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1

合集下载

8波形的产生和转换电路

8波形的产生和转换电路

振荡条件 幅度平衡条件 相位平衡条件
AF 1
AF 1
AF = A+ F= 2n
(5-4)
起振条件和稳幅原理
振荡器在刚刚起振时,为了克服电路中的损耗,需要正反馈强一 些,即要求:
| A F |1
这称为起振条件。
. . 既然 | A F | 1 ,起振后就要产生增幅振荡,需要靠三
一、 LC并联谐振回路选频特性 1. 等效阻抗 一般有 R L 则
1 ( R jL) jC Z 1 R jL jC 1 当 0 LC
Z L C 1 ) C
等效损耗电阻
R j(L
时, 电路谐振。 0
1 LC
为谐振频率
L Q 谐振时 阻抗最大,且为纯阻性 Z 0 Q 0 L RC 0C 其中 Q 0 L 1 1 L 为品质因数 R 0 RC R C 同时有 I I Q I 即 I I I
(5-2)
8.1.1 概述
一、 产生正弦波的条件 传递函数
AVF sCR A( s ) 1 (3 - AVF ) sCR ( sCR )2

AVF A0 3 - AVF 1 0 RC
Q 1 3 AVF
图7.4.18二阶压控型BPF

A0 A( s ) 1 s
s Q 0 ( s )2
(5-28)
电感线圈L1和L2是一个线圈,2点是中间抽头。如果设 某个瞬间集电极电流减小,线圈上的瞬时极性如图所示。反 馈到发射极的极性对地为正,图中三极管是共基极接法,所 以使发射结的净输入减小,集电极电流减小,符合正反馈的 相位条件。
图a 共基
图b 共射

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教学课件

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教学课件
综合应用案例分析
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的波形产生电路和变换电路,实现特定应用需求的电路设计。
结语
波形电路在电子技术和通信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学习和掌握波形电 路对于深入理解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我们鼓励学生在学习波形电路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为未来的电子 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方波产生电路
通过使用非线性元件将正弦波信号转为方波信号。
三角波产生电路
锯齿波பைடு நூலகம்生电路
通过将方波信号经过积分电路变换为三角波信号。 通过使用充电和放电过程产生连续的锯齿波信号。
波形变换电路
1
基本波形的变换电路
通过不同的电路元件和组合,将基本波形进行变换,如幅度调整、频率调整等。
2
信号的放大与缩小
使用放大器电路或衰减器电路来调整波形的幅度。
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教 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关于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的教学课件PPT。通过本课件,您将学 到波形的定义、产生方式以及常见的波形产生电路和变换电路。
波形的定义和产生方式
• 什么是波形 • 波形的分类和特点 • 如何产生波形
常见的波形产生电路
正弦波产生电路
通过使用振荡器电路产生连续的正弦波信号。
3
信号的移相和反相
通过移位电路或反相电路来实现波形的相位调整。
4
信号的滤波和衰减
使用滤波电路来滤除波形中的杂散波,或使用衰减电路来降低波形的幅度。
应用实例解析
音频滤波器电路
通过滤波电路可以实现音频信号的频率调整和杂散波的滤除,提供更好的音质。
交流电视调制电路
交流电视信号需要进行调制和变换才能在电视屏幕上显示出图像和声音。

