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课文详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课文详解

预习须知

一、文学常识

课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这是一本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的书,其中有不少都包含着作者的寄托和感慨。

二、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

纪昀(yún)(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代学者、文学家。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贡献。此篇需背诵。

知识重点

一、全文展示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二、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僧人、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兽的下落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的事物虽有共同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与原理,且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事物表面现象而主观臆断的道理。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一起;今义:并且。

2.阅.十余岁

古义:经过,经历;今义:阅读。

3.尔辈不能究物理

..

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物理学。

4.是.非木杮

古义:代词,这;今义:对,正确。

5.盖.石性坚重

古义:句首语气词;今义: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6.求之下流,固.颠

古义:本来;今义:坚固。

7.但.知其一

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但是,却。(二)一词多义

1. 为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

众服为确论(认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形成)

2. 重

僧募金重修(重新)

乃石性坚重(分量较大,与“轻”相对)(三)词类活用

1.棹.数小舟(名词作动词,划〔船〕)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动词作名词,河水)(四)特殊句式

1.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示被动)

2.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当于上流求之”)

(五)成语积累

一知半解: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

四、思考探究

1.讲学家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甚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2.讲学家和老河兵的“笑”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

讲学家的“笑”包含了对寺僧的嘲讽与自以为是,表现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理;老河兵的“笑”流露出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

3.为什么按照老河兵的方法最后找到了石兽?

老河兵考虑到流水的影响,也考虑到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充分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所以根据他的判断准确找到了石兽。

4.文章结尾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议论,结尾通过议论揭示文章主旨,总结全文。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观判断。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才是正确的。

5.老河兵的判断看起来不合常理,可为什么是正确的?

寺僧按照常理去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特点,主张到沙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主张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才能出真知。老河兵常年镇守河防,了解水、沙、石的特性,他是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的,所以是正确的。

全文翻译

沧州城南有一座寺院靠近河岸,佛寺外门朽烂倾覆于河中,门前两座石兽也一并沉没于河中。经过了十多年,寺僧募集资金重新修整(寺院),在河中寻找那两座石兽,到终了也没找到,还以为石兽顺着水流(被冲)到了下游。(寺僧)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找了十几里水路也不见石兽的踪迹。

有一个教书先生在寺中设馆教书,听闻此事后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会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河水携卷冲走呢?石头本性坚实厚重,沙土本性松软轻浮,(石兽)埋没于沙中,会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道寻找石兽,不正是背道而驰吗?”大家很信服,都以为这是正确的说法。

一个巡护河道的老兵听说后,又笑着说:“只要是有石头落入河中,就应当到上游的地方去寻找它。因为石头本性坚实厚重,沙土本性松软轻浮,水不能冲走石头,而河水冲击石头所形成的反击力,一定会在石头下方迎水的地方冲刷沙土,从而形成凹陷的坑洞。(坑洞)不断被冲刷,便不断变深,发展到石头下方一半的时候,石头一定会逆着水势翻滚到坑洞中。像这样再经过第二轮水流冲击成洞,石头又会第二次翻滚入坑。(石头)翻滚个不停,于是就反而逆着水流滚到上游的位置了。到下游去寻找石头,固然是背道而驰;到河床底下去寻石头,不更是背道而驰吗?”(寺僧)按照他说的方法去寻找,果然在河上游几里外的地方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方面道理,而不明白其中另一方面道理的情况也太多了,怎么能仅依据某方面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