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起义_高三议论
农民起义之我见
农民起义之我见农民起义真的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吗?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它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有两点,一是它以西方基督教教义为起义纲领的基础,又融入了洪秀全个人的起义思想,最终形成了太平天国运动完整的起义纲领。
二是它起义后颁布了具有所谓的共产主义土地改革方案《天朝田亩制度》。
但是最后,在基督教义指导下的轰轰烈烈的起义失败了,听着无比美好的《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也并未实施,清王朝未被推翻,广大中国人民仍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以农民为主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被历史学家们扣上了一顶很沉重的帽子: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
历史课本上说农民起义实力是前进的“动力”。
所以自封建社会以来每隔百十年,中国大地上就会有一次农民起义“沉重的打击地主阶级的统治”,“调整生产关系”,“迫使后继王朝及时调整统治政策”,“推动历史前进”。
比如那些耳熟能详的大规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瓦岗寨起义、水泊梁山起义,到最近的李自成洪秀全起义。
除去这些大型起义外,地区性,局部性的起义更是遍布中国历史的每一页。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众多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的,它的失败有一定的代表性。
农民阶级能不能救中国?不能,至少在太平天国运动及之前的农民阶级都没能救中国。
可怎么判定什么是能救中国?什么是不能救中国呢?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人类社会经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到达共产主义社会。
哪个阶级能够把社会向前推进,能使社会性质能够向更高级转变,那么它就是先进的。
同理,如果太平天国运动及其之前的农民阶级能够推动中国社会向更高的社会形态发展,那么它就是救了中国,或至少是改变了中国。
但是,他们没有!太平天国运动之前的数千百次的农民起义也没有推动中国社会向前进步,一个又一个农民起义在起义过程中有的被当朝歼灭、有的被其他起义军兼并、有的自生自灭。
最终成功的起义,它们的结局还是又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封建王朝。
这些起义的农民本想通过起义推翻一个压迫者,但到头来他们自己又成为了一个新的压迫者,绕了一圈又绕回去了。
近代中国的农民起义
近代中国的农民起义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从古至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近代中国的农民起义,更是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近代中国的农民起义,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近代中国的农民起义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社会矛盾和不平等逐渐扩大,农民遭受着重负和剥削。
这种情况导致了一系列农民起义的爆发。
太平天国起义是近代中国农民起义中最著名的一次。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动了这次起义,其后发展成为一场动摇清朝统治地位的巨大力量。
太平天国起义吸引了大量农民的支持,其宗教教义和平等的理念对农民起义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太平天国起义最终被清朝军队镇压,这场起义结束了,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甲午战争后,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局势更加混乱,内外压力使得农民起义再次兴起。
这一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特别突出。
农民军队由于流动大、势力范围广,往往对清朝和外国势力造成了威胁。
其中最著名的是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是一个基层民间组织,起初它的目的是抵抗外国势力的侵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义和团的行为变得极端和暴力。
义和团运动最终被政府和列强剿灭,但它反映了近代中国农民起义的矛盾和复杂性。
农民起义的历史进程中,还有一些被广泛研究和讨论的起义,如西南边疆的楚河汉界起义、湘军的起义以及川军的起义等。
这些起义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农民的权益诉求,对社会变革产生了一定影响。
近代中国的农民起义的爆发,既是对封建社会制度的反抗,也是社会不平等和压迫的产物。
在这些起义中,农民通过武装斗争和组织抗争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然而,这些起义并非都能实现实质性的改变,封建制度仍然笼罩着中国社会,农民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然而,这些农民起义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们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封建制度的脆弱,为后来的革命提供了动力和参考。
近代中国的农民起义为中国历史的变革开辟了道路,并留下了重要的思想和经验。
论中国明清时期的农民起义
论中国明清时期的农民起义中国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尾巴。
这个时期,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本文将探讨中国明清时期的农民起义,分析其原因、特点和影响。
首先,明清时期的农民起义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
这个时期是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矛盾日渐激化。
封建统治者的贪婪和专制压迫使农民的生活陷入困境。
加上天灾人祸频繁发生,使得农民生活更加艰难。
这些社会不公和贫困成为了农民起义的导火索。
其次,明清时期的农民起义在形式和规模上都有所不同。