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

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

3、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矩形波电路、三角波电路、锯齿波电路
为使N1、N2耦合紧密,将它们合二为一,组成电感反馈式电路
二、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
电感的三个抽头分别接至晶体管 的三个极,所以称为电感三点式 四个组成部分: 放大电路,选频网络:LC, 正反馈网络,稳幅 C1必须 1 fo = 要吗 2π L¢ C L¢= L1 + L2 + 2M 特点:耦合紧密,振幅大,C 用可变电容可获得较宽的振 荡频率。波形较差,含有高 次谐波。为使波形好,采用 电容反馈式电路。
放大电路应满足如下条件: ①为满足起振条件,电压放大 倍数略大于3; & Rf U o & Au = = 1+ 3 & U R
p 1
蕹 RfBiblioteka 2 R1②尽可能大的输入电阻和尽可能小的输出电阻,以减小放大电 路对选频特性的影响,使振荡频率几乎仅仅决定于选频网络。 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2、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四个组成部分
&& && (4)稳幅环节:从 |AF |> 1 ? AF | 1 ,必须要有一个非线 性的稳幅环节,使输出信号的幅值稳定。
电路把除 f = f0 以外的输出量均逐渐衰减为零,因此输出量 为 f = f0 的正弦波。
3、判断电路是否可以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方法
(1)找四部分电路:电路是否包含了放大电路、选频网络、 正反馈网络和稳幅环节四个组成部分。
&|= |F
1 f f 32 + ( - 0 )2 f0 f
f0 1 f φF = - arctg ( ) 3 f0 f
&|= 1 ,φ = 0 当 f = f0 时,| F F 3
二、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文氏桥)

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

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
波。 如果|UOH|=|UOL|, 但τ充≠τ放, T1≠T2, 那么输出也为矩形波。
通常定义矩形波为高电平的时间T2与周期T之比为占空 比D, 即
D T2 T
第八章 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
R
RW
RW′

VD2
8–5

uC
- ∞ Ro


C

uo
空 比


R3 VDz3
R2
VDz4
±Uz
电 路
D T2 RW' rd1 R T RW rd1 rd2 2R
第八章 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
8.1.3 锯齿波产生电路
R3
△ △
R2
- ∞ Ro A1 +
uo1

VDz3
C VD1
RW′
RW VD2
-∞
A2 + +
uo
R′
VDz4
±Uz
R″
图 8 – 8 锯齿波产生电路
第八章 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
uo uo1
Uz
R2 R3
U
z
O
R2 R3
Uz
-Uz
T1
T2
第八章 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
8.1.2 三角波产生电路
R3
R2
C
△ △
- ∞ Ro A1 +
uo1 R
-∞
+ VDz1
A2 + +
uo
R′
±Uz
VDz2
R″
图 8 – 6 三角波产生电路
第八章 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
1. 工作原理
uo1
+Uz
O
t
-Uz

波形产生和变换电路

波形产生和变换电路

(2)验证幅度平衡条件 在输出为稳定的最大不失真正弦波情况下,测量 v+(vf)、v-、vO,验证同相比例放大器放大倍数 是否等于3(v+、v-、vO均为有效值,用交流毫伏表 测量)。
3、三角波信号发生器 用示波器观察vO1、vO2的波形,测量三角波的
峰峰值VO2m,周期T,且和理论值相比较。
可编辑ppt
24
4.正弦波信号发生器
(1)适当调节电位器RP,使电路产生振荡,用示 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应为稳定的最大不失真正弦波, 测量输出电压的大小VOm(峰值),周期T,计算 出振荡频率f, 且与理论值相比较。
当 V+>0时 A1输出为正,即V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Vz;当 V+<0 时, A1输出为负 即 VO1 = -Vz
可编辑ppt
8
A2构成反相积分器
VO1 为正时, VO2 负向线性变化,当VO2负向变化略低 于线性RR变12 V化Z ,,当滞VO回2正比向较变器化翻略转高,于VORR112变V 为Z ,负滞,回V比O2较正器向再线次性
可编辑ppt
11
(2)RC 选频网络
RC 选频网络的转移电压比及其频率特性如下所示:
H(j)U U 1 212Rj2 CR 2jC 3RC
当该=网络0时具|H有(带j通0)|滤=1波/3特,可性编(辑,p0pt)=其0中。心频率0=1/RC

12
(3)RC选频振荡器
将RC 选频网络和同 相放大器按照右图连接
可编辑ppTt 2RCln1(2R R12)
6
4.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
构成:由正向施密特触发器和集成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组成
正向施密 特触发器

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

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


F

可分解为: A F 1

称为振幅平衡条件。 (n = 0 , 1, 2, …)
A F 2n
称为相位平衡条件。
第八章 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
说明:对相位平衡条件:
A F (o i ) (F o ) F i
FU 即有: Z U Z U Z [F 1]e

