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试题(生物)新课标Ⅱ卷版

合集下载

历年真题高考生物试卷解析(2016版) 课标卷Ⅱ

历年真题高考生物试卷解析(2016版) 课标卷Ⅱ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新课标Ⅱ卷)(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内蒙古、新疆、陕西、重庆)——★★——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2.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答案】C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答案】D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答案】C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答案】C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Ⅱ卷)生物05(解析版) Word版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Ⅱ卷)生物05(解析版) Word版

2016年高考冲刺卷(5)(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36分)一、选择题(共6小题。

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并降解所吞噬的物质B.物质进出核孔复合体体现核膜的流动性C.噬菌体侵染细菌不能体现膜的选择透性D.人体内抗体与感冒病毒特异性结合过程与细胞膜有关【答案】C2.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

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B.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在叶绿体基质中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该酶催化的过程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CO2固定过程,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可进行,A项错误,B项正确;对14CO2中的C 元素进行同位素标记,检测14C3的放射性强度,据此可知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项正确; 14C3的生成量的多少反映14CO2固定过程的快慢,进而说明RuBP 羧化酶活性的高低,D项正确。

3.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③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相同B①②③能在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细胞中进行CmRNA、tRNA、rRNA是由一条DNA不同区段转录来的D一条mRNA上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共同合成一条肽链,加快翻译速率【答案】B【解析】由图分析,图中①是DNA的复制,②是转录,③是翻译过程,在这三个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完全相同,故A错误。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二)及解析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二)及解析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3分)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 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3.(3分)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3分)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3分)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3分)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雄果蝇中()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7.(10分)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 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组.(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原因是.(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其特性有(答出两点即可).8.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这一运输方式释放到,再到达突出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9.(8分)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表.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10.(12分)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生物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11.(15分)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值速度.(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条件下才能完成.(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4)醋酸杆菌属于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12.下图表示通过核移植等技术获得某种克隆哺乳动物(二倍体)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正常细胞核,染色体数为2n,则其性染色体的组成可为.过程①表示去除细胞核,该过程一般要在卵母细胞培养至适当时期再进行,去核时常采用的方法.②代表的过程是.(2)经过多次传代后,供体细胞中的稳定性会降低.因此,选材时必须关注传代次数.(3)若获得的克隆动物与供体动物性状不完全相同,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4)与克隆羊“多莉(利)”培养成功一样,其他克隆动物的成功获得也证明了.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

2016年新课标Ⅱ理综高考试题

2016年新课标Ⅱ理综高考试题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3.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 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 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 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 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2016、2017、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卷2

2016、2017、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卷2

2016年全国卷(生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1.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3.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2016高考新课标II卷生物解析(一)

2016高考新课标II卷生物解析(一)

2016高考新课标II卷生物解析(一)新东方在线于涛2016年高考理综考试刚刚结束,新东方在线名师于涛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新课标II卷生物试题解析。

2016年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障碍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重点侧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主要注重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

2016年高考新课标试题型题量仍然保持不变,但是新颖程度颇高,强调多种知识所学,这些不仅充分体现了回归教材的命题,而且趋向于人才的选拔。

先看一下考点分布。

2016年和2015年对比来说,主要重点考察了植物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2015年只涉及到了一道大题,今年2016年解析中可以看到,第四题、第31题当中,都涉及了植物活动。

这个考试过程中,题形分布还是比较均匀一些,尤其是选修称理念的梯弱,今天细胞工程又回归了,而且考得颇为新颖。

接下来我们看试题解析一下。

【真题】【于涛解析】第一道题,考的主要是关于细胞的代谢,这里边细胞代谢主要考的是分裂分化等现象。

此题是在细胞的生命过程中出现分裂分化的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首先看A选项,好多同学不知道对你课本是否熟悉,2014年-2016年的高考,都是回归课本的高考,首先咱们看A选项,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今天咱们一起看一下书,必修一的113页,最后一句话已经明确给出,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作用,这是书上的一句原话,接下来再一看,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这为什么是错误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成血细胞,但是可以分解成神经细胞吗?或者是其他的视觉神经细胞?并没有。

