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篇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识记的知识:商品的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流通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来说明如何对待金钱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以一个实例来阐述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拜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教材分析】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是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的起始课,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
货币既是生活所离不开的,也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货币的起源,剖析了货币的本质,解释了货币的职能,引出了纸币及电子货币的相关知识。
【学情分析】现实生活中,商品、货币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刚刚踏入高中生活的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知识,对商品、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形成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但是怎样才能使这种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呢?结合高一学生特点(具有较高的自主探究的热情,具备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本框题的特点(知识含量大,知识跨度大,注意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发现知识),在设计教案时,我着重创设一些生活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体验、师生的对话中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侧重于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似的课堂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自我思考中形成对商品、货币等经济现象的理性认识。
高中政治 第1课时《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说明:根据时间与教学内容矛盾,本课时只学习货币的本质与基本职能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体验物物交换的困难,知道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对比货币与一般商品,揭示货币的本质。
(2)能力方面感受利用货币进行交易的场景,理解货币的职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习树立诚信意识。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发表致辞高一新生的欢迎辞并追问:进入高中学习的目的?你觉得在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中什么东西最重要?——“情”和“钱”。
(目的:为树立正确的货币做准备)教师展示100元的人民币:面对这样一张薄薄的纸片,联系我它与我们生活的紧密关系,它是什么?从哪来?能做什么?为什么?竟然能购买各种商品,它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魔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新课探究】(一)商品及其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问题1、来学校报到前父母为你准备了哪些东西?要求学生对所列举的物品进行分类:购买的物品、自制的物品。
对“购买的物品”进行概括,进而认识商品的含义。
问题2、放衣服的皮箱、母亲编织的毛衣、亲友奖励的学具、你呼吸的新鲜空气和享受的明媚的阳光,这些东西是商品吗?为什么?活动3、要求学生用从属构图理解“物品”“劳动产品”“自然物”“商品”相互之间的关系。
2、商品的基本属性问题1、父母为什么要要花钱购买那些商品呢?“对我们有用——能满足我们某个方面的需要”“别人生产该产品耗费了劳动”提示:为什么要买?为什么要花钱?教师明确: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具基本属性。
问题2、他们在为我们选购那些商品时普遍坚持的一个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说明了什么?这对于当前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何启发?教师总结:“物美价廉”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普遍追求的原则,这反映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作为生产和经营者要努力生产低成本的合格甚至优质的产品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2. 掌握货币的种类和作用;3. 理解货币的发行和管理;4. 能够分析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货币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3. 培养学生的金钱观念和消费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1. 学生对货币的发行和管理理解;2. 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国家的货币,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名称和价值,引导学生对货币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 探究货币的起源与发展(15分钟)1. 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 讲解货币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
Step 4 货币对经济的影响(25分钟)1. 教师以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为例,讲解货币对经济的影响;2. 让学生分析货币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Step 5 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货币在案例中的作用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金钱观念。
Step 6 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货币和经济的兴趣,展望货币对未来的影响。
四、教学手段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2. 以案例和实例为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货币的作用和影响;3. 分组讨论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学生对货币的认识和认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2. 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对货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作文题,巩固学生对货币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还能够认识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消费观念和金钱观念,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为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货币的定义、发展历史和功能;掌握货币的种类和制作工艺;了解货币的价值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图片展示、视频展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货币的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货币的重要性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货币的定义、功能和种类;掌握货币的制作工艺和影响。
2.难点:理解货币的历史发展和背后的文化意义;认识到货币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货币的定义和功能(1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货币的定义和功能,即作为一种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引导学生思考没有货币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困难。
2.货币的发展历史(2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货币的发展历史,从最早的贝壳和兽牙到金银币、纸币和电子货币。
让学生感受货币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
3.货币的种类和制作工艺(25分钟)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货币种类和特点,以及货币的制作工艺。
通过实物展示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现代货币的印刷、设计和防伪技术。
4.货币的价值和影响(2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货币的价值和影响,包括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认识到正确使用和管理货币的重要性。
5.课堂小结与反馈(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研究货币相关的知识。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用于展示货币的发展历史、种类和制作工艺。
2.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深入理解和掌握货币的相关知识。
3.课堂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对货币知识的掌握,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研究。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学生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货币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 案
5、到商店买来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
(有用)大家买东西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呢?(价格合理、质量好等)所有这些因素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物美价廉。这就涉及到商品的基本属性,得出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简单介绍即可。)
情境2
【组织学生表演】
结论3: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结论4:商品所有者能否顺利卖出商品,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生存竞争。
情景6
【剖析案例】
探究交子的奥秘──探究纸币的产生和本质
多媒体播放:交子的发行和使用过程
对应问题六:
1.从交子的产生过程来看,它为什么能够购买商品?
