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10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10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10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体会诗句的语言美,感悟比喻的妙处。

3、想象西湖晴雨变幻的景色,体会雨的奇特。

(二)、教学重点1、想象西湖晴雨变幻的景色,体会雨的奇特。

(三)、教学难点1、想象西湖晴雨的变幻景色,体会雨的奇特。

2、体会诗歌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中华传统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一、文字线索题导入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2、四川眉山人,曾任杭州通判3、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4、他的诗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面独具风格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他流传千古的名句1、同学们,你们能根据屏幕上的提示猜出这个人是谁吗?(苏轼)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苏轼的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出示课题)说说诗题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时间、地点、事件)(六月二十七日苏轼在西湖边上的望湖楼醉酒题诗)3、那么苏轼在望湖楼上题了怎样的一首诗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读诗歌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第一个展示你的朗读?(齐读)3、读得真不错,同学们,读诗不仅要读响、读准,更要读出诗的节奏,(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划分好的节奏自由练读一下这首诗。

4、谁愿意来读一读?读得真好(如果读不好,师范读,再指名读)5、男女生赛读。

三、检查预习,提出疑问1、古诗同学们都会读了,但是学习古诗仅仅会读还不行,我们还得理解诗中意思,品读诗中的意境。

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哪些不懂或者难懂得词语,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生提问,相机指导回答)2、相信解决了这些重难点词,你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了,现在再读这首诗,你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的,带着你们的理解在来读一读这首诗吧!四、整体感知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着读着,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大、快、急、来得快、去得也快)五、品读诗句1、这真是一场奇特的雨啊!你从诗中得哪些字眼或诗句中感受这场雨的奇特呢?请默读诗歌,并从信封中取出“共学单”,认真完成。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9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9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9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提高计算能力。

2、进一步把握分数乘法的意义。

3、养成学生良好的审题,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把握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口算1/4×1/3 1/5×1/2 2/3×3/4 2/5×1/214×3/7 15×4/5 5/8×2/5 7/15×52、4/11×5表示()。

10×3/5表示()。

二、巩固练习。

1、计算7/33×3/14 5/7×4 27×5/95/8×4/15 7/12×3/7 14×6/7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汇报时先要求学生说清算式意义,再说计算过程。

2、列式计算9/10吨的2/3是多少吨?5/8米的1/2是多少米?9千克的一半是多少千克?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说解题思路后,集体汇报,强调理解“一半”。

3、1千克牛奶含乳糖1/21千克,蛋白质的含量是乳糖的7/10,1千克牛奶含蛋白质多少千克?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希望同学们可以更熟练掌握计算。

板书练习课求“一半” 乘1/2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⒈、复习旧知。

⒈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⒈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⒈、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和分数乘法有关的练习吧!(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

⒈、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具体内容包括:1. 诗歌《金色的草地》2. 讲读课文《秋天的雨》3. 语文园地一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诗歌《金色的草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

(2)讲读课文《秋天的雨》,让学生关注作者对秋天景物的描绘,学习生字词。

(3)语文园地一,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首秋天的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并进行仿写。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1. 诗歌《金色的草地》:作者:徐志摩景物描绘:金色草地、清澈小溪、飘落枫叶修辞手法:拟人、比喻2. 讲读课文《秋天的雨》:作者:张抗抗生字词:晶莹、凉爽、丰收、金黄景物描绘:雨中的菊花、金黄的稻田、硕果累累的果实3. 语文园地一:词语积累: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层林尽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秋天的美景”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示例:秋天的美景无处不在。

金黄的稻田、硕果累累的果实、层林尽染的树林,都让人陶醉。

我最喜欢秋天的落叶,它们像金黄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秋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我热爱秋天,热爱这金色的季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学习课文、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1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1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1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知道春风给大自然所送来的礼物,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神奇美妙,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教学指导朗读课文,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神奇美妙。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初步了解课文的构段方式。

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想想春风让大地发生了哪些变化?2.指名说,生补充,师小结。

【精读课文,想象感悟】1.春天是怎样唤醒沉睡的大地的呢?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把你的发现做上记号。

