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古诗两首 (第2课时)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意,体会古诗所描写的景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识两个生字:径、斜;学会5个生字:远、亭、停、车、霜,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能区别“亭、停”,正确书写。
二、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在读中理解古诗中字词的意思。
感悟诗意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古诗《赠刘景文》中的生字。
2.背诵古诗《赠刘景文》(二)初读古诗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三)细读品味1.指名一二句,思考:如果给这两句诗配画,应画什么?2.学生说,教师画。
并在诗中找依据。
(重点理解“径”)3.结合图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4.看图配乐朗读这两句诗。
5.后两句诗6.看图说一说诗人在干什么?7.他为什么会停下来观赏枫林呢?指名读一读第三句诗,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理解“坐”的意思。
8.诗人是如何赞美枫叶的呢?齐读最后一句诗,说一说。
9.如果你看到这样美丽的枫林美景,你会怎样赞美?带着感情齐读这两句诗。
(四)熟读背诵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挑战读。
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背诵展示。
(五)书写指导1.出示生字:枫、于。
学生认读,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学生练习。
小组点评。
六、作业布置1.书写本课学习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
广州市荔湾区珠玑路小学吕绮霞。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
教学准备:投影片、收集有关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1、谁能谈谈李白和他的诗?2、师述: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居士,幼时随父迁居四川清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人称"诗仙"有`斗酒诗百篇"之称。
3、说说你学过李白得哪些诗。
4、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他青年时期写的一首《峨眉山月歌》。
板书课题。
5、指名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二、初读课文1、提自学要求(1)借助课文注音把古诗读正确。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词义、句意。
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2)指名读古诗三、介绍几处地名,学生自学古诗,讨论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四、疏通诗句1、理解“半轮”(看图):我们平常都说一轮明月,这里为何说是“半轮“?影:指月影秋:为了押韵而倒置句末,形容秋天月色之美。
句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
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
2、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3、想象诗的意境:观察图上清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给你什么感觉?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他会怎么想,他的表情会是什么样。
4、看图读课文5、教师描述:一个深秋的夜晚,年轻的诗人告别了与他朝夕相处的友人,登上了去三峡的帆船,当小船行至平羌江时,诗人抬头看到了峨眉山顶那明晃晃的月亮,低头一看,那月影倒映在水中正跟随他前行呢!唉,诗人低下头,心中一片惆怅,月影能够伴随我,而我的友人却留在了清溪,想见也见不着了。
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指导朗读,读出思念之情,语调低缓:范读指名读指导背诵五、拓展阅读:《洞庭湖之旅》六、小练笔:《洞庭美景》。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第二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第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今天我们就来比比谁会背的多,指名背古诗,不能重复。
二、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
注意荣不要读成y 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 ;疏要读翘舌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
3.组词识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 ī)烧(shāo)荣(r ng);平舌音:菜(c i)宿(s )。
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观察发现。
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左右结构:枯、徐、烧上下结构:宿、菜上中下结构:荣1/ 2半包围结构:追、店(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
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 2。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教课内容:检查作业达成状况,学习写生字。
教课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古诗
2、向同学介绍自己收集的古诗
二、写字教课
1、认读要写的字。
注意:窗、岭、鸣、银、泊的读音。
2、谈谈你记着了哪个生字?怎么记的?
3、扩词练习。
(吴字除外)
4、自己察看这些字在田字格里的地点,看看左右构造的字、
上下构造的字、上中下、左中右构造的字分别有哪些?写的
时候这些字该如何摆才雅观?
5、自己把生字描一描。
你发现写哪些字要当心?
(如:含字上边是今字,不要写成令字;而岭字右侧是令字,不是今字。
银字右侧顶上不要多写一点。
泊字的白要写得瘦
长一些,流字也不要忘掉写右侧的一点。
柳字不要忘写中间
的一撇。
)
6、你们感觉自己哪个字写得美丽,就到黑板上来写一写,
并谈谈如何写好的?