2.由私人发行交子存在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讲解有关一般等价物的知识。
情境3
【图片展示】
1、展示牛羊、贝壳、布匹等一般等价物的图片
2、展示金银的图片
对应问题三:
1、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哪些?
2、为什么最后固定到了金银上呢?
由此引出金银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优点(学生看书后回答)及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情境4
【情景展示】
请三位同学扮演顾客,一位同学扮演卖衣服的人。
3.比较交子与金属货币,明确纸币的优点。
(1)引导学生得出:交子能够用来购买商品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凭借纸币可以随时兑换货币,在这里纸币作为货币的象征、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符号。
(2)得出:私人发行不能保证兑换,信誉缺乏保证。所以后来纸币就改为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懂得劳动创造价值,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一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人教版必修一)一、教材分析《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和纸币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纸币的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
3、理解商品的含义与基本属性。
4、纸币的发行规律(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纸币的发行规律。
难点:货币的职能区分与纸币的发行规律四、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一定的生活感知,教学中有些问题可以略而不讲,重点放在难点知识的突破上,可运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初步把握本节主要知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展示预习目标教师:上节课我们谈到了在经济生活中我们都是消费者,每天都会有花钱购物的经历。
如果用我们学科语言去解释这个过程我们应该如何说呢?比如花钱购物的“钱”和“物”分别指什么呢?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回答货币和商品。
(二)学生自主预习预习课件上展示的商品和货币的内容(三)新课讲解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课件,总结商品的含义。
学生: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详细讲解商品含义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判断商品,并提问问题疫苗是否属于商品。
神奇的货币 教学设计详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教材分析《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和纸币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难点:纸币。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一定的生活感知,教学中有些问题可以略而不讲,重点放在难点知识的突破上,可运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初步把握本节主要知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高中思想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商品的概念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货币产生的过程及纸币的发行规律。
【能力目标】(1)通过联系生活现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认识到货币的产生有其必然性,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纸币”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在现实生活中辨别假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货币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三、教学方法案例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运用谈话法导入课题。
导入实录: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最近一次购物是什么时候?你都买了些什么?拿什么买的?我听到同学们有的回答说是买了衣服,还有的买的书、文具等等,同学们购买的商品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购买这些商品都需要用钱。
钱是俗称,在经济学里我们称之为货币。
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100元,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费的东西都需要用它来支付,那一张小小的纸片为什么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可以购买各种商品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来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环节二:新课讲授探究活动一:感受物物交换,探究货币本质过渡语: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货币来购买商品,商品与货币密不可分,要想了解货币的本质,我们就需要先认识一下商品。
教师请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商品的含义。
然后教师举例让学生判断所举的物品是不是商品,如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农民自己生产自己食用的粮食,农贸市场上待售的蔬菜等等。
在学生判断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讨论并自己举例,掌握商品的两个条件即必须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能称之为是商品。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购买牛奶、咖啡等商品?不同的商品为什么能够进行交换?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出商品的基本属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中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第一课_第一框_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_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3.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善于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货币知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货币,要对学生进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传统教育,增强学生抵制拜金主义思潮影响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商品;纸币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和货币的区别【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1)含义:。
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二是,三是。
判断:下列属于商品的是:①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
同学们买的增氧器中的氧。
②农贸市场上待售的蔬菜。
③一农民将自己生产的100斤粮食在市场上出售,其卖掉2/3,剩下1/3就送给了他的亲戚。
④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
⑤到商店买来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
(2)基本属性①使用价值:是指。
②价值:是指。
2、货币(1)产生:货币是的产物。
(2)含义:。
(3)本质:。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含义:。
2、货币职能与货币本质的关系:货币本质货币职能,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
3、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①含义:。
②原因:。
③价格的含义:。
④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
②商品流通的含义:。
其公式是:。
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的货币。
④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同成正比,同。
成反比。
公式是:。
4、其它职能(1)贮藏手段:货币被当做。
(2)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
(3)世界货币。
三、纸币(1)纸币是由发行的、的。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
如果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如果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直接阻碍。
(3)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现象;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现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优质教案
