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教学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探讨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法治教育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法治教育研究夏冰清【摘要】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文件的颁布,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的正式启用,初中法治教育需要重新被关注、思考、学习。
法治教育的开展直接决定了学生法治观念的深度、法治思维的高度以及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成效。
学校和教师都需要对新形势下的初中法治教育进行反思和重构:为什么我们要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专门的法治教育课程;新教材的法治教育有哪些内容,其核心的精神又是什么;今天的法治教育需要如何开展等等,这些话题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并进行研究的。
本研究是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对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中法治教育专册,即八年级下册的教材框架、内容与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材资源的利用与改进对策。
【关键词】初中;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一、问题提出随着新教材法治教育专册的启用,对初中法治教育进行详细的研究,对于一线教师了解法治教育的最新动态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教育部颁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继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初中阶段的法治教育涵盖哪些内容、对初中生的法治教育有哪些特点和原则、新教材的法治教育专册通过怎样的形式体现了国家对法治教育的要求,这些都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在这些方面做一些探索,为今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法治教育开展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建议、措施及对策。
另一方面,对初中法治教育开展研究也有利于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
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教育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法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有助于其成长为知法、懂法、信法、守法的现代公民,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的良好风气,同时也能够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
二、文献综述对“法治教育”这一主题词进行搜索,在“读秀学术”中搜索到了402种中文图书,但其中绝大部分是法治教育的宣传和辅导读本。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素养培养的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素养培养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中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培养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道德与法治课的开设旨在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治意识和素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能力和意识。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的法治素养不仅关乎学生个人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进步。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素养培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及提升效果,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具体影响机制和效果尚未有系统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的培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改进和完善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影响路径和机制,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和内容对学生法治素养的影响;2. 探讨道德与法治课如何提升学生法治素养,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3. 分析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4. 探讨学生参与法治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将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5. 探讨道德与法治课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探讨如何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的培养机制,为构建更加完善的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的法治意识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涵盖了学生在道德和法治方面的素养培养,更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式往往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途径。
探索和实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生活化教学,即是指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通过富有生活气息的案例、事件和体验,引导学生思考,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相比于传统的抽象理论教学,生活化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引入生活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通过这些案例了解到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如网络欺凌、校园暴力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案例分析中,从而提高他们的事实分析和判断能力。
2.社会参与活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法庭、警察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威严和社会的法治建设。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环保宣传、扶贫帮困等,让学生从实际中学会关爱他人、维护公序良俗。
3.课堂互动与讨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采用问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互动,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形成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成果评估及问题探讨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因此在成果评估上,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实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面考试成绩上。
教师可以采用平时表现、案例分析报告、社会实践报告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高。
活动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活动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二、活动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原理活动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参与和体验,通过实践活动来达到教学目的。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活动教学法可以通过以下原则进行应用:1. 学生为主体。
活动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设置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实践为主要内容。
活动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法治精神和道德理念,深入了解法律的作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3. 教师为指导者。
活动教学法中的教师更多扮演的是指导者的角色,在课程中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进行活动,进行观察和体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
1. 利用案例分析开展讨论。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和道德背后的逻辑和道理,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2. 利用游戏体验法治。
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法官、律师、市民等角色,通过游戏体验,让学生深入了解法治精神和法律的重要性。
以上实例可以很好地体现活动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并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1. 活动设计不够丰富。