其中最著名的起义是明朝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起义,他们最终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建立了大顺政权。
另一个知名的起义是清朝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领导的大西农民军起义,他们也是攻入北京,但最终未能成功建立自己的政权。
这些起义的规模都非常庞大,动员了大量的农民和其他被压迫阶级。
此外,农民起义在政治和社会经济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是政治方面,农民起义动摇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基础,打击了统治者的威望和信誉。
这些起义让统治者认识到,只有解决社会矛盾和改善农民生活,才能维持统治的稳定。
其次是社会经济方面,农民起义打破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改变了土地的归属和农民的地位。
在起义成功的地区,土地重新被分配给农民,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然而,尽管农民起义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最终还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
统治者通过残酷的镇压,最终平定了起义,并且加大了对农民的压迫。
这也是因为农民起义缺乏统一的领导和战略规划,导致各个农民起义相互孤立,难以形成合力。
另外,一些农民领袖在起义成功后,也渐渐丧失了自己的理想和初衷,成为专权的独裁者。
总结来说,中国明清时期的农民起义是封建统治下农民反抗的一种表现,具有特定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形式和规模,对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由于一系列原因,农民起义最终未能取得彻底的胜利,也没有真正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
这个时期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现象,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变迁和社会革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历史] 重新评价农民起义
[历史] 重新评价农民起义近几年,曾经是史学研究热门的农民起义研究陷入沉寂,几乎看不到这方面的论著。
究其原因,是有关农民起义的研究陷入误区,走入了死胡同:由于过去片面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行农村包围城市,农民作为主力军,在革命的进程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因而我们的历史研究一反历代史书将农民起义定性为“乱匪”的惯例,对农民起义予以了充分的歌颂和赞美。
在这种错误比拟思想的指导下,历史教科书将历史简单地描绘成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迫使农民起义——建立新政权,减轻剥削——贪婪的地主阶级又加重剥削和压迫——又爆发农民起义……的不断循还,农民起义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唯一动力。
这种形而上学的论点当然是不能正确解释历史发展的。
拨乱反正以后,有人从根本上否定过去对农民起义研究的成果,认为农民起义是“造反有理”,但是“造反无功”,农民起义的客观效果“是使千百年创造的文化精品和社会财富毁于一旦”[1]。
不过,这种对农民起义进行全面否定的“新见”似乎并未被史学界所接纳,应者寥寥。
农民起义研究在此后竟处于停顿,这无论如何也是不正常的。
有鉴于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农民起义进行重新研究。
一、对农民起义要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必须承认,在对农民起义的研究中,我们过去有形而上学的倾向。
由于对农民这个受压迫者对地主阶级反抗“造反有理”的全面肯定和歌颂,史学界长期认为,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甚至是唯一的动力;农民起义、农民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因而对所有的农民起义均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凡是农民起义均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而没有考虑过应对每一次农民起义的作用进行具体考察和具体评价。
十年动乱结束后,史学界虽然围绕农民战争是否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展开过讨论,但对全部农民起义仍是持肯定的态度。
而持农民起义“造反无功”的“新见”者,虽然一反史学界的传统观点,全盘否定了农民起义对社会发展有可能起推动作用,却仍然未能考虑到应对每次农民起义的作用进行具体的考察和分析。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作文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作文
《太平天国那些事儿》
嘿,大家知道太平天国不?那可是历史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呀!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关于太平天国的故事,那可有意思了。
话说有个叫洪秀全的人,他呀,有一天突然就觉得这世道太不公平了,老百姓们生活得太苦啦。
于是乎,他就站出来振臂一呼,要带着大家一起改变这一切。
洪秀全和他的小伙伴们就开始行动起来啦。
他们一路打仗,那场面,哇塞,真的是热火朝天呀!就好像一群充满斗志的勇士,啥都不怕。
他们打下一个地方,就开始搞建设,分田地,让老百姓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我就在想啊,要是我生活在那个时候,说不定也会跟着他们一起闹革命呢!哈哈,虽然可能我没啥大本事,但凑个数也是可以的嘛。
你看他们多勇敢,多有决心,就是要为了自己和大家的幸福去拼搏。
虽然最后太平天国可能没有完全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但他们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记住呀。
这就是我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一点小感受啦,真希望我们也能有那种为了梦想不顾一切去奋斗的劲儿呀!不管遇到啥困难,都能像那些起义的农民们一样,勇往直前!嘿嘿!