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全章概述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
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会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二、信用工具和外汇新课标要求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新课程学习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纸币。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word教案1
学校:临清三中学科: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教材分析《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的教学内容,要紧学习货币的本质、大体职能和纸币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大体职能、价钱、纸币等概念。
2、明白得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大体职能的缘故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慢慢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提高分辨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熟悉金钱、利用金钱。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明白得货币的本质及其大体职能、纸币。
难点:纸币。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必然的生活感知,教学中有些问题能够略而不讲,重点放在难点知识的冲破上,可运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五、教学方式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试探,讨论、交流学习功效。
六、课前预备1.学生的学习预备:预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初步把握本节要紧知识。
2.教师的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讨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进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形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现目标。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忆、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确实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讨欲望和爱好。
设计用意: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讨、精讲点拨。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第一要了解商品。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说课稿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货币知识。此外,我还会运用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中深入理解和掌握货币知识。这些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它们都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首先,我会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货币知识的调查问卷,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了解货币的作用;然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中货币的作用和影响;接着,我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货币知识的小论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最后,我会安排一次课堂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和分析心得。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板书将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货币的产生及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的种类与形式,以及货币与价格、货币与收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重点概念,提高课堂参与度。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注重以下几点:首先,使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避免拥挤和杂乱;其次,使用图表、图示等视觉元素,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最后,及时更新和调整板书内容,使其与教学进程保持一致。
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说课稿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这是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的第一章节,第一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这一章节起到了引入和导出的作用,为后续的货币、价格、收入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主要知识点包括货币的产生及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的种类与形式,以及货币与价格、货币与收入的关系。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课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案.
1.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
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主干知识的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回归书本寻找答案,培养学生阅读书本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师生对话感悟经济道理,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通过巧举实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货币》师:说起货币大家都很熟悉,经常会与之接触,请学生举例。
师:为什么我们口袋里的一张张花花的纸片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它到底从何而来,有哪些传奇的经历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看一看货币的前世今生。
【讲授新课】(一)追根溯源探究货币本质展示幻灯片,一学生梦中穿越回到原始社会。
借助梦境提出问题:在原始社会中人们怎样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生:交换劳动)可以用哪些东西交换,并追问这些东西的共同点是什么?教师提问并归纳:首先这些商品都是生产出来的,都是要人们耗费一定的劳动生产出来的。
其次生产出来这些物品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为了卖出去,为了交换。
因此结合起来商品的概念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不是为了交换,不是商品。
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这两个属性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再通过幻灯片展示商品交换中出现的困难,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的交易活动主要是一种物物交换,也就是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别人的劳动产品相交换。
处于原始社会的王某某同学开始能够顺利的用羊换得斧头。
但随着商品种类增多,在进行物物交换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呢?比如我牵着一只到市场上,想换回一些劳动工具,市场上有我想要的商品,可是别人不要我的羊;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双方恰好都需对方的商品,这就限制了交换的发展。
高一政治1.1.1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教案(新人教必修1)
1.1 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含义及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含义及优点2.能力目标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力、增加财富的情感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用户着想的利他意识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憎恶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增强法治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过程第一目货币的本质师:大家进入新校,就面临着一个住宿的问题,第一次住宿,需要购置相关的生活用品,能不能请几位同学给我们呈现一个逛商场购物的场景。
生:师:他用什么结帐?生:钱/一卡通师:钱和一卡通,我们也可以给他一个名称,叫做“货币”。