一些教师在活动教学中缺乏创新,活动设计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对策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活动设计能力,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度。
2. 学生参与度不够高。
一些学生对于活动教学的参与度不高,缺乏热情和兴趣,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对策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3. 活动教学与考试评价脱节。
一些教师在进行活动教学时,考虑不够与考试评价对接,导致活动教学与考试评价脱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
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研究
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研究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研究一、引言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和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议题式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他们深入理解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法治意识。
本文将针对这一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二、议题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基本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尊重法律、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
议题式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提升他们的法治素养和道德修养。
2. 议题式教学方法及效果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议题,如网络欺凌、校园暴力、家庭教育等,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和展开调查研究,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还能够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议题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性和主体性。
3. 案例分析: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际运用以“网络言论自由与网络道德”为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网络言论自由的含义和范围,以及如何在网络空间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网络言论的权利与限制,明确自己的言论责任,提升网络道德素养。
三、个人观点及总结个人认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议题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感。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精心设计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讨论,使其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道德和法律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法治精神。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老师的教学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助力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但是在教学中如何让该课程科学高效的展开,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价值,一直都是老师们讨论的话题。
本文针对这个问题,采用课堂单元整体教学法,希望对教学有一定效果,促进学生品质道德修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引言依据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道德与法治》已经成为初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法治意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在当前初中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培养也没有达到一定的效果。
而单元整体教学方法的实施开展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教学现状,营造了良好愉悦的教学氛围,让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及时地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成长。
1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1.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当前提倡要加强学生道德品质建设,培养学生法治观念,但在初中的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会把《道德与法治》认为是副课,在思想上就有点不太重视,学生对其更不多加关注,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极其低下,对学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2)教学模式单调。
老师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站在讲台上把理论知识单纯地讲给学生听,学生在底下被动地接受。
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意识也受到约束,学生感到教学枯燥乏味,完全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3)教学资源欠缺。
老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将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有效结合,以至于一些理论观点很难得到支撑。
由于相关知识资源的缺乏,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有限,知识面比较窄,道德与法治知识水平不能得到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1]。
海南华侨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认识和教学思考
对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认识和教学思考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海南华侨中学初中政治组田洪[教材内容的认识]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内容上主题承接七年级上册、开启八年级上册,基于初中生青春期的身心发展,定位于青春生命成长,致力于开启一扇洋溢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和充满各种发展可能的青春之门;具体内容关照到初中生进入青春期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情绪管理、情感发展、学会过集体生活、树立法治信仰并学习过法治生活。
教材从“身体—心理—精神”的整体状态看待青春生命,以初中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强调精神引领。
[教材特点的认识]一、教材坚持和倡导的价值方向及其体现第一,“七下”全册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其中,既有专题内容的直接呈现,比如第三单元中的“共奏和谐乐章”、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也有每一单元的部分落实与渗透,比如“青春时光”中涉及文明、自由、爱国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涉及友善、文明、和谐等,“在集体中成长”涉及公平、平等、敬业、友善等,“走进法治天地”涉及公正、自由、和谐、爱国等。
第二,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着力优秀传统对学生精神人格的引领。
其中,既有内容主题、教材语言、阅读链接等显著形式,也包括探究活动等隐性形式。
比如:第一单元中的“青春有格”,包含“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慎独”“兼济天下”等内容;在第二单元的“我们的情感世界”中,“探究与分享”引导学生体味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第三单元的“共奏和谐乐章”包含“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等内容;第四单元的“生活需要法律”中,“拓展空间”围绕中华民族法制文明史上流传的历史故事设计展开。
第三,凸显生命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法治教育。
生命教育是初中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全六册教材的重要底色,在“七上”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之后,“七下”关注青春生命成长,凸显生命教育为底色。
公民意识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题内容设计逐渐从共同生活中渗入一些公共生活的要素,比如第三单元的“我与集体共成长”中融入共建、自治等内容;二是教材的活动设计着力搭建平等对话的脚手架,特意留有对话、探讨、磋商空间,因为课堂互动中的开放、平等对话以及通过对话获得共识等,这种过程性的体验,对初中生而言就是重要的公民意识教育。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一些体会与做法3篇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一些体会与做法3篇一、把握新教材的特点与脉络xx年暑假期间,笔者通过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和个人研读教材的方式,逐步把握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精神特点与脉络,为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培训与研读,笔者认识到,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更好落实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思想性和人文性,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教材内容注重学生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注重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渗透,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议题,与学生开展平等对话。
