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a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4及参考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4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 )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政治思想B、经济思想C、社会思想D、文化思想2、( B )政治思想史沟通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史和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桥梁。
A、古埃及B、古罗马C、迈锡尼D、马其顿3、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
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开始在( C )全面地走向繁荣。
A、意大利B、罗马C、欧洲各地D、英国4、伏尔泰猛烈地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以自由、所有制和平等为公正社会的秩序原则,主张个人自由,主张共和制,代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 D )思想特征。
A、封建贵族阶级B、地主阶级C、小资产阶级D、大资产阶级5、拿破仑主持编制的《民法》法典以( A )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法典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确定了农民土地私有制,这些都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A、法国大革命B、英国革命C、文艺复兴运动D、宗教改革6、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 B )的认识定点。
A、天人合一B、重民思想C、抑民思想D、重农思想7、( C )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
A、民轻B、民权C、民本D、民主8、( A )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
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
A、周敦颐B、胡瑗C、韩愈D、邵雍9、( C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
他继承发展前人思想,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
A、程颢B、程颐C、朱熹D、张载10、在王守仁的心学中,心有多层含义。
心不是( D )。
A、人的感知和认识B、天地万物的本原C、心的道德属性D、一个物质器官二、名词解释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试题(北大2004级中国哲学研究生课程班)
1,解析“政治”、“政治哲学”概念。
2,谈“五帝”事迹表现出的政治理念。
3,论中国上古“上帝”观念的政治意义。
4,试比较上古中国与古希腊政治发展模式的差别。
5,谈墨家“天志”、“明鬼”的政治意义。
6,举两例叙述中国古代学者用神权冲击君权的尝试。
7,叙述诸子百家出现的时代背景。
8,谈“中庸”在中国上古政治变动中的体现。
兼列举反面经验教训。
9,谈孔子如何应对旧的贵族等级制。
10,谈“孝”在封建统治中的政治作用。
11,试论儒家、墨家、法家政治思想层次的高低。
12,谈“中庸”思维方式如何影响我国古代和今天对政治问题的处理。
13,谈孟子的政治思想。
14,荀子如何论君?
15,董仲舒如何论君与天的关系。
16,谈管仲、子产、李悝等人的改革思路。
17,论法家之“法”。
18,法家之“法”得以推行的根据。
19,论封建统治者的阴法阳儒。
20,道家之“无”在政治上的体现。
21,道家为什么声称“不尚贤”、“绝仁弃义”?。
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题一、判断正误(请根据你的判断,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 √ )2. 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上是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与儒学同处于官方正统地位。
(×)3.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具有强大内聚力、扩散性和凝固力的外放型社会。
(×)4. 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
(×)5. 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6.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
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 √ )7.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 √ )8. 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管理和任免,边防、兵备布置,出纳军事密令等。
(×)9. 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10. 明朝州有二种类型,一种称直隶州,另一种称府属州。
( √ )11. 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篡的《唐六典》是我国最早的行政法典。
( √ )12. 《大清律案集解附例》是一部以《大明律》为基础编订的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部完备法典。
(×)13. 清代属正式官职,由府主供养。
(×)14. 《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
( √ )15. 府兵制在初期为兵农合一,但逐步有向兵农分离的趋势。
(×)二、单项选择题。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1 .()设计的理想国是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
这种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
A. 斯多葛 B .柏拉图 C .莫尔 D .圣西门2 .()是布丹对西方政治思想做出的最大贡献。
布丹继承了马基雅维利提出的“ 国家理性” 这一概念,进一步发展了古代已经存在的()概念,并最终使其成为近代欧洲政治学理论的主流话语。
A .主权理论主权B .社会分工合作C .教权至上教权高于王权D .父权论英王神圣不可侵犯3 . 14 .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为主要特征的。
