的内容。
第六章金融监管体系1、了解社会利益论和金融风险论对金融监管必要性的分析。
2、重点理解《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的内容。
第七章货币政策1、理解货币政策的泰勒规则。
2、了解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
3、了解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及其条件。
第八章汇率理论1、深入理解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相关内容。
2、了解国际借贷理论、货币局制度等相关内容。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了解“特里芬难题”、牙买加体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内容。
第十章内外均衡理论1、名词解释:米德冲突。
2、理解内外均衡的基本内容。
3、理解蒙代尔政策配合理论的基本内容。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一、名词解释1.泰勒规则:是根据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而调整利率的操作方法。
这一规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短期利率工具按照经济状态进行调整的方法。
其思想根源,可以上溯到费雪效应,即利率与通胀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 货币与银行
=创造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m=1/r
1/r反映了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能力的大小。法定存款准备金越高, 存款乘数越小。法定存款准备金越高, 意味着存款漏出越多, 可用于放贷的余额越少,相应创造存款的能力也越小。
简单的存款乘数为 1
r
简单的存款乘数只考虑到了法定准备金 这一种漏出,实际上还应该考虑其它两 种漏出: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漏损率。
△M=△ D +△ D(1-r)+△ D(1-r)2+……+△ D(1-r)n
=△ D[1+(1-r) +(1-r)2 +(1-r)3 +……+(1-r)n]
ΔD
1
1
1
r
D 1 r
m M 1 D r
存款乘数
分析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过程可以发现,商业银行在存贷活动具有创 造存款的能力,而且其创造存款的能力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一、货币需求动机 二、货币需求函数 三、货币市场均衡
一、货币需求动机
1、交易动机――由于收入与支出是 不同步的,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 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2、 预防性动机――经济中存在不确 定性,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以预防 意外支出而持有的一部分货币动机, 如个人或企业为了应付事故、失业、 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 数量货币。
按照流动性从高到低,货币可 以做如下层次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支票存款 M2=M1+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M3=M2+其它短期流动资产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 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 信用卡类存款
货币银行学所有章的题库与答案-最新版
第一、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题1.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储藏手段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2.货币的五种职能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核心职能.3.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4.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待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等三个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流通中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待实现的商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
5.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信用货币制度四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6.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本位币,亦称主币。
7.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 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生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8.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是良币,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是劣币。
9.狭义货币M1由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准货币构成。
10.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二、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代用货币 D.电子货币2.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 A 职能。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购买手段 D.贮藏手段3.本位货币是 C 。
A.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B.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C.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4.在一国货币制度中, C 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A.主币 B.本位币 C.辅币 D.都不是5.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B 。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单本位制6.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B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块本位制7.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 C 。
(完整版)货币银行答案版