以上作文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中国的历史悲剧:农民起义的挽歌_高三作文
中国的历史悲剧:农民起义的挽歌韩宋帝国宰相刘福通自颍州举义后,一直领兵在最前方同蒙古帝国的主力部队浴血奋战。
他于攻陷开封作为首都后,即向蒙古发动总攻,分三路进兵。
东路由大将毛贵率领,攻山东省。
西路由大将白不信、李喜喜率领,攻陕西省。
北路由大将关先生、破头潘率领,攻开平。
东路兵团前期进军顺利,一举攻占了山东省省会济南,把山东省蒙古人的势力一扫而光,然后兵锋直指大都,一直挺进到距大都只五十公里的柳林村。
蒙古第十八任大汗脱欢帖木儿手足无措,准备放弃大都向北逃亡。
但宰相拓拔太平坚持固守。
毛贵攻击不能得手,孤军不能久留,只好返回山东,最后被尾追而至的蒙古主力军击溃。
西路兵团深入关中后,因孤军深入后无援兵,在蒙古人优势兵力的围攻下战败溃散,漏网的部众被天完帝国的大将明玉珍收编。
只有北路兵团取得了较大的战果,该军一路势如破竹,穿过山西,沿途摧毁蒙古帝国的所有抵抗,攻陷蒙古帝国的上都开平。
开平距作为首都的大都只二百五十公里,理所当然成为西路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在大都先行把大汗擒获,把蒙古帝国的心脏摘除。
不知什么原因,西路兵团没有这样做,却向与战略重心没多大关系的更遥远的东方进军,攻陷辽阳,进入高丽王国。
高丽兵团不能抵抗,只好向北路韩宋帝国三路出征,把自己的有生力量消耗殆尽。
蒙古军队乘机发动反攻,韩宋帝国的首都开封在血腥中陷落。
刘福通保护小明王韩林儿突出重围,千里转战到安丰,在那里招集残余部众继续抗击蒙古军队。
一三六三年,韩宋帝国雪上加霜,遭到另一位变民首领张士诚的突然袭击,宰相刘福通战死沙场,帝国的支柱倒塌了,余部出奔滁州,在张士诚的追击下不能支持,应朱元璋的邀请前往南京。
这个昨天的部将今天的暴发户没有胸怀容纳旧日的恩主,密令奉迎的军队在瓜步镇把韩林儿推入长江溺死,对外则诡称小明王失足落水,看上去一切都顺理成章。
韩宋帝国自此寿终正寝,这个率先举义的农民政权,在变民集团中第一个走向灭亡,但它在最前方挡住了蒙古的主力部队,把蒙古帝国的墙基掏空,使其它的变民集团在它的卵翼下有机会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为蒙古帝国的最后覆亡创造了条件。
农民起义是利是弊
农民起义是利是弊主流看法对于这个问题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对农民起义的肯定,后期也就是现在基本上是持怀疑态度,我有机会偶然查阅了这方面的资料,产生了一些想法,当然也不一定正确,在此抛砖引玉道出一种新思路仅供参考。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我对农民起义有了更深的了解,由于觉得网上对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褒贬没有结合历史环境,就是单纯的论证它的好与坏,所以我想提出我自己的观点:农民起义的积极与消极由社会文明程度决定。
也就是说早期社会文明程度较低时的农民起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变革,相对于世界而言使我们更早走入封建社会,更早的拥有了完善的封建体制;而后期的随着社会封建文明的高度发展达到饱和状态,农民起义没有发挥推动历史的作用,相对于世界而言反而让我们更晚走出封建社会,甚至呈现出历史倒退现象。
下面我要用具体的例子来论证。
历史上最著名的农民起义就算是陈胜吴广了,虽然在起义的后期由于陈胜沉迷于酒色、腐化堕落,起义军各怀鬼胎加上低估秦主力军实力而最终失败,但是陈胜吴广为将来的农民起义打下了基础、找到了理论依据、做出了示范,为以后走投无路的农民开辟了另外一条道路。
而且正是此次起义的蝴蝶效应带动了一大批人物如刘邦项羽灭秦而后建立汉朝,使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代替了法家思想,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另一个就是宋王小波、李顺起义,当时宋的经济非常发达,但是贫富分化极为严重,是这次起义第一次提出了均贫富的观点,与东西方所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者们相比,他们是最早的社会党人,开了全世界政治理论中的平均主义的先河。
分析上面两个例子就会发现秦一统天下后没有建立相适应的体制,宋将市场经济推向了高峰而没有完善相应的分配,因此此时的农民起义促使了社会变革,将社会文明推向了更高点,也就是积极的。
然而到了后期,封建社会文明已经达到了饱和,这个时候农民起义只是——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农民起义/推翻旧皇朝/继之又是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农民起义/改朝换代……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失去了对社会的推动作用,甚至正是无数次农民起义让统治阶级不断改善封建统治,使我们的封建社会发展的非常全面,非常成熟,自我协调能力很强。
关于农民起义历史论文范文参考2000字
在中国封建时代,有这样一种怪圈:即:建立王朝·与民休息·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土地兼并…农民破产,由盛转衰…农民起义·建立王朝(这个王朝却不一定是农民军建立起来的),这样的规律贯穿于整个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农民起义的起因和结局。
一、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资源的和对集中(现代经济也是如此)。
而在农业时代,最大的资源就是土地和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富裕起来的各阶层利用自己的经济或者政治优势获取更多的资源,这样就造成的土地和人口的集中,即:土地兼并和农民破产。
土地的兼并和农民的破产。
而封建时代的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恰恰就是田租和人头税,长此以往就造成了政府的财政困难,国用不足。
而解决国用不足的手段无外乎两点:开源、节流·开源即加税·进一步加剧了农民的破产;节流,则造成部分官员和中下层官僚的失业,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加剧。
破产的农民会成为流民,没有吃穿就会造反,造反政府就要镇压·镇压就要花钱·有钱花国库,没钱就加税,加税加多了,就会继续造反·总有一个先撑不住。
看似绕口,却也是事实,说穿了,儿千年的农民起义,无非就是为了获得那么一块土地。
无他,仅此而已。
二、农民起义的结局无外乎有以下这么几点:①革命成功,改朝换代:典型例子是:汉、明两代,汉高祖一亭长,小吏出身;明太祖更是淮右一布衣而得天下。