它一定是特殊的造血肝细胞,也就是一定的细胞。

所以它是已经分化的细胞,所以B是错到了未经分化,接下来的C选项,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金选择性表达结果,无论在必修一当中,或者是在必修二中,都以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都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结果,D选项主要考察学生们对细胞的全能性是否了解,D选项是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通过组织培养可以将植物的叶肉细胞培养成新的植珠。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6分)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D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3.(6分)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6分)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6分)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6分)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相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一)及答案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一)及答案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分)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6分)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6分)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6分)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6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6.(6分)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10分)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填“α”“β”或γ”)位上.(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α”“β”或γ”)位上.(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 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原因是.8.(8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填“CO2浓度”或“O2浓度”)(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9.(9分)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答出两点即可).10.(12分)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15分)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①配置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②制作无菌平板;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回答下列问题:(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填“正确”或“不正确”).[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15分)某一质粒载体如图所示,外源DNA插入到Amp r或Tet r中会导致相应的基因失活(Amp 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 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有人将此质粒载体用BamHI酶切后,与用BamHI酶切获得的目的基因混合,加入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用得到的混合物直接转化大肠杆菌,结果大肠杆菌有的未被转化,有的被转化.被转化的大肠杆菌有三种,分别是含有环状目的基因、含有质粒载体、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回答下列问题:(1)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答出两点即可).而作为基因表达载体,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需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2)如果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四种大肠杆菌细胞中,未被转化的和仅含有环状目的基因的细胞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并且和的细胞也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若要筛选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单菌落,还需使用含有原因是的固体培养基.(3)基因工程中,某些噬菌体经改造后可以作为载体,其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于.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分)(2016•新课标Ⅰ)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分析】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2、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细胞质中含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中含少量RNA).3、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能合成ATP;在叶绿体的基质进行暗反应,可进行CO2的固定.【解答】解:A、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A错误;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少量)两类核酸,B正确;C、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是含有有氧呼吸酶,能进行有氧呼吸,C 错误;D、在叶绿体的基质可进行CO2的固定,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能合成ATP,D 错误.故选:B.2.(6分)(2016•新课标Ⅰ)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分析】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2、分析题文: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解答】解: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是逆着浓度阶梯进行的,B错误;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减少能量的供应,进而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正确;D、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因此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错误.故选:C.3.(6分)(2016•新课标Ⅰ)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分析】(1)酶活力的含义: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2)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酶的活力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者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例如,通过测定单位时问内麦芽糖的生成量来检测淀粉酶的活力.由于麦芽糖与3,5一二硝基水杨酸试剂反应,能生成黄褐色产物,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色,可以测出麦芽糖的生成量.另外,还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消耗量来检测淀粉酶的活力.【解答】解:测定酶活性实验操作中,体积最大的物质一般最先加入;对反应条件最敏感的试剂一般最后加入.故先加入缓冲液,再加入底物,最后加入酶,然后立即混匀保温,并开始计时,故C选项正确.故选:C.4.(6分)(2016•新课标Ⅰ)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分析】动物细胞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的吸能过程一般与ATP 水解相偶联,放能过程一般与ATP合成相偶联.【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神经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A正确;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ATP,B错误;C、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合成要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需要消耗ATP,C 正确;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钠离子通过主动运输外流,需要消耗ATP,D正确.故选:B.5.(6分)(2016•新课标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正确;B、能量不能反复利用,B错误;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C正确;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D正确.故选:B.6.(6分)(2016•新课标Ⅰ)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解答】解:A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都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AB错误;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C错误;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正确.故选:D.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10分)(2016•新课标Ⅰ)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 ﹣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γ(填“α”“β”或γ”)位上.(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填“α”“β”或γ”)位上.(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 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原因是一个含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2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带标记..【分析】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 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解答】解:(1)ATP分子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和重新生成,故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那么该酶作用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γ位上.(2)合成DNA的原料应该是4种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都是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其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化学键是普通磷酸键,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合成过程中,dATP要脱掉两个高能磷酸键),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位上.(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 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这是因为一个含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2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带标记.故答案为:(1)γ(2)α(3)一个含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2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带标记.8.(8分)(2016•新课标Ⅰ)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CO2浓度(填“CO2浓度”或“O2浓度”)(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分析】分析题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植物种类;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甲、乙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可知: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乙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b光照强度下,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此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解答】解:(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甲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可知: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2)根据给出的两个选项判断:氧气浓度主要影响植物的呼吸速率,因此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CO2浓度.(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故答案为:(1)光照强度(2)CO2浓度(3)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9.(9分)(2016•新课标Ⅰ)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免疫功能下降.(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抗原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迅速增值分化形成浆细胞,大量分泌抗体,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需要消耗能量、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答出两点即可).【分析】1、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B淋巴细胞;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防御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2、体液免疫的过程: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将抗原消灭;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进行免疫应答.【解答】解:(1)由题意知,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病毒甲破坏B 细胞,同时使T细胞功能下降,因此动物乙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2)接种疫苗进行免疫预防的过程中,疫苗属于抗原物质,可以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的功能是在抗体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该抗原的记忆功能,当病毒甲再次感染机体时,可以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将病毒消灭,避免人体发病.(3)胞吞和胞吐属于跨膜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能运输生物大分子,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故答案为:(1)免疫功能下降(2)抗原浆细胞迅速增值分化形成浆细胞,大量分泌抗体(3)需要消耗能量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10.(12分)(2016•新课标Ⅰ)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不能(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实验1:杂交组合:♀黄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实验2:杂交组合:♀灰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分析】区分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最直观的方法就是根据子代表现型是否与性别相关联,若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与性别无关,说明位于常染色体上,反之则位于X染色体上.。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2.(6分)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3.(6分)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4.(6分)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5.(6分)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的Na+溶液,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6.(6分)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7.(9分)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