7、自己写,每个生字写两个。
师巡视
8、同学之间相互评论所写的字。
9、达成我会填的作业。
读一读。
三、作业:
1、每个生字各写三个,各组两个词。
2、能默写本课诗的就默写。
教课目的:
1.认识“庐、瀑”等 9 个生字,会写“吴、含”等 12 个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诵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3.能从诗句中领会诗人感情,大概意会诗意,有主动朗读我国古代优异诗篇的兴趣。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培育学生审美情味。
5.能查阅并初步使用相关资料。
教课要点:
1.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情景,推测诗意。
统编版三年级下第课《古诗两首》第二课时完美版教案
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学习《春日》)一、复习导入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占诗)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2、出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
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第2课时课件(共8张PPT)
作
资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 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元日》《梅花》 等存世。
解诗意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 净:干净。 苔:青苔。 畦:读qí,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排闼:“闼”读tà,小门。“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想象画面:茅屋因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一丝青苔,院内一 排排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院外,一条小溪流围绕着绿油油的 农田,两座青山好像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眼前。
悟诗情
暗示了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富 于生活乐趣;清静脱俗,浑厚勤劳。
一水 两山
护田 排闼
将绿绕 送青来
作者还运用了对偶的方法,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诵易记。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拓展延伸
结合诗文,想象画面,在感悟诗境的基 础上,将《书湖阴先生壁》一诗写成散文诗 或诗配画。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简介背景
题唐代 名写曲。 书湖阴先生壁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常跟 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骥,字德逢)便是 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 这里的环境风景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要求题 写在院中墙壁上(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写了湖阴先生的生活与大自然和 谐相处,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18、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课题18、古诗两首共 3 课时第 2 课时总序第个执教老师执教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 理解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多音字“见”。
2.准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准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教、学方法教、学具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
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敕勒歌)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出示田字格课件:似庐笼苍茫(板书:似庐笼苍茫)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评议从读准确方面实行)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1.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很多的蒙古包.(1)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2)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样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
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3)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个性化修改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2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示范读第3、4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江南春》课件(共18张PPT)
自然景物 人文景观
晴朗之景 烟雨之色
在朗读前两句诗时,应该 用柔和舒缓的语调,读出江南 春景欢快、明朗的感觉;
读后两句时,语调可稍稍 低沉,读出蒙蒙细雨的缥缈只 感。
读完这首诗,你好像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广阔的江南大地上,黄莺在欢快地鸣唱,遍 地的红花映衬在绿叶之间,河边的村庄,山下的, 酒店的旗子在风里飘着。南朝时候造起的许多寺 院,如今还有数不清的楼台掩映在迷漫的烟雨中。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景物进行描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着红花, 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还有那酒旗在迎风飘扬。
明诗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大意: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 掩映在迷漫的烟雨之中。
明诗意
这首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 的特点?
品读诗句,想象画面。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把描写景物 的词语画出来。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景物进行描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丛丛绿树映衬着簇 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还有那酒旗在迎风 飘扬。
18
古诗三首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02
江南春
你知道哪些描写江南风景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
江南春
(唐)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文
学家。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 称他为“杜紫薇”“杜樊川” 。
杜牧诗歌成绩尤高,与李商隐齐名 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古诗两首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亦”、“妆”等字;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3、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强竞争意识;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2、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强竞争意识;巩固
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字卡片、有关西湖的照片。
学生准备:作者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 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 没有长得茂盛浓密。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急走:奔跑着、快追。 无处:没有地方。 寻:寻找。 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 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 中,再也找不到了。
思考问题:
从这首诗中,你能看到哪些 景物? 篱落,径,花,黄蝶,菜花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野火:荒山野地燃烧起来的火。 尽:完。 生:生长。
野火是烧不尽这些小草的,来年的春风一 吹,它们就又生长出来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尽—— 完 岁—— 年
反义词:
生——死 枯—— 荣
离—— 聚
动脑思考:
为什么“野火烧不尽”?
