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5篇】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最新五篇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最新五篇高二历史知识点1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过程: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商品输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表现:A农产品程度有了一定发展,并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B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
C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表(1)产生时间: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a.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洋务运动的诱导。
影响: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2)初步发展时间:从甲午战争到一战前原因:a.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实业救国”的推动。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短暂春天时间: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原因:a.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b.“实业救国”的影响。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d.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影响: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的实业家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4)抗战前夕的短暂发展时间: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原因:a.全国的基本统一。
b.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c.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影响:发展显著,民族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5)萎缩时间:抗战胜利后(1945—1949)原因:a.美国的经济掠夺。
b.官僚资本的排挤。
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3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地点:上海广东天津东南沿海地区。
(3)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归纳高二理科生即将在下学期迎来会考,不知道怎么复习考试的知识点。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知识点历史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知道: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标志、意义: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进入原始农耕时代;原始农耕出现的标志是谷物栽培和牲畜驯养的出现;原始农耕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生产性经济活动产生),原始农耕为定居生活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神话传说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
理解:中国早期农业的特征: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南稻北粟);农耕聚落产生的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文明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
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遗址中宫殿遗址的出现说明此时社会分化已很明显,二里头的出土文物看,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理解:夏朝已具备国家的基本特征: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已设官分职,并拥有军队、监狱和刑法。
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知道:商朝历史是信史:文献、甲骨卜辞、考古发现构成研究上朝历史的多重史料;司母戊鼎;甲骨文;商朝青铜器:功能上以礼器为主,青铜器反映器主等级和政治地位,青铜器反映商人的信仰和思想状况。
理解: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外服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
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知道:公元1046年,西周建立;周朝建立后,分封臣服的殷人及原来殷之方国,同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就是封邦建国体制;周公其人;周公的功绩(辅佐称王,制礼作乐)礼乐文化的内容:周公将礼的规范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并以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知道:公元前770年,东周开始,东周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在高二会考中,历史是一个重要的科目,需要同学们熟悉并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知识点。
下面是对高二历史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演变;2. 秦始皇统一中国和秦汉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特点;3.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4.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发展和佛教的兴起;5. 隋朝和唐朝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及其对世界的影响;6. 宋朝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其科技成就;7. 元朝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8. 明朝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其海外贸易和科技发展;9. 清朝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其对外关系的变化。
二、中国近代史知识点1.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2. 中华民国成立和辛亥革命;3. 抗日战争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5.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影响。
三、世界史知识点1. 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2. 文艺复兴运动及其对欧洲的影响;3. 工业革命及其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4. 一战、二战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5. 联合国的成立和国际关系的变化;6. 冷战及其对世界影响的历程;7. 当代世界的发展和全球化。
四、思考与解决问题1.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 掌握历史研究方法,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学会对历史事件的观点进行客观评价,并能理解多个角度的观点;4. 加强历史意识和国家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复习技巧与备考建议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2. 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同时重点关注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3. 运用图表、时间轴等工具,系统整理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4. 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卷,培养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5. 参加历史学术讲座或讨论会,拓宽历史知识面;6. 与同学们相互讨论,共同进步。
高二历史知识点考点归纳5篇精选
高二历史知识点考点归纳5篇精选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1★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1046年(1)分封制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①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