读后,和同桌交流。

2.全班反馈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镜头,引导阅读。

(1)第二自然段(地上的变化)重点指导读好下面的句子:第一句:在原野上,小草率先穿上了新鲜的绿色衣服。

他们有的点着头,有的弯下腰,用不同的姿势展示着他们的活力。

句2:各种花朵也不甘示弱,纷纷披上艳丽的`衣裳,红的、黄的、白的、紫的……通过读句子,使学生体会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赞叹之情,学习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

可以采用范读、领读、赛读等方式指导朗读。

(2)第三自然段(空中的变化)以介绍的形式,进一步感受鸟儿、蝴蝶、蜜蜂在春天的快乐心情和优美舞姿。

(3)第四自然段(水中的变化)重点指导朗读的句子:清澈的小溪里,一群小蝌蚪在那儿玩构图游戏,一会儿像串着的黑珍珠,一会儿像浸在水中的水墨画;小鱼在追逐嬉戏,有的钻进石缝里,有的躲在水草里。

在读中体会小鱼、小蝌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情。

通过派小组代表参加阅读比赛和一起阅读来加深体验。

3.齐读第五自然段。

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全文的总结,概括地写春天令世界充满生趣和活力。

)【总结拓展,升华情感】1.默读全文,结合插图,想想春风给大自然送来了什么?你眼中的春天还有哪些美妙的景象?2.小组里交流。

3.全班反馈交流,老师指导阅读,背诵相关段落。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4篇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4篇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4篇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2课题:Unit 1 Our school教学重点:需要学生能准确理解图和对话的内容,并重点掌握上述四个单词以及两个重点句子:“This is my computer、 That is your computer、”的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学生看图自己填出四线格中的单词,和这几个单词以及一组句子在四线格中的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1、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声音、图片等媒体素材。

2、教师准备相应的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学生跟录音演唱C部分的歌曲《Our School》。

2、请一组学生表演A部分Let’s talk的'对话,复习所学的新句型。

3、引导学生复习第三册学生用书第一单元A部分的Let’s learn,巩固学习六个单词并请学生用该部分的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board…来介绍自己的教室。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播放Let’s chant B部分的歌谣,引导学生将学校场馆library, art room, canteen, gym和动词read, draw, eat, play对应起来认读。

2、教师对歌谣中的内容进行提问:“Where do you read? Where do you draw?”等等,学生作答后,教师继续提问:Where do you play computer?学生会比较容易地答出:in the computer room、这时教师可出示图片说:This is a computer room、3、师生之间对图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交际性问答后,教师展示在四线格中书写单词和句子并讲解书写规范:句子打头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句子末尾要加标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英语中的句号为实心点,汉语中的句号是空心小圈;句子当中的单词间距为一个字母宽。

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教案概述: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程介绍、课程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1. 了解课程内容,明确学习目标;2. 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目标的明确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学难点: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一、课程介绍(5分钟)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学习目标的明确(10分钟)1. 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能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2. 学生能够理解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3. 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学习方法的培养(15分钟)1.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2.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分享;3.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知识点的讲解(30分钟)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依次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巩固练习(2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布置一些巩固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对不懂的问题进行解答。

六、总结和反思(10分钟)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进行引导。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果。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学习态度,以及对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进行评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好准备。

总结: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明确学习目标,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my classroom》优质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句子“let me/let's…”并做出正确的回应。

2、能够了解let引导的祈使句。

3、能够利用学过的动词短语创编let引导的祈使句。

4、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和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听懂、会说let引导的祈使句并做出正确回应。

2、教学难点:能识别句型“is this the…?和is that the…”的不同用法并在真实情景中正确使用。

三、课前准备人物头饰,教学光盘,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step 1:warm up1、教师随机指着教室里的物体,学生用英语说出来,复习所学过的单词。

2、教师播放let's do部分的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练习课本第5页let's do部分的句子。

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祈使句或动词短语,老师鼓励学生上台带领其他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step 2:presentation1、教师做擦黑板的动作,让学生发出相应的指令:clean the blackboard.从而引出单词clean,并教读,加深理解单词clean的意思。