顺便插一嘴:在给王朝起名字即国号上很有学问也很有意思·一是·由部族或部落联盟的名称或者由创建者原有封号、爵位而来:典型的例了夏、商、周、秦、汉、唐、宋·夏禹、商汤都眉因功受封,周朝世居周地,武王灭商,以周为国号、汉高祖灭秦有功,受封汉王,唐高祖李渊世袭唐国公爵位·宋太祖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军驻宋州。
二是:创建者原始所在或政权统治区域而来:主要体现在地方政权的朝代上·刘备入川建立蜀汉政权·孙权建昊,辽古称契丹·卅:代统治辽河流域,还有很多,各位可以参见五胡乱华的国名以及五代十国的国号,大多由此而来;三是由宗族关系继承而来;周平王迁都洛邑,国号仍为周·刘秀重建汉朝·仍定国号汉·司马睿南迁·国号仍为晋:四是寓意吉祥而定。
如何看待中国旧式农民起义
如何看待中国旧式农民起义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都是贯穿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始终的重大问题。
这个问题是否处理妥当,关系到中国社会是否能够平稳发展,更关系到统治阶级能否坐稳他们的宝座。
中国旧式农民起义从秦末的陈胜吴广到清末的太平天国,可以说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全过程,它表现为农民由于天灾人祸使赖以生存的物质需要得不到最起码的满足而组织起来,揭竿而起,独自为政,以武力反对官府,攻城掠地,强取官府和豪门的财物,以至建立自己的政权。
中国旧式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渴望。
中国旧式农民的土地被封建特权阶层所侵占,土地日益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
再加上古代中国的农田水利技术以及耕作技术的不发达,农民手中那么少的可怜的或者从地主手上租来的土地根本就无法养活自己和家人。
农民起义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让自己能够吃到一口饱饭。
这个饭来自于土地,只要拥有了土地才能吃到饭,这是他们最原始的也是最根本的动力。
中国旧式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历代王朝的腐朽统治。
为了满足统治者骄奢淫逸的需要,过重的徭役和严刑峻法让那些普通农民根本就无法承受,造成“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那如何看待中国旧式的农民起义呢,(一)农民起义推动了历史的发展1、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战争不论成败,都在很大程度上给封建统治以沉重的打击,迫使封建统治阶级采取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休养生息,减轻赋税,恢复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农民起义的领袖有些成为后来的君主,更有甚者,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农民战争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推动历史不断前进3、缓和阶级矛盾,特别是从农民战争等上皇位的统治者更是深知农民起义的力量,他们容易拉拢地主阶级,安抚农民阶级,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我们知道但凡阶级矛盾上升到不可调和之时,暴力流血冲突将不可避免。
中国的农民起义运动也一样,起义斗争直接打击或摧毁了原来的封建腐朽统治,表达了农民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后来的封建统治者较前代更加励精图治,以民为本,施行仁政。
农民起义回顾模板作文素材
农民起义回顾模板作文素材农民起义回顾。
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社会运动,它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
在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其中最著名的有黄巢起义、白莲教起义、红巾起义等。
这些起义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但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巢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黄巢是唐朝末年的一个农民领袖,他在起义期间得到了大量农民的支持,最终攻占了当时的首都洛阳。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组织,黄巢起义最终失败了。
但是,黄巢起义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使得唐朝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动摇,也为后来的农民起义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白莲教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宗教色彩浓厚的农民起义。
白莲教是一个民间宗教组织,它在起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白莲教起义的领袖张世杰曾率领农民攻占了南京,但最终也被朝廷所镇压。
白莲教起义的失败并没有使得白莲教的影响力减弱,相反,它在中国南方地区仍然有很大的影响。
红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红巾起义的领袖朱元璋最终成功建立了明朝,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红巾起义的成功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为后来的农民起义树立了一个榜样。
农民起义的历史虽然充满了曲折和失败,但它们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反抗力量。
农民起义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不满和反抗,也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变革。
农民起义的失败并没有使得农民阶级的斗争停止,相反,它们为后来的农民起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精神一直是激励人民斗争的力量,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农民起义六要素作文素材