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和政权的结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权★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BC230-221韩赵魏楚燕齐(1)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
三公的职责: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
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
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2)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精选最新5篇分享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精选最新5篇分享这是一个只承认强者的时代,而学习正是赋予了我们做强者的原始资本。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学好知识。
过程一定是苦的,可真正的强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煎熬,抗得住压力。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1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①背景:新中国建国初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全面崩溃1)原因:A、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B、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C、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2)表现: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交通瘫痪、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②结果和意义: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到1952年仅用三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水平,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一五计划”(1953—1957年)①背景:A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B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门类残缺不全。
【知识巩固】为什么一五计划中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提示:A、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B、从现实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C、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D、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②目的: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③内容:两大基本任务——“一化三改”“一化”,即发展生产力;“三改”,即变革生产关系。
④特点: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一体两翼”。
3、第一大任务:工业化建设①方针: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加强国防的需要,加快工业化速度的需要。
②成就: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人教版高二年级历史会考知识点
高二年級歷史會考知識點(一)★考點1、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1046年(1)分封制①內容:西周時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廣大地區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後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
諸侯的義務: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賦、朝覲述職等。
諸侯的權利:再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過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到西周後期,王權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壞。
(2)宗法制①特點:宗法制是實行按照血緣宗族關係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繫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
②內容:周天子以嫡長子世代繼承執政權力,其餘諸子分封為諸侯,諸侯國對於周王室處於附屬地位。
周天子為天下的大宗。
封為諸侯的庶子對天子為小宗,在本國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長子繼承。
諸侯的庶子分封為卿大夫,他們對諸侯為小宗,在本家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長子繼承。
從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樣的大宗與小宗的關係。
這樣按血緣關係的親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級。
③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神權和政權的結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權★考點2、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統一:BC230-221韓趙魏楚燕齊(1)皇帝制度君權的至高無上(2)秦朝的中央機構三公的職權範圍要注意區別,也是選擇題中經常命題的重點。
三公的職責:①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②太尉:負責全國軍務;③禦史大夫:是副丞相,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並負責監察百官。
(3)郡縣制郡縣的設置的影響。
郡縣制的建立:秦滅六國後秦始皇採納李斯推行郡縣制度的建議,把郡縣制推廣到全國。
郡縣制的特點在於郡縣的長官都有皇帝任免。
郡縣制建立的影響:郡縣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權制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4)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考點3、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1)漢初郡國並行制郡縣制與封國制並存,封國制的存在是對中央集權的威脅(2)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職權範圍、工作流程中書省(負責決策、草擬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批詔令)--尚書省(負責執行),長官都是宰相,宰相權力一分為三。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精选五篇汇总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精选五篇汇总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1宋明理学(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二)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1)内容:①“理”是世界的本原。
“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2)历史地位:①宋朝被斥为“伪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2、陆王心学(1)内容:陆九渊:①“心即理也”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王阳明:③“致良知”④知行合一(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学的评价:①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②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五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一)异端思想家李贽1、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①明代晚期的思想界因循守旧;②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③士人强烈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2、李贽思想主要内容:①批判孔孟儒家思想,揭露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②万物源于阴阳二气,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代表人物: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2、三大思想家的共同主张:(1)经世致用思想: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振兴工商;“工、商、皆民生之本”(2)君主专制的批判: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评价: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②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③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六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一)天文学①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②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圆说早1000多年;地动仪早1700多年③唐: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
