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新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导管 集气瓶
酒精灯⑹移(把导管移出水铁槽) ⑺熄(熄灭酒精灯架)
3.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台在瓶口,看是否复燃。水槽
4.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看是否复燃。
5.注意事项: 发生装置 121/120//1202/21021
收集装置
2
第二页,共十页。
注意事项
⑴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一、用高锰酸钾(ɡāo měnɡ suān jiǎ) 制取氧气
1.装置 发生装置:加热固体装置
(zhuāngzhì) 收集装置: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2.步骤: ⑴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⑵装(装药品在试管中,塞紧单孔)
⑶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⑷点(s试(hì点g管uǎ燃n) 酒精灯加热)
⑸收(收集气体)
锰酸钾制取和收集
氧气的装置(zhuāngzhì)图,请
指出其中的错误并
加以改正。
①酒精灯加热(jiā rè)部 位②试管口朝上倾斜
③导管伸入试管太长
④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⑤12铁/10/夹2021夹得离管口太近
应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导管只要稍稍伸出橡皮塞
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铁夹应夹在距管口约1/3处
121/120//12不02/210需21 要消耗能源,能消耗掉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9
第九页,共十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2.初步学习自 主设计(shèjì)装置来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发生装置:加热固体装置。收集装置:排水法或向
⑵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23张PPT,内嵌音视频)
C.使用该装置可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可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四、实验方案评价
1.方案:科学合理、安全、环保 2.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节约药品 3.实验: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热毛巾捂住、酒精灯微热
【拓展1】某同学将装置改为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 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能观察到_长_颈__漏__斗__下__端_形__成__一__段_水__柱__ 现象,或_抽__拉_活__塞___时,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则 装置气密性良好。
3.把红热木炭插入盛有氧气集气瓶时,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防止集气瓶中的氧气逸出
课堂小结
一、反应原理和药品的选择 二、制取装置 三、装置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固体加热
固液常温
排水法
向上/向下排空气法
达标检测
1.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里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甲烷,请 将如图方框中气体的发生装置补画完整。 (2)若用B装置采取排水法收集,请简述操作步骤。
气密 堵住导管口,向漏斗中加水,若形成 检查 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分 液 漏
优点
可通过活塞开关控制液体的滴加来控 制反应(可控制反应速率)
斗
气密 检查
关闭活塞,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 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 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同类型装置
三、常见装置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优点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B或C装置均可作制取CO2的发生装置,C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 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 关闭弹簧夹,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装置内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回长 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2)若用装满水的D装置收集一瓶O2,气体从b进,请把装置D补 画完整(只画导气管)。
【精品推荐】2020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件新版新人
实验突破
1.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 ( B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分别是氧气制取、收集、验满 及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实验突破
3.某同学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 导致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 ( D ) A.实验前,将铁丝用砂纸打磨干净 B.在集气瓶底部铺了一层细沙 C.将细铁丝绕成了螺旋状 D.点燃火柴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C )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离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 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内壁的水倒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谢谢观看,敬请指导
天平两臂平衡,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两臂不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例1在天平图下方呈现“=”,让学生用等式表达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从中体会等式的含义。教材使用了“质量”这个词,是因为天平与其他的秤不同。习惯上秤计量物体有多重,天平计量物体的质量是多少。教学时不要把质量说成重量,但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例2继续教学等式,教材的安排有三个特点: 第一,有些天平的两臂平衡,有些天平两臂不平衡。根据各个天平的状态,有时写出的是等式,有时写出的不是等式。学生在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与感受中,能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含义。第二,写出的四个式子里都含有未知数,有两个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便于学生初步感知方程,为教学方程的意义积累了具体的素材。第三,写四个式子时,对学生的要求由扶到放。圆圈里的关系符号都要学生填写,学生在选择“=”“>”或“<”时,能深刻体会符号两边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符号两边的式子与数则逐渐放手让学生填写,这是因为他们以前没有写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与不等式。
2019-2020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
编后语
听课对同学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一、听要点。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要点就是老师们在备课中准备的讲课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同学们对此要格外注意。例如在学习物理 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节课就基本掌握了。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 象:①木炭剧烈燃烧,发出_白__光___,放出热量; ②澄清的石灰水变_浑__浊___。 结 论:碳+氧气―点―燃→_二__氧__化__碳__ (C+O2―点―燃→_C__O_2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现 象:剧烈燃烧,_火__星__四__射__,放出热量,生成一种_黑__色__固__体__。 结 论:铁+氧气―点―燃→_四__氧__化__三__铁__ (Fe+O2―点―燃→__F__e3_O__4 __)
3.[2017·呼和浩特]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 回答下列问题:
A . B. C. D . E . F.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分__液__漏__斗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装置 A~D 中,应选用的装置是_B_D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过__氧___化__氢___
4.如图所示是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全过程的操作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 题:
(1)指出图中a、b仪器的名称: a_酒__精__灯___;b__烧__杯___。 (2)将烧红的木炭伸入集气瓶中时,应_缓___慢__(填“缓慢”或“迅速”)伸入,效 果更好。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__出___白__光__,__放__出__热__量__。
2020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
本实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性质。
学生通过亲自动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氧气的性质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实验探究收获与体会。
通过实验操作
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氧气的一些性质
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任何一个科学结论的获得,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
而且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水溶性等
例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亲自动手制取气体物质,要求规范的操作对以
备课笔记。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优
我!