每一课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二、认真备课,为有效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作为新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备课环节更为重要,备课要做到"四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备课标就是要把握每一课时教学的三维目标。
备教材主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难点,理解教材活动设计意图,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取舍课本中的小栏目,利用有代表性的栏目辅助教学,同时要关注热点问题,将课本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充分挖掘教育资源,选取一些具有鲜活价值的生活资源为教学服务。
备学生就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基础上,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选择符合学情的教学内容与教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视野下学习活动设计的实践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视野下学习活动设计的实践研究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单元视野下形成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整体把握课程内容,积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连接个单元的学习知识点,提升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的综合素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视野;学习;活动设计引言初中生的思维在形成和培养阶段,学校也可以通过丰富课程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将个单元学习内容进行连接,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梳理课堂所涉及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概念,使他们能够将这些概念融入到自己的认知当中,从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一、深入解读单元教学主题,加深学生理解教师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确立单元教学主题,充分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的要点,制定清晰明确的整体教学计划。
针对类型各异的单元内容,学生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存在着差异和不同,并且这些知识点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也发挥着不同的优势。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要基于整体的角度出发,根据各个单元主题的特点,充分连接单元内各个知识点,应用恰当合理的方式促进各章节内容的联系,进而构建起完善化的知识网络。
基于此,教师要贯彻教学有始有终的思想,深入探究各个单元教学中蕴含的教学内容,规划出清晰明确的教学思路,进而把控好整个教学流程,让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效果更加显著,引导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尽快掌握知识和内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时,本单元一共分为两节课,分别是“责任与角色同在”和“积极奉献社会”,教师需要根据两堂课确定一个主题,比如说“责任”,在日常生活当中,学生们需要具有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和品质,因为这种品质也是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教师需要围绕这一主题规划教学活动,除了教材上的内容以外,教师还要在课外搜集更多与之相关的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代入到教学过程中,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巩固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
项目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探究与运用
项目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探究与运用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育、学习、生活质量逐步完善,社会、家长也日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重要过程,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到的知识是接下来学习的基础,养成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
另外,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初中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新时代对教育改革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初中教师应该紧跟教学改革,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思考,研究在教学项目中开展育德育人的教学方法,帮助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更加贴切地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学生的成才目标而奋斗。
文章主要是从现阶段初中道法教学的新思路入手,分析项目化教学方法在初中道德法治教学中的优势,探究出适合现阶段时代特征的有效的教学和德育方法。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教学改革;初中教学;特色教育前言:初中学习阶段,学生在学习方面有很大的独立性,探讨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习惯,增加知识的转化率。
其中以项目化教学为主导,在实践活动中融入相应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其受到的教育为接下来的终身学习打下来坚定的基础。
项目化教学法需要教师掌握多样的教学方法、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对老师的培养和学生素质提升都有很大优势,在一个实际教学项目中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是关键。
所以,本文主要是从项目化教学管理理念分析、教学情境创设和小组合作学习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初中学生的项目化教学工作[1]。
一、项目化教学的内涵研究项目化教学方案是近些年来提出的新兴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实用的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思想为主导,加强地方区域优势的教学方法。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开展中,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主,构建出不同的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为主导,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根据项目中融合的道德与法治理念,增加学生的实际技能提升训练,实现项目驱动和任务引领。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1. 引言1.1 教材编写的重要性教材编写的重要性在于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成长发展。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和工具,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和支撑。
好的教材能够为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材编写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保证内容准确、深入、生动。
只有通过精心编写的教材,才能为学生提供有价值、切实可行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教材编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认真对待,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质量,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1.2 教材使用的作用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材的使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材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理清知识框架,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通过教材,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到相关知识点,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从而形成扎实的知识基础。