1 F 2R 2 T 2T1 2 ln 2RC ln(1 ) 1 F R3
第八章 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
1 F 2R 2 T 2T1 2 ln 2RC ln(1 ) 1 F R3 1 1 则: f T 2R 2 2RC ln(1 ) R3
即:反馈电压与原输入电压的相位差,也就是信号通过基本放 大器、反馈网络的总相移。所以相位平衡条件就是反馈电压和原输 入电压要同相位,即为正反馈。判断的方法就是瞬时极性法。只有 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电路才能维持自激振荡。振幅平衡条件可 以通过对电路参数的调节容易满足,所以相位平衡条件是电路能否 产生振荡的关键。 3、自激振荡的建立和起振条件: (1)自激振荡的建立:实际上,振荡器在开始起振时不需要信 号源,靠电路中电路接通时的电扰动,这种电扰动中存在着丰富的 成份,包含频率为fo 正弦信号。 (2)选频网络:为了使频率为fo 正弦信号放大—反馈—再放 大——输出,振荡器中还必须有一个选频网络。
图 8 - 12ICL8038管脚图(顶视图)
第八章 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
§8.3 正弦波产生电路
一、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1、自激振荡的基本原理及框图:
如下图:输入信号通过基本放大器得 到输出信号,引入负反馈,调节电路参 数,使之反馈信号等于原输入信号,这 样反馈信号就能代替原输入信号,我们 把这样一个没有输入就有输出的闭环系 统称为自激振荡器。

08.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报告

08.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报告

返回>>第八章 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波形产生电路:产生各种周期性的波形。

波形变换电路:将输入信号的波形变换成为另一种形状。

§1 非正弦波产生电路矩形波、锯齿波、三角波等非正弦波,实质是脉冲波形。

产生这些波形一般是利用惰性元件电容C 和电感L 的充放电来实现的,由于电容使用起来方便,所以实际中主要用电容。

一、利用电容器充放电产生脉冲波形(产生脉冲波形的基本原理)电路如下图,如果开关K 在位置1,且稳定,突然将开关K 扳向位置2,则电源U CC 通过R 对电容C 充电,将产生暂态过程。

τtC C C C e u u u t u -+∞-+∞=)]()0([)()(τ-时间常数,它的大小反映了过渡过程(暂态过程)的进展速度,τ越大,过渡过程的进展越慢。

τ近似地反映了充放电的时间。

u c (0+)—响应的初始值u c (∞)—响应的稳态值对于充电,三要素的值分别为: u c (0+)=0 u c (∞)=U CC τ充=RC稳定后,再将开关K 由位置2扳向位置1,则电容器将通过电阻放电,这又是一个暂态过程,其中三要素为u c (0+)=U CC u c (∞)=0 τ放=RC改变充放电时间,可得到不同的波形。

如果τ充=τ放=RC <<T ,可得到近似的矩形波形; 如果τ充=τ放=RC >>T ,可得到近似的三角波形;如果τ充> >τ放,且τ充>>T ,可得到近似的锯齿波形。