A . 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B .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C.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 D .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4 .荷兰政治思想家()较早地对自然法的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初步地提出了自然权利的主张。
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在主权理论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A. 奥兰治 B .格老秀斯 C .斯宾诺莎 D .霍布斯5 . 18 世纪的法国,就政治思想的发展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和以卢梭为代表的()。
两派均从自然状态、自然法、社会契约等基本的政治概念与研究方法出发,提出了分权制衡、人民主权等重要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A. 保守派激进派 B .立宪派改革派C .宪政派民主派D .自由派民主派6 .()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表现。
A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B .亚当· 斯密C .邦雅曼·贡斯当D .伊曼努尔· 康德7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制定的()。
A .商鞅《商君书》B .韩非《韩非子》C .李悝《法经》D .李斯《焚书令》8 .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的认识顶点。
中国政治思想史题目
1.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过程中,以下3个方面的因素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为什么周公提出“天命不常”,作用,意思?3.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4.愚民政策,孔子认为:5.如何达到富民的目的,荀子提出了如下一些措施:6.老子的无为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7.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主要包括:8.墨子的政治思想理论包括:9.关于法家思想的特点:10.关于实行法治的具体原则,主要有以下3点:11.关于韩非提出的“势”的内容就是:12.为了保全君主手中的权势,韩非除告诫君主必须操二柄,不让臣下染指德与刑的权力之外,还具体强调以下几点:13.秦汉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14.“九品中正制”是指:15.统治者之所以崇尚和采纳“清静无为”的黄老道家思想作为政治指导思想的原因:16.葛洪的政治思想主张的是:17.罗隐的政治主张:18.贾谊治理国家的思想:19.康的观点:20.朱熹主张21.王守仁政治思想的核心22.君主专制的日益腐朽表现为4个方面:23.黄宗羲如何论“天下为公”?24.王夫之指出:25.王夫之提出了什么样的治国策略?26.张之洞的口号27.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以夷制夷”包括两层级含义:28.康有为的政治纲领:29.康有为《大同书》中提出了末来大同世界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是:30.对大同思想的评价:31.皱容对资产阶级共和国蓝图的设想:32.皱容的主张的作用或影响:33.章太炎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34.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明确提出“建立民国”分为三个时期即:35.所谓五权,36.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孔子“仁”和“礼”2.小国寡民3.性善论4.《资政新篇》5.黄老之学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简述马基雅维利和韩非思想的异同点。
2.简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3.评述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理论。
4.简述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论述中国古代主要政治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试评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孔子“仁”和“礼”答:仁和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仁与礼是相辅相成的,仁是道德境界,礼则是实现这种道德境界的唯一途径,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
孔子所说的仁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涵:①爱人为仁。
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社会的各个等级之间都应该相互仁爱。
②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认为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
③仁的特征是厚重敦朴,仁的根本是孝悌。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礼是指人们必须遵循行为规范。
广义上的礼,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原则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各方面的文化规范。
孔子认为,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
2.小国寡民答:“小国寡民”是老子的政治理想,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具有下列特征:①国家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②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器具;③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的生活十分满足;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
老子认为人类群体生活所必须的伦理规范、礼仪制度都没有价值。