教材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优质的教材设计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活动设计等教学方式,教材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材使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和相关实践活动的设计,教材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使学习更加具有实效性和实用性。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使用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色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色,是指教材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反映当下社会的主要特点和价值观念。
在编写道德与法治教材时,应该结合当前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精神,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法治意识。
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
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摘要:教育对于国家来说是发展的基础。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的阶段。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初中教学要对教学课程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初中阶段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十分重要的课程之一。
本文主要对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引言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对实际的课程教学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和练习,利用科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要及时的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总结,参考成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案例和经验,不断的对现有的课堂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和改进。
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同时也能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1注重积极的开展实践教学创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特性,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要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情感特点、情绪特点和青春期表现,在实际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加深对内容的体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实践来提高其道德践行的能力。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往往关注的只是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不足,没有以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对于采取何种方式教学都由教师来决定,不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
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加入了人文性和思维性,因此要求教学过程中要过结合实践活动,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及法律运用能力。
实践活动可以包括:精神文化创建活动或道德实践活动等。
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法治和道德,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初中道法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初中道法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实效”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经验交流等形式,探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4日下午(2)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3)活动内容:全体道法教师共同研讨下一周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4)活动过程:1. 教师们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2. 针对教学重难点,教师们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和策略。
3. 共同讨论教学方法,包括课堂导入、课堂活动、课后作业等。
4. 最后,由教研组长总结本次集体备课的成果,并布置下一阶段的教学任务。
2. 课堂教学观摩(1)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上午(2)活动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3)活动内容:观摩优秀教师的道德与法治示范课,并进行评课议课。
(4)活动过程:1. 优秀教师展示道德与法治示范课,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2. 课后,观摩教师对示范课进行评课议课,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教研组长对本次示范课进行总结,并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教学经验交流(1)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下午(2)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3)活动内容:教师们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
(4)活动过程:1. 教师们分别分享自己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2. 针对分享的内容,其他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 教研组长对本次经验交流进行总结,并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三、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水平。
2. 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观摩为教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学科文化及其在小学生数学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汤鹏飞(江苏省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江苏 宿迁 223600)ʌ摘要ɔ 随着教育的改革,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与此同时,数学文化也渐渐的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一部分,并且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其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的素质,对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㊂本文就如何将数学文化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㊂ʌ关键词ɔ 数学文化;小学生;素质教育ʌ中图分类号ɔG 791 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672-7851(2021)05-0071-01小学生处于学习教材知识的初级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时,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地向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一定的数学文化,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了解数学方面的一些文化常识,进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知识的教授㊁相关活动的开展㊁知识背景的探讨等将数学文化引入到数学课堂当中,进而促进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更顺利地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更容易地迎合新教育体制的要求㊂1 利用课堂知识引入数学文化,促进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让小学生能够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让小学生能够利用基础知识做题为主,但小学数学教师却忽略了此过程中的知识拓展和数学文化的渗透等内容,从而使得教师对数学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这也就抑制了小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抑制了小学生的素质教育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除了要向小学生讲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还应该根据课堂中所要讲解的知识来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小学生在对课堂上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当中能够掌握更多的数学方面的一些内容,进而促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方法是符合当今数学教育的需求的,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落实㊂例1:请根据乘法口诀口算出下列式子的结果㊂5ˑ6= 