然后教师说出需要打扫的地方,请学生用英语说出带有clean的动词短语,如:clean the windows;clean the desks(由clean the desks引出the teacher's desk.);clean the classroom;clean the doors…。

2、教师边擦窗户边说:“let me clean the windows.”并向学生解释“let me…”的含义以及用法。

找几名学生说出更多“let me…”的句子,边说边做,巩固句型“let me…”。

3、教师请几名学生上台和教师一起擦窗户,边擦窗户边说let's clean the windows!教师教读该句子,并引导学生弄清“let me…”和“let's…”的区别。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其中含义。

2.能够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掌握一定的生字阅读技巧。

3.能够按要求完成相关的练习和作业。

二、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含义。

三、教学内容
1. 课文
《小猫钓鱼》
2. 生字
•猫
•鱼
•钓
四、教学准备
1.课本《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
2.教学投影仪
3.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
通过唱歌或游戏的形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导入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讲解
通过PPT或黑板,将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并重点解释生字的意思和发音。

4. 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如朗读、背诵等。

5. 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意义,可以通过问题讨论等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

6.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并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分析本节课中教学效果,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节课的教学做出调整。

七、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生字。

3.完成课后练习题。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掌握好这一单元的
内容。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精选篇1《孤独之旅》知识和技能:学会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过程和方法:朗读、品味。

建设开放的课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品情感碰撞,平等的对话与合作交流,拓展师生生命成长的阅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孤独和成长理解文中孤独的含义理清怎么走过孤独旅途,迈向成长品味怎么用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重点、难点)一、导入:初一时我们学过一篇文章叫《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在经历了父亲的病逝后,迅速成长,文章最后说: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成长(板书)常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当然每个人的付出是不一样的。

英子的成长是用爸爸的死亡换来的,而今天我们看到的少年杜小康的成长是由什么换来的呢?(板书:孤独)二、关于“孤独”:我们同学平时有过孤独的感觉吗?请说一下曾经感受过的孤独吧。

关于孤独的话题,我们在上一篇文章《故乡》中有过接触。

小说中的“我”感觉四周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这是由于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不相通所带来的,哪怕是置身热闹的人群却也无人可以交流的孤独。

那么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杜小康的孤独又是什么造成的呢?请同学在你对课文预习的基础上,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虽然有父亲相伴却也无话可说环境单一、寂静生活单调)开头第一段就告诉我们现在的杜小康是孤独的:家境一落千丈(最厚实)甚至到了失学的地步。

看过整本小说的同学应该还明白,杜小康在班级里是班长,成绩是秀的,出了什么事都他能起到带头的作用,他自己也非常热爱读书。

现在他失学在家,这种经历同伴都没有,他跟谁去交流?他能不孤独吗?到选文结束,鸭子下蛋了,但他改变孤独的状态了吗?因而这种孤独感笼罩了全篇文章。

所以题目叫:孤独之旅(板书之旅)三、关于“旅程”关于孤独的一段行程:这段行程走过了几站路?除去首站和尾站,请同学依据时间或者地点的变化,说说这段旅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前行途中——刚到芦荡——日子过去——风雨洗礼)四、咀嚼环境:风雨之后,文中有一句形容杜小康当时感受的话,请找到划出来。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教案。

一、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分为三课时。

第一课时是“认识阅读”,主要学习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第二课时是“阅读常用标点符号”,帮助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第三课时是“认识字谜”,让学生通过解字谜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课程目标1.了解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2.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3.通过解字谜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1.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2.标点符号的用法。

四、教学难点1.如何在阅读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2.如何通过解字谜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技能,以及标点符号的用法。

2.实践法:通过让学生做题、朗读、听写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六、教学策略1.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通过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阅读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运用电教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七、课堂实践课堂上,首先通过课件、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让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自由阅读一篇文章,并在文章中找出标点符号的用法。