他之所以把小国寡民作为理想中的社会,根本上取决于他的社会认知意向。
老子运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他认为人类社会不是进化的而是倒退的,所以其思想具有浓重的复古倾向。
《中国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A
名姓线级班封密别系★★★★★★★★★★★★★★★★★★★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周公(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他根据周初的政治形势,系统地阐发了以★★明德慎罚、敬天保民为主要内容政治思想。
★★★★2、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和内省修身,这主要基于他对仁与礼★★★的理解。
★★★3、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中,孟子重仁,荀子重礼,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术传统。
★★★4、从圣人乱天下的观点出发,庄子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君主与盗贼实际没有差别。
★★★5、墨子最初受业于儒家,后来,由于思想观点不同,转而另辟蹊径,成为墨家的★★★创始人。
★★★★6、在前期法家中,重视“法”,申不害重视“术”,而慎到重视“势”。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在继承的前提下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
★★★7、从东汉到魏晋,统治集团中逐渐形成一个带有贵族色彩的阶层,★★★他们拥有特殊的政治与社会地位,其影响由南北朝一直延续到唐代。
★★★8、即位之初,即废除积弊甚深的九品中正制和辟举制,实行公开考★★★试的办法以甄别录用人才,这就是科举制的初始。
★★★9、为了同佛教和佛教思想对抗以实现彻底的反佛倡儒,在借鉴佛道二教★★★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以排佛倡儒为主旨的道统学说。
★★★★10、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适应了我国封建社会从前期到后期转★★★变、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的需要。
程朱理学成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
二、选择题(含多项、单项选择)(每项2分,共20分)(把正确的选项前的序号,填入题内或题后下划线上)11、的“天人合一”思想,标志着先秦儒学向着神秘主义转化的完成。
A、董仲舒B、孟子C、柳宗元D、庄子12、正是以老庄学说解释、论证儒家礼法名教,以儒为主、儒道结合的一种政治哲学思维,目的是为汉以来的纲常名教进行合法性论证。
A、宋明理学B、魏晋玄学C、先秦哲学D、乾嘉汉学13、盾冲突尖锐化的结果,也即是人类社会自身矛盾化的结果。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1)参考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1)参考答案一、1.C 2.A 3.A 4.A 5.A 6.A 7.C 8.A 9.C 10.D 11.C12.B二、名词解释1.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思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
西塞罗信奉斯多葛派的学说,并将希腊政治哲学特别是斯多葛派的政治哲学介绍到罗马。
在维护共和传统反对专制独裁的斗争中,他又对罗马共和国的实践和精神进行了思考和理论上的总结。
西塞罗政治思想的代表主要是《论共和国》(或《论国家》和《论法律》。
西塞罗依据罗马共和国的传统探讨罗马国家的实质,重新定义国家。
他给国家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国家是人民的事业。
”西塞罗的国家概念突破了古希腊“城邦”概念的狭隘界限。
他不再把国家理解为狭小的公民自治团体,而是理解为“问民的联合体”。
在西塞罗的国家概念中,还特别强调法律的作用。
他认为法律的纽带是国家的实质。
没有共同遵守的法律,就没有国家。
西塞罗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它超越了城邦时代政治时代政治学在人与奴隶、公民与没有公民权的人、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设立的界限,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
3.阿奎那根据他对法的基本认识,把法分为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四类。
在阿奎那法的分类的思想中,他的着眼点是要将上帝的永恒法置于一切法律之上,而且要论证教会法应高于国家的法律。
按照阿奎那的划分,永恒法是上帝的理性,使用于整个宇宙,是一切法律的本原。
永恒法是最高的法,是一切法的来源,自然发和人法都要服从永恒法。
4.在汉以孝治天下政策的长期作用下,东汉兴起了名教思潮,严格君臣纲纪、礼制规范,重建秩序的思潮盛行。
(完整word版)中国政治思想史考题整理
中国政治思想史考题整理1.孟子、荀子人性论的异同?答:(异)①“性”所指不同。
孟子“性善论"中的“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
“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
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谓之性,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②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
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舜,不为桀纣”,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
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③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
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
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
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
从大方面来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同)①人性追求同一目标为“善”。
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终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地论“明人论”,即“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向善而不是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不难看出它不仅提出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向善的追求。