高二年级历史会考知识点
高二年级历史会考知识点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二年级的学习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历史会考是对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对于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二年级历史会考的知识点,供同学们进行复习和准备。
一、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1.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封建帝制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
同学们需要了解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以及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发展历程。
2.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两个重要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学们需要掌握这两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同学们需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历史发展和主要领导人物。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同学们需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过程、主要政策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
5.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文化大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对中国社会和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
改革开放则是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
同学们需要了解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二、世界现代史知识点1. 二战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二战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学们需要了解二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2. 冷战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冷战是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主导模式,对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学们需要了解冷战的起因、主要表现和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变化。
3.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政策对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学们需要掌握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则、发展历程和国际影响力的变化。
高二阶段历史会考必学知识点
高二阶段历史会考必学知识点你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因为觉得高二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到了高三再努力也不晚的错误认识导致学习时间抓得不紧、双基知识学习不扎实,造成进入高三之后学习十分吃力。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阶段历史会考必学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高二阶段历史会考必学知识点1一、明朝专制制度的加强1、背景:元末暴政民抗争,各地兴起红巾军。
①红巾军起义:起义将领朱元璋,平定南方又北征。
②明朝建立攻占大都灭元朝,国号大明称帝君。
(1368年)建元洪武都应天①,专制主义举措新。
2、专制措施废除丞相相权分,六部尚书管行政。
吏户礼部兵刑工,行使相权权归君。
①控制中央太祖颁行《大明律》,权贵特权特鲜明。
内容集中条理明,经济立法初施行。
主张重刑惩腐败,君主专制为核心。
②控制地方地方各省三权分,布政使司掌行政。
监察司法按察司,都司执掌省军政。
③控制军队明设五军都督府,统兵有权勿调兵。
兵部调兵听帝命,军队统帅为帝君。
④特务统治明朝专制新特征,特务统治最典型。
掌管缉捕“锦衣卫”,皇帝直辖捕官民。
旋后设立东西厂,宦官统领帝掌政。
⑤控制思想明清科举新特征,八股取士最鲜明。
四书五经来命题,八股行文禁议论。
知识分子遭束缚,利于君主育顺臣。
二、“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记忆口诀1、靖难之役(15世纪初)太祖封王到边庭,藩王势大图国君。
建文削藩燕王反,挥师南下破京城。
“靖难之役”易帝君,改元永乐都北京。
2、营建北京朱棣诏令建北京,蒯祥主持设计新。
突出皇权城三重,宫城皇城外京城。
布局对称又庄重,黄瓦红墙喜建成。
成祖诏令迁都城,改称京师远扬名。
3、成祖主要活动①政治太祖封王埋祸根,建文削藩起风云。
“靖难之役”破京师,营建北京迁都城。
②民族册封蒙古两首领②,修缮长城北疆靖。
西南平叛黔设省③,“改土归流”明施行。
③外交郑和西下扬国威,亚非外贸交流频。
④文化《永乐大典》解缙编,类书今现存。
三、明末农民战争(1627-1644年)记忆口诀1、起义原因明朝后朝局变更,政治腐败败日深深。
高二历史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归纳五篇
高二历史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归纳五篇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
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
高二历史知识点1①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唐疆域:东北至黑龙江库页岛地区,西到中亚咸海地区,东到大海,南到南海。
②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制度先进完善⑴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唐中期后出现藩镇割据)⑵三省六部制演变:魏晋南北朝提出—隋发展—唐完善(太宗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萌芽,将尚书台改为尚书省,设中书省和门下省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作用: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⑶科举制:演变:世袭制(战国以前)——按军工授爵(战国)——察举制(汉代自下而上推举,下级向上级推选,标准为才、孝、廉;东汉后以孝廉为主)——九品中正制(三国最初按才能,后按门第,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兴起)——科举制(隋文帝建立科举制,隋炀帝创进士科;唐朝太宗设进士科和明经科,武则天创武举、殿试,玄宗用高官主考;宋朝发展,经意策论,糊名制,三级考试;明清衰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缺乏创新精神,人们成为皇帝的奴仆,阻碍社会进步;1898年戊戌变法,废除八股,改试策论;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产生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根本)士族地主的腐朽,庶族地主的壮大庶族地主要求掌握国家政权评价:明清之前(积极作用为主);积极:打击了门阀士族,扩大了官吏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诗歌的繁荣消极:忽视了实用性的学问明清以后八股取士,是维护主义的工具,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人缺乏创新精神,阻碍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进步,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③衰落——唐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原因:A.安史之乱(直接原因)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755-763),B.节度使(唐在地方设的行政长官)权力膨胀,地方财政不再上缴中央,节度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经常发动叛乱。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5篇】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5篇】高中历史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有很多,掌握好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对于大家进行整个高中历史学习非常有帮助。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1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五代十国时期(大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2(一)汉初的黄老之学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吸取秦亡的教训。