通过字谜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阅读能力。

八、教学评价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评价。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测验、考试等形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教案的设计,不仅聚焦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也注重了多元化的运用,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快乐地学习语文。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设计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设计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设计教案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设计教案篇1教学内容unit 1. how tall are you?设计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三)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五)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七)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八)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九)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率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课时教学教学重点learn the sentences: i’m taller than you, but you are stronger than me. i’m cm tall. i’m 5cm taller than you.教学难点learn the sentences: i’m cm tall. i’m 5cm taller than you.教学资源tape recorder, stickers and word cards.教学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设计教案篇2十二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整册教材编排分析本册教材根据高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以优美的记叙文,诗歌和简单的说明文为主。

通过上述课文的阅读,可以使学生体会寄情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灿烂与伟大;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的教育,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提高作为一个现代的科学素质;从小体会明白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几篇课文虽然都是写春的文章,但表述的侧重点不同,从时间上来说,有古代诗歌,当代散文,这说明从古至今春天是人们赞美讴歌的永远主题,从空间上来说,有蜀中的春雨,海滨的春光,江南烂漫的春天,北方人盼春的梦,还有西亚沙漠中的春天,白族山寨中的春,这说明同一季节,不同区域的景致、风俗是不同的,同时也告诉人们无论哪个角落,春天都是人们所喜欢的,都是生命与活力的象征。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4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第一课《举手的秘密》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露”,会写6个字,参照词语库积累词语。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精选5篇)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篇1)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学生的常规有了显著的提高,上课、作业、口算等方面都渐入佳境,本班学生总体来说都很乖,加上我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因此,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还比较浓。

有所欠缺的是学生倾听的习惯还有待培养,也要加强平时的思维训练,因为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定式,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班上有4个学生学习有困难,但好在对数学的兴趣还在,对我也比较喜欢,这个学期要努力使他们不掉队,争取帮他们摘掉学困生的帽子。

学情分析期末测评情况:优秀23人、良好3人、中等0人、不及格0人1、知识与技能方面(1)数与代数:·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l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空间与图形·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3)统计与概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现象收集资料,能进行简单的分类、统计数据,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2、数学思考方面(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方法时,能注意到方法合理和灵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算法多样化的交流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3)在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初步朋友空间观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4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4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4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同时了解记叙中描写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2、掌握本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差别等古汉语知识。

教学重难点:本文从三方面记叙口技表演的奇妙,一是写口技本身的声响,二是写听众的反应,三是交代表演的场面及所用的道具。

其中口技本身的记叙与描写,是本文的教学的重点。

关于本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辩析等古汉语知识,这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与掌握,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旧课,引入新课。

先让学生集体朗读或背诵《卖油翁》,然后告诉大家,《卖油翁》讲的是酌油技术精熟的故事,这篇《口技》(板书课题)讲的是民间艺人技巧高超的故事。

这两篇课文都体现了对所从事的工作精益求精便能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课题。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

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的口技,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

三、介绍(请同学看注解)。

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县人。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

晚年住在杭州。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和《铁声诗》等,现在已经容易看到了。

《口技》就是节选自《铁声诗自序》(见清人张潮编辑的一部笔记小说《虞初新志》卷一),文字稍有删改。

四、教师范读课文。

五、正音正字(先请同学查字典,然后上黑板注音):六、指导学习第一段课文(先请同学朗读并翻译,然后由教师补充讲解):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二、讲析课文第三段(方法同前)。

三、讲析课文第四段(方法同前)。

四、讲析课文第五段(方法同前)。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9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9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9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宋代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

诗题内涵丰富:点明时间、地点、事件和心境。

全诗四句话写云、雨、风、水,生动形象;写山、船、地、楼,句句求实,堪称写实景的佳品。

表现出诗人明锐的观察感受能力,形象生动的想象能力和高超的遣词造句能力。

【学情分析】对于6年级的学生来说,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

但有时,会对诗歌背后蕴含的诗人情感不能深刻领悟、体会。

因而要着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古诗。

【教法、学法】教法:运用各种手段,图片、音乐,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学法: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自读、齐读、配乐朗读感悟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自读-质疑-交流-小组合作探究-多种展示”这样一种学习过程来实现对文本的学习。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一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古诗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含“雨”的诗句,搜集苏轼的相关资料信息及其诗词等文学作品。