《货币银行》精简版考试题型:单选20个+判断15个+名词解释4个+大题3个(PS:.填空不考,复习资料里的填空全删,单选,判断原题出)第一章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表征货币D、电子货币3、典型的银行券属于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表征货币D、电子货币4、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
A、MI=流通中现金B、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C、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D、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5、用货币数量来解释货币属性、货币价值与商品价格的学说是。
A、货币金属论B、货币名目论C、货币国定论D、货币数量论6、在西方经济学有关货币的观点中,把货币等同与贵金属,并认为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的真正财富等。
A、货币金属论B、货币名目论C、货币国定论D、货币数量论7、在一国货币制度中,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A、主币B、本位币C、辅币D、都不是8、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D、单本位制9、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位1:13,而市场比价位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A、银币B、金币C、金币银币同时D、都不是10、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11、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
A、呈正比B、呈反比C、相一致D、无关12、辅币的名义价值其实际价值。
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13、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14、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的大小成关系,与单位货币即价格标准的含金量成关系。
A、反比正比B、反比反比C、正比反比D、正比正比15、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纸制的货币符号,货币所有者无论是手持现钞,还是把它存入银行,都发挥了的作用。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货币信用货币货币制度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金本位制格雷欣法则法定平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二、填空题1.纸币和—-—--—-均属于信用货币.2.货币形态的演进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3.法定平价加黄金运送费用,就是黄金—————点.法定平价减黄金运送费用,就是黄金---—-点。
4.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具有-——-、—---—-—和—--—---特征。
三、选择题1.企业以现金采购原材料时,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2.信用产生于货币的()职能.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3.辅币具有()特点。
A、自由铸造B、限制铸造C、有限法偿D、无限法偿4.“劣币驱良币"现象产生于( )。
A、银单本位制B、平行本位制C、双本位制D、金银复本位制5.信用货币的性质是()。
A、商品货币B、价值符号C、债务货币D、超物货币6。
最不可能作为货币的是().A、燕麦B、冰激凌C、香烟D、松香7. 对我国目前发行的1元硬币最准确的描述是()。
A、本位币B、金属货币C、实物货币D、辅币8. 在信用发达的国家,占货币供应量最大的是()。
A、纸币B、硬币C、存款货币D、外汇9. 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3,而市场比价为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A、银币B、金币C、金币和银币D.都不是10.货币发展的具体形态有().A、实物货币B、金属货币C、兑现的银行券D、支票E、不兑现的银行券四、判断题1.企业用现金向职工发放工资时,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2.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大于实际价值。
4.双本位制是金银两种本位币均按其实际价值流通,国家法律不规定金银币比价的货币制度.5.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它是一种币值稳定的货币制度.6.在纸币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7.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内在价值。
货币银行学.doc 重点-自我整理
第一章一、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的货币。
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着流通手段职能。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发挥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真实的、具有完全价值的货币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并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就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
5)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a)货币必须首先完成价值尺度的职能,才能进而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只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发展了,才会出现贮藏手段的职能。
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不仅是流通手段职能发展的结果,而且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
而世界货币的职能,则显然是以货币的前四个职能在国内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
b)他一个月挣1万多元。
支付手段张三从商业银行贷款10万元购买住房。
支付手段李四花了1万元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流通手段王五今天在大连市商业银行存入了2万元。
贮藏手段物价上涨了,钱毛了。
价值尺度现在商场都在打折,皮尔·卡丹西服才卖2000多元。
价值尺度二、货币制度(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劣币驱良币规律(金银双本位制)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会退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这一现象称之为劣币驱良币规律。