钱/一卡通为什么能够让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有什么神奇功能,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PPT展示题目)板书师:甲同学在商场里看到的东西,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都称它们为“商品”)生:师:我随便用手抓一把空气,你买不买?为什么?师:农民自种自吃的蔬菜是不是商品?究竟什么是商品?(PPT展示)板书师:注意“用于交换”和“劳动产品”被丢弃的垃圾是不是商品?垃圾回收站里的垃圾呢?师:为什么要去买东西?(商品为什么要交换?)为什么能够成功交换?(商品为什么可以实现交换)(PPT展示)板书商品的基本属性板书一台电脑=两台电视机师:电视机是电脑的等价物按这个道理,“一袋牛奶= 一斤盐”?师:刚才出现的“商店里的商品”、“丢弃的垃圾”、“自家种的菜”,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PPT展示)生:练一练师:刚才的镜头,如果放到了十九世纪非洲集贸市场,会是怎样的呢?(PPT展示)故事:随着人类部族的繁衍兴旺和分工的出现,人们产生了交换产品的需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学设计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本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
作为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是理解经济学其他知识的基础,讲授的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性的认识货币的作用、认清假币的危害,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②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基本职能;③识记货币流通公式并理解货币流通规律;④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情景材料分析、探究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正确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基本职能;②运用讲授法、表格法区分货币与纸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基本职能。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货币供应规律。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自主勾画教材重点词句,完成预习案有关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你身上和你周围,除了用钱买来的东西,我们还剩下什么?(教师展示100元的人民币)这就非常奇怪了,一张薄薄的纸片,造价不超过3角钱,竟然能购买各种商品,它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魔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板书)。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例子着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提升教学效果。
二、新课讲授探究一货币的本质(板书)情景一(多媒体展示)《渔家》(清·郑板桥)卖得鲜鱼百二钱,籴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教师提问:《渔家》这首诗中,鲜鱼、粮食、渔船、湿苇、垂杨都是商品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思考问题。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一、商品及基本属性(板书)1.含义(板书):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说课稿(5篇)
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说课稿(5篇)揭开货币神奇的面纱说课稿1今日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揭开货币的神奇面纱》。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是老师执教的根据,也是同学学习的根据。
因此,我首先谈一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揭开货币的神奇面纱》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
它从同学的日常消费行为入手,形象、生动、系统的讲解并描述了商品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及其职能以及纸币的相关学问,它不仅是同学学习后面内容的理论基础,也是能否引发同学对经济常识爱好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框题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本框对于关心同学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情下面我来谈一谈学情。
高一同学对于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使用具有肯定的生活体验,具有较高的自主探究的热忱。
他们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力量,能够通过经济现象形成肯定的规律性的学问,但是还不能上升到理论高度。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肯定要留意贴近同学的实际生活进行授课,让同学自己举例,激活他们已有的生活阅历,关心同学构建自己的学问体系。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本教材的内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学问目标】识记商品的概念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货币产生的过程及纸币的发行规律。
【力量目标】通过联系生活现象以及对详细材料的分析,熟悉到货币的产生有其必定性,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力量。
【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货币产生的历史必定性。
【难点】货币的本质。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纳了谈话法、小组商量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分析完教材,制定好教学方法,我再来详细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北京101中学刘子森一、课标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学内容分析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是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的起始课,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
货币既是生活所离不开的,也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货币的起源,剖析了货币的本质,解释了货币的职能,引出了纸币及电子货币的相关知识。
而货币与商品紧密联系在一起,讲货币就不能不涉及商品,因此本框还涉及到商品、商品的价格等内容。
三、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商品的含义○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理解货币的本质○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知道货币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通过简要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2)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2)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公平竞争等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
2.难点:(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五、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
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得买东西,我们拿什么买东西呢?钱。
钱是俗称,在经济学里我们称之为货币(教师展示100元的人民币)。
一张小小的纸片为什么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可以购买各种商品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来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板书)(一)货币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钱也就是货币买我们需要的东西,比如同学们需要的书、本、电脑,等等。
这些东西都是商品。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商品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它们和母亲亲手为你织的毛衣有什么不同?(可参考“教材P4探究活动一”)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作为商品,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要用于交换。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板书)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购买商品呢?(有用)我们买东西要考虑哪些因素呢?(便宜、质量好等)所有这些因素用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概括?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物美价廉。