农民起义六要素作文素材秦末,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这时,有一位无名老人出现了,他分析形势后说:“只有得到千里马者才能天下得之!”于是就四处寻找。
在这过程中,许多马匹被主人赶走,只剩一匹未被认领。
最终这匹马果然日行千里,为刘邦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成为汉朝建国大将军。
由此看来,农民想获取权力和地位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威望,但拥有这些条件并不容易,因而需要具备其它因素以辅助,如运气好、良好机遇等。
相反,如果没有任何条件却急着追求,很可能会弄巧成拙甚至引火烧身。
在当今社会也是如此,缺乏资金不用怕,重要的是发掘自己独特的优势与潜力;缺少经验不用怕,重要的是坚持学习积累知识。
总之,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做适合自己的事情,否则就难免会徒劳无益或沦为他人手中的工具,遭受挫折甚至陷入绝境。
可见农民起义的重要性,而且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无论你所干的工作如何卑微,若有远大抱负和宏伟理想,那么即使再渺小,别人也可能视你为英雄。
然而,若眼高手低,什么都想去尝试,又不肯付出努力和辛勤劳动,纵使才华横溢也只能坐吃山空。
尽管只占世界1%的农村人口控制了99%的土地,却创造了全球20%的 GDP 和80%的财富。
比如当年吴国后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虽屡败却仍存不服输的毅力;北宋末年著名诗人陆游忍辱负重吟《示儿》,虽身处逆境却仍保留报效祖国的热忱。
他们的一生告诉我们:“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
只有经历过逆境的洗礼,方能炼出钢铁般的意志,培养成熟完善的品格。
”正因如此,毛泽东青年时代参加革命,以“救国救民”为目标,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邓小平放弃舒适生活,执着探索新中国前途和道路……所以说,一个人应具备这样的精神:永不满足、奋斗拼搏,努力把自己的长处转化为现实的价值。
综上所述,六要素包括必备条件、关键要素和偶然因素三部分内容,其中必备条件指先决条件,关键要素指充分条件,偶然因素属于概率问题。
在我们生活中无论哪一种因素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整体结果,所以“量体裁衣”式科学管理尤为重要。
农民起义的影响力
农民起义的影响力介绍农民起义代表着农民对社会、政治和经济不平等的反抗行为。
这些起义对于历史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农民起义的影响力,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经济影响农民起义对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农民起义可以导致农业生产的中断。
当农民集体起来抗议或进行暴力行动时,农田和农场的运作可能会受到打断。
这会对食品供应和经济稳定造成影响。
其次,农民起义可能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格局。
在一些起义中,农民们试图夺取地主的土地,并重新分配给农民集体。
这种土地改革使得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资源,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地位。
最后,农民起义也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改革。
起义中暴露出的社会不公正和不平等可能迫使政府和统治阶级采取行动,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并改善社会经济条件。
这种改革可能包括税收制度改革、土地分配改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政治影响农民起义具有显著的政治影响。
首先,起义可以导致现有政权的崩溃或重组。
当农民联合起来反对政府或封建统治时,他们的力量可能足以推翻现有的政权,为新政治秩序的建立创造机会。
其次,农民起义可能促使政府对农民诉求进行改变。
政府面对起义时,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并稳定社会秩序。
这可能包括通过法律或政策改革,保护农民的利益和权益。
最后,农民起义也可以促进政治参与和意识的觉醒。
当农民开始组织起义行动时,他们可能会更加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影响力。
这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争取更好的待遇和政治权力。
社会影响农民起义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起义可以带来社会动荡和不安定。
暴力行动和社会矛盾的升级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对社会和个人的生活造成困扰。
其次,农民起义可能引发社会团结和互助的活动。
在起义中,农民们通常会联合起来,互相支持和帮助。
这种团结可能不仅仅是为了抗议,还可以成为改善社会关系和促进社区发展的契机。
最后,农民起义也可能影响社会意识和观念的转变。
试论对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评价
灾难 , 往往把农民直接推到了生死边缘, 当面临生死危机
时, 走投 无 路 的农 民也 就只 能 拼死 一 搏 了 。 由此 可 见 , 民 农
起义大多是农民不得 已的选择。在这种状态下, 他们会想 得到反封建那么长远 吗? 很难。 继续前面的话题, 我们知道, 天灾属于不可逆转的因素,
直都在探 讨争论 的话题, 自近现代 以来, 因为革命 的需要, 我国史学界对历代农民起义都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说它们
是革 命 的, 具有 反 封 建性质 , 重 打击 了封 建 势力 , 历 史 沉 是
我 国农民起义的矛头确实是对着地主官吏 的, 他们反 对剥削压迫是坚决的。但是, 农民反抗斗争的 目标也是模 糊的, 他们不可能意识到压迫、 剥削他们的是整个地主阶 级, 他们苦难的根源是整个封建制度, 相反 , 他们总是把受
试论对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评价
