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次龙河湿地公园及滨水区概念规划_图文(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次■龙河
湿地公园及滨水区概念规划
湿地公园
水秀文化公园生态度假村生态农庄
说明部分
廊坊市安次区龙河国际创意产业区概念规划
一、规划区域概述与设计任务
1.1规划区域概述
龙河国际创意产业区位于廊坊市安次区,中心城区东南6公里处,规划范围为沿新龙河自廊坊大南环起至永丰闸,龙河大堤两侧各1000米的带状空间。
1.2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
分析安次区龙河区域现有的资源条件,在对适建用地约30平方公里的上位规划的研究基础上,对滨水区约7平方公里的规划用地进行概念性规划,明确功能定位,策划建设项目,结合区域生态休闲、经济产业、城乡资源、文化结构的配置,打造特色滨水休闲度假基地。
二、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修改本
《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试行》2009、
《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09、
《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廊坊文化设施规划》
《龙河走廊及滨水区域概念规划》
三、规划背景
根据河北省开展“四区六基地”建设中对于安次区的定位,以及市政府2010年的
建设规划,将把龙河建设成为集防洪、生态、旅游、景观、文化、交通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基地,安次区同时启动“北部绿色生态板块旅游”总体规划,这将成为安次旅游实现长足发展的突破性机遇,在总体规划的契机下,充分整合安次区旅游资源,围绕自然资源、观光农业、人文景观、度假养生等功能,构筑龙河商务休闲旅游生态基地。
四、场地认知
4.1地理位置
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北临北京,东与津门交界,为环渤海腹地,南接沧州,
西和古城保定毗连,总面积为6429平方公里,总人口408.3万人,素有“京津走廊上
的明珠”之称。
安次区是廊坊市两个市辖区之一,地处廊坊市区南部,全区幅员面积595平方公里,
辖8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7万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腹地,东邻天津武清
区,西邻永清,南接霸州,北依广阳。
项目位于廊坊市安次区,廊坊市区东南部,南侧为永定河泛区,西北侧为龙河工业园
区,距廊坊市区6公里。
4.2 历史文化
安次区人文资源突出,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底蕴,是著名的义和团
廊坊大捷的发生地。安次区既是省级民间音乐之乡,也是省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区内的民间音乐会、花会、泥塑、柳编、剪纸、绘画、雕刻等各艺术门类同样异彩纷
呈,南响口音乐会、军芦村音乐会、东张务音乐会和葛渔城重阁会都是国家级非遗保
护项目,丰富的人文历史构成了展示安次区文化底蕴的人文旅游资源。规划区位
4.3 自然条件
廊坊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秋高气爽,冷热适宜。
气温:廊坊市年平均气温(1971-2000为11.9℃。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零下4.7℃;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2℃。
无霜期:全市早霜一般始于10月中、下旬,晚霜一般止于翌年4月中、下旬,年平均无霜期为183天左右。
降水量: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971-2000为554.9毫米。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多集中在夏季,6-8三个月降水量一般可达全年总降水量的70-80%。
日照: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1971-2000年在2660小时左右,每年5-6月日照时数最多。风力:本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年平均风速多在1.5-2.5米。
光热资源充足,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同时气象灾害较多,干热风、雷雨冰雹大风、连阴雨、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常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4.4 现状交通
市域交通:
廊坊市中心城区以方格网为主,环路与放射路相结合,由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构成。
主城区主干路网骨架为“十横七纵方格网”,环线由内环线及外环线构成,规划区位于主城区东南部与大南环相连接。
规划区域交通结构:
规划区外围交通便利,京山铁路、京沪高铁和104国道从基地东北部经过,南北向主要公路有廊泊线、东杨路(廊坊市第三南通道及电厂路,其中东杨路斜穿规划区龙河中段并与大南环路相交。;东西向交通较为缺乏,仅规划区北端的廊坊市大南环快速路和横穿东张务村的落禅公路,落禅公路现为级别较低的支路。
规划区域内部交通现状:
由于规划区内以农田及自然村镇为主,缺乏区域性服务中心,因此规划区内现状交通基础较为缺乏,多为乡村自然形成道路,有明显的自由生长的特征,断面多变、材质不一,沿路的市政设施比较匮乏,缺乏景观性步行系统;公共交通线路匮乏,居民出行不便;现状区内有4座桥连接龙河两岸交通,但通车能力不佳。
4.5现状土地利用
大区域 30平方公里内用地现状基本为农田以及 19个自然村落。其中沿龙河 7平方公里内分布 3个自然村落,。现状建筑多为村落自建民居,空间格局因自然形成没有统一的特色元素,比较杂乱,缺乏统筹规划。各居民点间联系性不强,缺乏区域性配套生活服务中心。
4.6现状自然状况
规划区场地现状平坦,可开发及可建设性性良好,基地南部多水塘及灌溉水网。现状景观特色为村镇居住绿化,水系鱼塘、农田景观等。
沿龙河两岸多为农田及自然绿化,在规划区内龙河南端,滨水区域多水塘及滩涂,未来可规划为湿地保护区,建立湿地公园。
4.7现状自然水系
规划区内主要水系有新老龙河两条水系,龙河作为廊坊市的母亲河,是廊坊市环城龙凤水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基地内的新龙河为环城水系中龙河的安次区延伸段,是本次规划主要水系,在基地内龙河南北两端各有两座水闸,并有多条水渠从龙河分支出来,组成滨河水网及水塘。
4.8场地分析结论
优势:区域快速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未来京沪高铁及轻轨穿越基地。依托龙河工业园,在研发及商务上具备临近优势。
景观上有一定特色元素:城市主河道、水系、水塘及滩涂。现状有天然的景观要素:区域内龙河南端具备湿地特色。传统的当地民俗历史等文化特色,可作为特色文化因素使用。
劣势:自然村落分散,区间联系性不强,缺乏区域性服务中心。公共活动空间匮乏,景观的可参与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