【教学时数】1课时【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古诗的教学目标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古诗教学应注重战略,关键之处要体会古诗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方寸之地意味无穷,进而熟读成诵,积累于胸。

苏轼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巧妙地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内容不难理解,故而遵循“淡化理解,强化诵读”的古诗教学原则。

【思路提要】采用同学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读诗-会意-入境-悟情,形式不拘一格,关键要把古诗学活,在读中理解、感悟这首古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式教案整体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式教案整体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式教案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2. 掌握第一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词语。

3. 能够正确朗读、理解和运用第一单元的课文。

4.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和表达。

教学重点1. 掌握第一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词语。

2. 能够正确朗读、理解和运用第一单元的课文。

教学准备1. 课本《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2.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第一单元主题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概念讲解1. 向学生介绍第一单元的主题和内容,并简要解释相关概念。

2. 通过示例和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第一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词语。

听说训练1. 播放第一单元的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2. 组织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运用第一单元的词汇和词语进行简单的对话。

阅读理解1. 学生独立阅读第一单元的课文,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2. 小组合作阅读,学生互相讨论并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语言运用1. 引导学生根据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2. 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总结归纳1. 教师对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检查自己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学延伸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

2. 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阅读与第一单元主题相关的书籍。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口头评价。

2. 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书面评价。

参考资料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2.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册3. 课外相关阅读材料。

Unit1Makingfriends教案导读表格式教案

Unit1Makingfriends教案导读表格式教案
能读出并理解新词say、and、goodbye、toy、friend、good的意思。
理解句子“I say‘Hi’and‘Goodbye!’”“I listen with care.”“I share my toys.”“I help my friends.”“I am nice to my friends.”的意思。
Unit1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六课时)
单元主题:Making friends(交朋友)
本单元的主题是Making friends,属于“人与社会”范畴,涉及“怎样跟朋友打招呼”;也属于“人与自我”范畴,涉及“怎样能成为一个好朋友”。
一、单元整体分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课程的实施要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以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以及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2022版课标的课程六要素新增了“主题”和“语篇”两个要素,并突出了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单元整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先从整体安排教学环节,形成单元框架结构。无论是单元整体框架,还是课时教学,都要有学生的学习活动作支撑,围绕单元学习重点、促进单元目标的达成,因此学习活动要体现整合性和纵深性。
语篇一是一节对话词汇融合课,围绕子话题“How do we greet friends?”而展开。教材通过Wu Binbin和MikeBlack第一次见面打招呼的情景对话,让学生感知教材语言的语用和语义,学习日常打招呼的交际用语,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名字,教师与孩子们在互动的情境下体会礼貌用语。
语篇二是一节听读课,通过Mike Black和Sarah Miller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巩固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学会认识身体的部位名称。孩子们在互动的情境下熟练掌握自我音。

第一单元备课教案:教学目标及措施详解

第一单元备课教案:教学目标及措施详解

教案是教师备课时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它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教案起到承接学科标准和教材的作用,既可以帮助教师熟悉、掌握教学内容,也可以协助教师理清课堂教学的布局和组织。

本文将详细介绍第一单元备课教案的教学目标及措施。

一、教学目标第一单元备课教案的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分数的含义和性质,并掌握分数的基本算方法和应用。

1.知识目标(1)掌握分数的概念及其代表的含义。

(2)掌握分数的类型,了解带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

(3)掌握分数的约分和通分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4)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方法。

(5)掌握分数的应用,能够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1)通过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相互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拼搏精神和永不放弃的信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教学措施1.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概念、带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约分和通分、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等几个方面。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数学知识的实践性与应用性,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2.教学方法本单元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其中包括:(1)讲授法。

讲授方法是教学的基本方法,对于分数的概念、带分数和假分数等基础知识的讲解,需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2)归纳法。

通过大量的例题演练,让学生总结出分数的约分和通分方法、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律等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探究法。

采用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

五年级下册英语人教版第一单元教案(精选8篇)

五年级下册英语人教版第一单元教案(精选8篇)

五年级下册英语人教版第一单元教案(精选8篇)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的教案篇一一、教法建议本单元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能听、说、读、写四会,掌握从A到N14个英语字母,并能正确辨认其中的三个元音字母,即Aa,Ee,Ii。