高考新课标Ⅱ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解析版)

高考新课标Ⅱ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解析版)

一、选择题1.已知某种细胞有4 条染色体,且两平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表示图表示这类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此中表示错误的选项是【答案】 D【考点定位】减数分裂不一样期间细胞的特色图像【名师点睛】解题重点是明确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及减数分裂各个期间的特色,特别是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理解、平等位基因观点的正确掌握。

2.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 T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与该噬菌体有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 T 2噬菌体也能够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 .T 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能够合成mRNA 和蛋白质C.培育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入后可出此刻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类免疫缺点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种类和增殖过程同样【答案】 C【分析】 T2噬菌体是一种特意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只好在大肠杆菌中复制和增殖, A 错误; T2噬菌体病毒要借助宿主细胞合成mRNA 和蛋白质, B 错误;用含有32P 培育基培育大肠杆菌,再用含32P 标志的大肠杆菌培育T2噬菌体,能将 T 2噬菌体的 DNA标志上32P,即培育基中的32P 经宿主摄入后可出此刻 T 2噬菌体的核酸中, C 正确;人体免疫缺点病毒为HIV ,它的遗传物质是RNA ,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 , D 错误。

【考点定位】病毒的遗传物质、生活方式、增殖过程以及其分类【名师点睛】解题重点是理解并掌握赫尔希和蔡斯获取32P 标志的 T2噬菌体的方法。

此题比较简单。

3.以下对于生物体中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加DNA 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积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响最适温度和保留温度是37 ℃【答案】 C【考点定位】酶【名师点睛】解题重点是对盐析的理解,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原理是物质在不一样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不一样。

2016年高考全国II卷生物及解析

2016年高考全国II卷生物及解析

2016年高考全国II卷生物及解析B.叶绿体中的叶绿素a是光合作用中的主要色素C.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能够吸收波长较长的光线D.叶绿体中的叶绿素b能够吸收波长较短的光线答案】A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不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A项错误;叶绿素a是光合作用中的主要色素,B项正确;类胡萝卜素能够吸收波长较长的光线,C项正确;叶绿素b能够吸收波长较长的光线,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

5.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A.胆固醇的转运与脂蛋白有关B.葡萄糖的转运与胰岛素有关C.氧气的转运与血红蛋白有关D.二氧化碳的转运与碳酸酐酶有关答案】B解析】胆固醇的转运与脂蛋白有关,A项正确;氧气的转运与血红蛋白有关,C项正确;二氧化碳的转运与碳酸酐酶有关,D项正确;葡萄糖的转运与胰岛素无关,B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物质转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物质转运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

6.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水体富营养化A.加强城市污水处理B.加强农业化肥的使用C.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D.加强水生植物的种植和养护答案】D解析】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对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有一定作用,但是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A、C两项不正确;农业化肥的使用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B项不正确;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有效地减少水体富营养化,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根据题目描述,G对g完全显性,且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因此可以推断出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且G基因纯合时致死。

因为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所以可以推断出雄蝇只有一种表现型,即为g基因纯合型。