冯 士桂
随 州市第一 中学,湖北 摘 要
随 州 4 10 4 30
近现 代以来 , 因为革命的需要 , 国史学界对历代农民起 义都给与 了很 高的评价。从新 审视农 我
民起 义, 特别是 当今 , 以史为鉴, 应 在采用暴力之前 , 当多想想来之不 易的和平 , 多想想人 民的福祉 , 把民众 的利
个 与封 建 政权 截 然不 同的社 会 。 从 刚才 的 分析 中可 以 但
看到并非如此, 不管是其第一还是第二 目的都无法体现这
一
性质。由于农 民自身 的局 限性, 使得他们不可能建立一
剥削和暴政使农 民的处境更加艰难 , 自然灾害则加深 了这
一
个根本区别于封建社会 的政权 , 制约着他们思想和行动 的 主要因素仍然是封建的意识形态, 也就是说, 他们反的是人, 而不是封建制度, 所以我认为说中国古代农 民起义具有反 封建的革命性是不准确 的。 它是打击 了旧王朝的上层统治 者, 但却培养 出了一批新的权贵 , 在治乱交替 中不断进行着 实现王朝 的更迭 , 这种周期性 的循环并没有为中国社会找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关于农民起义的几点看法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关于农民起义的几点看法最近几年,“历史热”方兴未艾,各种各样的历史论坛、历史博客层出不穷,通俗历史读物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家热烈讨论历史问题,品评历史人物,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然而,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那就是在“历史热”中农民起义的话题是个冷门,谈论的人少,相关的文章少,有也是以批判为主。
与之相比,帝王将相成为绝对的主角。
甚至在岳麓版的新课标历史书古代史中竟没有任何农民起义的内容。
再者,现在有些历史“写手”以正史为依据完全否定农民起义,将农民起义等同与暴乱,匪徒和屠杀,农民起义的领袖不是野心家就是土匪头子。
在下看了一些这样的文章,结合前贤著述和自己的历史认识,提出几点看法,权做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讨论。
农民起义,顾名思义,是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武装斗争。
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进步。
农民起义是正义的,这没有人否定,问题是如何界定农民起义,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算农民起义?在下以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农民起义的范围被扩大了,这是时代的局限所致;而今天,它的范围又被缩小了,这是不应该的。
例如,有的朋友说,唐寓之起义、黄巢起义不算农民起义。
理由是唐寓之及其主要将领是庶族地主,黄巢、王仙芝等人是盐商不是农民。
在下以为判断是不是农民起义不仅要看首领的阶级出身,更要看起义原因、起义目标和起义后的措施。
唐寓之起义是由于士族主导的南齐政府为维护士族利益清查户口损害了庶族地主的利益,地主阶级内部士族与庶族矛盾激化导致的,唐寓之等人的目标是要夺取全国政权建立庶族地主主导的王朝,因此他们在初步胜利后大封官爵,而不是减轻农民负担,所以这不是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的直接原因虽然是唐朝的盐铁官营政策及其血腥禁令引发走私商人黄巢等的反抗。
然而唐朝的盐铁官营政策及其血腥禁令不过是晚唐政府反动统治的一个突出表现而已,其时盐铁官营只是政府敛财的手段,商人和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与压迫,不得不反。
评析农民起义对封建社会的冲击与改革
评析农民起义对封建社会的冲击与改革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制度,其核心是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起义逐渐兴起,对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改革的需求。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对农民起义对封建社会的冲击与改革进行评析。
一、农民起义对封建社会的冲击农民起义作为社会运动的一种形式,表现出对封建社会制度的不满和反抗。
农民起义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者自我意识的觉醒农民起义通过集体斗争将劳动者的利益集中起来,并对社会顶层的封建统治提出质疑。
农民们对自己的权益和尊严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开始展示自我意识和组织能力。
2. 社会等级和观念的动摇农民起义打破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中的传统秩序,尤其是一些农民领袖积极倡导平等和公正,农民群众对封建等级观念的认同开始动摇。
这些起义激发了民众的社会意识,促使他们对权力进行反思。
3. 封建土地制度的动荡农民起义常常伴随着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抗争,土地兼并问题成为农民起义的核心要求之一。
起义农民要求重新分配土地,消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不公平现象,这直接冲击了封建土地制度的基础。
二、农民起义对封建社会的改革农民起义对封建社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和冲击,使得封建统治者不得不进行一些改革以维护社会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主阶级的妥协农民起义通常导致地主阶级利益受损,而面临较大的压力后,地主阶级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妥协,通过减少对农民的剥削或提供一些微弱的权益来缓解农民的不满。
这种妥协为封建社会内部改革提供了基础。
2. 经济改革的推动农民起义使得封建统治者意识到经济改革的必要性,他们逐渐意识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和农业税赋的重要性。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并增加社会生产力,封建地主阶级开始试图对封建经济体制进行一些改革。
3. 社会政策的调整为了平息农民的不满,封建统治者在农民起义后不得不进行一些社会政策的调整。