将开关周期性性地在1和2之间来回扳动,则可产生周期性的波形。

在具体的脉冲电路里,开关由电子开关完成,如半导体三极管来完成,电压比较器也可作为开关。

我们讨论用电压比较器的积分电路组成的非正弦波产生电路。

二、矩形波产生电路1. 基本原理利用积分电路(RC 电路的充放电时的电容器的电压)产生三角波,用电压比较器(滞回)(作为开关)将其转换为矩形波。

2. 工作原理 电路如图 充电ZC TH U R R R U t u U 3221)(++===⊕放电ZC TH U R R R U t u U 3222)(+-===⊕3. 振荡周期的计算τtC C C C e u u u t u -+∞-+∞=)]()0([)()(τ1)]()0([)()(1T C C C C eu u u T u -+∞-+∞=τ1)]()0([)()(1T C C C C eu u u T u -+∞-=∞-)()0()()(11∞-∞-=+-C C C C T u u u T u eτ,)0()()()(ln 11+-∞-∞=-C C C Cu u T u u T τ)()()0()(ln11T u u u u T C C C C -∞-∞=+放τ其中:RC =放τ,z C U u -=∞)(z C U R R R u 322)0(+=+,zC U R R R T u 3221)(+-=代入上式得:)21ln(ln 323223221R R RC U R R R U U R R R U RC T zz zz +=++-+--=同理求得:)21ln(322R R RC T +=则周期为:)21ln(23221R R RC T T T +=+=从前面我们可知,矩形波的占空比为T T D 2=占空比可调电路如图所示:可求出占空比:)21ln()(32'11R R C r R R R T d W W ++-+= )21ln()(32'22R R C r R R T d W +++=)21ln()2(322121R RC R r r R T T T d d W ++++=+=占空比:R r r R R r R T T D d d W d W 2211'2+++++==三、三角波产生电路1.电路组成 从矩形波产生电路中的电容器上的输出电压,可得到一个近似的三角波信号。

第8章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

第8章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


8.3 LC正弦波振荡器
1. LC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
i
+ u
iC
C
iL
L R
R ωL Y 2 +j ωC 2 2 R (ωL) R +(ωL) 2
谐振时,电路呈阻性,Y的幅值最小, 令式中虚部为0,可求出谐振角频率
0
1 R 1 L 0




AF 2、主动:在反馈网络中加入非线 性稳幅环节,用以调节放大电路 的增益
| A F | 1 (略大于1)

结果:产生增幅振荡
二.起振条件和稳幅措施 .
Xd
.
基本放大器 A
Xo
Xf

.
反馈网络 F

起振过程 最初的振荡信号来自哪?
R C Rf
|F|
1/3
∞ - A + +
C
uo
fo
f
R
uf
R1
对频率为 f0的信号
1 F 3

A3

AF 1


满足正弦波振荡的平衡条件
输出正弦波频率:
对频率 f0以外信号
1 | F | , F 0, A 3,| A F | 1 3
1 f0 2RC
电路将频率 f0以外信号逐渐衰减为零
R C
因为:
Rf
A 0 在 f0 处 F 0 ,
A F 0
满足相位条件
| A F | 1

∞ - A + +
C
uo
R
uf
R1
还要满足 振荡的振 幅条件:

第8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变换72页PPT

第8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变换72页PPT

图 8.1.4
则:
9
第八章
得 RC 串并联电路的幅
F
频特性为:
1/3
F
1
32 ( 0 )2
0
0
相频特性为:
F
0
0
+90º
F arctg0 3
0 0
当0 R1C时,F
1 3
-90º
最大,F = 0。
图 8..1.5
10
第八章
二、振荡频率与起振条件
1. 振荡频率 2. 起振条件
f0
1 2RC
U i 2Uisi nt U Ufi ~FUO
放大电路 A
反馈网络 F
Uo AUi
图 8.1.2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方框图
如果反馈电压 uf 与原输入信号 ui 完全相等,则即使 无外输入信号,放大电路输出端也有一个正弦波信号— —自激振荡。(电路要引入正反馈)
4
第八章
由此知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
判断相位平衡条件的方法是: 瞬时极性法。 4.判断是否满足振幅平衡条件。
5.估算振荡频率和起振条件
7
第八章
8.1.2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
RC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也称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或称文氏振荡电路(Wien)
电路组成:
放大电路 —— 集成运放 A ;
选频与正反馈网络 —— R、C 串并联电路;
稳幅环节 —— RF 与 R 组成的负反馈电路。
8
第八章
一、RC 串并联选频网络
R2
F
Uf U
2 1 2
R1
1 jR2C2
1 1
jC1 1 jR2C2
Z1
1