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们进步,达到人人为善,合于善也。
中国政治思想史习题(综合练习题)
中国政治思想史(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商周到春秋战国,是我国政治思想从()的时期。
2.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
3.殷商时期,王权专制思想的基础是()。
4.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为特色。
5.在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与()。
6.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世卿世禄制。
春秋时代,()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7.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的思想对于当时和后世影响最大。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由()制定的()。
9.儒家学派的政治思想以()为特色。
10.()基于性善而提出了仁政主张,(荀子)基于性恶而提出礼治为主、法治为辅的治国方针。
人性说为儒家宗师的政治思想建构了理论基础。
11.()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理论,形成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思想体系。
12.秦之前,()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自秦始,()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13.秦朝实行()的官僚制度。
14.秦朝时发生的()是一场巨大的文化劫难,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体现。
15.作为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
16.秦国改革和谋求继往开来的指导思想是()思想。
17.汉武帝时,()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
18.性品说是()在人性问题上的基本看法。
它是对儒家人性学说的继承与改造,使其更加精致、完整、系统,推动了人学的发展。
19.西汉末,儒学中的神秘成份增大,发展出()。
东汉则给予其官方身份,使之成为东汉政治思想的主流。
20.西汉初,汉惠帝四年“除挟书令”,命民间献书,诸子百家之学逐渐复苏,思想文化领域又出现了比较活跃的局面,这就是历史所称的()。
21.在汉代,经书因书写文字的不同,分为今文经和古文经两种,相应地形成了()和()两大流派,两派都着力竞争儒学的正统地位。
中国行政思想史试题两套含答案
中国行政思想史(A卷)一、解释名词:每题5分,共35分。
1. 余一人答案要点:商代(1分);国家元首称谓(1分);专制统治与王权独尊(3分)。
2. 敬天保民答案要点:周公(1分);敬天保民,慎刑罚(1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3分)。
3. 有恒产者有恒心答案要点:孟子(1分);恒产就是固定产业,指土地和园宅(1分);恒产是人们的生活保障,是统治的中心环节,恒产是恒心的物质前提(3分)。
4. 循名责实答案要点:申不害(1分);君主制定职责分工的规章(1分);官吏按照规章办事(1分);君主根据规章考核臣子,是专制统治的手段,具有一定的管理学价值(2分)。
5. 尚同答案要点:墨子(1分);天下之乱在于异义,尚同由此提出(1分);由君主或天子制定统一的刑法政令,是一种专制统治思想(3分)。
6. 弱用之术答案要点:老子(1分);“弱”是道的最根本属性(1分);守弱是保持事物合于道的最妙手段,在认识上是一个极大贡献,但其缺陷在于并不是所有的弱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胜刚强(3分)。
7. 人性好利答案要点:慎到(1分);商鞅,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为了追逐名利,统治者应该采取利导手段(2分);韩非子,利是人的本能需要,政策要建立在利得基础上(2分)。
二、解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请分析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注重从总体上论述如何巩固统治秩序,对当时可行性政策缺乏研讨(4分);1.孔子(2分):仁政思想(2分);2.孟子(2分):人性善(2分);王霸道统一(2分);3.荀子(2分):性恶论(2分);礼法结合(2分);2. 请分析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政治意义。
答案要点:国家为君主之本,庶民为国家之本,所以安定民生为政治之本(4分)代表人物:孟子(2分),唐太宗(2分);价值:认识到了民众的政治价值(4分);缓和了阶级矛盾(4分);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理论参考(4分)。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25分。
中国政治思想史题目
中国政治思想史题目一、中国古代税收制度: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以土地税(包括依附于土地的户税与丁税)为主,以商税(包括关税与市税)为辅的税收制度。
1、井田制:井田制是西周时的土地制度。
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亦即属于周王。
周王把土地分赐给各级贵族,让他们世代享用。
他们只有享用权而无所有权,所以不准转让和买卖。
井田制度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体现了我国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部分。
它与宗法制度紧密相连,在西周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初税亩:初税亩是我国征收田税的最早记载。
这种税收以征收实物为主。
鲁国正式推翻过去按井田征收赋税的制度,改行“初税亩”。
即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须按亩交纳土地税。
这是第一次承认私田的合法性。
实行“初税亩”反映了土地制度的变化,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初税亩”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从奴隶制赋税向封建制赋税制转化的开端。
到了秦国商鞅变法时,承认通过买卖所获得的土地所有权。
3、租庸调制:唐朝的租庸调税制是对唐朝以前我国两千多年来各朝代所实行的实物税的总结。