这可能包括减税、改善农民的政治地位以及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管理。
怎样评价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怎样评价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读书札记】怎样评价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近日,刚刚读完了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儿》(七卷本),颇感有些感触。
尽管作者自己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写的算什么体裁,不是小说,不是史书”,但我读后认为,这就是历史书,依据历史资料而撰写的一部明朝的历史。
用当代史家的话说,更像一部“通俗历史读物”。
作为一名历史学习者,作者的许多观点,我很赞同。
在此仅就如何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谈点看法。
对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的评价,在史学界是有争议的。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史学界几乎众口一词地对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每一次农民起义或使封建王朝改朝换代,或使王朝的统治政策有所调整,总之,农民起义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在史学界涌起了一股新的潮流,认为农民起义最大的成果也只不过是改朝换代,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而且每一次过后都是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倒退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因而农民起义没有什么积极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史学界几乎没有人再关注农民起义,关于农民起义的研究淡出了史学研究的视野。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指出:元末的农民起义“尽管他们的起义形式毫无新意,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伟大和在历史上的地位,在史书上,将永远的纪录着: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第一个举起了反抗元朝封建统治的大旗。
自古以来,建立一个王朝很难,毁灭一个却相对容易得多,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不是没有来由的”。
而且,他通过细致地描写朱元璋参加起义的心路历程,得出了如下的结论:“这是一个真实版本的逼上梁山,也是那封建时代贫苦农民的唯一选择。
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谁愿意打仗?在活不下去时,那些农民被迫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直至它的灭亡。
这是他们的宿命。
所以我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确实是值得肯定的,他们也许不是那么厚道,他们也许有着自己的各种打算,但他们确实别无选择。
历史选修课小论文 对农民起义局限性的思考
对农民起义局限性的思考【摘要】:在古代中国,农民起义几乎都是伴随着封建王朝而始终,甚至有几个王朝都是由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前王朝的统治而建立的。
农民起义在推翻旧王朝,调整封建生产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起义的阶段又带有很多血腥和落后性。
农民起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到底起到多少作用呢?本文试着来议一议。
【关键字】:农民起义进步性局限性历史教训一、农民起义爆发的条件农民起义的爆发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一定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只有当农民与统治阶级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的程度,农民起义才有可能爆发。
第一,政治黑暗,吏治腐败是引发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农民起义都是由于政治的黑暗和官吏的贪爆引发的,政治清明的国家和政府永远也不可能爆发农民起义。
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养成了中国人重土安迁、安于现状的性格。
中国的农民也成了世界上最本分也最没有激情的一个群体,他们不会因为人权、主权等设计人性尊严的问题向政府讨还公道,只有他们的最基本的权利——生命权受到威胁时,他们才会闭上眼睛往深渊中一跳,铤而走险反抗政府。
换句话说,中国的农民其实是最不愿意找事的一个群体。
陈胜、黄巢、李自成等人都是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才最终揭竿而起的。
第二,大面积的自然灾害是农民起义的催化剂。
政府腐败,官吏盘剥,使农民快活不下去了,再加上老天爷不作美,这就会极大地增加了农民起义的可能性。
天子的赋税要交,老天爷又不照顾,水旱蝗灾频发,等于老天爷和天子这对父子俩都不想给农民活路了,农民不造反,难道造飞机?第三,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流民是起义的最好温床。
中国农民都是习惯于重土安迁,家乡观念特浓,除了不得已的原因是不会背井离乡的。
当土地还在农民手中,土地还能长出庄稼,暂时还不会饿死,还存在着希望的时候,农民伯伯不会抛妻弃子,走上犯上作乱的道路的。
只有那些失去了土地或者等不到下次收成就会被饿死的时候,才不得不出去流浪。
他们由农民变成了流民,因流民失去了生产资料,没有土地与家庭的束缚,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渐渐集中在一起,形成气候。
高中议论文《农民起义》650字(共9页PPT)
关键词:统治者,义气,规模,时
候,农民,起义军,不力,干将,老百姓, 压迫,生存,缺少,得力,腐朽,残酷, 壮大。
高中议论文《农民起义》
军队硬是能够 消灭实力远大于己的农民起 义军,这难道不是上天特意的安
却就是这些腐朽的 排?