野火烧掉的是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 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 会长出来,说明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小结
1、本节课我们从《宿新市徐公店》 中感受到儿童在菜花中捕捉黄蝶的 乐趣,体会到诗人热爱春天,热爱 生活的情感。
本节课小结 我们已经学习了古诗《草》, 从中感受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留宿 住宿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篱落:篱笆。 一径:一条小的路。 树头:树枝头上。 未:没有。 疏疏:稀稀疏疏。 深:深远。 花落:花落下。 阴:树叶茂盛浓密。
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复习
1、背诵古诗
2、 听写生字
学习目标 1、学习古诗《草》,感受小草 顽强的生命力,和儿童在花丛 中捉黄碟的乐趣。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过程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两首诗中字、词、句的意思。
背诵两首诗,默写《静夜思》。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和情境美。 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诗句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其良好的诗文素养。
朗读指导
针对学生在朗读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包括语音、语调、节奏等 方面。
通过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更好地表 达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课堂延伸
结合两首古诗的内容和主题,进行相关的拓展和延伸。可以 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等信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 古诗的内涵。
02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第二首诗《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往 边疆的不舍与担忧。
掌握两首诗中运用的意象与意境
第一首诗通过黄鹤楼、烟花、长江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第二首诗通过朝雨、轻尘、客舍、柳色等 意象,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前往边疆时的不舍与担忧。
03
教学过程包括生字词、朗读、诗 意等。
通过简单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进一步 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深入理解
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 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体会其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其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学习古诗《小池》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问: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
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5. 朗读反馈。
6 .练习背诵。
五、学习生字。
巩固词语。
1. 出示带音节生字认读。
2. 去掉音节认读。
3. 小组合作,创造性认记字形。
4、认读课后我会读的词语。
六、总结全文。
七、课后拓展:
和伙伴们交流自己会背的古诗。
课后记:。
第18课古诗两首-2精品教案
18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学目标]1.会写“危、敢、惊”三个生字。
2.借助拼音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感受到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们中间有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
出示课题:夜宿山寺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宿”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二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2)学生试读;(3)指名读;(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2)指名配乐读;(3)教师配乐范读;(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
2.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歌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大自然的美。
3.能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抓住《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了解诗歌中对偶的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喜欢和老师一起在书本上游历祖国的山水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浪淘沙》,短短一首诗却带我们领略了滔滔黄河的壮阔,去往了恬静优美的天河。
在惊叹诗人绝妙想象的同时体会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
游览了黄河,感受了黄河的汹涌奔流,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探寻祖国的秀美风景。
今天要学习的这两首古诗就是《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
2.学生自读两首古诗,要求字音读准、诗句读顺。
板块二熟读成诵,学习《江南春》1.过渡: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江南春。
2.学生齐读课题,解读课题。
(课件同步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图)江南春:江南春天的美景。
3.介绍作者,课件同步出示。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以七言绝句著称,他的诗风格明快豪爽,雄姿英发,特别是抒情写景的绝句,意境清新,尤为后人传诵。
主要著作有《泊秦淮》《山行》《清明》《阿房宫赋》等,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4.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教师范读。
(3)指名读,齐读。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一、二句要读出轻松惬意的感觉,语调要明亮。
三、四句语调转为舒缓,要读出淡淡的叹息与讽刺之意。
5.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风景的词语,把握诗句的大意。
(1)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
(2)结合注释理解“山郭”“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
教学设计2:古诗两首(第2课时)
第18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出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认识生字,学会“雨字头”“穴字头”。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看图说话,新课引入出示:一幅画面,画面中白雪茫茫,只有一人在江面上,坐着小船上垂钓。
请学生组织语言说说画面的情景。
从训练学生根据画面说完整话开始,同时引出下面的古诗的语言的品味与欣赏的学习二、反复朗读,品味诗语师:有一位诗人是这样描述这幅画面的。
出示古诗全文。
1.学生读诗,直至成诵。
2.学生品味诗语言。
师:画面好空旷,情景好凄凉,背景好寥廓,这么一幅凄清的山水画作者却只用了20个字就表现出来了,赢得了众多人的称赞,你们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如柳宗元的诗具有一种对称美,“千山”对“万径”,“灭”对“绝”,“孤”对“独”,蓑笠翁对寒江雪。
对这首诗展现的画面是一种凄凉美,这首诗,语言具有对称美。
同样的意思,同样是这样的组合,是组合得这么巧妙,这种妙的组合叫人赞叹,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其间蕴含的情意。
诗意、诗味、诗情仅仅存在于诗的言语形式中,改变了言语形式,诗意、诗味、诗情也就随之改变甚至完全消失了。
在学生述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之际,诗美的表达方式也潜移默化于学生头脑之中。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1.你们猜一猜,作者写这首诗可能是什么时候。
老师随机介绍读者:柳宗元,山西人唐代河东所以人们称他柳河东,20多考中进士,博学多才。
32岁那年参加改革,成为核心人物,名气很大,谁知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降几级,十年后才被召回,后又被贬到更偏远的柳州,46岁那年在忧闷中病逝。
这首古诗,就是诗人被贬到永州时所作。
当他看到眼前茫茫白雪,毫无生机的世界里,有一位老人在江面上独钓的情景,他会怎么想呢2.指导朗读,读出苦闷,烦恼,或者读出坚贞不屈,在读熟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古诗两首(课时2)
返回
山行
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jing Xie feng yu
径 斜 枫于
古诗二首
学法指导
课文分析
图片欣赏 课堂练习
怎样学古诗?