导学导练
【小组讨论】 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当气泡 _连__续__并__比__较__均__匀__地__放__出___时再收集,否则收集气 体中混有空气,使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6.停止加热时,应先将_把__导__管__移__出__水_ 面 ,再 ____熄__灭__酒__精__灯____________
(“查”“装”“定”“点”“收”“离”“熄”) a.连接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将少量的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 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c.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d.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再固定在药品所在 的部位加热;
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f.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
四氧化 三铁
4
导学导练
【小组讨论】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 药__品__中__所__含__的__湿___存__水_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在试管 口处遇冷液化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铁架台的铁夹要夹在距离试管口的处__1_/3______ 3.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 _加__热__时__高__锰__酸__钾__粉__末__进__入__导__管 4.加热时要先使试管_均__匀__受__热___,然后将酒精灯 ____外____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集中加热
集装1
我!
课后作业
能力提升
6.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 满、验证性2
我!
课后作业
能力提升
7.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常
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
C.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D.先在铁8
我!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6)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qì pínɡ)为什么要正立放在桌面 上?
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kōngqì)的密度大,倒放会 使氧气从瓶口与玻璃片的缝隙中跑掉。
O2
12/11/2021
O2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7)实验(shíyàn)结束时为什么要先从水槽中取出 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先撤导管,后灭酒精灯的目的(mùdì):防止 水倒吸回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3)试管(shìguǎn)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 斜?
用试管加热(jiā rè)固体时,使试
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防止冷 凝的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 试管炸裂。
12/11/2021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4)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前,先使酒精 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láihuí)移动,其目的是什么?
【实验(shíyàn)】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12/11/2021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5、实验室制取氧气(yǎngqì)的步
①要检骤查装置的气密性;
茶
②把药品装入试管;
庄③固定好试管(shìguǎn Nhomakorabea;定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jiā rè);
点
⑤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收
⑥把导管移出水槽;
利
⑦熄灭酒精灯。
息
12/11/2021
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原理演示
氧气还可用向上(xiàngshàng)排空气法收 集因为氧气的密度(mìdù)比空气略大。
【讨论】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hōují)氧气,如何检验氧气收
集(shōují)满了?
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 表明氧气收集满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02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2.过程与方法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二、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三、教学难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四、教学方法复习提问→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
五、教学用具(1)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木条、火柴、澄清石灰水;大试管、棉花、单孔橡胶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集气瓶(2个)、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坩埚钳、小烧杯。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2.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回答]1.实验室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2.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瓶气体中,若木条能够复燃,证明此瓶气体是氧气。
[提问]实验室采用什么样的装置制取氧气呢?[学生思考][挂图]展示P36图2—17[学生看图并进行如下讨论]1.在图2—17,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学生讨论]……[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教师]知道了氧气的制取以及它的性质,接下来我们亲自动手制取氧气并验证它的性质。
[注意事项]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
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固体受热时放出的水蒸气冷凝成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思考:为什么?),等有大量、均匀、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进行收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
验木满条的能方否法复是燃(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页,共二十五页。
第八页,共二十五页。
知识点一 制取氧气
C
1.下列(xiàliè)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正确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操作中有很多注意 事项,例如在收集氧气时看到气泡从瓶口逸出,应该 ____在__液__面__下__用__玻__璃__片__盖__住__瓶__口__(_p_ín_ɡ__kǒ_u_),再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实验中 有些错误操作可能会使试管炸裂,写出为避免试管炸裂的一个正确操作
③
③依据实验观点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五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如果快速插入到底部,木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木 炭熄灭(xīmiè)。本实验的操作步骤可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利用谐音记为茶 —庄—定—点—收—利—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看木条是否复燃。(2)图①中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6)丙同学对乙同学的制氧 装置产生了质疑。③
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
10.(遵义中考改编(gǎibiān))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 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第十八页,共二十五页。
11 . ( 1高) (锰2酸0 1钾6―·山加―热西→) 如锰酸图钾是+同二学氧化们锰制+取氧氧气气 的 装 置 , 该 反 应 ( f ǎ n y ì n g ) 的试文管字 (表shì达guǎ式n)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过程【实验用品】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皮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提出问题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为什么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讨论交流结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氧气的性质,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2.实验装置:(若药品为氯酸钾,则试管口不用放棉花)3.收集方法: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采用排水法收集。
又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操作步骤:①查——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向试管中装入药品;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⑤收——收集氧气;⑥离——将导气管撤离水槽;⑦熄——熄灭酒精灯,冷却后拆除装置。
妙语巧记:以上制氧的实验步骤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5.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
6.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了。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逸出,证明瓶中没有水了,即氧气已集满。