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

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

uo
C1
+
+
-
R2
+
C2
uf -
+
选频特性:
F = U f = Z2 Uo Z1 + Z2
1.定性分析:
(1)当信号的频率很低时。
1
C1 >>R1
1
C2 >>R2
其低频等效电路为:
|F|
0 φF
90°
0
+
+
C1
uo
+
+
-
R2
uf
-
+
+
其频率特性为:
当ω=0时, uf=0,│F│=0
j F=+90°
常用的选频网络有RC选频和LC选频 4.稳幅环节——使电路易于起振又能稳定振 荡,波形失真小。
8 . 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一. RC 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
R1C1 串联阻抗:
+
Z1 = R1 + (1/ jC1 )
+
R1
R2C2 并联阻抗:
Z2 = R2 //(1/ jC2 )
=
R2
1+ jR2C2
当ω=ω0时,│F│最大,且 j=0F°
ω0=? │F│max=?
|F|
|F|
0 φF
0
φF
90°
0
0
-90°
2. 定量分析
R1C1 串联阻抗:
Z1 = R1 + (1 / jC1 )
R2C2 并联阻抗:
Z2 = R2 //(1 / jC2 )
=
R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第八章波形产生电路与变换电路波形产生电路:产生各种周期性的波形。

波形变换电路:将输入信号的波形变换成为另一种形状。

§1非正弦波产生电路矩形波、锯齿波、三角波等非正弦波,实质是脉冲波形。

产生这些波形一般是利用惰性元件电容C和电感L的充放电来实现的,由于电容使用起来方便,所以实际中主要用电容。

一、利用电容器充放电产生脉冲波形(产生脉冲波形的基本原理)电路如下图,如果开关K在位置1,且稳定,突然将开关K扳向位置2,则电源U CC通过R对电容C充电,将产生暂态过程。

τ-时间常数,它的大小反映了过渡过程(暂态过程)的进展速度,τ越大,过渡过程的进展越慢。

τ近似地反映了充放电的时间。

u c(0+)—响应的初始值u c(∞)—响应的稳态值对于充电,三要素的值分别为:u c(0+)=0 u c(∞)=U CCτ充=RC稳定后,再将开关K由位置2扳向位置1,则电容器将通过电阻放电,这又是一个暂态过程,其中三要素为u c(0+)=U CC u c(∞)=0τ放=RC改变充放电时间,可得到不同的波形。

如果τ充=τ放=RC<<T,可得到近似的矩形波形;如果τ充=τ放=RC>>T,可得到近似的三角波形;如果τ充> >τ放,且τ充>>T,可得到近似的锯齿波形。

将开关周期性性地在1和2之间来回扳动,则可产生周期性的波形。

在具体的脉冲电路里,开关由电子开关完成,如半导体三极管来完成,电压比较器也可作为开关。

我们讨论用电压比较器的积分电路组成的非正弦波产生电路。

二、矩形波产生电路1.基本原理利用积分电路(RC电路的充放电时的电容器的电压)产生三角波,用电压比较器(滞回)(作为开关)将其转换为矩形波。

2.工作原理电路如图充电放电3.振荡周期的计算,其中:,,代入上式得:同理求得:则周期为:从前面我们可知,矩形波的占空比为占空比可调电路如图所示:可求出占空比:占空比:三、三角波产生电路1.电路组成从矩形波产生电路中的电容器上的输出电压,可得到一个近似的三角波信号。

由于它不是恒流充电,随时间t的增加u c上升,而充电电流随时间而下降,因此u c输出的三角波线性较差。

为了提高三角波的线性,只要保证电容器恒流充放电即可。

用集成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代替RC积分电路即可。

电路如上图。

集成运放A1组成滞回比较器,A2组成积电路。

2.工作原理设合上电源开关时t=0,u o1=+U z,电容器恒流充电,,u o=-u c线=0时,u o1从+U z跳变为-U z后,性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使A1的U+≤U-电容器恒流放电,则输出电压线性上升。

u o1和u o波形如下图所示。

3.三角波的幅值幅值从滞回比较器产生突变时刻求出,对应A1的时的值就为幅值。

从图中要看出当时当时4.三角波的周期由积分电路可求出周期,其输出电压从-上升到+所需的时间为T/2,所以有:,,四、锯齿波产生电路1.电路组成及原理三角波产生电路的条件是电容充放电时间常数相等,如果二者相差较大,即为锯齿波产生电路。