返回Βιβλιοθήκη 怎样学古诗? 1、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返回
怎样学古诗? 1、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2、读诗,读准每一个字;
返回
怎样学古诗? 1、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2、读诗,读准每一个字; 3、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返回
山行
杜牧
返回
山行
返回
枫叶 欣赏
返回
返回
我会填:
寒
停 霜
径斜, 。 , 。
返回
我会填: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返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这就是诗人夸张的手法,(板书:夸张)百尺只是用很大的数字来体现高度(板书:高度),这让你想起了李白的哪些诗句?
预设: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
2.想象画面,体会夸张。
(1)课件出示:“手可摘星辰。
”
生读,过渡:谁来解释这一句?
预设:手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板书:摘)
(2)点拨:这里的“可”有轻而易举的意思,能够轻松摘到天上的星星,说明这座楼怎么样?(预设:太高了板书:很高)
这是通过什么的夸张来表现楼之高?(预设:动作板书:动作)
(3)任务:边读边想象画面,闭上眼睛伸出手做摘星辰的动作,感受楼高。
总结:诗人没有再提高字,却让我们感受到楼高入云霄,这还是用了什么手法?
预设:夸张
3.自读想象,交流表达。
(1)过渡:这山寺之楼已经高到能伸手摘到星星了,诗人还能写得更高吗?
课件出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任务:说说诗句的意思,分小组讨论并交流从哪里感受到山寺的高。
要点:作者站在楼上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说明楼极高。
板书:恐惊极高
(2)过渡:天哪,诗人觉得在这座山寺楼上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神仙,这座楼简直太高了。
这还是在运用什么手法写高?预设:夸张。
点拨:刚才的手可摘星辰是夸张的动作,这里是夸张的什么呢?
(预设:害怕、担忧的心情。
板书:心情)
生读诗,朗读点拨:想象画面,朗读古诗,读出“不敢”“恐惊”的心情。
【方法总结】:李白的诗充满着大胆的想象,无论是“飞流
直下三千尺”的豪气冲天还是“不敢高声语”的小心翼翼,都是在用夸张的手法体现事物特点。
大胆想象,突出特点,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板块三:图文想象情境,诵读背诵古诗
1.结合插图,感受楼高。
过渡:除了文字带给我们的震撼,还能从哪里看出楼之高?预设:插图课件出示插图一,配古诗。
生结合插图,描述李白所见的场景。
2.想象情境,诵背古诗。
(1)过渡:盛唐时代,李白在这样一个万籁俱静的夜晚,登上山寺中的高楼,望着天上的星辰,你觉得他会是怎样的心情?
预设:觉得夜晚很美,宇宙广阔,心中宁静。
(根据学生回答适当给出补充)
(2)点拨:带着这样的心境,想象画面,生自读古诗。
根据板书尝试背诵古诗。
音乐激情《敕勒歌》,感受草原风情
1. 音乐激情,感知草原。
(1)课件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任务:生闭眼听音乐,感受音乐描绘的场景和草原特点并交流分享。
提问:想一想,你好像看到了哪些景色?
预设:天上白云朵朵,无边无际的草原,到处是牛羊,牧羊姑娘在唱歌。
(2)请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首歌带给你的感觉。
预设:辽阔、自由、快乐……
小结: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叫做《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描写的就是草原美景。
咱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首古代北朝民歌,课件出示《敕勒歌》。
齐读课题。
(3)解读“敕勒”
课件出示:敕勒族,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放牧为生,生活在草原上,居住的毡帐称为“穹庐”。
板块四:自读古诗,认读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板块五:再读古诗,随诗识字
1.联系字形、成语、结合图片,认读“庐、笼盖、苍茫”(1)课件出示图片,猜测并出示成语“三顾茅庐”。
点拨:这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故事,成语的开头也是三,你能猜出来吗?
预设:三顾茅庐
(2)简单补充故事:三国时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接连三次到诸葛亮的茅庐拜访才见到他。
图中所画的房子就是茅庐。
茅是茅草,那庐是什么意思呢?
课件出示“庐”。
预设:房屋的意思。
(1)课件出示“穹庐”,结合教师讲解出示“穹庐”图片。
庐是房屋的意思,那穹庐呢?大家看图,这就是穹庐,是古代敕勒人居住的毡帐,也是现代蒙古人居住的蒙古包。
(2)课件出示“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笼盖的意思。
做动作体会盖。
想象:天空好像一顶巨大的帐篷,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
提示:笼是由竹字头加龙组成。
(3)课件出示“苍茫”。
板块五:观察字形,说规律,都有“艹”。
课件出示本课插图和“天苍苍,野茫茫”,观察图画,尝试理解苍茫的意思。
要点:苍茫是指指辽阔遥远而望不到边。
补充:“苍苍”和“茫茫”在形容不同事物的时候还有不同的含义。
你能说几个词组吗?