7.注意事项:①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其均匀受热;②铁夹要在距离试管口1/3处;③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不利于气体导出;④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⑤如果实验所用药品为高锰酸钾,通常要在试管口塞上—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随氧气进入导气管;⑥排水法集气时,当气泡连续且均匀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混有空气;氧气收集后,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同步课时练习 含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1.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盖上玻璃片后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收集氧气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2. 如图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3. 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有以下四个步骤,其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4.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实验装置,其中玻璃导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 )5.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中加入的药品是MnO2和H2O2B.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待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氧气D.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6. 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 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7. 如图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到氧气瓶中,可观察到。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可观察到。
集气瓶底部预先方少量水或一层细沙,可以防止。
8.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A),B),C),D),E),F)(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装置A~D中,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教案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会动手制取氧气。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手操作,让学生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重点难点:重点氧气制取的操作方法。
难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及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大试管、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坩埚钳、小烧杯、火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这节课我们来亲自动手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二、推进新课根据实验台上所给仪器,要求组内同学自行设计、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并讨论出装置的使用范围。
1.选择装置展示各组设计的装置,组间互相评判其优缺点。
由上述探讨,归纳出制取氧气的可行性装置(如下图):图一:适合固体(液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图二:适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
师:现在我们能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吗?生:不能,还需要确定收集装置。
讨论后,确定两种收集方法及装置。
方法一: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图三)。
方法二:向上排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图四)。
2.指导学生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
师:确定了收集装置后,下面我们重点学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演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
[思考](1)在教材第45页图2-17所示的装置中,都有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的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的收集装置?(3)实验步骤是怎样的?(4)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刚开始产生气泡时能立即收集吗?为什么?(6)实验最后应该怎样操作?最后两步能颠倒吗?为什么?让学生阅读教材第45页内容,并总结如下:制取氧气的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气体发生装置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
九年级.年级化学上册2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活动 1 (huódòng)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一页,共二十四页。
重难点引导(yǐndǎo)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 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收集完毕,从水槽中拿出导管;⑦熄灭酒精灯。 2.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观察(guānchá)木条是否复
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4)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铁__+__氧__气__―_点_―_燃_→__四__氧__化;三该铁反应属于基 本(jīběn)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化__合反(应huà。hé)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________(不填能“能”或“不能)进行,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空__气__中__的_氧__气__含__量__(h_á_n_li_àn_g_)太__低_。,无法让铁燃烧
下后上。防止水倒流至试管内炸裂试管。瓶中气泡的快慢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第五页,共二十四页。
解析与答案:(1)实验室用 B 装置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应该是利
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
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装置。故填:A。
(3)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入液面以
A
B
_________导管口通入,空气从_________导管口排出。如果(rúguǒ)检验
是否已收集满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_处。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
• ③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防处止应高放锰酸钾粉
一团棉花。( 为什么?)
末进入导管,污
染制取的气体
•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K12课件
12
第四步给药品加热
物质加热原则:先均匀预热,后集中 加热。
• ⑤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
热;加热时先要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
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
K12课件
15
放置方法:
•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瓶口处盖上玻璃片。
K12课件
16
第六、七步
收集完毕,先把导管撤离水槽,熄灭酒精灯 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水倒吸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K12课件
17
用向上排空气收集氧气(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用向上排空气法 集气时,集气瓶正 放,导管口要接近 集气瓶底部 ;
K12课件
18
验满方法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时,将带火星的木条 放在瓶口,如果木条 复燃,说明该瓶内的 氧气已满。
K12课件
19
牛刀小试
• 1.略实向验下倾室斜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
• 2.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 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D)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K12课件
1
学习目的
• 了解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学会分析与 选择仪器;
• 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学会制取常见气体的一 些基本操作;
• 体验和欣赏化学实验之美,养成实事求是的:
1.反应原理
K12课件
5
发生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二、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难点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
四、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
五、教学用具
(1)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木条、火柴、澄清石灰水;大试管、棉花、单孔橡胶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集气瓶(2个)、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坩埚钳、小烧杯。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
2.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
[回答]1.实验室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2.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瓶气体中,若木条能够复燃,证明此瓶气体是氧气。
[提问]实验室采用什么样的装置制取氧气呢?