而雌蝇有两种表现型,说明其中一种为G基因纯合型,另一种为Gg杂合型。

2016年高考全国II卷生物及解析

2016年高考全国II卷生物及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生物卷及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答案】C【解析】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三项均正确;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答案】D【解析】激素的分泌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因此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而影响激素的分泌,A项正确;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B项正确;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因此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项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液中血糖浓度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项错误。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分)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6分)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6分)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6分)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6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6.(6分)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10分)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 (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 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填“α”“β”或γ”)位上.(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α”“β”或γ”)位上.(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原因是.8.(8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生物试题及答案年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生物试题及答案年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生物试题及答案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答案]D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答案]B3.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答案]A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答案]D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答案]C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答案]C29.(10分)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2016年高考试题(生物)新课标Ⅱ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16年高考试题(生物)新课标Ⅱ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生物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考点定位】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名师点睛】本题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为依托,综合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知识跨度较大,但难度不大。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解答该题时的易错点在于:误认为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答案】C【解析】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 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三项均正确;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细胞增殖【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这一解题的信息和切入点,从中挖掘出隐含的信息:该物质具有阻碍DNA分子解旋的作用,凡是涉及到DNA分子解旋的生理过程都会受到该物质的影响,进而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逐一分析作答。

3.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答案】D【考点定位】动物的激素调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名师点睛】与激素相关的解题知识必备:①激素的本质及功能:激素的本质是有机分子,功能上是信息分子(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为氨基酸的衍生物)。

2016年高考全国2卷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高考全国2卷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高考全国II卷生物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答案】C【解析】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三项均正确;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答案】D【解析】激素的分泌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因此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而影响激素的分泌,A项正确;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B项正确;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因此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项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液中血糖浓度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项错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生物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考点定位】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名师点睛】本题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为依托,综合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知识跨度较大,但难度不大。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解答该题时的易错点在于:误认为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答案】C【解析】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三项均正确;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细胞增殖【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这一解题的信息和切入点,从中挖掘出隐含的信息:该物质具有阻碍DNA分子解旋的作用,凡是涉及到DNA分子解旋的生理过程都会受到该物质的影响,进而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逐一分析作答。

3.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答案】D【考点定位】动物的激素调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名师点睛】与激素相关的解题知识必备:①激素的本质及功能:激素的本质是有机分子,功能上是信息分子(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为氨基酸的衍生物)。

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也不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

激素只是改变细胞的代谢,并不直接参与生命活动。

②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但只有靶器官、靶细胞能识别并接受信息调节代谢。

激素的分泌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而细胞代谢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

③记住常见动物激素的种类、功能及其分泌部位。

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答案】C【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包括乙醇在内的有机溶剂中,A项正确;镁属于细胞中的无机盐范畴,可以离子状态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进而参与叶绿素的合成,B项正确;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可见光不包括红外光和紫外光,C项错误;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因没有光照而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使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现出来,因而叶片呈黄色,D项正确。

【考点定位】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细胞中的无机盐、光合色素【名师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①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了对教材旁栏中的“学科交叉”等内容的阅读,误认为“红外光和紫外光“属于可见光;②对提取色素的原理记忆不清、因缺乏生活经验而不知道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

5.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答案】C【解析】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分布的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内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综上所述,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容易题,记住并理解样方法的含义就能准确作答。

6.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据此可推测:雌蝇中A.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答案】D【考点定位】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信息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将“新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其关键是围绕“G对g完全显性”、“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这些新信息进行发散思维,结合所学的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知识进行分析、展开联想,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9.(10分)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原因是。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其特性有(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0分)(1)B (2)加快(3)不变 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底物总量也不会增加(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专一性【考点定位】酶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名师点睛】本题以反映“温度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结果”曲线图为载体,考查考生对酶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解答此类问题,必须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还要重点分析曲线的起点、拐点、交点、落点这“四点”以及把握曲线走势,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

30.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

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再到达突出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

【答案】(9分)(1)C 能(2)胞吐突触间隙(3)兴奋【考点定位】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名师点睛】本题以“乙酰胆碱的合成与释放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能否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识别突触的结构,找准隐含的信息:如A-C在D酶的作用下水解为A和C,C被回收到突触小体内,再度参与A-C的合成;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将A-C释放到突触间隙等,以此作为解题的切入点,结合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知识作答。

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了教材旁栏中的“相关信息”,没有记住“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属于神经递质而错答。

31.(8分)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

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

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答案】(8分)(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不可靠的(2)黄色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CO2浓度高于3号管(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名师点睛】本题以反映实验处理和结果信息的表格为情境,考查考生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植物情况,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①阅读题表,提取有效信息:溶液的颜色由蓝→绿→黄的变化过程中,CO2浓度逐渐增高;2号试管内的水草只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溶液中CO2浓度最高;3~7号试管内水草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吸收的CO2逐渐增多,溶液中CO2浓度逐渐降低;1号试管为对照组。

②以提取的“有效信息”作为解题的切入点,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32.(12分)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