预设:白发苍苍(头发白白的)、松柏苍苍(松柏绿绿的)大海茫茫(大海没有边际)、云海茫茫(云雾看不清楚)2.语境中识记多音字“似”
3.(1)天似穹庐是指天空好像一顶巨大的帐篷,我们知道了“穹庐”是指帐篷,从中你推断“似”的意思是什么?可以替换成哪些词?
预设:像,仿佛
(2)点拨:当“似”表示像、仿佛的意思时读音是sì。
谁来组个词?
预设:相似、好似、似曾相识。
(3)课件出示句子“天空像一顶巨大的帐篷似的。
”
点拨:在描述好像什么一样时会说“像……似的”这里的似
就读shì。
齐读句子,对比感知。
3.识字检测,落实评价。
(1)巩固识字活动:小老师带读词语。
小老师带读词语:课件出示好似、穹庐、笼盖、苍茫。
小组开火车自读检测。
(2)自主评价活动:伙伴互相检测。
同桌利用课后生字表互相检测,可以遮住上半部分的拼音,全部读正确的在蓝线格旁画一个笑脸。
读得不准确的同桌纠正并圈出生字。
板块六:分类指导,完成本课生字书写
1.根据结构特点,分类指导书写:
(1)按结构分类,准备书写。
课件出示本诗生字“阴、似、野、苍、茫”。
(2)分类观察,学习书写。
课件出示左右结构字“阴、似、野”。
小老师讲解: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野”右半部分注意与“子”进行区分,提示不要落下点,横钩压在横中线。
提示关键笔画:两个字都有一笔横改成提。
“似”左窄右宽,“以”的第一笔竖提一笔写成,压在竖中线,人的起笔略高,最后一笔改捺为点。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描红、临写。
◆评价。
(正确、端正、整洁)
课件出示上下结构字“苍、茫”。
2.小老师讲解: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
“苍”字和“危”字都有相同的下半部分,可以对比观察识记。
“茫”字为上下结构,注意草字头要盖住下面两部分。
提示关键笔画:茫字最后一笔是竖折,不能写成竖弯钩。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描红、临写。
◆评价。
(正确、端正、整洁)
板块七:聚焦诗中景物,想象草原图景
1.自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生自由读古诗,结合注释和词义理解诗句含义,同桌交流。
2.聚焦诗句,想象画面。
(1)课件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教师补充:川的意思是平地,敕勒川就是敕勒族人居住的大草原。
阴山下就是阴山脚下。
所以这一句交代的是什么?预设:地点。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谁来解释这句诗?
预设:天空像一顶毡帐,笼罩着大地。
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二。
观察插图,找到图上的穹庐,想象天似穹庐的场景。
用手来做动作,体会笼盖四野的感觉。
提问:这样的描写让你感受到草原的什么特点?
预设:天空无边无际,草原辽阔
总结:这句诗把天空比作穹庐,笼盖着草原各处。
这就是巧妙的比喻。
(板书:比喻)让我们一起想象那辽阔的场景朗读诗句。
(3)这种无比辽阔的景色还可以用哪句诗来形容呢?生回答。
课件出示“天苍苍,野茫茫”。
点拨:苍茫描绘的就是图上这种感觉,辽阔旷远、模糊不清。
看着图中描绘的场景,想象大草原的壮阔,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生结合插图,朗读诗句。
(4)想象一下,如果草原上只有一望无际的青草和苍茫的天地,你独自站在那里,会有什么心情?
预设:孤独、寂寞、害怕
那再加上这一句的描写呢?课件出示“风吹草低见牛羊”。
生想象画面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描写的景象,谈感受。
要点:加上这样牛羊成群的场景后就没那么寂寞了,感觉很热闹。
点拨:是啊,天地苍茫的草原是辽阔而美丽的,却也太空旷寂静了。
作者这里加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立刻就让画面生动了起来,有了成群的牛羊,就让人感受到了草原的生活气息。
一静一动,让这幅草原美景活了起来。
配乐朗读古诗,总结诗歌表达
1. 把握基调,配乐朗读古诗。
(1)这么美丽的草原风景,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感觉呢?请你选择朗读的方式并说说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