具体电路如图所示。

利用V D1、V D2组成控制充放电回路,调整电位器R w可改变充放电时间常数。

如果R w在中点,则充放电时间常数相等,输出为三角波。

如果R w在最下端,则充电时间常数大于放电时间常数,得负向锯齿波。

如果R w在最上端,则充电时间常数小于放电时间常数,得正向锯齿波2.锯齿波的幅值锯齿波的幅值与三角波相似当时当时3.锯齿波的周期电容器充电时间为T1电容器放电时间为T2则锯齿波周期为:五、波形变换电路1.正弦波或三角波→比较器→矩形波2.矩形波→积分电路→三角波3.三角波→正弦波§2集成函数发生器两个简单比较器和一个触发器组成一个相当于滞回比较器作用的电路。

§3正弦波产生电路正弦波应用最为广泛,正弦波产生电路又称为正弦波振荡器。

一、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基本结构是引入正反馈的反馈网络和放大电路。

如图所示。

接入正反馈是产生振荡的首要条件,也称为相位条件。

为了使电路在没有外加信号时(X i=0),就产生振荡,所以要求电路在开环时满足或即此时,只要满足相位条件,电路中任何微小的扰动,通过闭合后,信号就可以得到不断的加强,产生振荡。

我们称上式为产生振荡必须满足的幅度条件,又称为起振条件。

如果不采取措施,输出信号将随时间逐渐增大,当大到一定程度后,放大电路中的管子就会进入饱和区和截止区,输出波形就会失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这是应当避免的现象,所振荡电路应具有稳幅措施,当幅度到一定大小时使,使输出幅度稳定,波形又不失真。

为了使输出波形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要求振荡电路必须具有选频特性。

选频特性通常由选频网络实现。

选频网络可设置在放大电路中,使具有选频特性;也可设置在反馈网络中,使具有选频特性。

因此振荡电路仅对某一频率成分的信号满足相位条件和幅度条件,该信号的频率就是该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

正弦波产生电路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⑴放大电路⑵反馈网络⑶选频网络⑷稳幅电路判断一个电路是否为正弦波振荡器,就是看其组成是否含有上述四个部分。

分析一个正弦波振荡器时,首先要判断它是否振荡,判断振荡的一般方法是:⑴是否满足相位条件,即电路是否为正反馈,只有满足相位条件才有可能振荡。

⑵放大电路的结构是否合理,有无放大能力,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

⑶分析是否满足幅度条件,检验,若①,则不可能振荡②,能振荡,但输出波形失真。

③,产生振荡,振荡稳定后,再加上稳幅措施,振荡稳定,而且输出波形失真小。

按选频网络所用的元件类型,把正弦波振荡电路分为:⑴RC正弦波振荡电路⑵LC正弦波振荡电路⑶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二、RC正弦波振荡电路常见的正弦波振荡电路是RC串并联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又称为文氏桥正弦波振荡电路。

RC串并联网络在此作为选频和反馈网络,所以我们必须了解RC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才能分析它的振荡原理。

1.RC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当信号频率足够低时,,可得到近似的低频等效电路,它是一个超前网络,输出电压U2相位超前输入电压U1。

当信号频率足够高时,,可得到近似的高频等效电路,它是一个滞后网络,输出电压U2相位落后输入电压U1。

因此可以判定,在高频与低频之间存在一个频率,其相位关系既不是超前也不是滞后,输入与输出电压同相位。

这就是RC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

下面我们根据电路推导出它的频率特性。

通常取R1=R2=R,C1=C2=C,则令上式的幅频特性为:相频特性为:当即频率低时,U2超前于U i,,即频率较高时,U2滞后于U i。

也可见,当时,达到最大值。

而且相移=0。

2.RC串并联网络正弦波振荡电路⑴电路组成如图为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其放大电路为同相比例电路,反馈网络和选频网络由串并联电路组成。

⑵相位条件由RC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得知,在时,其相移,为了使振荡电路满足相位条件要求放大电路的相移也为0°(或360°),所以放大电路可选用同相输入方式的集成运算放大电器或两级共发射极分立元件放大电路等。