能认读其印刷体和手写体字母的大小写形式,注意书写格式、笔划、笔顺合乎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抛砖引玉】1.英语字母教学是入门阶段的一项主要的教学内容,为了使字母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应通过看、听、说、练四个方面解决。

(1)看是指看老师口型,善于模仿教师发音。

(2)听是指听录音学字母,对初学者来说Cc,Gg和Jj是比较难读准的,因此应仔细去听。

(3)说是指实践,即通过听、看过程使学生达到独立地、正确地读出字母。

(4)练是指通过看、听、说的反复训练,善于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

2.积极创设语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1)本单元的口语训练主要围绕Greeting展开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Hello!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进行会话。

(2)教师以身示范,亲切地向学生打招呼,尽量给学生创造英语情景,如:Hello!或Good morning, My mane is Lin Lina. What’s your name? How are you?等,通过语言交流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运用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培养学生反应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

如:Stand up! sit down, please. Listen to me. Open your books. Close your books 等课堂用语,教师可用手势表明其含义。

学生听懂后,会迅速做出正确反应。

(4)使用pair work培养学生自我展示能力。

【指点迷津】本单元难点知识1.字母的书写格式。

对初学者来讲,小学的汉语拼音对学习英语字母有一定的干扰。

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14个字母的大小写格式,避免书写错误,做到书写正确、美观。

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案3篇

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案3篇

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案3篇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教学内容】 A Let\s learn【教学重点】单词:father (dad), mother (mom), grandfather(grandpa), grandmother (grandma), man, woman【教学难点】家庭成员单词的认读【教具准备】1.有关家庭成员的图片2.单词卡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教师让学生拿着自己的家庭照,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并指着其中的人物做介绍:He’s my father. She’s my mother.2. 让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着,举起自己的家人照片做问答练习:Who’s that man? Who’s that woman?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1.教师出示Chen Jie的图片问学生:Who’s this girl?让学生回答:She’s Chen Jie.并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2.教师分别出示father, mother的图片,问学生:Who’s that man (woman)?引导学生说出:He’s Chen Jie’s father(dad). She’s Chen Jie’s mother (mom).并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3.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father, dad, mother, mom, man, woman, 让学生把这些单词卡贴到黑板上相应的图片下。

4.教师:There are 4 people in Chen Jie’s family, too. Do you know who are they?可先让学生猜,再出示图片教读单词:grandfather (grandpa), grandmother(grandma), brother, sister, 并把图片贴到黑板上,形成family tree.注:教师向学生说明grandpa, grandma多用于口语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童年的愿望
1-1 等我也长了胡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大意。

3.通读课文,发现诗歌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自主学习生字,小组合作领会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通读课文,总结诗歌写作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童年的愿望,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儿童的心愿得不到大人理解时的遗憾和无奈。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童年的愿望,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等我也长了胡子
去探险
长出胡子讲故事希望爸爸理解“我”
当上爸爸
去动物园
表达——我的愿望
教学目标:
1.能用流利、通顺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愿望。

2.展开想象,自由写作,思路清晰连贯。

3.说出自己的真实愿望,并乐于表达自己愿望的产生原因及为了实现愿望而付出的努力。

教学重点:写出自己最迫切、真实的愿望。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愿望写具体。

板书设计:
愿望是什么?(具体)
为什么有这个愿望? 真实 如何实现愿望? 真心
愿望实现,会做什么?
1-2 播种希望的日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并能准确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本课所学词语。

我的愿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情感变化,体会爷爷的良苦用心。

2. 学习爷爷播种希望的行为与勇气。

3.体会冒号、双引号和省略号的用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1—2 播种希望的日子
草垛庄稼锄头中旬农场泥浆哄骗翻身
哞哞懂事不宜慈爱
1-3 苦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生字,并能准确运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所学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情感的变化。

3.学会从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去感知爱的存在,学会用爱去回报。

教学重点:目标1、2。

理解“苦”字的含义。

板书设计
1—3 苦糖
感兴趣
紧张、害怕爱
担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