2、主要内容: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一、古代历史概述1. 史前时期:了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特点,包括工具的使用、农业的起源和早期文明的萌芽。
2. 古代文明:掌握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等地区文明的发展概况,以及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贡献。
3. 古典时期:熟悉希腊城邦制度、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兴衰,以及它们在法律、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
二、中世纪历史1. 欧洲中世纪:掌握封建制度的形成与特点,教会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十字军东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 伊斯兰世界:了解伊斯兰教的兴起,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以及在科学、文化上的成就。
3. 东亚历史:掌握中国的唐、宋、元等朝代的变迁,以及日本平安时代和武士阶级的兴起。
三、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理解文艺复兴的起源、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工业革命:掌握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3. 现代国家体系的形成:了解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以及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初步建立。
4. 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两战之间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
四、中国近现代史1. 晚清时期:掌握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洋务运动的尝试与失败,戊戌变法的努力与挑战。
2. 民主革命: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后续的北洋政府时期。
3.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掌握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国共内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
五、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资料的辨析:学会区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理解史料的价值和局限性。
2.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影响,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3. 历史评价的多元视角:培养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理解历史的多维性。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归纳五篇最新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归纳五篇最新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1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或者说是“无为而治”。
主张顺其自然,不求名、不求利,淡视生死。
1、主要思想自由观——逍遥游。
就是绝对自由,这种绝对自由是庄周幻想出来的,是不依赖外界任何事物的绝对自由。
政治观——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起”,“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又说,“主上喜好施智巧,用机谋而不求至道,那么天下就要大乱了。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的弊端,提出了“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名言。
认识论一一将人的知识分为有为的小知与无为的大知,提倡无为的大知,摈弃有为的小知。
认为以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无穷大的领域,必然会述乱而无所收获。
2、庄子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
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
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2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1、维也纳体系(1)含义: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高二历史学考必背的知识点
高二历史学考必背的知识点1. 第一阶段:古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古代社会的特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意义。
人类从狩猎采集社会过渡到农业社会的原因及其影响。
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2. 第二阶段: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古代东方文明的交流与影响:中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
古代东方文明与古代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3. 第三阶段:世界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崛起秦汉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罗马帝国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制度。
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及社会制度。
印度文明:孔雀王朝、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
伊斯兰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4. 第四阶段:中国古代社会与政治制度的演变周朝的建立及西周、东周的政治制度。
秦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汉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5. 第五阶段:世界中古文明的兴起与发展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
巴尔干半岛的民族大迁徙。
拜占庭帝国的兴起。
斯拉夫民族的发展与东正教的传播。
汉姆元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6. 第六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与政治制度的演进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北宋与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
辽、金、元三个外族政权统治下的中国。
7. 第七阶段:近代欧洲的变革与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文艺复兴及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影响。
工业革命的起因及对世界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及资本主义在欧洲的传播。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局势的演变。
8. 第八阶段: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变革与政治制度的演进清朝的政治制度及社会矛盾。
甲午战争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
辛亥革命及建立的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发展。
9. 第九阶段: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战争与战争结果。
冷战的开始与影响。
当代中东地区冲突的发生与影响。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10. 第十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及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实践。
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重点总结分享5篇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重点总结分享5篇篇一: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因为纸张的发明使得文字记载变得更加容易,进而推动了书法、绘画、科技、文学等方面的进步。
印刷术是古代中国的又一项伟大发明,它将书籍的印刷变得迅速且大量化,为人们阅读提供了方便。
指南针的发明,则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航海技术,促进了海洋、商贸等方面的发展。
而火药的发明同样意义深远,它革命性地改变了古代的战争方式,推动了火器的发展,也在喜庆场合上被成功的应用。
篇二:中国的封建制度及其演变中国的封建制度最早出现在周朝,一般分为分封制和封建制两个阶段。
在分封制阶段,各个领地原则上享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实际上受诸侯管制。