⑶选频由于RC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所以使信号通过闭合环路AF后,仅有的信号才满足相位条件,因此,该电路振荡频率为,从而保证了电路输出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

⑷起振条件根据起振条件,我们分别计算出A,F。

当时,。

根据有⑸稳幅措施因为振荡以后,振荡器的振幅会不断增加,由于受运放最输出电压的限制,输出波形将产生非线性失真。

为此,只要设法使输出电压的幅值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适当减小(反之增大),就可以维持U o的幅值基本不变。

通常利用二极管和稳压管的非线性特性、场效应管的可变电阻性以及热敏电阻等非线性特性,来自动地稳定振荡器输出的幅度。

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R f正温度系数R1二极管移相式双T网络RC振荡器只能产生较低频率的正弦波,f<1MHz三、LC正弦波振荡电路LC正弦波振荡电路可产生频率高达1000MHz以上的正弦波信号。

由于普通集成运放的频带较窄,而高速集成运放的价格高,所以L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般用分立元件组成。

1.LC并联回路的选频特性最简单的LC并联回路只包含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R表示回路的等效损耗电阻,其数值一般很小,电路由电流I激励。

回路的等效阻抗为:对于某个特定的频率,满足,即:或此时电路产生并联谐振,所以叫作谐振频率。

谐振时,回路的等效阻抗呈现电阻性质,且达到最大值,称为谐振阻抗Z0,这时上式和下式推导利用了其中Q称为品质因数,它是LC并联回路的重要指标。

损耗电阻愈小,Q值愈大,谐振时的阻抗也愈大。

LC并联回路谐振时的输入电流为而流过电感的电流和电容的电流为可见通常Q>>1,所以即谐振时,LC并联电路的回路电流比输入电流大得多,此时谐振回路外界的影响可忽略。

谐振时阻抗的虚部为0,所以电压与电流的相移也为0综上所述,可画出LC并联回路的频率特性。

可见LC并联回路具有选频特性。

利用LC并联谐振回路组成的振荡器,其选频网络常常就是放大器的负载(负载电阻R c用LC并联谐振回路代替),所以放大电路的增益具有选频特性。

由于在谐振时,LC电路呈现电阻性,所以对放大电路相移的分析与电阻负载的相同。

2.变压器反馈式LC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所示为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器的几种常见接法。

如何判断是否起振,还是判断是否满足相位条件和幅值条件。

⑴先判断放大电路的类型①共发射极②共基极由于三极管基极的截止频率远远大于共射极的截止频率。

所以为了提高振荡频率,LC振荡器常采用共基极放大电路。

⑵反馈极性的判别即相位条件的判别,仍采用瞬时极性法。

首先在反馈信号的引入处假设一个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然后依次判别出电路中各处的电压极性。

如反馈电压U f的极性与假设输入信号极性一致,则为正反馈,且满足相位条件的要求。

如不满足,通过改变变压器同名端的连接,可十分方便地改变U f的极性,使之满足振荡器的相位条件。

⑶振荡的幅值条件变压器的匝数比设计恰当。

⑷稳幅措施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稳幅措施是利用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实现的。

当振幅大到一定程度时,虽然三极管进入截止或饱和,集电极电流也产生明显失真。

但是由于集电极的负载是LC并联谐振电路,具有良好的选频作用,因此输出电压波形一般失真不大。

⑸输出频率(振荡频率)注意区别谐振回路的电容和耦合电容及旁路电容。

以及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作用。

3.三点式LC正弦波振荡电路因为这类LC振荡电路的谐振回路都有三个引出端子,分别接至三极管的三个电极上,所以统称为三点式振荡电路。

⑴电感三点式电感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基本上等于LC并联回路的谐振频率,即其中L'是谐振回路的等效电感,即M为绕组N和绕组N1之间的互感判断:同上电感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容易起振,而且采用可变电容器可在较宽范围内调节振荡频率,所以在需要经常改变频率的场合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