官僚贵族享有罢免租庸调的特权。
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的,国家征收租庸调时只问丁身,不问财产。
租庸调税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税收制度的集成,并有一定的创新,内容比较系统和完整。
因此,在我国封建税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两税法:两税法是唐朝中叶实行的用以取代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
自唐玄宗开元以后,均田制度逐渐废弛,与之相适应的租庸调也难以为继,封建大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减少。
因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限6月纳清,秋税限11月纳清,故称“两税”(亦有一说因其分为户税、地税两项)。
两税法变租庸调以人丁为征收赋税标准的原则变为以财产、主要是土地为征收标准的原则,是中国古代税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两税法实行初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后来,弊端丛生,征敛趋于苛重。
其税制的基本原则为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奉行。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
中国政治思想史一、名词解释1. 法家2. 公车上书3. 黄老之学4. 《劝学篇》5. 儒家6. 李鸿章7. 性三品8. 君利中心论9. 法后王10. 道统论11. 王守仁1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3. 天命不常14. 玄武门之变15. 皇帝16. 玄学17. 格物致知18. 二程19. 贞观之治20. 《淮南子》21. 洪秀全22. 知行合一23. 天人合一24. 人性好利论25. 道二、简答题1. 朱熹的政治思想2. “敬德保民”的内容。
3. 贾宜尊仁义与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4. 龚自珍的政治思想5. 洪仁玕的政治思想6. 道的特点7.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8. 洪秀全的政治思想9. 德治的内容。
10. 林则徐的政治思想11. 王通政治思想的构成。
12. 张载的政治思想13. 简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术宗旨14. 柳宗元政治思想的内容。
15. 顾炎武的政治思想16. 梁启超的政治思想17. 李鸿章的政治思想18. 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19. 老子无为而治的内容。
20. 简述韩愈的道统论。
三、论述题1.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2. 论述道家弱用之术的构成内容。
3. 试论述“仁政”的内容。
4. 论述墨家兼相爱、交相利说的内容与特点。
5. 论述玄学的基本特点。
6. 论述贞观集团的治国策略。
7. 论述李觏的义利观。
8. 试论述朱熹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9. 谭嗣同的政治思想。
政治学概论模拟试卷A与答案
政治学概论模拟试卷A与答案模拟试卷A《政治学概论》模拟试卷 A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不定项选择(每题4分,共20分)1、实⾏总统制的国家包括()A美国B俄罗斯C德国D⽇本2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来源包括()A历史资源B意识形态资源C有效性资源D个体领袖魅⼒3、普选权最先开始于()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4、新加坡政党制度属于典型的()A两党制B 多党制C ⼀党独⼤制D 法西斯政党制度5、民主政治的最早实践是()A 城邦民主制B 巴黎公社C 宪章运动D 美国独⽴战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总统制2、合法性3、多党制4、政治社会化5、国际政治三、简答(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现代政党的基本功能。
2、政治⽂化传播的途径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结合实际,谈谈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和当前遇到的挑战。
《管理伦理学》模拟试卷 A 答案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不定项选择(每题4分,共20分)1.AB2. ABCD3.A4.C5.A⼆、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总统制是发源于欧美地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由选民分别选举总统和国会,由总统担任国家元⾸,同时担任政府⾸脑的⼀种政体形式。
2、合法性“合法性”即指正当性,或正统性。
是指政治系统使⼈们产⽣和坚持现有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
3、多党制指⼀个国家通常由不确定的两个以上政党通过竞选联合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
多党制起源于法国。
4、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通过学习和接受⼀定的政治⽂化⽽获得政治属性、形成政治⼈格的过程,同时也是政治系统传播主导政治⽂化的过程,是两者的有机统⼀5、国际政治是指⾏为体特别是主权国家为了⾃⾝权益的需要实施外向决策的活动及相互作⽤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全球范围内战争与和平、强权与民主、竞争与发展、结盟与不结盟、动乱与秩序等现象和关系的统称。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
答: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解为主,充分体现了重民思想。
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主张以民情见天命的思想。
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2、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仁和仁政,主张德治和教化;道家的老子反对严刑峻法,认为民众生活贫困是因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却奢侈腐化,大力提倡无为政治;在社会治理政策上,墨家的墨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3、西汉时期的贾谊,他的重民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了民的地位和作用。