三、货币的性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1.货币是从商品中游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是商品。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2.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利率与信用什么关系?为什么?(为什么说利息率与信用成反比,糟糕的信用往往成为诱人的投资?)此题网搜无标答,以下为自编。
(1)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和货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整个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上的.信用的扩张会增加货币供给,信用紧缩将减少货币供给;(2)利率不但能够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给状态,而且能够表现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变化.利率水平趋高被认为是银根紧缩,货币供给减少,此时信用紧缩,贷款风险增加,需要较高的收益才能弥补;利率水平趋低则被认为是银根松弛.货币供给增加,此时信用扩张,贷款风险减小,低利息就能弥补。
因此,糟糕的信用往往具有诱人的投资收益。
2.什么是收益资本化?举例说明收益的资本化在经济生活中的运用。
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这习惯地称之为“资本化”在一般的贷放中,贷放的货币金额,通常称为本金,与利息收益和利息率的关系如下C=P*r (其中:C—收益P—本金r—利率)例1:地价=土地年收益/年利率例2:人力资本价格=年薪/年利率例3:股票价格=股票收益/市场利率3.以汇票为例说明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关系。
(1)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2)银行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3)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要求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一定期限内,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票据。
汇票是国际结算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信用工具。
汇票的付款人或承兑人的不同,可以分为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前者属于商业信用,后者为银行信用。
商业汇票的付款人或承兑人为银行之外的企业,而商业汇票是否能够兑现,需要以付款人的信誉,即付款人有可能无法兑现票款,换句话说,就是收款人或持票人收款没有十分的保障。
(4)贴现将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相结合。
4.以看涨期权为例说明期权能实现损失有限而收益无限。
1看涨期权是指在协议规定的有效期内,协议持有人按规定的价格和数量购进股票的权利。
期权购买者购进这种买进期权,是因为他对股票价格看涨,将来可获利。
购进期权后,当股票市价高于协议价格加期权费用之和时(未含佣金),期权购买者可按协议规定的价格和数量购买股票,然后按市价出售,或转让买进期权,获取利润;当股票市价在协议价格加期权费用之和之间波动时,期权购买者将受一定损失;当股票市价低于协议价格时,期权购买者的期权费用将全部消失,并将放弃买进期权。
因此,期权购买者的最大损失不过是期权费用加佣金。
2当市场价格超过执行价格时,期权的持有者可以按执行价格购买资产,并且从市场价格和执行价格的差额中获利。
否则,期权将不会被执行。
如果期权在到期日之前不被执行,它就会自动到期并且不再拥有任何价值。
因此,当股票价格上涨时,看涨期权可以提供更大的利润。
它也因此代表一种牛市的投资工具。
5.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一)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二)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现金、满足必要贷款等方面要求的能力,即清偿能力。
(三)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要求,是银行经营的基础。
(四)三性原则之间的关系:流动性与安全性成正相关;二者与盈利性有矛盾;为此银行经营管理必须综合考虑、寻求最佳组合,达到三者的协调统一。
6.为什么要加强金融监管?1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金融风险种类很多,风险极易发生。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导致金融交易的低效率。
(2)金融机构又是高度负债经营的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有限.(3)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银行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交织的债权债务网络。
由于连锁反应,某一家金融机构出现危机,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4)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加重了银行机构资产风险的传染性,如东南亚、美国、欧洲金融危机。
7.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如何进行资产选择?(1)通胀预期形成以后,对股市有一定的利好。
通胀预期可以带来股市火爆,比如有色金属、房地产、银行等版块,都可能因通胀预期增强而走牛。
在较强的通胀预期下炒股,重在踏准行业板块和选对个股。
炒股时不仅要看通胀形势,更要分析宏观经济走势。
在通胀预期下炒股,不宜作长线投资。
通胀下市民炒股最好以短期利润为主,即只要赚了一点儿钱,就应该果断地撤退。
通胀预期形成以后,管理层的思路可能会转向防通胀,此时股民应重点关注政策信号,尤其要看央行的举动。
若出现类似查银行借贷资金入市或者有收缩银根的信号,股民应果断离场。
(2)基金宜买资源型市民在通胀预期下买基金,不妨关注一下与资源挂钩的基金,比如挂钩贵金属的股票型基金等。
在长期通胀预期下,以资源类个股作为重点投资对象的基金,可能也会受益。
(3)可关注两类期货通胀是由商品价格的上涨所造成的,所以商品本身具有对抗通胀的属性。
市民要借助商品对抗通胀,应该对各类商品的属性有所了解。
商品一般分为能源(如原油)、农产品、贵金属以及工业金属几类,其在不同通胀背景下的表现也有所差别。
农产品和经济周期的波动相关性不大,此类商品在经济增长较低而通胀较强的背景下,具有较好的抗通胀效果。
能源和工业金属的需求和经济周期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适合作为经济高增长且高通胀情况下的抗通胀投资工具。
贵金属是传统的对抗通胀的保值工具,在通胀的背景下一直具有良好的抗通胀效果。
(4)应减持长期债券.在经济低增长,高通胀预期下,债券的收益要受影响。
在通胀预期增强的背景下,央行下调利率的预期减弱,反而有可能进入升息预期。
市民应减少债券投资,或者缩短债券投资期限。
考虑到我国企业主体债券的信用风险实际上被高估,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策略主要是一方面配置短期品种以规避利率风险,另一方面主要是投资低评级的高收益券种以获取较高的收益。
(5)还有一个信号值得关注,尽管目前仍然执行的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随着多项经济指标见底或回升,央行降息和降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已下降很多,市场流动性充裕也不支持央行过多地投放资金。