[学生思考]
[挂图]展示P36图2—17
[学生看图并进行如下讨论]
1.在图2—17,使用了哪些仪器?
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学生讨论]……
[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
[教师]知道了氧气的制取以及它的性质,接下来我们亲自动手制取氧气并验证它的性质。
[注意事项]
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
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固体受热时放出的水蒸气冷凝成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
部,使试管炸裂。
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思考:为什么?),等有大量、均匀、连
续的气泡产生时再进行收集。
6.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思考:如果先熄灭酒精灯,
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7.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应用坩埚钳夹住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思
考:为什么?)
8、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下面大家开始动手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到我刚才强调的几个事项,同时对我提出
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注意观察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
步骤。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及时指出并纠正。
]
(学生活动)
(实验完毕,选择学生代表陈述实验的现象)
[陈述]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回答]说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继续陈述]
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教师]接下来把这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出来。
[可让学生板演]
[板演如下]
1.碳+氧气 二氧化碳
2.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过渡]实验前,我提出了几个思考题(见实验注意事项1、5、6、7、8中的问题),接下
来大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
[答案]
1、加热法,气压法
2.导管口刚开始产生的气泡,是试管中和导管中排出来的空气,如果这时候就进行收
集,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应等均匀、连续气泡产生时再进行收集。
3.实验完毕后,如果先熄灭酒精灯,水槽里的水会倒流回试管,热的试管遇到冷水,
试管会炸裂,所以实验完毕后,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来,再熄灭酒精灯。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是为了使集气瓶中氧气都用
于木炭的燃烧,以便有较长时间的观察,如果一开始就把木炭很快地插至瓶的中下部,则燃
烧生成的热的二氧化碳会把中部和上部的尚未起反应的氧气排出,木炭不能继续顺利燃烧,
甚至很快就熄灭了。
点燃 点燃
5、氧气不纯的原因,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
[教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大家现在就来总结,看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有哪些?
[学生总结]
[总结结果如下]
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把药品加入试管中并固定好试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准备好,再进行加热;然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实验完毕后,先把导管移出水槽,最后再熄灭酒精灯。
[教师]这样的操作顺序很难掌握,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个操作顺序编成顺口溜或者歌谣,帮助我们记忆?
[板书]查、装、定、点、收、离、熄
[讲解]实验室装配仪器的原则一般是: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所以先固定酒精灯和试管,然后放置水槽。
物质加热一般是先均匀,后集中。
“均匀”指先预热,“集中”指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气体收集有两种方法,不易溶于水的采用排水法,易溶于水的采用排气法。
采用排气法应根据密度来决定瓶口向上或向下。
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收集氧气还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八、板书设计
仪器装配原则: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物质加热原则:先均匀,后集中。
气体收集方法:
易溶于水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
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
九、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先让学生去实验室亲自体验实验中的诸多问题,第二课时再把遗留问题带到课堂上去处理。
这样学生不得不亲自去选择实验药品、实验仪器,动手去完成仪器的组装、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小组再讨论制定实验的步骤、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完成实验结果的交流和反思。
这种先让学生去体验、探究的方式,肯定是很费时间,而且课堂上会状况不断,需要教师预先设想到很多的意外情况。
在现在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很少有教师愿意这样去做,总觉得这样的课堂效率低,课堂容量小。
像本节课中,学生只是练习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基本操作,而至于实验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收集方法的依据、催化剂的概念等,都没有深入介绍。
学生在实验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像药品的添加顺序、仪器气密性的检验方法、加过氧化氢溶液时必须先将集气瓶盛满水倒放在水槽中、收集气体时集气瓶必须竖直、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必须盖好玻璃片正放在实验台上、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亲自尝试了错误操作后又自觉改正的,印象肯定很深。
令人惊喜的是,部分学生在实验中获得了可贵的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对实验现象和结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联系。
例如,有的同学问:“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不是说明氧气不溶于水啊?”在得到我的肯定回答后,他又问:“是否所有不溶于水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啊?”看来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依据他已经掌握了。
还有的同学问道:“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什么啊?”“盛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实验台上是不是和密度有关系?”。
相信经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获得答案,比起我们教师直接告诉他,让他记住答案的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不仅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也会大大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教学已经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实验这一载体,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已经成为当前化学课程改革的关键。
为此,我们教师一定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多实践、多思考,通过实验探究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把强烈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渗透给学生,激发学生探究精神,让他们在创新中成长。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