指出民是国家之本、政治之本,民心向北会直接影响统治者的成败行失,提出与民为敌,民必胜之的思想。
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4、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三点:一、立君为民。
二、民养君。
三、民择君。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就人才问题:他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众之中有大量人才,因此他一生也培养和推荐了不少人才。
6、柳宗元的民本思想有: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
所以民是国之根本,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
7、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表现在王安石变法注重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
8、明清时期的朱元璋,在明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生产争需恢复,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
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评价和意义:古代重民思想史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
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通知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钟敏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a_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a_参考答案****学院20**—20**学年第*学期《中国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A卷供****专业使用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明德慎罚2、克己忍让3、孟子4、君主5、儒家6、商鞅7、门阀士族8、隋文帝9、韩愈 10、封建专制二、选择题(含多项、单项选择)(每项2分,共20分)11、A、董仲舒12、B、魏晋玄学13、C、柳宗元14、C、养生保行 D、功利主义 15、A、集大成者16、B、顾炎武17、C、林则徐18、D、资政新篇19、A、戊戌变法 20、B、民本主义三、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10分)21、(√) 22、(×) 23、(×) 24、(√) 25、(×)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26、为什么说孟子对人性的认识从根本上说是片面的。
答案要点:(1)、性善论完全忽视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定作用。
(2)、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之间的差异。
(3)、用抽象的人性代替了具体的人性。
27、老子的无为政治主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案要点:(1)、不尚贤,使民不争。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3)、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4)、慎征伐。
28、西汉初年,黄老思想流行的社会背景。
答案要点:(1)、统治集团主要成员来自于社会下层,对秦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认真汲取。
(2)、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
社会资源极度匮乏,经济困境较深。
(3)、在在秦末农民战争打击下,统治基础薄弱,政治上内外交困。
(4)、强秦暴政为法家学说带来恶名,汉初思想界呼唤一种能够纠秦之弊的学说。
黄老学派适应了相对宽松的思想文化发展局面。
29、简述洪秀全的社会变革思想。
答案要点:(1)、倡导变革的思想主张。
倡导建立天下一家、公平正直的社会。
(2)、反对“六不正”的思想。
制定《十款天条》。
(3)、奉天诛妖的反清思想。
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王朝封建集团。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30、试述秦汉隋唐时期政治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及特征。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模拟试题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孔子“仁”和“礼”2.小国寡民3.性善论4.《资政新篇》5.黄老之学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简述马基雅维利和韩非思想的异同点。
2.简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3.评述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理论。
4.简述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论述中国古代主要政治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试评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孔子“仁”和“礼”答:仁和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仁与礼是相辅相成的,仁是道德境界,礼则是实现这种道德境界的唯一途径,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
孔子所说的仁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涵:①爱人为仁。
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社会的各个等级之间都应该相互仁爱。
②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认为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
③仁的特征是厚重敦朴,仁的根本是孝悌。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礼是指人们必须遵循行为规范。