8.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从定义上):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一年期以内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短期金融工具交易所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运行机制总和。
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强和风险小的特点,在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上被置于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之后,称之为“准货币”,所以将该市场称为“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金融通活动的总和,包括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证券市场以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银行信贷市场。
可以将资本市场分为银行信贷市场(一般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私人权益资本市场四个子系统。
2.(从资金性质上) :货币市场:侧重于其"货币性"。
期限在一年之内的融资活动,通常只能形成企业的流动资金,被用于维持现有生产能力;它们对资本形成贡献很小。
货币市场工具:政府短期债券、中央银行短期债券、商业票据、银行同业拆借、债券回购以及外汇远期交易或互换交易。
资本市场:侧重于其"资本性"。
期限在一年以上,筹资者方能运用所筹资金进行诸如建造厂房、购置机器设备、更新技术等形成固定资产、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率的活动。
资本市场工具:股票、中长期债券。
3.(从功能上看):借助货币市场:经济主体可以有效管理其流动性。
这表现在:货币市场一方面可以满足资金需求者的短期资金需要,另一方面也为资金盈余者的暂时闲置资金提供能够获取赢利机会的出路。
资本市场:具有促进风险的改善、信息收集和企业监控三大功能。
9.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有什么区别?1.(从定义性):商业银行:是指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为其基本业务的银行。
这里的公众存款,是指工商企业、机关团体和个人的活期、定期存款。
政策性银行:是指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或政府的相关决策进行投融资活动的金融机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2.(从资金来源):商业银行:多采取股份制的形式,业务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以存款作为其主要的资金来源。
政策性银行:多由政府出资建立,业务上由政府相应部门领导。
一般不接受存款,也不从民间借款。
3.(从经营目的):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业务范围广泛。
政策性银行:是为了支持某些部门的发展而专门成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与相应的产业部门关系密切。
4.(从综合职能):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
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
政策性银行:贷款利率较低、期限较长,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其放贷支持的主要是商业性银行在初始阶段不愿意进入或涉及不到的领域。
10.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区别有哪些?1.(从特点):中央银行:由政府组建的机构,负责控制国家货币供给,信贷条件,监管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
它服务的对象是各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商业银行,也就是说,它并不对普通的企业或个人提供例如储蓄之类的服务。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款.放款,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
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其明显的特点是能够吸收活期存款,创造货币。
其活期存款构成货币供给或交换媒介的重要部分,也是信用扩张的重要源泉。
2.(从职能):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集中存款准备金,办理银行间的清算。
商业银行: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创造金融工具。
3.(从经营业务):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证券买卖,金银和贵金属业务,外汇储备业务等。
中央银行的负责业务是:货币发行,经营国库,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等。
经营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一般不支付存款利息,资产具有巨大流动性,定期公布业务状况,保持相对独立性。
限制性规定:不得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不得直接从事不动产买卖,不得直接从事不动产的抵押贷款,不得直接对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不得收买本行股票,不得以本行股票为抵押进行放款。
商业银行:吸收公众存款。
发放短期,中期,长期存款。
办理国内外结算。
办理票据承兑和贴现。
发行金融债券。
大力发行政府债券。
提供保管箱服务。
从事同业拆借。
买卖外汇。
从事银行卡业务。
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
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
买卖政府金融债券。
11.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应如何使用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1.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提高银行利率3.发行银行债券,回笼市场资金4.减少各期人行货币投放量5.提高货币国际化结算范围和规模6.稳定本位币与世界主要货币的兑换比例,让人民币能正常流出国门12.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应如何使用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1.银行降低利率2.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3.降低再贴现率4.公开市场业务5.收购证券6.扩大市场货币需求量7.增加投资8.提高人民收入9.增加消费,使经济活跃1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费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区别有哪些?1.(从前提假设上):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假设是:有效需求充足;金融市场完善,公众面临齐一的收益率;货物与实物资产是替代品;生产要素具有可分割性;货币定义在M1层次上——货币无收益;他做短期分析,即假设商品市场P不变,货币市场Ms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