而到了封建制阶段,王权逐渐削弱,地方军阀得以崛起,导致内部矛盾激化,甚至脱离中央政权。
封建制度的演变一直持续到明朝,由于在明朝统治时期,国家变得更加集中和强大,在许多方面有所巩固和改进。
篇三:经济贸易的变化中国的经济贸易在历史上也有着重大的变化。
从古代到中世纪,主要是以路上商人和海上商人进行贸易。
随着资本主义的崛起,通过铁路和轮船的出现,中国的贸易同时面对着技术上的创新和政治上的挑战。
在清朝末期,中国开始被殖民以及延误开放,国际贸易陷入了长期低谷。
直到20世纪中期,中国经济才得以重新崛起,并在世界经济市场上占据一席之位。
篇四:民族地区的特点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历史。
其中,不同地区的民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习俗。
例如,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和宗教信仰;而东北地区的满族,则是以狩猎、渔业和耕种为主要生计方式。
而在西部和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他们的特点也更加突出。
篇五:文化的传承和变革中国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而文化的传承和变革则是其不断发展的动力。
从古代的诗词、书法、绘画到现代的电影、音乐等,中国的文化不断接受来自国内外的新的元素。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精选总结分享5篇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精选总结分享5篇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1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知道都江堰、翻车、筒车;知道古代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4课)(1)耕作方式:原始社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2)水利灌溉: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农业灌溉,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人们还创制和改进了农业灌溉工具,如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创制的筒车。
(3)土地制度:奴隶社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2、列举纺织、冶金、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2课)(1)纺织业: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唐朝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风格。
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2)冶金业: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的钢铁技术世界,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3)陶瓷业: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朝出现了五大名窑。
明清时期,青花器、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江西景德镇是的瓷都。
(4)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①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②地域分布广泛,生产规模巨大,分工细,产品种类多,生产技术先进。
③长期于世界,产品远销欧亚非地区,广受赞誉。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2一、经济领域1.资奉主义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在l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电磁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新的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
2023最新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7篇)
2023最新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7篇)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篇一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1046年(1)分封制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①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
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和政权的结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权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BC230-221韩赵魏楚燕齐(1)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
三公的职责: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
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
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2)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5篇】
高中历史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有很多,掌握好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对于大家进行整个高中历史学习非常有帮助。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1
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五代十国时期(大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2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吸取秦亡的教训。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背景:(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思想)黄老之学不适应。
2、新儒学理论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基础);君权神授;大一统;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人伦道德标准,”王道之纲”。
【注】天人感应思想:一方面是将君主作为象征;一方面制约君主.
4、新儒学的影响:
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5、新儒学的特点: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即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的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披上神学外衣。
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所以成为正统思想。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
①从此儒学在政治上统治地位。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这是汉武帝采纳的根本原因)。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③推动重视教育的文化风尚。
④利用王权对思想进行干预,禁锢了文化思想发展,限制了民主思想自由发展。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3
一、时间:17、18世纪
二、背景:①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西欧国家资产阶级力量发展的严重障碍。
②自然科学的发展。
三、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四、内容:一用、二批、三消灭、三追求。
五、主要人物:
(一)英国(发源地、早期代表)
霍布斯(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
观点:(1)社会契约创造君权国家;(2)人民授予君权;(3)人民绝对服从民选君权;(4)支持专制王权,可以干涉私有财产;(5)宗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评论:提出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封建落后意识。
2、洛克
修正霍布斯观点:
(1)国家政权不应干涉私有财产
(2)主张君主立宪制,权力分属议会、君主。
(二)法国
地位:启蒙运动中心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程度,封建专制制度严重。
代表:
1、伏尔泰:(1)评价天主教会,但主张信仰上帝。
(2)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提出三权分立原则;(2)权力制约与平衡。
3、卢梭:(1)“社会契约”论;(2)“人民主权”说。
4、狄德罗百科全书派。
六、影响:
(一)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
(二)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三)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4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