2ˑ2= 3ˑ4=对于已经记好乘法口诀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很容易,根据乘法口诀便很容易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分别是30㊁4㊁12,但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此时向小学生讲解乘法口诀的来历和创造人等,让小学生能够在记好乘法口诀的同时,能够了解其背景,从而促进小学生对数学文化知识的学习㊂2 开设相关活动渗透数学文化,促进素质教育小学生对于一些东西的接受能力还比较弱,对于一些内容还没有较为正确的认知,再加上其自制力㊁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通常会遇到一些小学生无法理解㊁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㊁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时,如果小学数学教师仍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那么将很难达到小学数学教师所预期的结果,甚至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在这时,则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㊂而在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时,小学数学教师同样也应该采用正确的渗透方法来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其中,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开设相关活动的方法来渗透数学文化,让小学生在比较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下更好地学习数学文化的相关内容,以促进小学生数学素质教育㊂例2:请根据以下要求,画出制定图形㊂①半径为5的圆;②半径为7的圆在完成这一任务时,小学生所要用的是圆规,在此时,小学数学教师便可以根据圆规这一物品开展一个活动,让小学生自己查找圆规的相关知识,然后让其分享给其他同学有关圆规的历史及圆规的相关使用的知识,以此方法可以提升小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文化㊂3 利用知识背景深化数学文化,促进素质教育在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通常会有一些著名的定理和公式等,而在这些定理和公式的背后隐含着一系列的数学文化知识,是一个很好的数学文化渗透的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通过教材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背景来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文化,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数学文化㊂通过这一方法,可以以数学文化知识来引起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既促进了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达到了丰富小学生数学文化的目的,是一个比较切合实际㊁容易落实的渗透数学文化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应将这一方法落到实处㊂例3:已知现有一个圆,其半径为2,那么圆的周长为多少?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可知周长C=2πR ,又因为圆的半径为2,易知圆的周长C =4π,小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快速算出圆的周长,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这一问题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向小学生讲解π的来源,讲解π的计算者祖冲之的背景,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小学生对π的大小有一个概念,同时能够丰富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促进了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㊂综上所述,数学文化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而通过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来渗透数学文化又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数学文化渗透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积极采用通过教材内容的讲解来向小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方法,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增加其数学文化的了解程度,进而促进小学生的数学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㊂参考文献[1] 林敏婷.小学数学教材"你知道吗?"栏目数学文化的比较 以人教版㊁苏教版为例[J ].课程教学研究,2019,(8):57-64.[2] 吴晓艳.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62.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汪含萍(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选将营中学 河北 承德 068354)ʌ摘要ɔ 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中学的一门学科,它在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其他任何学科不能代替的㊂在推行新课标,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教学还存着 新课程理念被误解及其滥用㊁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㊁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㊁现代感 等问题㊂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作简要探讨㊂ʌ关键词ɔ 道德与法制课;教学;激发;学习兴趣ʌ中图分类号ɔG 625.6 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672-7851(2021)05-0071-02一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的重要渠道㊂正视和思考政治课中进行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其对策,就显得尤17为重要㊂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既具有各门基础课程的共性亦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㊂道德与法治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要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必须让学生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㊂我们很多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教师在台上滔滔地讲,学生在台下默默地听㊂这种 灌输式 教学和简单化的处理,导致的结果是道德与法治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不喜欢也不愿上道德与法治课,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在德育教育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㊂2.任课教师不能胜任新课程改下的教学工作㊂教师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组织者㊁参与者和实施者,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人的因素㊂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初中政治课的开展情况,直接决定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效果㊂但是部分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对新教材不适应,教学方法不灵活㊂新教材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㊂教学过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㊂(2)教学观念陈旧㊂部分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只注意到新教材的难度较过去降低了,而没注意到知识的整合性更强㊁覆盖面更广,不善于挖掘新教材的内涵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对于教材中的 探究园 ㊁ 议一议 等教学内容,只是一带而过,让学生简单的看看图片或者漫无目的让学生进行随意的讨论讨论,便转入 知识导航 的课程内容㊂3.应试教育 成为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指挥棒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㊁引导者㊁组织者㊂但在 应试教育 考核制度指挥下,教师们不得不沿袭着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㊂要想真正调动起广大思想品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标准,设计一个比较科学的教师评价方案㊂激发广大教师扬长避短,促进工作的主动性与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㊂二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对措施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从不知到知,申疑到信,最后达到知行统一,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的内因去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㊂1.