广义上的礼,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原则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各方面的文化规范。
孔子认为,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
2.小国寡民答:“小国寡民”是老子的政治理想,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具有下列特征:①国家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②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器具;③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的生活十分满足;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
老子认为人类群体生活所必须的伦理规范、礼仪制度都没有价值。
他之所以把小国寡民作为理想中的社会,根本上取决于他的社会认知意向。
老子运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他认为人类社会不是进化的而是倒退的,所以其思想具有浓重的复古倾向。
《中国政治思想史》简单题
二简答题1、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一)思想形成期先秦时期。
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有儒家政治思想、道家政治思想、墨家政治思想、法家政治思想。
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中华文化典籍。
(二)思想发展期秦汉隋唐期。
逐步确立了以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同时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
中国政治思想进一步发展。
(三)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1)出现以朱熹、王守仁为代表的宋明理学。
(2)出现陈亮、叶适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
(四)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时期。
对政治思想进行反思,出先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潮。
(五)思想转型期步入近代时期。
西方思想的传入使政治思想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化。
(六)思想变革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终结,出现反映社会变革的思想即辛亥革命思想。
2 中国思想史的特点(1)重实际而不尚玄理。
(2)多因袭,少创造。
注重经学形式,以注经阐释己意(3)、重辩证思维(儒、道、释等)。
(4)、重政治与民本思想的结合。
(5)、重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自然哲学成分少。
如儒家思想。
3、先秦“四民分居定业论”管仲(1)齐国管仲政治主张之一。
(2)原因:认为民杂居在一块容易混乱,导致社会不稳定。
(3)主要内容:运用行政权力将(士农工商)按职业划分居地,户籍制度进行严格管理。
(4)目的:使民心安。
相语以事,相亦以巧,相陈以功。
4、范蠡的(持盈,定倾,节事)的思想治理国家要三件事:这三者的结合即天时地利人和。
持盈:顺从天道。
国家强盛时要设法保持下去,因势引导。
盛而不骄,赢而不溢。
节事:顺从地道。
平时治理国家政事要得当。
定倾:顺从人道。
国家将要倾覆时要设法转危为安。
5、孟子的民本思想(1)理论基础:人性善。
人心是政治行为的基础,政治是道德主体即仁心扩充的结果。
(2)政治道德化的基本思路A. 政治是道德的延伸。
孟子的王道仁政说,是以德治为其运行基础的。
B.政治领袖应由仁德之君担任,君心则是关键;施行仁政,致天下太平。
《中国政治思想史》A答案
1、孔子的伦理原则与政治原则是浑然一体的,可称之为伦理政治。
第一.伦理原则。孔子把人际关系主要概括为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四个方面。夫妇问题基本没有涉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他用过许多概念,如仁、义、忠、恕、孝、信、智、勇、温、良、恭、俭、让、慎、直等等,要之,可以礼、仁为纲。
第二.无为政治的内容和实现无为的手段。《老子》的无为决不是纯因自然或消极的观望,而是一种政策,用于实际叫做“为无为”。在《老子》看来,当时人们都是沿着“有为”的道路行事,这些正是产生祸乱的根源。“为无为”首先要把这一切祸源铲除。为了把人们从有为的道路上拉到无为的道路上来,《老子》想了许多主意,要之有二,一是劝统治者减少活动,二是使民失去有为的条件。对统治者,《老子》要求他们减少政事活动,总的原则是“三去”,即轻刑罚、慎用兵、尚节俭。
5、《老子》的政治指导思想,可称之为“无为政治”。
第一,“无为”的提出,既有哲学根据,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从哲学上讲,《老子》认为“无”是万物的本源和本性,“有”生于“无”。因此,应守住“无”,而反对“有”。“无”表现于人事便是无为。《老子》指出,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伪、恶、丑现象。一般人只限于鄙弃这些伪、恶、丑,《老子》却要揪出造成伪、恶、丑的罪魁祸首。在老子看来,罪魁祸首正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和欲望,即有为。
所以说它不正确,是因为它混淆了政治关系与道德关系。政治与道德是不同范围的两回事。政治关系决不是道德关系,它首先是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集团的利害关系。解决其间的矛盾不是靠道德的说教与规劝,而是靠权力、暴力。把道德与政治混为一谈,就掩盖了政治的本质。
从认识上来看,过分强调道德便堵塞了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认识。
4、在势、法,术方面,韩非无疑是集大成者。他明确地宣布,势、法、术三者都是帝王手中的工具,三者缺一不可。韩非除把三者结为一体外,在内容上也多有发挥,与法家先辈相比,势、法,术均有新的特点。第一、势治以及自然之势与人为之势。在势、法、术三者当中,韩非更注重势。他把势分为“自然之势”与“所得而设之势”,即人为之势。第二.法治与以法防奸。“法者,事最适者也”.‘所谓“事最适者”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利于君主之用,也即“治事”。治事的中心是尊公废私。为了使所有的人都能遵法、守法,以法律为准则,法要详细具体。韩非认为,臣的作用和使命是贯彻法令。韩非主张依法治国,针对贤人政治,他提出:“上法而不上贤。”第三、术治与驭臣之术。术有君主驭臣之术,也有臣弄君之术。韩非是君主的讴歌者,他所讲的术都是维护君主专制的驭臣之术。由于韩非把君臣关系视为虎狼与买卖关系,所以除了讲考课监察之外,更多的是讲阴谋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