关键词:军队,实力,农民,起义
军,军事,思想,目标,口号,高层,领 导人,能够,消灭,安排,缺乏,指挥, 没有,起义,折损,腐朽。
军事指挥思想, 没有明确的起义目标,更没有切 实可行的起义口号。当一旦获得
缺乏正确的 胜利,就被眼前的一切冲昏头脑,
高层领导人之间的争权夺利民起义》
内讧不是哪一朝哪一代的
袖所能避免的。 中国人打内战,行。打外 国人,不行。
睡千年的东亚
农民领
关键词:农民,领袖,内战,外国
关键词:历史,舞台,命运,拥有,
退出,开始,横扫,摆脱,不了,安排。
历史 舞台
命运的
高中议论文《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为何此起彼伏?腐 朽的统治者残酷的压迫,为了生 存,为了义气,他们揭竿而起, 规模逐渐壮大,正是到了如日中 天的时候,却急走下坡路。是农 民起义军战斗不力吗?是缺 少得力的干将吗?……如此腐朽的 统治者,对付老百姓一个顶十个,
高中议论文
农民起义
650字
规模、 时间还是影响力等在世界
中国的农民起义无论从 农民起义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然而无论多么声势浩大的农民起 义,最终都逃脱不了一个共同的
关键词:规模,时间,影响力,世
界,命运,统治者,现实,逃脱,不了, 失败,灭亡,成为,面对。
运。那就是失败,就是灭亡。
成为历朝历代 对的
人,病狮,内讧,避免,不行,沉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
中国的农民起义无论从规模、时间还是影响力等在世界农民起义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然而无论多么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最终都逃脱不了一个共同的命运。
那就是失败,就是灭亡。
从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以来,中国大地上的农民起义就成燎原之势,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一代枭雄——西楚霸王,一声大喝可吓退敌军数百里,仍然逃脱不了自刎乌江的下场。
宋江的梁山好汉也好,方腊起义也罢,命运的结局也仅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过曾经辉煌的一页。
李自成率领起义部队一路打进北京,彻底推翻了统治中国长达200多年的明王朝。
然而仅仅八天,李闯王就过完了他本应拥有的八年,退出北京,也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清朝末期,洪秀全从广西金田起义开始,到定都南京,北伐、西征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横扫大半个中国,最后也仍旧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
农民起义为何此起彼伏?腐朽的统治者残酷的压迫,为了生存,为了义气,他们揭竿而起,规模逐渐壮大,正是到了如日中天的时候,却急走下坡路。
是农民起义军战斗不力吗?是缺少得力的干将吗?……如此腐朽的统治者,对付老百姓一个顶十个,对付起义军是
十个不如一个。
却就是这些腐朽的军队硬是能够消灭实力远大于己的农民起义军,这难道不是上天特意的安排?
缺乏正确的军事指挥思想,没有明确的起义目标,更没有切实可行的起义口号。
当一旦获得胜利,就被眼前的一切冲昏头脑,高层领导人之间的争权夺利,大大折损起义军的实力。
内讧不是哪一朝哪一代的农民领袖所能避免的。
中国人打内战,行。
打外国人,不行。
这就是近代的中国,一个曾经沉睡千年的东亚病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