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余力㊂现在使用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虽在以前基础上作了修改,但总体上仍显得较空泛,枯燥㊂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首先要使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因此,教学中设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前提㊂教师在教学新知识前,先生动㊁形象地讲清这堂课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或对今后学习新知识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㊂2.创设参与条件,让学生学有机会㊂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讲,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已的机会,积极动脑㊁动口,保证学生积极参与的数量和质量㊂要使培养优等生与提高后进生同步㊂教学中,后进生比学习尖子更需要教师的关怀,更需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对他们要更多鼓励和爱护;讲课时,应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解答,给他们发言,多给解答的机会㊂对回答有错误的学生,也要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和耐心,使学生增强参与的主动性和克服困难的信心㊂这样学生凭借老师提供的条件,通过自已的积极参与得出结论,学习的参与程度高,积极性㊁主动性也高㊂3.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有方法㊂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㊂要积极引导参与教学的过程,要教给学习的方法㊂在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三种主要的学习方法:①阅读的方法;②尝试学习的方法㊂通过 提出问题 尝试练习 讨论交流 明理开窍 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敢于 让我试一试 的动机,培养探究能力;③思考的学习方法㊂4.改革教学评价体系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㊁引导者㊁组织者㊂但现在对教师的考核制度,仍然用 分数 ㊁ 成绩 ㊁ 质量 限制教师角色转变的评价理念来考核教师㊂评价方案还是老样子,考核制度依然未变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须认真研读‘课程改革纲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精髓,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应用新课程理念,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㊂浅谈如何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高效教学韩 冰(横县百合完全中学 广西 南宁 530300)ʌ摘要ɔ 越来越多的高中学校开始重视体育教学,当下的素质教育也对体育教学提出相应要求㊂我们的教师也意识到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基本的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体育锻炼㊂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健康的身体做支撑,为了学生得到更好的体育学习,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应运而生,此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展开学习从而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压力㊂同时这就要求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师提升体育选项教学的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㊂ʌ关键词ɔ 选项教学;体育;教学ʌ中图分类号ɔG 421 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672-7851(2021)05-0072-02一㊁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但在这项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相关问题㊂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体育选项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阻碍高中体育教学的高效发展㊂第一个问题是高中体育老师无法有效发挥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模式的价值㊂传统的固定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中体育老师的习惯教学模式,很大一部分高中体育教师对新推广的体育选项教学模式不重视甚至不采用,他们无法完全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无法真正有效开展新的体育选项教学模式,从而无法有效改善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高中体育教师对选项教学模式的滞后适应力无疑直接导致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低效运作,体育教学进程缓慢前进㊂第二个问题是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内容规划不全面㊂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发展落后于教学改革,高中体育选项教育作为一项新展开实施的教育模式,其实践经验不足,多方面的内容不够完善,存在很多发展问题,其中教材落后㊁体育场地不足㊁缺乏相应体育器材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由于新的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模式实施时间较短,很多高中学校体育选项教学的基本设施不能及时配套,而且提供配套的体育教学设施需要一定量的资金,资金的筹集同时加重了教学改革压力㊂二㊁如何促进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实施改革正如上文所见,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竞争的阻碍众多,高中体育教师的适应力差㊁体育选项(下转第73页)27。
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一、加强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必须真正的了解、理解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
教师只有通过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才能了解本课程标的程标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本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估建议等,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指导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它包含教与学的两个方面,如何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历史课的成功与否。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学生历史学习方法改进的前提,教学方法的改进是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服务的,教法改进是手段,学法改进是目的和目标。
在教学中逐步推进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
三、转变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的。
比如,我们的许多教师现在已经在课堂上使用了一些教学软件,但其作用仅仅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这种多年来统治我们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转变,历史教学的现状就不可能真正的改变。
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促进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四、更多地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改变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方式学习历史。
这种历史学习方式消磨了广大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影响了历史学习的质量,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历史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并形成习惯,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
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模式探讨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和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也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方法,积极响应国家的新课改教学号召,为学生创建更加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版)明确提出“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配合”。
而在新课标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建议中都提出了进行“议题式教学”,以结构化学科知识为支撑,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教学保证。
一、分毫析厘,解读“议题式教学”的内涵议题式教学方式,是新课标教学建议的新型教学活动之一,鼓励学生通过议题的引入,参与合作探究、社会实践等,推动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作为一种开放轻松的教学活动,“议题式教学”具有开放性、指向性、思辨性、综合性、系列性特征,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认同感,增进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议题,围绕学科培养目标彰显中心议题,在活动讨论和研究中,学习时事与政治、社会热点和法律法规,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对话题的深入探究过程中,教师也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假设性话题大胆质疑,与其他同学共同探究、交流,或是开展公开、公平、公正的讨论,按照合理程序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学科探索精神的同时,也能实现知识的转移,做到有效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真理问题的价值判断。