这就涉及到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引导学生学习“教材P5探究活动一”)在现代生活中,购买商品需要货币,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但并不是从古到今人们都用货币购买商品,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货币产生的历史。
2.货币的产生(板书)引导学生讨论“教材P4探究活动二”。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交易活动主要是一种物物交换,当时的交换非常偶然,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物品品种很少。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范围越来越广,交换难度也越来越大,经常出现“教材P4探究活动二”所描述的情况。
为了克服这些弊端,人们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先把自己的物品换成市场上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这些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被称作“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商品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如贝壳、龟壳、皮革、布帛、牲畜等。
但问题又出现了,如贝壳,比较小,容易碎,大宗交易非常不方便;牲畜会老,会死亡;布帛容易污染破碎,携带不方便。
后来,金银由于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优点,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副板书)3. 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板书)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为什么那么神奇,可以换回我们需要的任何商品呢?这就使我们有必要了解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的作用。
我们通过设计一个情景解决这一问题:【情景】七年后,你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假设每个月工资2000元。
201X年8月,在你努力工作了一个月后,你拿到了你人生的第一笔工资2000元,说说你的打算?【学生答1】交给父母。
【师点评】这类同学是很典型的中国式孝顺子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相信他们一定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学生答2】自己放家里存起来,以备需要。
【师点评】这类同学应该是对生活很有计划的人,相信他们的人生道路会在平稳中前进,但要注意钱的安全性。
【学生答3】买一点股票,开始投资实战。
【师点评】这类同学很有投资头脑,相信在生活中能抓住属于你的机会。
(买股票的问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酌情处理,也为第二单元《投资与理财》知识的教学做些铺垫。
)【学生答4】到市场享受用自己赚来的钱购物的乐趣(为家人和自己买礼物)。
【师点评】这类同学是生活的乐观派,也是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问题】到市场买什么?大概花多少钱?【学生答4续】300元给爸爸买一块手表,200元给妈妈买件衣服,100给自己买一件衣服,还剩1400元。
【问题】如果你在离开市场时,又发现了一个自己梦寐以求的笔记本电脑,标价3000元,你怎么办?【学生答4续】下个月再买;如果有信用卡,现在就可以先透支1600元,下个月再还钱……【师归纳】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在同学们的这些选择中货币分别发挥了它的什么职能:(1)2000元存起来──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保存起来──贮藏手段。
(2)买一些股票,300元买手表,200元给妈妈买件衣服,100元给自己买一件衣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流通手段(实实在在的钱,即现实的货币)。
(3)标价3000元──标明笔记本电脑价值大小──价值尺度──观念中的货币。
(4)工资2000元、透支1600元──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有时间差──支付手段。
【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品交易范围越来越大,慢慢超出了国界,这时货币产生了另一种职能──世界货币。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教材P5-7相关内容,掌握板书(二)所列知识。
)(二)货币的职能(板书)1.基本职能(板书)(1)价值尺度 A.含义 B. 价格 C. 观念中的货币(板书)(2)流通手段 A.含义 B. 商品流通的含义及公式 C. 现实的货币(板书)在此引导学生讨论“教材P6探究活动二”。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是卖的阶段,“货币→商品”是买的阶段,卖不出去,就没有买回来的实力。
卖不出去的商品达到一定程度,商品所有者就会破产倒闭,因此,人们把卖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一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这就意味着商品生产者只有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才能够卖出去。
这是市场的要求,商品生产者必须要有诚信意识,靠产品质量和服务在竞争中获胜,否则必被淘汰(例如三鹿集团)。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是不是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不是,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所决定的。
(引导学生初步理解“适度原则”。
)(见教材P7“专家点评”)用公式表示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3)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板书)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越来越频繁,金属货币也出现了一些缺陷(引导学生讨论“教材P7探究活动一”。
),于是代替金银行使流通手段职能的纸币出现了(经历由金银条块→足值的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的过程)。
为什么小小一张纸币有这样的功用?这主要是因为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也就是说国家用强制力赋予纸币这样神奇的力量。
(三)纸币(板书)1.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板书)国家用强制力赋予纸币这样神奇的力量,那么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能不能任意发行呢?我们已经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钱不值钱”了,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相反如果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想买东西,可手上没钱,造成通货紧缩(见P8“名词点击”)。
而且每个国家的纸币都是用先进的技术和特制的纸张制造出来的,国家为什么要费那么多力气制造这些纸币呢?主要是为了防止假币的流行。
假币有什么危害?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对国家而言,假币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通货膨胀。
(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而假币在市场上的流通会造成纸币过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物价飞涨,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人民币的声誉,制约了人民币进一步走向世界;对个人而言,会使自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犯罪分子为什么要制造假币呢?是希望有更多的钱,但俗话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四)正确对待货币(板书)我们现在处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有许多人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是万能的,能够买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但真的拥有了金钱就拥有一切吗?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快乐、健康、自由、亲情、友情、幸福等,都是用金钱无法真正买来的,如果这些都需要金钱来维系,那么人活在世界上真的太悲哀了。
那是不是“金钱就是万恶之源”,不断在引诱人们跳入邪恶的深渊,所以我们不应该拥有金钱呢?当然也不是,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金钱,有句话说得好,“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只是这些钱必须通过我们的诚实劳动依法取得。
当你有钱的时候,能不能任意的挥霍呢?刚才已经提到了,凡事要有“度”,要用钱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
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如果我们到市场购买大宗东西,除了携带大量现金外,是否还有其他付款方式?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如信用卡、支票、汇票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现,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储存、转账、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于银行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完成自动转账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