二、立足学科,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开展“议题式教学”的操作要义议题式教学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石、以议题为线索、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素养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生“议题式教学”的实践与经验,开展“议题式教学”的操作要义主要体现在选择活动议题、创设活动情境、开展活动探究等环节。
(一)基于学科,选择活动议题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统领,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端点。
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与思考——以“共筑生命家园”一课教学为例
思政课教学2021/2A B屹八•戒嗲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与思考—以“共筑生命家园”一课教学为例文/范志英【摘要】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议题选择设计、议题情境创设、议题与社会实践结合等角度 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的方法,促使学生在情境活动中自主建构核心知识框架,促进 深度学习,并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内化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充分借鉴高中思想政 治课程改革精神,将议题式教学理念和方法运用到 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围绕议题,设置结构化 的情境和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调査实 践、辨析交流、小组合作等活动,通过师生、生生合 作探究,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中生的必 备品格、实践能力和学科思维,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本文 结合“共筑生命家园”一课教学谈谈初中道德与法治 课运用议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分析学情,整合知识,精心设计议题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组织的中心,是整个议题式 教学实施的关键。
议题的设计要体现思辨性、开放 性和系列性等特征。
议题的选择既要基于学科内容,聚焦重点难点核心知识,凸显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 值导向,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生 活经验,以及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
“共筑生命家园”一课的核心知识为:一是正确认 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懂得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造福人类;二是中国走 绿色发展道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 中国路径与中国方案。
本课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人与自然问题可关注的点也很多,比如水污 染、土壤污染等,但如果顾及每个点,容易使课堂结 构散乱。
学生对“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已有所了解,但大多是从个人层面来认识与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 式,很少从国家、社会、企业等方面来思考生态问题。
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点来设置实证性议 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解释现实生活中存在 的现象或解决相关问题,帮助学生自主建构人与自然 共生共荣的关系,能够从国家、社会、企业、个人等角 度理性思考绿色发展问题,成为本节课的重点。
道德与法治听课心得体会3篇
道德与法治听课心得体会3篇本次活动是10月15日,《道德与法治》学科变革以来优秀课例的集中展示,通过聆听《道德与法治》编写者鲁洁对课程的时代背景、基本情况、核心理念、实施建议的解析,对该综合性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看法。
另外,通过三位老师呈现出的三节杰出课例,将活动性和实践性带入课堂,著重孩子的情感体验,为我的教学提供更多了最出色的范本和先进经验。
通过本次活动中实验小学孙静波老师的课堂演示,我感受到了低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开设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课程是基于中国公民素养的现状,基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设的。
低年级孩子正是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课程立足于低年级孩子所处的家庭、学校、社区、祖国、世界这些密不可分的成长环境,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主动体验,参与生活到创造生活,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具有中国心、民族魂、文化根的中国“人”。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需要依托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回归生活,从孩子存在的问题入手,关注学生发展的起点,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关注学生发展的方向。
通过倾听这三位优秀教师的优质课,我真的每一堂课的活动设计都不是凭空想象出的,都就是教师课下潜心调查,深入细致学生生活,针对学生的喝、喝、玩玩、趣设计出的。
活动的设计不仅必须贴近生活,还要切合整个单元、整个时代的背景,因此,每一个活动都汇聚着老师们的心血。
在三节课的活动设计中,刘老师目标非常明晰,孩子也很活跃。
王老师的课堂目标一目了然。
孙老师的课堂就是一种美的享用,使我学会了很多。
最后,我觉得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是一个值得我注意和提高的地方,一个能够教《道德与法治》的教师不仅需要理解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课程理论还需要良好的素养,教师的观察能力、聆听能力还有表达能力都会影响一堂课的质量,尤其是这种综合性体验课程,需要带给孩子的是情感的引导,更需要一个专业素养强的老师来把控。
这次自学领略到我的斩获除了很多,三位老师的杰出课例将可以沦为我教授这门课程的阐明灯,我讨厌这门课程,它没数学算式的细致和语文课文的浓厚,但它汇聚着一个人全部的思想,自信心和自尊心。
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德育的主阵地,更应该担此重任,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探寻更加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和发展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一、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优化课堂教学“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满足他们身体及心理发展的需要”。
故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平时利用课外时间多与学生班主任交流,收集一些学生生活中的事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学习和生活上的种种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例如:在导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时,师生日常交往中的点点滴滴制作成短视频,让学生体会到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离不开我们的教师,教师为我们付出的不单单是课堂上的四十分钟,他们每天从早自习到晚自习备课、判作业、课间操等方方面面默默地付出了很多,为接下来的《走近教师》《师生交往》作良好的铺垫。
二、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探索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探究、思考性。
同时,结合课题目标,以及知识内容来合理地创设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并以具体问题的驱动下,促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思考、深入探索,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思考、剖析及探究能力。
此外,教师在创设问题时,还应链接学生的实际生活,使教学内容鲜活生动,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索兴趣,增强学生专注力,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中《少年有梦》一课为例,需要根据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合理地设计问题,使其成为任务驱动的核心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道德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发展原则,落实知行合一教育策略,引导中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塑造良好的思想品质与道德修养,推动人生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育人”功能,教师应精心组织与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实践体验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本文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运用价值,从深化道德认知、促进实践育人、改善行为意识以及升华思想领悟四个方面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运用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综合素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对常规理论教育的有益补充。
坚持知行合一教育思想,以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激起学生的自主性与探究性,颠覆传统“满堂灌”教育的弊端,让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奠定主体地位、拓宽知识视野,锻炼其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提升核心素养、促进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价值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有极强的实践特征,如何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强大的实践能力,这也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关键点,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具有鲜明的运用价值。
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迁移运用,而实践的过程本身也是深度学习、全面理解的过程,精心设计多元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吸引中学生的参与兴致,有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效性,体现学科特色;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培育学生道德品质,升华思想认识。
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独立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地锻炼道德实践能力,让教材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由此激活学习欲望、积累实践经验,不断塑造成熟的心智,提升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法治意识,将核心素养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篇誗教学研究
活动教学主要是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学习水平及实际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性、
探究性及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开展一系列思考、探究、解决问题、
时间等学习行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发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枯燥及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率。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活动教学的教学意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活动教学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活动教学能在更大程度上开发课程资源、将教学思路进行拓展,改变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转变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单一、
枯燥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强化,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意识使其融入活动中进行探究、
思考及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活动教学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途径1.创设针对性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深入活动进行思考及探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开展活动教学,教师首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针对性的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水平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问题及探究形式,将课本中枯燥、单一及理论性的教学内容转变为趣味性、
生动形象的实践教学活动或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分析、
思考及探究,最后解答。
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点
“网络改变世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讨论一下我们的实际生活及学习过程中由于网络的出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相对于直接引入
“网络改变世界”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方式来说,以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思考、
分析及讨论等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2.开展互动探究性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正确认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蕴藏着与我们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点及信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的形式引发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理及感受道德
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进行一些帮助环卫工清理街道、
帮助交警叔叔监察交通规则、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尊老爱幼、
讲文明、懂礼貌、爱护及保护环境,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等。
教师还应开展“模拟法庭”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
教师在模拟法庭实践演练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中近期发生的热议话题作为模拟法庭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及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融入活动中进行思考及探究。
3.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过程中固定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相应的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学习习惯及思考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及看待问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相应的肯定及帮助,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探究精神及潜能,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与实现,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能力。
如,在进行“网络改变世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相应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实践探究。
如布置给学生
“生活中自己身边人对于网络的利用”
的统计这一类主题,引导学生在课后利用闲暇时间调查自己身边的50人在生活、学习及工作中对于网络的主要利用方面是如何分布的,并结合自己调查的结果深入课本知识中对调查结果深入分析及总结,提升学生对于网络的正确认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及学习需求开展以训练学生实践技能及综合素养为主的活动教学,通过创设问题、组织实践活动及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等途径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崔成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的思考:以《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为例[J ].吉林教育,2017,14(36):66-67.
[2]徐欣.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新课程(中),2017,23(4):81.
[3]安华锋.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教学的形式及作用初探[J ].考试周刊,2017,26(57):99.
誗编辑段丽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开展,初中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性的活动教学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学习能力,让学生意识到道德与法治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了分析活动教学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途径,针对活动教学的教学意义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活动教学;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探讨
李淑梅
(甘肃省临夏县三角初级中学,甘肃
临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